2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关于【南宋孝宗赵眘儿子】,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晚景凄凉,被儿子和儿媳气死
  • 2、南宋孝宗赵眘儿子,是怎样成为宋朝皇帝的

1、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晚景凄凉,被儿子和儿媳气死

赵惇是宋孝宗的第三子。按理说,太子的地位本来轮不到他。可是赵惇太能装了,他的榜样就是隋朝时的杨广,在父皇面前,表现的毕恭毕敬,勤奋好学。父亲偶有风寒,赵惇比自己得病还着急,忙前跑后,亲尝汤药。赶上孝宗心情好时,赵惇也喜形于色,要是孝宗情绪低落时,赵惇就会唉声叹气,愁容满面。赵惇还时常在自己的诗中称颂父亲的丰功伟业,这一切都让孝宗非常满意。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不过,宋孝宗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生的影帝级人物。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争取父皇的赏识,早日成为南宋第三代接班人。赵惇的一系列成功演出深深迷惑了孝宗,孝宗觉得自己的三儿子最像自己,既英武帅气,又才华横溢。于是就在太子死后,直接越过老二,把赵老三赵惇立为储君。孝宗在位27年,赵惇就做了18年太子。时间一长,赵惇按捺不住了。

  有一天,赵惇试探着向孝宗抱怨:“父皇啊,我的胡须已经开始变白了,有人给我送来了染发的药物,我却没敢用。”那潜台词昭然若揭,你还要让我等多久?十多个春天还不够,害得我悲伤总比快乐多。宋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不卑不亢的说道:“有白胡须好哇,正好显示你已经成熟了,何必用药染什么发?”孝宗如果识破了儿子赵惇的伪装和潜伏,尚有挽回余地,可惜他最终还是被儿子蒙蔽了。  

  宋孝宗之所以谥号为孝,是因为他本不是高宗亲子,却事孝为先,千方百计满足高宗要求,哪怕自己忍辱负重,同时他确实对高宗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太上皇高宗逝世后,孝宗悲痛欲绝,决定守孝三年,再加上对政事心身厌倦,于是决定禅让皇位于太子,赵惇在42岁这一年即位,史称宋光宗。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开始时,因为权力还不稳固,光宗效仿孝宗侍奉高宗一样,早请示晚汇报,每四个月按照礼节向父亲请安。偶尔还陪父亲喝喝酒,听听曲,或者邀请父亲出去打打猎,赏赏花。时间一长,光宗就忍受不了这种表面文章了,先是借口推辞,后来干脆再也不照面了。孝宗是一位极重感情的人,依他对高宗体贴入微的照顾,怎么也想不到亲生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心里非常郁闷。  

  有一次,光宗率领大臣和嫔妃外出游览,却没有邀请太上皇。大臣们看不过去了,就上书说孝宗当皇帝时,每次外出总会邀请高宗同行。如今陛下你独享美景,而把父亲闲置冷宫,非常不符合孝道。赵惇接到奏章后,非常恼怒。恰在此时,孝宗托人赐给光宗一只玉杯,赵惇余恨未消,气急败坏的将玉杯扔在地上摔碎了。父亲孝宗知道这件事后,非常伤心。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还有一次,孝宗闲居中深感无聊,于是登高台眺望宫城之外,看见里巷中有一群孩子在玩耍,一个孩子被一群孩子欺负,脱口喊叫:“赵皇帝来,赵皇帝来。”孝宗见景生情,不胜悲凉,自言自语的说:“我是他老子,我叫他尚且不来,你叫他,更是白费力气。”孝宗在儿子不孝中郁郁寡欢。发展到后来,光宗竟然一年都不见父亲。此种行为,在理学盛行的宋朝,显得尤为大逆不道,社会上议论纷纷。朝臣数百人聚集,纷纷上书遣责光宗太不近人情。而光宗我行我素,不为所动,此时的孝宗万念俱灰,气得肝疼,以孝道为先的孝宗可能现在才看清儿子的本来面目。

  光宗不孝,与自身患病有关,尽管宋史语焉不详,但不可否认的是光宗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他的这个病一半来源于做太子时的压抑,一半来源于他的妻子,即强悍好斗,嫉妒成性,却又凶残恶毒的皇后李凤娘的恐吓。李氏早在当太子妃时,就经常在高宗、孝宗身边传播事非,遭到两宫训斥。做了皇后以后,更加变本加厉的染指权利,她趁光宗患病不理朝政,大权在握,大肆分封娘家人,外戚势力一时显赫无比。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光宗曾经喜欢一位黄贵妃,李凤娘担心自己地位受到威胁,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光宗外出祭祀,派人杀了黄贵妃,谎称黄贵妃暴病而亡。光宗明知其中有诈,却慑于李凤娘淫威而忍气吞声。史载赵惇有一次洗手时,发现一位宫女双手洁白圆润,爽滑细腻,于是偷偷的多看了几眼,李凤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过多久,李凤娘派人送给光宗一个盒子,光宗打开一看,顿时魂飞魄散,吓得当时就口吐白沫,原来盒中盛放的正是那位宫女的一双手。

  悍妇李凤娘因做太子妃时时常受到孝宗指责,所以深怀怨忿,经常调拨光宗父子之间关系。有一次,孝宗听说儿子又犯病了,亲自到太医院弄到了一副好药,想给儿子送去吧,担心李凤娘从中作梗,于是就想等儿子回心转意来看望自己时亲手交给他。监视孝宗的太监给李凤娘汇报了此事。李凤娘又派人侦知,果然发现孝宗奉若宝贝的藏着药丸。李凤娘添油加醋,借题发挥,说孝宗要用毒药毒杀光宗,重新夺回皇位。光宗听后,对父亲又恨又怕。而孝宗眼见儿子疏远自己,心里更加悲苦。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光宗因受制于李凤娘淫威,病情越来越重,加之李凤娘权倾朝野,惯于在光宗面前搬弄事非,致使光宗和孝宗关系越来越僵。儿子儿媳联手对付孝宗,孝宗忧愤成疾。恰在此时,眼见光宗精神病越发频繁,朝臣请求立储以安定民心。按照宋朝规制,立储要得到太上皇恩准。在这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以光宗和李凤娘为主的一派要立自己的儿子,而孝宗鉴于自己选取接班人问题上的失败,以及对于自己二儿子的愧疚,打算立老二的儿子,双方互不相让。没曾想这种事最后间接助成了孝宗的身死。

  为了取得孝宗首肯,李凤娘假惺惺请来了孝宗,以家宴为由逼迫孝宗同意立儿子嘉王为太子。孝宗当场表示不同意,李凤娘勃然大怒,马上撕破脸皮气势汹汹的质问:“我是你赵家明媒正娶,又册立的皇后,嘉王是我的亲生儿子,为何不能立为太子?”儿媳如此剽悍,撒泼,而光宗置若罔闻,始终一言不发。孝宗感觉蒙受了奇耻大辱,在急火攻心下,眼前一黑,当时就倒下了。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孝宗病来如山倒,在绝望中始终没有迎来儿子的回头是岸和临终关怀。在羞愤与困惑中,这个一生看重孝道的父亲在忤逆不孝的儿子儿媳双重打击下,晚景凄凉,自此次羞辱后没过多久即一命呜呼。史载,父亲孝宗去世后,光宗表现的非常冷漠,坚持四不政策,不主持丧礼,不参加追悼会,不穿孝服,不禁一切娱乐活动,饮宴如故。  

  孝宗生前,对高宗极尽孝道,对不是自己亲生父母的高宗吴后当做父母养育。而到了他自己,却养育了一个逆子。孝宗的孝,是何等辛辣的反讽?孝宗生死弥留的最后一刻,不知道他是否明白,古代帝王家,所谓真正的孝,其实都是因为权力使然,一旦没有了权力,孝也就适时消亡,不复存在。

2、南宋孝宗赵眘儿子,是怎样成为宋朝皇帝的

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眘,被认为是南宋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

他的皇位,来自于宋高宗赵构的禅让。

然而,与一般情况不一样的是,赵眘并不是宋高宗的亲生儿子,而只是宋高宗的远房侄子。

赵眘本人虽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但他也仅仅是一个落魄的皇族这与三国时期刘备的出身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那么,赵眘这个落魄皇族,为何能被宋高宗选中,荣登帝位呢?在本文之中,笔者就将向您介绍一下这段历史。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宋孝宗赵眘)

北宋末年,在北边的金国铁骑南下,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京,灭亡了北宋王朝。

此即著名的“靖康之变”。

包括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在内的大部分宋朝皇室成员,也被金军一网打尽,押往了北方的苦寒之地。

宋徽宗的儿子们中,只有康王赵构,也就是日后的宋高宗侥幸没有沦为金军的俘虏,得以即位称帝,建立了南宋王朝,从而延续了赵氏的香火。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宋高宗赵构)

然而,宋高宗在南逃的路途上,又遭遇了一次兵变。

宋高宗唯一的亲生儿子年纪幼小,在这次兵变中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又经历了一路颠簸。

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因此染病,最后不治身亡。

宋高宗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

而在此后,宋高宗又发现了另一个令人心态十分炸裂的事实:自己在此后,再也没有生有子女。

这种事情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国之君,宋高宗必须要为南宋王朝设立一位皇位继承人。

如果自己没有亲生儿子,那也得收养别人家的孩子,来作为自己的养子。

那么,宋高宗又该选择谁作为自己的养子呢?

宋高宗的六世祖是宋太宗赵光义。在靖康之变中,宋太宗的大部分后人都被金军掳走了。

我们都知道,北宋王朝的开国之君,是宋太宗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即位后,天下人多有疑虑:宋太祖明明自己有儿子,为什么由他的弟弟继承了皇位呢?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

对此,有些人坚信:宋太宗谋杀了哥哥,从而篡夺了皇位。

南宋初年,这种说法再度被提出,认为宋太宗夺取了哥哥的江山,帝位来路不正,因此宋太祖不再保佑宋室江山,结果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宋太宗后人大部分被金军掳走,其实就是上天的报应。

要想巩固宋室江山,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皇位重新传给宋太祖的子孙,取得宋太祖在天之灵的谅解与保佑。

宋高宗也听说了这种言论,不由得感到有点害怕。

再说,由于宋太宗的后人大部分都被掳去了金国,宋高宗也没得选了,只能选择宋太祖的后人作为养子了。

(北宋时期,宋朝帝位与宋太祖的后人无缘,因此宋太祖的后人在北宋末年大多已经落魄,成为平民。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反而因祸得福,从而没有落入金军的魔爪。)宋高宗在诏书中说:太祖皇帝开创了宋室江山,他的子孙却落魄不已。

朕于心何忍啊。朕决定寻访太祖皇帝的后人。

各地根据宋高宗的命令,开始寻找宋太祖的七世孙(也就是宋高宗的侄子辈)。经过一系列海选,最终杀入决赛的,是两个少年,一胖一瘦。

宋高宗一开始对胖孩子印象很好,打算把他留下。瘦孩子惨遭淘汰。

不过宋高宗想:瘦孩子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也挺不容易的,于是发给了瘦孩子几百两银子。

但是瘦孩子力气不够呀,他拿不动这些银子。

于是,他恳求宋高宗身边的侍卫群臣帮助他搬一下银子,举止很有礼貌。

宋高宗看在眼里,心想:这孩子虽然落选,却不失礼节,值得表扬。

他对这个瘦孩子产生了一些好印象。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未来改变宋朝历史的事情:有一只猫路过了众人眼前。这只猫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居然能改变宋朝历史呢?

原来,那个胖孩子不知为何,看猫不爽,直接一脚上去,踢得这只猫哇哇直叫。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猫咪)

宋高宗应该是一位爱猫人士。

他看见了胖孩子虐猫的举动,十分生气,批评道:“你怎么回事啊?这猫又没有得罪你,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踢它呢?

你的行为一点也不仁爱。

你对猫尚且如此,要是做了皇帝,那天下百姓岂不是要遭殃了吗?”

于是,宋高宗改变了主意,又把瘦孩子叫了回来,将两个孩子同时留在宫中,再做观察。

就这样,因为一只猫,瘦孩子重返赛场。

宋高宗给他取名为赵眘。

大家在中学的语文课上应该都学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这篇文章很难背。但是在这两个孩子长大后,宋高宗给他们布置了另一个更难的任务:抄写《兰亭集序》五百遍,限期上交。

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

(《兰亭集序》)

赵眘的老师史浩对赵眘说:“抄写古文是陛下的命令,您一定要完成。

”赵眘听从了老师的嘱咐,不禁如期完成了抄写任务,还多抄写了两百份。

而他的对手,也就是那个胖子,却忙着玩乐,一个字也没写。两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后来,宋高宗又赏赐给两个孩子每人十名美女。

两个孩子年轻气盛,见到这十名美若天仙的女子,十分高兴。

但是史浩告诉赵眘:“这是陛下对您的考察。

”赵眘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十分恭敬地对待这十名女子。

一段时间后,宋高宗下令召回这二十名美女,询问她们这段时间的状况。

赏赐给赵眘的美女反馈:赵眘对她们很尊敬。

而另外十名美女则反馈说胖子时常与她们寻欢作乐。

宋高宗虽然不算什么贤君,但是也知道不能把江山托付给酒色之徒。

自此,宋高宗称呼赵眘为皇子,改称那个胖孩子为皇侄。

胖孩子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就这样,赵眘成为了这场决赛最后的胜利者。

后来,宋高宗选择去做太上皇,把皇位让给了赵眘,自己安享晚年去了。

赵眘即位,就是一代贤君宋孝宗。

宋孝宗对宋高宗的养育之恩十分感激,对他非常孝顺。

宋高宗选择赵眘,既给自己选了一个好儿子,也给宋朝选了一位英主。

这,算是宋高宗一生中少有的正确决定吧

本文关键词:赵构儿子宋孝宗,宋孝宗赵昚几岁继位的,宋孝宗赵昚第三子,宋朝赵昰,宋朝赵煕。这就是关于《南宋孝宗赵眘儿子,宋孝宗赵昚重孝道》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02252/
1
上一篇 清朝各官职介绍,清代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
下一篇 精神焦虑症有10大症状,10个迹象表现说明你患有焦虑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