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屠格涅夫的作品】,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屠格涅夫的作品:屠格涅夫的前世今生
- 2、屠格涅夫的作品,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
1、屠格涅夫的作品:屠格涅夫的前世今生
看见屠格涅夫的灵魂
文/孙越 旅俄作家、翻译家
本文首发于总第892期《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 11月10日,在莫斯科奥斯托冉卡大街的一个角落,举行了屠格涅夫铸铜像落成典礼。
普京总统和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前往剪彩。远在图拉州的屠格涅夫家乡的博物馆——鲁托维诺沃庄园也增砖添瓦,粉刷一新。无论是雕像落成还是博物馆重装,都是根据普京在2014年签署的命令而进行的庆祝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在2018年大约举办了40场纪念屠格涅夫活动。这一切都说明,辉煌的俄罗斯文学仍是俄罗斯在国际竞争中最拿得出手的软实力。
据说,屠格涅夫雕像安放地的选择颇费了点周折。莫斯科可选的优美之地甚多,相关部门最终选定将其安放在奥斯托冉卡大街的一幢楼房前,是因为屠格涅夫的母亲200年前曾在这里居住过。普京惊叹说,200年前这条街尚为莫斯科郊外,历经两个世纪的变迁,这座房子如今仍得以保留,实属奇迹。
屠格涅夫的父亲是沙俄近卫重骑兵团军官,长得英俊倜傥,但酷爱豪赌、酗酒和泡妞,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42岁就做了花下鬼。屠格涅夫的母亲因受刺激患了精神病,变得性格暴烈,控制欲强,令屠格涅夫忍无可忍。
俄罗斯国际作家协会联合会副会长、作家和翻译家谢列金告诉我,屠格涅夫雕像竖立于此意义非凡。其著名短篇小说《木木》里,有个近乎凶狠的女主人,原型即是屠格涅夫的母亲。莫斯科人将屠格涅夫雕像安放在他母亲的故居前,雕像和故居融为一体,形成了全新的人文景观——作家屠格涅夫之角。
再说屠格涅夫的鲁托维诺沃庄园博物馆,这座位于奥廖尔州的庄园四周静谧,鸟语花香,风景柔美。但作家在1883年离世后,庄园可谓噩运不断。
首先,屠格涅夫的藏书、藏画、手稿、纪念品和各种珍贵物品都被亲属当成家产瓜分殆尽,永远地遗失了。1906年,一场大火使庄园的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后来幸有志愿者加拉霍夫出资重建,在灰烬中找回残留的图书等物,清理后整理摆放,创建了屠格涅夫图书馆,后来又找回部分屠格涅夫使用过的家具和图书,甚至一些手稿和私人物品,使屠格涅夫庄园故居有了雏形。
1918年,屠格涅夫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图书馆及故居对外开放。加拉霍夫说,屠格涅夫图书馆及故居是国有资产,他个人不过是出资兴建而已。随后苏俄内战爆发,庄园遭强拆和抢劫,屠格涅夫的卧室竟被出租赚钱。庄园植被和园艺也遭到破坏,景象破败荒芜。
1921年10月22日,苏维埃当局下令将庄园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后经大规模文物搜集和整理,庄园展品得以丰富,最终成为固定开放的国家博物馆。上世纪30~70年代,苏联政府多次为庄园进行文物搜集和补充,根据历史照片和资料对庄园内外进行多次修缮,精准地还原了历史场景。1997年,叶利钦下令将庄园列入俄罗斯各民族人民历史及文化遗产。
普京说,屠格涅夫写出了俄罗斯之痛,那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俄罗斯传统与文化的真切之爱。俄国文学史家米尔斯基评价说,屠格涅夫是第一位迷住西方读者的俄罗斯作家。
屠格涅夫也是最早被中国人所了解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几乎已被全部翻译成中文。
无论是奥斯托冉卡大街,还是鲁托维诺沃庄园,无不闪烁着屠格涅夫的精神之光。它们是伟大作家的灵感之地,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窥见屠格涅夫那颗高尚的灵魂。
2、屠格涅夫的作品,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
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象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
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向后退下来……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一八七八年四月
(节选):“让我先拍去身上的尘土吧,爸爸……”阿尔卡季一面回抱他父亲,一面高兴地说。由于旅途劳顿,声音带点儿嘎哑,但依然像年轻人说话那样响亮。“没关系,”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带着慈祥的笑容回答,并用手掸去儿子制服上衣和他自己大衣上的蒙尘。“让我好好瞧瞧,好好瞧瞧,”他挪到一边端详着儿子说,旋又急步向马车店走去,口里催促道:“把马牵到这儿来,把马牵到这儿来,快!”
似乎尼古拉·彼得罗维奇比他儿子更加激动,他像慌了神一般不知所措。阿尔卡季忙制止他:
“爸爸,且让我向你介绍我的好朋友巴扎罗夫,就是在信中常提到的那位。他居然赏光,同意来我们家作客。”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赶紧回过身,走近刚从马车上下来、穿件带穗子宽大长袍的高个子客人,紧紧握住对方迟迟伸出的晒红了的手说:
“我由衷地高兴和感激您的光临,我希望……敢问您的大名和父名?……”
“叶夫根尼·瓦西里伊奇,”巴扎罗夫不慌不忙地回答,神色自然,随又翻下外套领子,为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展示他的整个儿脸膛。那是张瘦长脸儿,前额宽阔,鼻子上平下尖,一双绿莹莹的大眼,淡茶色的连鬓胡子和安详的微笑莫不显露着他的自信和聪慧。
“亲爱的叶夫根尼·瓦西里伊奇,希望在寒舍不至于感到寂寞,”尼古拉·彼得罗维奇继续说道。
巴扎罗夫抬抬帽子,而嘴唇只动了一下,没有回答。他长有一头深黄色的浓密头发,但仍掩藏不了他那突起的圆圆的额头。
“这么说,阿尔卡季,”尼古拉·彼得罗维奇问他的儿子,“现在就吩咐套车呢,还是先让你们休息会儿?”
“回家休息吧,亲爱的爸爸,吩咐套车好了。”
“这就去办,这就去办,”父亲连忙说。“喂,彼得,你听见了吗?去安排吧,要快,老弟。”
受过新法教育的仆人并不走上前去吻少爷的手,而只是从远处打了一躬,便消失在大门里了。
“这儿有我的轻便马车,不过,也为你的四轮马车备下了三匹马,”尼古拉详详尽尽地解说。其时阿尔卡季正就着马车店女当家提来的铁壶喝水,而巴扎罗夫点燃了他的烟斗,向卸辕的车夫那里走去。”不过,轻便马车上只两个坐位,我不知道该怎样安排你的朋友。”
“让他乘四轮马车好了,”阿尔卡季低声打断他的话头。
“不必跟他客套。他是个极好的人,非常朴实,今后你会知道的。”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的赶车人把马牵来了。
“喂,大胡子,往这边拐!”巴扎罗夫对赶车人说。
“听见了吧,米秋哈,”另一个将手操在羊皮大袄后插口里的赶车人说,“老爷是怎么叫你来着?不假,你真是个大胡子。”
米秋哈只挥动一下他的帽子算作答礼,随即从汗津津的辕马嘴里取下马嚼子。
“快点儿,快点儿,伙计,帮个忙,”尼古拉·彼得罗维奇高声发话,“少不了你们的酒喝!”
没几分钟便套好了车,父子俩坐进了轻便马车,彼得爬上车台架,巴扎罗夫刚上了四轮车,把头舒舒服服地靠到皮枕上,两辆马车辘辘地驶去了。
本文关键词:屠格涅夫的作品中篇小说,屠格涅夫的作品父与子,屠格涅夫的作品,屠格涅夫的作品有哪些长篇小说,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这就是关于《屠格涅夫的作品,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屠格涅夫的前世今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