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员工16人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诉】名为“科技公司”,实为“电信诈骗帮凶”,在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近期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程序员王某招募团队成立公司,共同开发虚假博彩程序,被境外团伙用于电信诈骗。普陀区检察院先后对王某及其公司员工等16人提起公诉。11月8日,王某及其公司员工11人(另外5人尚未判决)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至二年九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6万元至70万元不等。贪图快钱,甘做电信诈骗犯罪帮凶
#上海头条#
为杜绝再有人冒充造假,在核酸检测上作弊做手脚。自即日起,上海从源头开始防范。即对于特殊保供人员,一律标注其身份。在核酸采样扫码环节时,直接提醒其为重点行业保供人员、出院出舱人员、商贸配送人员、邮政快递人员、机场作业人员等。
也就是说,你是快递小哥、超市工作人员、配送服务人员等,随申办已给你标注了。这是《沪肺炎防控办【2022】948号》刚出的新规。
鉴于前面几起代检漏检等违法违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上海刚刚又出了此新招。目的是从根本和源头上,堵死造假、作假等钻空子不法行为。
昨晚,这一新规已落地。普陀区、浦东新区、长宁区、闵行区等区,都进行了相应的全民大筛。小编作为现场扫码员发现,很多人的核酸码不管用了,扫时非但扫不进,还相应地出现了一行提示语:重点行业特殊保供人员。当改扫随申码时,才能扫进。
更有些从业者,他们的核酸码直接消失。好多区的防控办都发了短信提醒。
工作身份被精细化固定之后,确实从根本上阻断了故意犯罪的念头。
但是,有一个漏洞一直存在,不知道大数据为什么没调整,那就是:截图可以扫码。这还是给不明心术之人提供了空子。有截图就可以扫码,一部手机上可以有多个截图。
如果用在线申请的做法,可能漏网之鱼就很少了。
但是这样一来,会给很多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带来众多不便。还有无手机的小孩也带来麻烦。
所以,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协调,还需要程序员再动动脑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