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中“躺平”,家长初中多用点心
去年6月份碰到一个家长。
说起来,孩子那几天高考。我很惊讶:看起来你没事人似的,很淡定的家长啊。
他说:
你没看到孩子初二初三时候,我多幸苦啊。他每一科的情况,我都做了大量的分析,又是校_外_报_班,又是针对性的一对一家教。孩子也苦了两年。才考上的这个名牌高中。
我:这几年碰到你,一点都没有家有高中生的感觉啊。
他笑着继续:
名校牛娃太多,高一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应该是上不了北大清华了。我们夫妻就先撤退了。
大家都是过来人,都知道大学怎么回事。他上了这个高中,虽然在中间吧,但估计也不会考太差的学校。回头我们根据他的兴趣,帮他选个好专业就行了。就随他了。
孩子慢慢也感悟到了。为了丰富自己,选修了好多课程,针对高考的刷题少了点,但知识面见识面广多了,我们觉得,挺值得的,相当于大学读了六年……
嗯,我觉得这个家长的策略也值得分享。所以今天发出来。
但大家注意下细节啊:人家是决战提前在中考了。现在很多重点高中90%以上的一本率,人家是”躺“在中间的位置。何况,家长对孩子#大学四年#怎么过,也是有思考,可以给孩子很多建议的。高中略微休息一下,本科研究生阶段发力,也是为了将来啊。
何况,后来我又采访了一些家长。大家感觉:实际上,上了高中,孩子很有主见了,家长参与过多,反而激起很多矛盾,效果相反。我们还是做好后勤为主吧。
#育儿daybyday#
#读书有感# #金句#
Day 1
分享顾璃正在读的一本书,名为《认知驱动:做成对他人有用的事》
在书中,作者提到主动削减欲望,降低期待值的目的是让自己丢掉精神包袱,轻装上阵。这个观点点醒我了,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我一打开视频,软件刷到与同领人是如何的优秀,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我时常看到一些广告写着三个月学完之后月入过万之类的,我会很心动,会急于求成,我报过一门课,关于编程的,每天为了完成目标而学习,学到的知识点不扎实,但是又不想承认自己别人差。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人际交往是一切焦虑的来源,我深刻反思了一下自己,我一直活在别人的期许当中,我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我对自己的期待值设的太高了。一旦达不到,我便会自责会觉得自己很没有用。
改变是成功的第一步,告诉自己学的少没关系,慢没关系,重要的是我收获了扎实的知识。不必刻意追求多,追求变量即可。
离开网络写不了代码,却拿着40多k的月薪?这位网友表示,自己离开网络根本写不了几行代码,平时写代码基本靠copy,就怕和别人结对编程,会很不好意思。总感觉自己对不起40多k的月薪,唯一的优势是理论知识还可以。
其实这位网友大可不必感觉如此尴尬。互联网程序员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能手写代码,更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说得更直白一点,你工程上遇到的那些问题,在网络上基本都有,但你随便找个人的话,能抄对吗?这种能copy对正确代码的能力,其实本身就很重要了。所以说,不需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菜。只要你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无论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都能说明你的能力。记住公司雇佣你的目的是为了能赚钱,而不是证明自己写得一手好代码。各位网友的看法呢?[灵光一闪]
#互联网##程序员##职场##大学生就业##职场干货##职场感悟##职场微头条##职场达人说##职场直言#
【兰心书院】《早起的奇迹》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哈尔.埃尔罗德。他不仅是作家、励志演说家,同时也是人生事业的成功学教练。人生教练是他做的最久的工作,其价值是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客户的人生,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变得更加成功。而让更多人获得创造人生奇迹的力量,也成为哈尔的人生目标,这是他写下这本书的初衷。作者在书中记录了许多简单又极具革命性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早起的技巧,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早起的时间来挖掘自身潜能,让所有的奇迹都发生在早晨8:00以前。
书中讲到如何利用神奇的早起计划,帮助我们挖掘潜能,成为想成为的人。一共有六条,第一条:通过冥想等方式,有目的性的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第二条:通过朗读自我肯定宣言,真正的肯定自我,给潜意识重新编程。第三条:通过内心演练的方式,激励自我。第四条:坚持锻炼,让思维变的更清晰,并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第五条:每天早上用10—15分钟的时间阅读书籍,提高知识储备量。第六条:通过写日记,来整理自己的想法,审视自己的进步,重温过去的感动。
我对其中的“第二、三、六条”很有感触。
2020年末,我就报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比自己想像的要难,当时工作也忙,就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去考,甚至还有了放弃考试的想法。我偶然间听到《早起的奇迹》这本书,受到作者书中写到他如何自我肯定,创造奇迹的激励,也为自己写下自我肯定的宣言:“我要在2022年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每天早起,利用早晨的半小时时间来学习教材知识,争取在11月通过考试!”并通过内心演练的方式,激励自我:“每天坚持学习,掌握相关心理学知识,希望能通过学习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
书中早起计划的第六条,说到写日记对人的成长很有帮助。现在的我,也开始继续写日记。
之前婚姻出现危机,通过记日记,发现婚姻生活的点滴美好,和老公的优点。遇到问题写下自己不足之处的反思,问题解决后也写下自己对这段婚姻相处之道的感悟。慢慢地,我和老公的夫妻感情变得越来越好,相互更加信任了,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也越来越多了。
我不后悔放弃了准备那么久的考古专业去跨考计算机研究生,我知道自己和考古缘分已尽,也早没有了回头路,可是压力真的特别大,无法想象再过几天考研失败会是怎样的景象,如果有人早早告诉我专业的真相,和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了,朋友阿坤半夜在朋友圈吐槽,透着屏幕就能感觉到他的痛苦与无助。
阿坤在高考报志愿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只往高的学校蹦,结果专业调剂到偏冷门的考古学。大学几年下来,也不明白考古专业毕业了到底能干什么,考古工地他是一秒钟也不想呆,考公机会又非常渺茫,真是后悔莫及呀!
他不想研究生三年,再把青春浪费在不感兴趣的专业上,那么考研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转行。
在大学的这几年,阿奎才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计算机,他最喜欢吴军说过的一句话:“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能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足够了”。
每个人就需要看清楚自己发展的浪潮,做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弄潮者,如此,便不枉一生。
职业之路,确实是在高考前就要规划好的,如果还不清楚自己将来干什么,不妨先了解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脉络,让自己眼界和思想都有所成长。
比如人民邮电出版的这本《了不起的程序员2022》台历,是以计算机、互联网、编程、人工智能等等大事件为线索组成的,不仅有重要的大事件,还有很多大咖人物不凡的创举和普通程序员的小感悟,可以说就是一本互联网缩影。
不需要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一本在手,每天翻上一页,365天日日都有所获,不管送给孩子,朋友或者留给想要成长的自己,都会感到日子实在而踏实。
里面有TCP/IP设计者之一文顿.瑟夫讲的计算机编程是如此迷人!你用它创造出自己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还会按照你的指示运转;
里面有第一台可编程机电计算机Z3诞生,Z3是由康拉德.楚泽发明,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控制的可编程,二进制电动机械式计算机,用于解决工程学问题;
里面有罗伯特.诺伊斯鼓励大家的慧语,别被历史束缚,多去闯荡闯荡,做些美妙的事情......
这本知识和智慧以及颜值满满的《了不起的程序员2022》,送给想要了解互联网行业的你,送给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乘风破浪的你,送給不甘平庸的你,它是你人生前进的引路人。#情感##生活#头条品书团#
【妙来妙语•学习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做教育培训这些年来,开始对古人的总结与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读书要怎么读?怎么自学?怎么学好?怎么无师自通,怎么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八字真是精髓。这不只是经验,我深深感悟这还是科学,是对人的普遍性认识,是对一般人学习能力的普遍性认识,也是对人脑思维感知能力的认识。“书读百遍”这个“百遍”当然是虚数,意思只是反复多读,读到自然开窍,自然深刻理解。现实中,很少有这样的人,所以,现实中会读书,能读书的人也是非常少的。我们大部分人没有找到读书开窍的这把生物钥匙…这个一读就通,就懂的生物细胞链没有建立起来。我常常说,做培训这些年来,就几乎没有遇到过对课本滚瓜烂熟的人,连7~8成熟的都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家长相信课本,重视课本,99%的家长无不“舍本求末”…本分,本质的东西不做好,偏偏都去追天上的飞云[闭嘴],家长焦虑教育的比比皆是,家长一焦虑就让孩子学奥数,学英语,学作文,学编程,学…[偷笑][偷笑][偷笑]我一直无法理解家长们的这些行为。当孩子学习不好,学习困难的时候,家长是否有耐心去陪孩子发现课本上的金矿?家长是否有耐心引导孩子对课本的熟悉?是否有“书读百遍”[呲牙][呲牙][呲牙]这些是最简单高效而且零成本的学习方法。能做到,就能分分钟扭转孩子读书学习的状态和水平。这个做不到,其实,不论你花多少钱,多少精力,也很难改变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水平,升学命运。#好平台好讲师# #惠州头条# #家庭教育加油站# #中国式家庭教育#
从1台苹果手机到300+部的手游工作室感悟
本人2016年入坑做手游工作室,从1台苹果手机到现在的300+台,其中的酸甜苦辣借着nbe游平台说一下,给新入坑的萌新些启发!
从1台苹果手机到300+部的手游工作室感悟
2016年时因为家里添宝宝需要人所以一横心工作辞了在家搞游戏!!就是这么任性(笑哭)
开始搞苹果版阴阳师,因为刚刚出的游戏查封的没有那么严。从单茨木1000卖到单茨木50,卖开局号后来查的严大批封号封的都想放弃了。后来算了算就是不好做了,一个月也比上班3个月的工资还多!想想还是坚持下去。
思考怎么继续做下去,后来想还是得自己开发脚本,所以就拿出两个月去自学了编程!
在这说一点,学编程真是折磨人啊能把人逼疯(可能咱学历太低)
后来就自己追着新开游戏写脚本,干项目,脚本从10-30月收点卡,加上项目出的米,还是很安逸的!
从19年开始越来越不好干了,有时几个月水米不进,后来思考主要问题还是销售渠道窄,应该扩宽销售渠道!
想到就去做!申请微信公众号,买了个淘宝店铺 !
2020年后各种看视频送红包,薅羊毛项目上来也顺带搞了些挣个烟钱!
现在就一直干着阴阳师;梦幻西游手游;王者荣耀;凑活过日子吧!
在这给想入坑的些建议:
一、心里建设方面
1、做好变成大肚腩的心里准备(因为久坐)
2、经得起家人的唠叨(可能几个月没有收入只有投资)
3、耐得住寂寞(学习各种知识 后边提到)
4、经得起被谩骂(什么客户都能碰到)
5、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坚持下去的时候 多找原因)
6、做好熬夜的准备(玩游戏的大部分夜猫子)
二、知识储备
1、最好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及时买辅助或脚本能尽快上手)
2、具备网络架设网络工程
3、销售方面知识
三、硬件储备
1、做安卓就电脑,做苹果就苹果机
2、最好有个淘宝店铺
3、稳定辅助或脚本
就说这么多吧!其实手游工作室这块,工作量相当与端游小,做起来后还是很安逸的,不比一线城市白领挣得少,还自由。就是辛苦点,什么997,996那都不算啥。其实还可以做中间商就是收货倒卖这种方式是最好的因为2周左右就可获得收益,但是现在不太好干了,我曾经一段时间从交易猫买货到淘宝去卖也是能赚个生活费的。
图片
【兰心书院】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有感,以及,活学活用在家庭生活中的妙处。
作者墨羽;这是一本关乎于让人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书刊。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通俗易懂!书中有很多案例!觉得和自己的家庭发生的事情有一些相似之处,那就是我和女儿之间的相处方式,如果早点看完这本书,学习到亲子之间的良好亙动,也许就能避免和女儿之间发生的一些争吵冲突导致的隔阂,学会和女儿的相处方式。
先介绍下我的家庭情况!因为结婚比较晚,29岁的时候才要孩子!女儿的诞生,给这个家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家里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女儿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都牵动着我的心,真的是顶在头上怕晒着,放在嘴巴里怕化了。
女儿出生后,我特意请了大半年的假来照顾女儿,每天半夜里起来给她换尿布,冲奶粉!除了女儿她妈妈喂她吃奶,她的饮食起居都被我全包了!我妈妈来照顾她吃喝,我就会非常苛刻的说这也不能那也不行,感觉我的世界里除了女儿还是女儿,连我老婆和老妈都嫉妒!说我是女儿奴!没办法,谁叫她是我的心肝宝贝呢?
日子就这样了一眨眼九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女儿一转眼上了四年级,我每天早上起床给她做好饭,吃完就送她上学校,感觉从幼儿园到三年级。女儿的学习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也很好!感觉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内。
自从上了四年级,我们之间开始有了争吵!以前那种亲密无间的父女关系慢慢淡化了,因为她开始了她的拖延症,做什么事都让我等一会儿,让她做作业,她说让我等一会儿,让她不要看电视了去洗澡刷牙,让我等一会儿……,等一会……有时候等得让我心急如焚,心中有一股无名的火在燃烧!以前百依百顺的女儿去哪了,为什么现在不在我掌控的范围内了!
有时候我也在时刻的反省自己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好,每天好吃的东西留给她,好看的衣服给她买,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不让我省心呢?要让我七窍生烟不得安宁呢?
现在反而比较听她妈妈的话!还和她妈妈讲悄悄话!主要还是她妈妈,凡事都由着她!无论她想做什么都让她放手去做,想去练跆拳道,给她报名,不想学钢琴了,也由着她。
上五年级新冠疫情期间,除了上网课,她偷偷的玩起了游戏!一个小女孩玩起了王者荣耀,那专注的表情,兴高采烈的眼睛里放着光!可以不吃不喝不挪窝,气得我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再这样下去,这还是我百般疼爱的女儿吗?我每天都活在和她斗智斗勇中!感觉我的心在滴血,好痛苦!好伤心,好绝望……!我不甘心啊!
我就去遍寻秘方,寻找如何调整自已心态的书,找到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亲子之间的相处关系!我决定改变和女儿的相处方式!
我,女儿,她妈妈,我们三个人一起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我问她心中的想法,想要上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喜欢打游戏?做事为什么一直要拖延!女儿说想要上北大培文学校,她说她对游戏编程特别感兴趣,我越阻止,她就越去玩!故意和我做对,她说只要爸爸不再专制强权,她也愿意做改变,周一到周五,不看电视,不玩游戏,礼拜六,礼拜天可以玩两个小时!说到做到!……
我好开心!通过学习《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从中学到的就是,遇到任何事先不要着急上火,要调整好自已的内心,及时的纠正调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若泰然,花自盛开!我摆正了自已的心态!我心爱的女儿又回来了!……
@直播港澳台 @凤凰网 @西瓜电视剧 @电影生活 @央视频 @邓伦 @头条湖北 #怎么样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情#
究竟是学文科还是理科?有些家长和同学透露出这样的心态:在类似疫情这样的“硬核”事件面前,一些所谓文科背景的人写的文章无非都是个人感慨和发泄情绪,而理科生、医生、科学家,才是真正“有用”的人。
不能说这样的感想没有道理。但换个角度看,面对新冠病毒,有些科技发达的国家应对得并不理想,反而“硬核”技术并不强的国家取得相应的成功。为什么?因为医学上没有新冠病毒的针对性疗法。
以美国为例,在防治新冠肺炎方面,也许几年内在“硬核”科技上就会有所突破。但别忘记,20年前,西方就已经有人在大谈人类将告别流行病了。面对未知的病毒,人类往往会像现在这样,在“硬核”技术失效的情况下,借助14世纪黑死病流行时的社会管理手段——隔离。所以,有关医疗、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成为美国社会的热点。这些热点不会随着疫情的过去而消失。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将会在这些领域大有作为。
所以,如何构想一个社会,依然十分关键。但社会构想的背后还需有技术性的落实手段,疫情加剧了这方面的紧迫性,加速了其转化过程。如韩国等控制疫情比较成功的国家,通过手机APP能随时掌握病毒携带者的移动方位,获得压倒性的公众支持。这方面的技术,当然会日新月异。
很多学者指出,快递业、远程服务(包括教育)、自动化……这些都会随着疫病暴发而加速发展。
这一系列变革,会给数据科学、编程等领域提供大量机会。近几年,我反复劝学生学习编程、统计等。但是,5年、10年后该怎么办?那时我们又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技术手段,还要具备一种可以进行社会构想的能力。否则,你就是一个工具,人家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技术的工具性人才极易被替代。你要做的不仅是听别人吩咐,而且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传统的中國式“理工男”,未必能够引领时代潮流。
这里,我还必须提醒一些以“文科生”自居的同学,他们同样会画地为牢。先不论经济学,一般的社会科学,很少有能离开统计学等基本“理科”工具的。比如这次疫情中关于是否“封城”、隔离的辩论,不论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还是流行病学家,依靠的都是几个数学模型。如果完全不掌握这些工具,整天多愁善感,确实会给人一种不着边际的感觉。
21世纪的知识更新的主阵地在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各种“短平快”的课程来更新技能。我就有过这样的朋友,从搞雕塑的艺术家变身为谷歌公司的工程师,读完雕塑专业的硕士后他再没有读过任何学位。这种“左道旁门”的生涯,日后恐怕将成为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