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ndroid 2 3 6(Android 6)

【手機管理:多部手機的分配】

各位老友記,大家買了新手機後,如何處理舊手機?今天與大家探討多部手機並用的方案。

兩部手機一起用

以下情況需要同時使用主及副手機:

1. 參與網上活動

在副手機使用 Zoom 加入網上講座等活動,用主手機與主辦機構保持聯繫,如遇問題,可以主機查詢,副機嘗試實時解決問題,得心應手。

2. 觀看教學短片,即時實習

在副手機觀看教學短片,例如:某應用軟件的複雜操作,同時用主手機實習該步驟;這樣,一邊觀看,一邊嘗試,還可以在觀看時按「暫停」甚至回到較前部分重看,以便細心了解及即時在主手機實習。

3. 多角度同時拍攝短片

不分主或副手機,設定兩部甚至多部手機從不同角度拍攝短片,可以記錄重要事情或複雜操作,配合後期製作,剪輯短片,效果更佳。

兩部手機分別使用

當分別使用兩部甚至多部手機時,請先考慮各自用途,不要重複個別用途於多部手機上,以免混亂。主要選擇如下:

1. 主手機用於日常,副手機為娛樂專用

主手機處理所有日常事務,包括拍攝、通訊、購物、理財、記事等,需要為主手機資料做備份及啟用密碼保護;副手機只用於娛樂、參與網上活動、觀看教學短片、同步拍攝等,副手機不需電話卡、不需做資料備份,只需要用Wi-Fi上網便可。這樣,兩者角色清晰,又可以減輕主手機的使用量,亦不需額外開支。

2. 主手機為主,副手機開新章

主手機的角色就是主,在副手機添加電話卡,建立新社交網絡,可用於工作、官式交往等;這樣,可以排除工作或官式交往入侵個人生活,工餘時間可以關掉副手機,免除滋擾。當然,這方案需要新電話卡及數據服務,亦是額外開支。

小結

以上列舉的多機分配場景只是例子,大家可能有更多組合;最重要的是釐清各手機的用途,便能善用資源而不會添煩添亂。

#安卓手機##老友記##手機管理##多部手機的分配#

iPhone换安卓小米13Pro后体验明显提升的地方!

1、充电,太特么快了,120W十几二十分钟干满

2、信号,双卡双待不失踪

3、WiFi和数据切换飞速,比以前iPhone好太多了,以前从屋里往外走,明明WiFi信号已经很弱了,iPhone还搁那傻乎乎的拼命连,舍不得切数据。现在安卓一出门WiFi信号弱了立马切换数据,无缝衔接太爽了

4、拍照史诗级提升,和iPhone14 Pro对比,小米13Pro的索尼一英寸大底+徕卡影像+长焦微距,真的香太多了(本人虽说不太懂手机摄影,但是明显感觉小米13Pro成像素质更高、速度也更快,体验比iPhone14 Pro好)

5、8gen2很给力,重度游戏使用基本不会发烫,不像果子这边,虽说A处理器性能够强,但没有好的散热系统这个就很拉胯,玩游戏玩久了就会各种发热降频降亮度,简直了…

6、顶级陶瓷质感,顶级陶瓷+曲面温润手感,比果子的割手直角中框强。

7、马达振动有点东西,打字手感带劲,在安卓阵营中应该能算上第一梯队

8、三星E6材质+1920Hz高频PWM调光,对比果子低频屏较为护眼,即将半夜关灯玩手机,不见眼睛有涩,刺痛症状

补充几个

10、双侧边返回,以前用12Pro Max右手握持够不到左边返回老难受了

11、小窗多任务,游戏免打扰,早前iOS一来电话就前台显示,现在虽然不抢占前台,但是体验还是比不上安卓

12、便宜!不光机器本身相对iPhone便宜,配件也便宜,电池随便造,不爽了去换一块最多一两百,iPhone去官方换电池基本不低于500,听说还要涨价

PS:

我看有人质问那为啥iPhone销量高,我说明一下列出这些只是我个人从苹果换安卓后感受到的体验提升的地方,并不是否定iOS的优点乃至iPhone产品力,也不是说iOS换安卓就全是体验提升。

手机这东西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用哪个都行只要自己用的舒服就好,比如我虽然目前用着安卓感觉到上面的好,但也同时感觉到一些体验不如iOS的地方,但是取舍之下还是觉得用安卓更舒服一点。

以前用安卓2年就或多或少卡顿,必须换手机,我现在手机用了4年不卡顿原来是因为用鸿蒙系统下部手机继续用华为

安卓手机用16G大内存有必要吗?答案是有必要,因为16G内存用起来更流畅,性能也更好。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骁龙8 Gen2手机,8G内存只能跑127万分,16G内存至少跑130万以上。

除了跑分的差异外,玩游戏的时候,16G大内存玩游戏帧率更稳定。更重要的是,8G内存用2年就卡,16G内存至少用4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00322/
1
上一篇13 5系统(13.5系统)
下一篇 小孩计算机编程有哪些(计算机儿童编程)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