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2》由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先生特别演出,在春节档与大家见面,观众 期待值很高。影片的每一支预告都让人欣喜,人类在“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这些危机面前,每一次选择都让人动容。
此次电影2与《流浪地球》第一部的播出时隔了4年的时间,回想2019年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了空间站、太空电梯等这些时的震撼,让人感慨中国科幻电影的进步,这一年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科幻元年”。2023年电影2较过去的电影相比,数字生命、门框机器人、机械狗等科幻元素全面升级,相信会带来不同的震撼。
《流浪地球2》集结了1的制作班底,天王刘德华的加盟让人眼球一亮,这一回华仔饰演一位父亲,没想到他也开始演父亲了,他在影片中用他扎实的演技让观众不禁落下了泪水。影片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空战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军事武器装备的强大,精彩纷呈。
#电影流浪地球2#
中国的AI时代,不能没有“根”
人工智能圈“教父”Hinton在接受采访时微笑着告诉记者:“我大概在7岁的时候就意识到,不读博是不行了。而Hinton也确实没有辜负自己许下的愿望,他不仅顺利完成博士学业,更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一路开挂,特别是在深度学习领域成就颇丰,更是以此于2018获得了图灵奖。
众所周知,图灵奖被誉为“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授予一个研究AI深度学习的科学家呢?这是因为深度学习对AI发展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就是深度学习框架,如果能够将AI的底层逻辑研究透彻,说是引领人工智能革命都不为过。
既然深度学习如此关键,我们国家怎能甘于落后?
就在4月26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在百度揭牌,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探索创新联合体模式,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产学研协作效率,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同时面向经济主战场,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力求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深度学习技术愈发受到重视,即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很多人不清楚这次揭牌为什么备受关注,这是因为本次揭牌预示着深度学习领域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就此诞生,众多院士专家的加盟使得这一研究中心拥有着雄厚的实力,也意味着将来AI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将更加高效。#又一国家级研究中心在北京揭牌#
更何况,研究中心的前身是2017年由百度牵头筹建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实验室这五年间的研究历程中,已经诞生出了很多重量级的研发成果。就比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它不仅打破了国外平台市场的垄断,还位居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综合份额第一,可以说是高效推动了我们国家人工智能技术的向前发展。
话虽如此,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上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谷歌、脸书等国际巨头近年来也纷纷加码,加速AI研发,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在未来,以深度学习框架为基础的AI人工智能,将极大促进产业智能化升级,这也涉及到我们生活各个方面,比如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医学影像诊断疾病,基于AI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高效解放人类双手的智能机器人等等。这场引领新时代的科技改革,对于我国科技战略力量的发展至关重要。
今日的世界,是智能的世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最终也会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这无论是对社会、国家还是人民的福祉都举足轻重,因此,我们一定不能落后。
#大嘴维权#【8800元的课只上了不足800元的!#纽约国际# 又一店卷款跑路,维权家长达500人】近日,北京王女士向记者反馈,自己在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旧宫店给孩子报了价值8800元的早教课程。刚上了没几节,就看到排课老师发朋友圈称,受疫情和双减政策影响,4月7日该机构将闭店,由于校区资金链断裂,无力退款,将安排各位会员转课。
随后,王女士立刻联系排课老师,却只是收到了机器人客服般的回复。上述朋友圈通知中写明:“4.7-4.14号之间我们老师会逐一给所有家长电话联系。”王女士表示:“我是在朋友圈里看到排课老师发的朋友圈,主动询问的,全程没有得到纽约国际的主动告知。”此外,王女士提到,当初购买课程的销售老师从出事开始就联系不上了。“买课程的时候说是直营店,现在“跑路”了又说是加盟店了。”
对于纽约国际提出的转合作机构课程,她直言“太鸡肋了”。王女士表示:“我家孩子才1岁,可转的课程很有限,而且转课课程也是各大早教机构的体验课,需要带着孩子满北京跑,一般还要求两个月内上完。”据悉,王女士给孩子报了8800元的早教课,如果不转课,将损失8060元,为了不让课时费几乎全部“打水漂”,只能转了少部分课程。
对于转线上网课,王女士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她之前已经在其他早教网站上花钱给孩子报过网课了,对于纽约国际的网课并不认可。“我为什么要买一个大家都没听说过的线上课程呢?而且这个现场课程还没有制作好,说是过几个月才可以给转课的家长。”王女士向记者表示。
据王女士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有123名家长已经申请了退款,涉及总课程金额17.9万元。其中课程金额最高的为18879元,剩余133课时。而对于这个数字,王女士表示,“这个数据肯定不全,我们群里有500人。”
此前,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已有多家门店以同样的方式闭店。截至目前,投诉平台上仍显示,大量消费者未能得到理想解决方案。#纽约国际早教#
#设计见圳 深圳这十年#有一种速度叫“深圳速度”,是“三天一层楼”的速度,这就是深圳国贸中心大厦时创下的纪录。 深圳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到深圳来的中外人士,如果能登上楼顶,到旋转餐厅 ,就能远眺深圳城市的景色。
深圳的发展速度,前景和魄力在国际上都是名列前茅的,不可小觑的。今年是深圳举办设计展第十年了,我们到现在的工业设计展去看看它的发展速度吧。
今年的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是第十届大展,规模之宏大,覆盖面之广泛,堪称“全球工业设计第一展”。这次大展一共分八个展区,总面积超过了1.5万平米,展品囊括了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智能家电家居、文化创意、智慧医疗、美容、个护等十几个领域,国内外312个设计品牌和六千多件设计精品。
深圳这十年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和有技术,有梦想,有魄力的精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加速了深圳的发展,深圳也用足够的科技实力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国际很多优秀国家的精品和各大品牌的加盟。
我们期待深圳继续做科技创新的领头羊,继续带领更多的人,更多的城市,走科技创新这条美好的路,让更多的城市成为科技城,智慧城。
#深圳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请辞!梁卓伟任马会总监管慈善,年薪大升,预计逾900万,高过港大校长张翔!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昨日(21日)公布已提出请辞,并将在明年7月18日加盟马会任「慈善及社区事务执行总监」。由一院之长转跑道成马会九大总监之一,薪酬是升定跌?
翻查香港大学2020年年报,高薪教职员中,最高薪酬要员年薪约780万至795万元,据悉这人并非校长张翔。马会最高薪的11名高层,每年薪酬介乎500万至4,200万元,撇除最低及最高两位,其余八成薪酬介乎900万元至1,700万元,即加入马会后他的年薪最少900万元,甚或过千万元,定必高过张翔。
不过对致力应对「贫富差距大流行」终极挑战的梁卓伟,薪酬料非吸引他转跑道的重要原因。
马会昨天宣布,梁卓伟将在明年加入马会出任「慈善及社区事务执行总监」,同时将成为马会管理委员会成员,直接向马会行政总裁应家柏汇报。届时梁卓伟将负责发展及推行慈善策略及政策,以确保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拨款申请、分配及应用可以用得其所。
香港大学2020年的年报,在大学的高薪职员中,按照最低级别的成本及福利,每人约180万元至195万元,2020年共有165名职员领取相关等级的薪酬。
港大最高薪的教职员中,有约20人每年薪酬(薪金及福利)超过500万元。在2019年薪酬最高一位获795万至810万元,至2020年最高年薪要员所得略减至780万至795万元。据了解,港大「高薪之王」向来不是校长张翔或其他时任校长,有指是手上有不少私家症的医学院临床教授,或是出任上司公司董事的非临床教员。
马会2021年的年报则显示,管理委员会11名成员的薪酬(基本酬金、与表现挂钩的酬金及退休福利),在2020年最低薪的一人,已经达200万至300万元;而在2021年,最低薪成员的年薪更已跃升为500万至600万元。
在11名管理委员会成员中,2020年只得2人薪酬低于800万元以上,即介乎200万至800万元内,而2021年减至一人,介乎500至600万元。在2020年,管理委员会成员有九人的年薪高达约900万元至3,100万元,而在2021年,最高年薪的一人更达约4,100万至4,200万元,料为行政总裁应家柏,其余九人介乎900万至1,700万元。
马会慈善及社区事务执行总监向来主管马会「大水喉」,监督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款项目,涵盖十个范畴,包括艺术文化及保育、教育培训、长者服务、扶贫救急、环境保护、家庭服务、医疗卫生、复康服务、体育康乐及青年发展,在2020/21年度,已审批捐款总额为45亿港元,支持528个慈善及社区项目。
该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机构,马会每年将约90%的税后经营盈余拨捐慈善信托基金,不少政府先导项目,都由基金拨款推行,从而可绕过立法会,因此被称为「政府提款机」、「政府小金库」,因此主管举足轻重,料梁卓伟年薪不会过低,若计900万元起跳,则明显高过港大校长张翔。
面对逆境,马会都出手帮助弱势社群及政府。2003年沙士疫情肆虐,马会拨款5亿元设立卫生防护中心;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疫症爆发初期,马会捐助抗疫关怀包、加快审批前线机构提交的拨款申请,以及支援受疫情影响的各界人士,包括学生、首次求职者、长者,以及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回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截至今年中,基金已审批捐款15亿元,支持多项应对疫情的项目。
梁卓伟在2008年曾加入「热厨房」成为食卫局副局长,并在2011年出任特首办主任。在2012年,他回到香港大学出任社会医学系系主任,2013年晋升为医学院院长。
马会刊物《骏步人生》曾在去年7月刊登梁卓伟接受旧同僚、马会公司事务执行总监谭志源的专访。报道中提到,他当年以40岁之龄成为港大医院100年来最年轻的院长。
「我觉得由我出来工作至现在,学习机会很多,比同辈朋友较多一点风浪,较多机会去『跌』」,过程有苦有辣,也有甜。至于未来,「未来是知天命,现阶段非常开心身在学校。」他笑言担任港大医学院院长,自己或许是医科学生的「代父」或「执妈」,对于什么是好医生,梁卓伟这样说:「高分学生不一定就能成为好医生。现今社会愈来愈机械化,也有很多人工智能,可代替我们做很多工作,但我相信医德是机械人永远学不到的。行医千万别只着重回报,医生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必须用心为病人。」
其实不仅是乌克兰,我们的邻居日本,也有一批科学家纷纷跑到中国定居,而且都是在全世界顶尖的科学家。
比如诺奖得主中村修二,专注于半导体技术领域研究,照明技术重大突破—蓝光 LED 的发明者。使得人类凑齐能发出三原色光的LED,得以用LED凑出足够亮的白光。白光LED也促成了各种LED显示屏的发明。从几层楼高的超大屏幕电视墙到彩色屏幕手机,这一切,都离不开中村的研究成果。
更牛的是,LED从外延到芯片到封装,当时是一片空白,三个环节差异巨大,毫无可借鉴的经验,他居然从头到尾做了厚厚一本作业指导书,即使到现在,外延芯片的工艺流程都还没超出他写的范畴。
中村修二来中国完全是日本自己的责任,当时他获奖之后,他所在的公司靠中村的专利成为了国际大企业,却只给了中村2万日元的奖金,这让中村十分生气,从而远离日本。
中村2016年来到了深圳,入职了深圳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深圳激光照明实验室搞研究工作。成立了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专注激光照明等工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解决激光照明产业化等方向问题。
除此之外,日本“国宝级”科学家、国际上被誉为“光催化之父”的藤岛昭更是率研究团队加盟上海理工大学。来得理由也很简单,日本砍了藤岛昭的科研项目,藤岛昭为中国培养了38名留学生,还有3名留学生成长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院士,刘忠范院士,姚建年院士)。另外,藤岛还是诺贝尔奖的有力候选人,如果藤岛获得诺奖,是以中国的高校/院所为第一工作单位来获得诺贝尔奖。
除了藤岛昭,上海还有一名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76岁的脑神经科专家御子柴克彦目前是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的教授,被认为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而微纳机器人之父福田敏男从2008年开始就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老师。诺奖得主野依良治2011年就是外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不仅仅在药品、农产品、以及香料中发挥巨大作用,更是在新型和高级材料的合成制备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他女儿更是加入了中国国籍。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顶尖科学家都愿意来中国,日本一直也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还发文章批评这些来中国工作的科学家。日媒甚至还发文表示,这些人都是“叛国贼”。
但是日本的确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日本今年以来,大幅度削减科研经费,甚至连诺奖科学家的经费都砍掉,诺奖得主山中伸弥只能网上众筹经费。顶尖大科学家都这样,更不用说普通研究人员了,数教授穷尽一生本事能够达到的门槛是数亿日元(KAKENHI:特别推进研究 project,基盤研究S project)或者十多亿日元(ERATO project)。
你像来到深圳大学从事混凝土工程研究的上田多门教授,北海道大学的退休年龄是65岁,退休后若想继续从事研究,学校不会再提供研究场所,没有研究场所怎么办,深圳大学抛出了橄榄枝,上田多门在深圳大学的实验室比在日本时大了几倍,并且配备了许多在日本没有的昂贵实验设备。
而中国除了可以给予他们一个发挥自己才学的平台之外,也愿意给予充足的科研经费,举个例子,中科院正在建立国际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ICPBR),国家对神经科学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拨款30亿用于脑计划。宽松的科研环境+充足的资源。大佬怎么选?大佬选择不仅自己跑中国,还带其他人一起跑。德国图宾根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控制论分部直接带了整个实验室团队来中国。
日本科学家也是同理,而且中国和日本有着相似的文化环境,相比于欧美,日本科学家在中国会相处更加舒适。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日本科学家会选择来中国的原因。
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攻坚时期,极需大量高层次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就是人才梦。这些日本科学家对于中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欢迎更多的日本科学家来中国。
72传媒公司这种做法是非法集资及传销吗?
昨天收到表哥电话,说自己投资了72传媒公司的环保袋免费发放的机器,据说收益很大。
经深入研究,该72传媒公司利用所谓的5G广告时代,借着环保理念,让市民购买发放环保袋机器,表述只要有人看手机广告就可以免费领取环保袋、免费领取纸巾的旗号,机器购买方可参与分环保袋利润及广告利润,预计回报率很高,疯狂收购买机器人的钱,理性的表哥也购买了。
请问:
1.环保袋派发量决定收益,会有多少呢?
2.商家投入广告才有广告收益,如果有很多所谓的代理(下线),利润就几乎少之又少,能达到所谓的收益吗?
3.机器购买是否有相关部门确认可销售?是否把本公司应自行承担机器及业务铺垫呢?而不应该嫁接到无辜市民身上,购买机器后,完了还得让他们找网点放机器。
72传媒把自行承担的资金责任及业务开展给到市民,合法吗?烦请相关部门核查
洗衣店又成互联网企业“新宠”?引来了腾讯百度竞相投资,甚至中间还杀出了京东和美团。
这就是1990年成立的荣昌洗衣店,之前24年的时间只开了30家门店,而且都投入了大量的机器人工,后来他用了5年时间转型推出“e袋洗”,很快覆盖全国306个大中城市,市值百亿;家庭用户规模超2000万,相当于之前的30家线下门店干100年!
从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荣昌洗衣店,到如今家喻户晓的e袋洗,这中间用了什么神奇的魔法?
1、打造爆品大量“圈人”
生意=流量+变现。流量从哪里来?从市场里来,而要打开市场的话,就要敢把最好的产品以最低价售卖,来吸引客户。
以前洗衣服都是按件来算,加急还要另付费,但是现在只需99元就可以洗一袋,你能塞多少就洗多少,在公众号或者APP下单就会有专人48小时上门取送,非常符合现在的“懒人经济”。上线仅半年,e袋洗的微信单日订单量便过千件,是之前实体店单日客流量的3倍以上。
2、建立社群沉淀用户
不要继续和客户做“一锤子买卖”,新型盈利思维是和用户产生关系,引导用户进行持续性消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用户集中到自己品牌的平台上。
张荣耀引导所有的用户都使用自家公众号或APP,并且还以社区为单位举办活动,从中评出月袋王、周袋王、年袋王,在线上平台公布成绩赠送礼品,活动一上线迅速在全国吸引了一千多万个用户加入。有些用户为了活动,还会每月至少在这里消费2次。
中小微企业要做一款APP是很难的,因此可以从微信群入手经营用户,也就是用微信群将用户沉淀下来,然后在社群中做活动做分享。慢慢地客户有信任了,自然会多次购买。
3、利用后端产业链赚钱
虽然“99元一袋”产品不赚钱甚至都有可能会倒贴,但是e袋洗完全可以在后端进行赚钱。用户以后在平台上不止会洗衣服,还会有窗帘、奢侈品等洗护,未来还会衍生更多的家庭服务,这些服务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老板一定要从差价思维变成流量思维,把爆品把流量都吸引过来后,再通过社群活动刺激客户重复消费,用后端更加丰富的产品链来赚钱。
4、赋能同行,做产业平台
此刻张荣耀已经找到了赚钱密码,很多人都在劝张荣耀多开几家分店,但他却摇了摇头,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平台,将全国中小型的洗衣店做了连接,帮助同行培训增加利润,从中去赚赋能的钱。同时,自己不需要投入过多的重资产就能进行门店裂变,也能快速地将单店形成规模。
因此,老板一定要看懂这个趋势:互联网市场好比是一片黑暗森林,我们需要点亮一束烟花来让用户找到你,也就是前期用“爆品”来圈人;接着需要建立社群引导用户多次消费掌握流量数据;然后用后端的产品来赚钱;最后通过给同行培训赋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轻资产平台快速裂变。
这是一个完整的社群营销模式,我们的线下课学员在听了这个例子后,回去就着手自家水果店的转型,仅3年便拥有了130万粉丝,300多家店。
因为在水果原产地,所以用卡车拉水果,只卖一块钱,但是需要顾客关注公众号并在线支付,才能去线下门店领水果,这样可以获取到用户数据。
顾客到店后可能还想买点其他水果,就算只拿这个,也会觉得划算。
慢慢地,他通过“一元抢水果”活动为公众号积累了130多万粉丝,为线下店带来了许多用户的重复消费行为。
有了粉丝沉淀后,就可以从消费市场转到创业市场。他每周在公众号中发推送引导合伙加盟,一人交7万就可开店,并且会给粉丝店铺做赋能和导流。
这么多水果店都不是自己投资,风险低;线下门店越多,线下的流量越广;线上的流量越广,线下门店生意就越好,形成正向循环,无限裂变。
传统销售是以卖产品赚差价为核心,但新型销售是以锁定客户重复消费为核心,时代变了,企业经营的思维也得跟着变,要学会从卖产品赚差价的经营方式转到流量思维方式。不学习、固步自封只会让同行把你甩得更远!
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如果我们依旧用的是传统思维来赚新时代的钱,那我们的企业也最终会成为泡影。
这套《互联式盈利思维》我建议你去多钻研学习,它讲的是这个时代企业的生存方式,以上内容均选自于此,里面还有更多干货内容比如:
传统企业如何打造黄金爆品?
企业大量圈人后又该怎么经营粉丝?实现不断地裂变?
如何打通线上线下,将自己打造成轻资产模式?
如何很好地连接同行,花更少的成本赚更多的利润,颠覆现有的盈利结构?
还有超过30个行业,108个经典营销案例+方案,都会给大家深度解剖;
《互联式盈利思维》包含一本精装书籍+17节在线强化课+5小时干货直播,学了马上就能用,让企业转型事半功倍!
互联式盈利思维
5月最受期待剧集和电影片单来咯,码住方便补片~
剧集:
1、《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三季的水准:1>3>2,所以可以放心追。IMDb 8.4分,烂番茄新鲜度81%。
2、《阶梯之间》,HBO出品悬疑犯罪剧,豆瓣8.3分,烂番茄新鲜度94%,MTC评分高达95。“脸叔”科林·费尔斯、《遗传厄运》托尼·柯莱特主演。
3、《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此前被改编过电影,由瑞秋·麦克亚当斯主演,剧版由《权利的游戏》露丝·莱斯利主演。
4、《埃塞克斯之蛇》,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国土安全》克莱尔·丹妮丝主演。小说被「英国图书奖」评选为2017年最佳年度书籍。
5、《抹去重来》第二季,Amazon 出品的科幻动画剧,豆瓣评分8.7,IMDb 8.2分,烂番茄96%。
6、《城市的主宰》,HBO 出品,《火线》团队打造,非常有质感犯罪剧集,豆瓣8.3分,MTC 评分83,烂番茄新鲜度93%。
7、《闪亮女孩》, Apple TV+出品,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出来后评分一路高涨,目前豆瓣8.9分,烂番茄新鲜度86%,犯罪悬疑题材。
8、《黑钱胜地》第四季,后半部分放出来了,豆瓣8.9分,Netflix连续四季的高分神剧,也是最终季。
电影:
1、《瞬息全宇宙》,文艺片大厂 A24 出品,杨紫琼在欧美大火的电影,但是这不是一部漫威式的平行宇宙爽片。豆瓣8.1分,IMDb 8.7分,烂番茄96%。本片已入围IMDB Top250,位列第55。
2、《网络炼狱:揭发N号房》,Netflix推出的纪录片,讲述2020年3月韩国爆出臭名昭著的“N号房”事件,豆瓣8.0分。
3、《我们的父亲》,Netflix推出的纪录片,豆瓣评分8.0,讲述了一名生殖医学医生以职务之便,成为90多位孩子父亲的丑闻的故事。
4、《暗夜博士:莫比亚斯》,索尼打造“索尼漫威宇宙”的第三部作品,虽然很烂,还是很好奇到什么程度吧?
5、《北欧人》,《灯塔》《女巫》导演的新作品,评分一般,全明星阵容,妮可·基德曼、伊桑·霍克、《后翼弃兵》安雅·泰勒-乔伊等加盟。
6、《绞肉行动》,二战题材,“脸叔” 科林·费尔斯主演。豆瓣6.5分,烂番茄85%。讲述战盟军策划“绞肉行动”,歼灭德军数十万。
7、《渔港的肉子酱》,《哆啦A梦》系列导演渡边步执导,豆瓣8.2分,温馨又舒适的夏日电影。
8、《迷失之城》, 桑德拉·布洛克、查宁·塔图姆、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冒险寻宝电影,豆瓣评分5.6。
9、《茜色如烧》,《编舟记》导演新作,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2名,每日电影大奖、电影旬报奖双料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