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又新添“家门口”的社区科普馆】
日前,昆明市五华区科协与丰宁街道办事处在昆建路社区新建社区科普馆落成。科普馆展区面积150平米,结合辖区科技生活发展和居民群众需求,以最前沿的科技融入科普传播,用现代高科技科普产品以更真实、直接的传播方式;以更强的互动性、体验性向群众推广科普知识。科普馆内设置了VR观景台互动体验区、体验操作区、观影互动交流区等核心展区。内容涉及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灭火器使用等应急科普知识;垃圾分类等生活知识;风景名胜、国家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实验室、海底世界、VR天气、太阳系、地球、VR几何等多学科知识,能满足各方面、各层次群众的不同需求。
在社区科普馆里,从参观介绍到科普实验体验,从体感运动到VR互动体验;从科普自由行到创意组合模型——机器人制作组合……一件件生动有趣、蕴含着科学智慧的展品,让参与体验的青少年流连忘返。在VR互动体验区,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出虚拟立体可视化的场景,将传统的科普教育和自然环境影像相结合,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官模拟,在科普体验中产生沉浸式真实逼真感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科普馆的VR互动体验区能以亲临其境的实训模式在虚拟世界中演习火灾逃生、地震逃生、垃圾分类等场景。参观群众还能在VR观景台通过体验望远镜观看宇宙太空、风景名胜、国家地理等逼真“风景”。
五华区在科普工作中,锚定让科普贴近群众,科普惠民的目标,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昆建路社区科普馆的建成,为辖区居民群众搭建了“零距离”接触高科技的科普平台,同时提供了一个学习参观、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了解科普知识、互动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场所,为有效调动居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让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就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昆明市五华区科协)网页链接 #每日科普资讯# #云南#
昆明电视台报道:昆明脑科医院引进新的#帕金森#治疗技术,相当于阑尾炎那么大的一个手术即可治疗,而且手术治疗已纳入#医保目录#范围,大大减轻患者负担!
近来,记者从昆明三博脑科医院了解到,目前,帕金森病颅内神经刺激器植入术(DBS手术)已经纳入医保范围,实行医保报销,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另外,昆明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任杰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几率也逐渐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手术)作为规范化诊治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可调节等优点,被医学界公认为是有效的帕金森病治疗手段,尤其是引进手术机器人后,患者舒适度更加提升,相当于阑尾炎那么大的一个手术!
#帕金森怎么办##关注帕金森病##世界帕金森病日##年轻人也可能得帕金森病##健康解密#
#昆明头条#
喜讯!由云南大学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结束。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斩获3项国家一等奖。
本届大赛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等诸多知名高校在内的全国400多所大学、2000余支队伍,10000多名选手同台角逐。
历经各省淘汰赛,有1000余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学子在机器人创新赛、人工智能创新赛及深度学习智能车赛这三个项目上斩获国家一等奖。
2021年12月17日,昆明市东川区集义小学迎来建校100年教育成果展,集义小学创办于1910年2月,取名为名昌学堂。1921年命名为保国民集义小学,1966年更名为东方红小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恢复原校名至今,集义小学是东川境内最早的区立高小,也是东川基础教育的摇篮。
集义小学是中共地下党以教书为名从事命活动地,1930年会泽特别支部书记蔣开榜和支部委员刘文明在此开展革命工作,两人被捕牺牲后,1947年党组织派遣赵绶先、陈斯盛、李应雄、陈正魏、牛宪锟、张德钦、杨盈昌等人,通过社会关系以公开教书职业为掩护建立革命据点。之后又动员进步学生唐发荣、朱绍贤等一起加滇桂默边区纵队投身于解放事业去。集义小学成为革命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和党建示范基地。
集义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领航者,集义两字来源于《朱子集注》中"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集义小学的校训定为“犹言积善,欲事合道。”此校名取校训之含义:要求我们让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全部符合道义。校园的正西面树有朱熹铜像,铜像后面后围墙壁上雕刻满《千字文》,2017年9月28日,由2016年荣获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及云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的杨德辉先生等人,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开办了“中华诗词讲习班”,办班两年使数百名师生受益于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并把学员习作84首刊登于《春春诗词》上的校园新蕾栏目里,还吸收了一位9岁的学生成入春蚕诗社的会员。集义小学还邀请了东川书法协会的老师义务教授学生学习书法,其它还有类似兴趣小组班。首批昆明市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的融合教育示范学校,随班就读的资源中心。
由于受当前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许多从集小毕业的学生都采用录制视频对母校百年教学成果展的衷心祝福,其中有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陈西西,苏州大学的李林卫,1936年就读于集义小学的92岁学子,1963年毕业的全国孝敬父母好儿女金奖获得者瘳玉兰,以及香港等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