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大气粗的谷歌也有欠钱的时候。
并且这次欠钱还不怎么光彩。原因是,谷歌在全球虽然有10.2万名正式员工,但是也有12.1万的临时工。不用想,这些临时工的待遇要差很多。这也给谷歌省了很多钱。
现在,问题来了,有人举报谷歌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当地法律。起诉谷歌一直按过时的比例支付给临时工薪资,累计9年的时间,意味着谷歌还欠这些员工超过1亿美元的工资。
现在好了,一旦政府开始处罚谷歌,可不是1亿美元能解决的了。为了省钱,没想到要花更多的钱去解决问题。谷歌的高层想哭的心都有了。
#谷歌##互联网##科技#
#武大94年博士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博士#
江奎,男,1994年生,2019级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
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
最高年薪达201万
依我看是非常优秀的小伙子
但网上却有不少人(图2)在扒江同学的论文发表情况
指出江同学的顶会顶刊一作只有CVPR 一篇
且其他合作文章大都是水一些神经网络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更有匿名用户(图3)将其赤裸裸地
和之前入选的天才少年 华科的廖明辉做对比
谷歌学术被引2161 完胜 江奎的795
这实属有点不讲武德了
首先,企业招聘考察的绝非只是学术水平
中国鲜有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或FAIR(Facebook AI Research)这样的研究院
企业更看重的是技术落地的能力
工程能力和产品化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
在天才少年长达6-7轮的面试中得以反复考察
其次,完全没必要为企业操心“招错了人”
资本家的金算盘算得溜不溜
还需我等P民操心?
人招来了发现不好使
试用期没过直接开除不就完事了?
就算过了试用期
在TC,想开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再次,真人才值这个钱
华为的“天才计划”近几年频频出圈成为全网热搜
不得不说任总不拘一格将人才
也舍得为人才特别是基础技术埋单
这点值得同行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们的respect
另外,抖个机灵
不说这些钱花在这些人才上是否体现了其价值
光说广告效益
就算此人才小学生水平
花了区区200w就上全网热搜
只能说太值了!
怕不是华为HR故意挑一些学术不那么亮眼的入选制造话题!?
最后,选择大于努力
其实学术界并非博士的唯一出路
学术圈甚至比互联网行业更卷
做着远不止996的活却拿着农民工的工资
还面临着僧多粥少博士后、教职临时工合同随时到期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博士选择“上岸” 逃离学术圈
不论是去工业界、中小学还是街道、公务员
那些酸廖同学学术水平不够的小伙伴
当然可以选择继续卷学术圈
廖同学不陪你们玩便是了:)
同时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或机构
不惜重金聘请博士
不论是提供”天才计划“的华为
还是年薪40w+的深圳中学
纽约从5月起 雇主招聘启事必须列出最低和最高工资 引起商业团体反对
纽约市将要求雇主从今年春天开始在招聘启事上列出最低和最高工资,这一规定已经引起了商业团体的反对。
根据将于5月15日生效的一项纽约市新法律,企业将需要披露雇主为每一份招聘广告、晋升或调动机会支付的薪酬范围提供“真诚”的预期。
除了4人以下的企业或雇用临时工的劳务公司,其他所有在本市雇佣的雇主都将受到该法律的影响。不遵守规定的公司可能会被罚款或面临其他民事处罚。
该措施旨在解决性别薪酬差距,并提供更多的薪酬透明度,是扩大薪酬披露要求的最新举措。罗德岛和康涅狄格州等州也在实施薪酬披露要求。在美国劳动力持续短缺的背景下,考虑到许多员工在工作选择和谈判中已经处于有利地位,这一举措可能会让员工拥有更多的筹码。
科罗拉多州去年实施了一项类似的法律,作为回应,从强生公司到商业地产巨头世邦魏理仕集团的雇主都在招贴中明确表示,居住在该州的员工不得从事接受远程工作,从而使这些公司可以规避信息披露要求。
就业专家说,由于纽约的经济规模和在那里经营的美国大公司的数量,纽约的法律可能更加重要。高盛集团等银行在纽约有数百个职位空缺,对冲基金、律师事务所、媒体公司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和雅诗兰黛等巨头也有类似规模的职位空缺。
除了让求职者更好地了解一个职位的薪酬水平外,该规定还将便于现有的员工将自己的薪酬与公开职位规定的薪酬范围进行比较,同时让公司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薪酬体系。
“这是一件大事,”Loeb & Loeb律师事务所纽约就业与劳工实务部门主席伊恩·卡尔顿·谢弗说。“企业将需要尽快适应它们决定薪酬的方式。”
法律和商业专家表示,新法令一些雇主感到惊讶。纽约市议会于去年12月通过了这项立法,在市长埃里克·亚当斯拒绝否决后,该法案于今年1月通过。它修改了该市的行政法规,规定在招聘信息中不写明薪酬范围属于“非法的歧视性做法”。
纽约市合作组织等商业团体反对该法案,尽管他们表示支持提高薪酬透明度和性别平等的努力。该组织的成员包括摩根大通和IBM等公司。
纽约市合作组织的首席执行官凯瑟琳·怀尔德表示,这项措施加剧了纽约对商业不友好的印象。她说,许多雇主担心,披露薪资信息会带来许多负担,而且执行起来相当耗时,因为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为每种工作类别设置了薪酬区间。
“这是一个错误的解决方案,”怀尔德说。“它就不应该被允许通过。”
该组织计划推动该市推迟实施该法律。亚当斯市长的发言人没有回应记者就该措施出台的时机置评的请求。
2017年,纽约市通过法律,禁止私人雇主向求职者施压,要求他们披露自己的薪资记录。近年来,加州、华盛顿和科罗拉多等州也颁布了类似的薪酬公平法。
负责执行人权法的纽约市人权委员会说,它计划首先帮助企业和员工了解纽约市新的薪资规定。
“我们的近期目标不是惩罚,而是教育并与本市的商界合作,同时仍要确保遭受歧视的个人能够获得补偿,”该委员会执法局副局长萨帕纳·拉吉在一份声明中说。
拉吉说,该委员会将接受公众对招聘广告涉嫌违法的投诉,并将自行进行测试和调查,以调查潜在的违规行为。
拉吉说,法律要求雇主公布真实的工资范围,委员会可以采取措施确保他们这样做。法律没有定义一个“真实”的范围。
一些雇主已经开始向申请人披露薪酬。Textio Inc.是一家通过软件分析招聘广告和招聘材料来提出改进建议的公司,该公司今年开始在所有外部招聘广告中都提供了薪酬信息。该公司的员工在包括纽约在内的9个州远程工作。
Textio负责人才招聘和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的副总裁克莱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希望在内部和行业内的透明度方面“走在前列”。
一些近年来申请工作的人说,他们对雇主提前告知潜在薪酬的做法表示欢迎。
26岁的迈克尔·贾登住在纽约,他说,他去年申请了数百份工作,经常发现申请过程效率很低。在一次申请中,雇主是在进行了多轮面试后才透露薪资信息,提供的薪酬只有他预期的一半左右。“如果我能早点知道这一点,我就不会浪费我的时间,我们大家的时间,”他说。
劳工律师谢弗说,他预计今后现有的员工也会常常关注自己公司发布的职位招聘信息,以判断自己的薪酬是否符合工资区间。员工会问:“‘为什么我的工资没有达到这个区间的高端?’”他说。这可能会给管理者带来压力,
谢弗说,虽然近年来很多公司都进行了薪酬审计,但他预计纽约和其他州的类似法规将促使公司重新评估自己给出的薪酬体系。
“一切都摆在那里,”他说。“幕布已经拉开了。”
#武大94年博士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江奎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天才少年”计划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于2019年发起,旨在吸引顶尖人才。
三年来华为招募的“天才少年”不足20人,江奎是武汉大学首名入选的学生。
抖个机灵:
花了区区200w就上全网热搜
怕不是华为HR故意挑学术不那么亮眼的入选制造话题!?
正紧答题:
很多回答在扒江同学的pub list
指出江同学的顶会顶刊一作只有CVPR 一篇
且其他合作文章大都是水一些神经网络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更有匿名用户将其赤裸裸地
和之前入选的天才少年 华科的廖明辉做对比
谷歌学术被引2161 完胜 江奎的795
廖明辉顶会顶刊一作 AAAI 3篇 TPAMI 1篇 ECCV 2篇 CVPR 2篇
这实属有点不讲武德了
首先,企业招聘考察的绝非只是学术水平
中国鲜有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或FAIR(Facebook AI Research)这样的研究院
企业更看重的是技术落地的能力
工程能力和产品化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
在天才少年长达6-7轮的面试中得以反复考察
转@第五经理 的评论
企业和科研院所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差别很大。
科研院所评价人才就像你说的发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等等。但企业里面,
有一大类人才是那种具有极强的工程化能力的人,他们在学术上未必顶尖,但对于把前沿科技转化成产品的能力超强,这也是绝世人才。
你见过电脑死机了都不知所措的985博士吗?我就见过,还不止一个。他们写论文是真高手,也是厉害的人才。
对人才的评判标准不应太狭隘了。
我们看那位同学入职后的表现就好了,我也很好奇他是怎样的人才。
其次,完全没必要为企业操心“招错了人”
资本家的金算盘算得溜不溜
还需我等P民操心?
人招来了发现不好使
试用期没过直接开除不就完事了?
就算过了试用期
在TC,想开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再次,真人才值这个钱
华为的“天才计划”近几年频频出圈成为全网热搜
首先,不得不说任总不拘一格将人才
也舍得为人才特别是基础技术埋单
这点值得同行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们的respect
其次,不说这些钱花在这些人才上是否体现了其价值
光说广告效益
就算此人才小学生水平
花了区区200w就上全网热搜
只能说太值了!
怕不是华为HR故意挑一些学术不那么亮眼的入选制造话题!?
最后,选择大于努力
其实学术界并非博士的唯一出路
学术圈甚至比互联网行业更卷
做着远不止996的活却拿着农民工的工资
还面临着僧多粥少博士后、教职临时工合同随时到期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博士选择“上岸” 逃离学术圈
不论是去工业界、中小学还是街道、公务员
那些酸廖同学学术水平不够的小伙伴
当然可以选择继续卷学术圈
廖同学不陪你们玩便是了:)
同时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或机构
不惜重金聘请博士
不论是提供”天才计划“的华为
还是年薪40w+的深圳中学
在吉安立讯制造,昨晚第一天上班,夜班,因为昨天要做些准备,都没怎么休息,到今早七点下班,挺累的。
今天早上也是我上来立讯第一次吃早餐,才真正感受到立讯的人多,因为夜班和早餐交替的时候,全员出动,所以看到立讯员工的全貌,有两万人吧!——可能还不止。
看到一些评论说立讯是黑厂,下班过了安全门还都要搜身,那些保安排队摸你身,麻烦得很,让人不舒服。其实我觉得此举确实不太爽,但是厂有厂的道理,要是搜身就是黑厂,这个就说不过去了。另外不准带铁的东西过安全门,所以手机是不能带的,这个好理解,大多数电子厂都不准带手机。
因为今天是第一天上班,也没有什么活干,个人没被线长骂,但是线长训人的嘴在集合的时候没有停过。
我分在A7栋,说是“火箭拉”,线长说,现在三楼一天要做七八千个件,你们是新人新线,培训的,一天就两三百个,看看这产量,就算一天坐着老板也给你们发工资,但是有的人就是做不到,到处串岗位,不骂他发神经都显得我发神经了。
我以前去过电子厂做过一段时间,感觉电子厂真的不好做,这个电子厂也不好做吧。
今早下班集合的时候,旁边的那个女线长声音高亢,六点半集合的,我就听到她骂人训话了,反正都是没有一句好听,直到我这条线的打卡远去,我还听到她训话的声音。虽然觉得线长的嘴是因为所谓的为了公司好表现得没半点正能量,但是高工价又吸引无数人过来,有时候觉得高工价必定会有不一样的“待遇”。
——然而昨晚和我一起来的那帮人已经走了几个了。有人说我们临时工一个小时三十多元,比那些线长的工资还要高,所以他们心理不平衡,他们有理由骂人,也找理由骂人,所以骂人是发泄的一种方式。
线长是底层的小领导,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就我看,我们华辉中介带上来的,驻厂几个中介员工比这些线长能力强十倍,人家打工他打工,层次就是不同,我是很认可这些驻厂中介的人员的,并不是他们能力特别出色,但他们能把一天几百上千人的人员有序安排好,是本分,但是你们线长副县长只能够用骂人解决问题,高低立现了。
打工人,各色各样的都有,我也是为了钱迫不得已打工,并不是给他们打工就永远寄人篱下,打工也是各有所取,也不可能长久在你这里,但来到这里了,认真听认真学,在自己能接受的压力下不跑路,做完三个月工期赚它两万块就好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