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早报# 【最快2024年问世 微软Win 12集成AI技术】
在Win12系统中,微软会引入大量新技术,其中AI人工智能会是重点,微软副总裁、首席产品官Panos Panay日前就大谈AI技术的重要意义。他指出,AI将改变大家在Windows系统做事的方式,现在有大型生产模型,包括语言模型,代码生成模型,图像模型等,它们是如此强大,如此有用,如此个性化,以前微软无法做到,现在可以了,它需要一个操作系统来模糊云端与边缘之间的界限,这就是微软在做的事。从Panos Panay的表态来看,虽然他没明确细节,但是大家猜测这就是2年后的Win12系统。
微软向其美国雇员提供“无限制”休假时间
微软首席人事官 Kathleen Hogan 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向所有美国雇员提供“无限制”休假时间,新政策从 1 月 16 日生效,以后微软雇员将不再有累积假期。该政策不适用于钟点工和非美国籍雇员。在 HN 等论坛上,这项政策被认为更有利于雇主而不是雇员。在实际中,雇员不可能获得“无限制”休假,他们需要经理或上司批准,他们实际获得的假期有可能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此外,当雇员离职或被解雇时,对于未使用的累积假期公司是需要付钱给雇员的。现在,“无限制”假期意味着微软不再需要为此支付任何费用,这将节省一大笔钱。无限其实就是零。
下面我们按照时间线分享元宇宙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事件。从概念到想象(如小说、电影),再到游戏、社交、主题公园,期间推出了路线图、规划,伴随着投资、收购,巨头入场,产业链逐渐形成。
●1992 年,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出版小说《雪崩》,书中出现了“Metaverse”一词,中文翻译为“元宇宙”,更早时被译为“超元域”。小说中的“Metaverse”是指持续共享的线上世界,使用者能够在虚拟的线上世界中互动,甚至生活、工作。故事中创造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可能彼此隔绝的人们通过各自的“Avatar”(网络虚拟化身)进行交流和娱乐。
●1999 年 3 月,电影《黑客帝国》上映,里面的“矩阵”(Matrix)可以看成是元宇宙。
●2003 年,美国林登实验室推出网络虚拟平台第二人生(Second Life),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吃饭、跳舞、购物、唱卡拉 OK、开车、旅游等。第二人生被视为元宇宙的雏形。
●2007 年,加速研究基金会(Acceleration Studies Foundation)发布《Metaverse 路线图——通往 3D Web 的路径:一个跨行业的公共前瞻项目》报告。
●2010 年 7 月 16 日,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盗梦空间》上映。影片剧情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可被视为对意识的元宇宙的一次成功呈现。
●2011 年,韩国媒体娱乐公司 d’strict 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家 4D 主题公园 LIVE PARK。
●2018 年 3 月,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头号玩家》上映,它与肖恩·利维执导的、于 2021 年 8 月上映的《失控玩家》一起,可以作为观察、思考和设计未来元宇宙的参考。
●2019 年 2 月,美国 DJ 棉花糖(Marshmello)在 Epic 公司的《堡垒之夜》举办了一场加长版的演唱会,共有 1080 万同时在线的玩家观看;2020 年 4 月,“Travis Scott’s Astronomical”演唱会吸引了 1230 万玩家同时在线。
●2020 年 1 月,马修·鲍尔(Matthew Ball,原 Amazon Studios 的战略负责人,现《纽约时报》作者、投资公司顾问)发表了题为 The Metaverse:What It Is,Where to Find it,and Who Will Build It 的文章,这是他系列文章(共九篇文章)中的第一篇。
●2020 年 12 月,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全真互联网的概念,和后来大热的元宇宙类似。
●2021 年 3 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 Roblox 在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大涨 54.4%,市值突破 400 亿美元。
●2021 年 6 月,著名经济学家朱嘉明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了文章《“元宇宙”和“后人类社会”》;7 月、9 月、11 月,赵国栋、易欢欢、徐远重、清华大学沈阳教授的团队、于佳宁、何超等国内作者的元宇宙相关书籍、研究报告相继面世。
11 月 11 日,元宇宙产业委成立。
●2021 年 8 月,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约 90 亿元人民币收购 Pico 公司,开始与 Facebook 较量。Pico 公司成立于 2015 年,主攻 VR 一体机。
●2021 年 10 月,扎克伯格宣布 Facebook 更名为 Meta,并表示,元宇宙像是一种在线社交体验扩展到三维或投射到物理世界的混合体验,它可允许分隔两地的人们共享沉浸式体验,甚至一起尝试现实世界中所无法做到的事情。
●2021 年 11 月初,在 Ignite 大会上,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宣布进军元宇宙,并将旗下 XR 会议平台 Mesh 融入 Teams 中,且表示 Xbox 游戏平台将来也要加入元宇宙。
●2022 年 1 月 5 日,英伟达公司(NVIDIA)在 2022 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宣布,将免费为个人创作者提供实时 3D 设计协作工具 Omniverse。
Omniverse 是英伟达公司的实时 3D 设计协作和虚拟世界模拟平台,旨在通过将图形、AI、模拟和可扩展计算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基础。
●2022 年 1 月 10 日,据 36 氪报道,腾讯拟以 26 亿元的价格收购黑鲨业务,收购完成后,主攻 VR 硬件,助力元宇宙布局。
●2022 年 1 月 18 日,微软公司以 687 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成为仅次于腾讯和索尼的第三大游戏公司;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纳德拉直言不讳地表示:“游戏是当今所有平台娱乐中最具活力和令人兴奋的类别,也将在元宇宙平台的发展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在西雅图微软工作的儿子,昨天给我打电话说,他出了交通事故,我忙问你人没事吧?他说自己没事,只是被追尾了。
原来昨天下午6点多下着小雨,他开车出去吃饭,在一处红绿灯路口,停下来等红灯。突然“碰”的一声,被后面一辆马自达车刹车不及,撞了他的奔驰新车,使得他也追尾了停在前面的特斯拉。
儿子回头一看,那辆像二手车的旧马自达,居然安全气囊都撞开啦,很显然那车追尾全责,儿子不禁有点担心了,心想这家伙会不会没买保险啊?
追尾者也无大碍,约五十来岁,衣着极为朴素,但非常诚恳且语言表达让人感觉很舒适,儿子觉得此人素质非常高,他首先询问儿子是否受伤,是否需要医疗救助,然后表示所有过错在自己,抱歉耽误了大家时间还造成了车辆损失,他会承担大家的所有损失,他的保险齐全且财力足够,不用有任何担心,最后交换了联络方式,各自驶离。
儿子吃过饭回到住处,追尾者就发来信息,协助处理车辆维修,儿子拿出此人的联系方式细看,让他深感诧异,原来追尾者居然是自己公司直接对CEO汇报的高管,是微软的执行副总裁,首席XX官,是个管理成千上万员工的老板级人物,年薪几千万的富翁居然如此低调!衣着、车辆和卑谦的态度,实在跟他的权力地位反差太大了。儿子说这就是美国,总有很多东西值得体验和深思。
比尔盖茨曾说过,人类在经济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进步,并不足以让人类自豪;人类只有在减轻或者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才足以让人类自豪,儿子说这起交通事故,就是对这句话很好的例证。
亚裔小哥放弃百万年薪高管工作,去亚马逊当搬运工,结果...
每一份光鲜靓丽的工作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与煎熬...
生活在西雅图的亚裔小哥Philip Su曾经是Facebook和微软的高管兼首席执行官,这可能也是无数打工人的终极梦想了吧!
图片
在经历了23年的科技职业生涯后,Philip觉得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因为他患上了一种季节性抑郁症,每天都辗转难眠,沉浸在沮丧之中。
Philip深知,健康才是奋斗的本钱,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职了,开始了自己的康复之旅。
图片原本Philip以为闲下来,自己的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失业了整整6到8个月后,他感觉更糟了,有时要到中午甚至下午两点才会起床,每天的情绪也都很低落。
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还是需要工作的,就打算去亚马逊做一名仓库拣货员。
至于为什么选择去亚马逊任职,Philip坦言道:
“首先,我作为亚马逊的顾客已经有25年了,其次我对机器人化以及它对我们的社会和未来工作的影响很好奇,我一直相信机器人会让我们所有人失业。
与此同时,我也对员工们的工作环境很感兴趣,因为此前一直看到别人吐槽,所以我想了解一下其中的内幕。”
对Philip来说,拿到这份工作并非难事,很快他就顺利入职了。
图片第一天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冷热敷袋、某种运动饮料、一个印有亚马逊微笑的口罩和一瓶止痛药。
就这样,他在仓库地板上工作了7个星期,而时薪是18.55美元。
因为这份工作处于最底层,所以他从未见过经理,也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叫他Peter,尽管他的真名是Philip。
在亚马逊的仓库,几乎每一个适合休息的水平表面,比如踏步梯,都会贴着这样的标签,上面写着:“不要坐。”
即使是在整个轮班期间监控电脑的团队领导,也没有椅子,这让Philip非常不解...
但这也恰巧说明了这里的工作强度,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仅仅干了一个多月,Philip就患上了肌腱炎,因为高峰期的时候,他每天要工作11到11个半小时,每天扛起的货物重达6吨。
医生告诉他,如果想要好转的话,近期都不能举重物了。
于是Philip再次离职了,但是手续却是相当的复杂,人力资源部门花了很长时间才给了他答复。
离开这个工作岗位两周后,Philip的身体不适消失了,当然了,他的抑郁症也好了。
现在,Philip又要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发愁了,但更让他纠结的是,自己要不要把搬运小哥这段经历放到简历里呢?
有一种失败的人生,叫自欺欺人 [玫瑰]
曾经担任微软首席技术官的内森·梅尔沃德说:“当有人说自己永远不可能失败的时候,他们要么是自欺欺人,要么只是在做一些无聊的事情。”
一名律师曾向梅尔沃德吹嘘,自己从未办砸过任何一个案件。“我明白了。”梅尔沃德对律师说,“你只做简单的事。”
作者:岑嵘
——选编自《读者》杂志2022年第21期《失败的故事》 #和我一起看杂志#
读者 2023全年订阅
【现金花不完?微软可能收购奈飞】
财联社讯,微软现任首席执行官纳德拉正在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并考虑在2023年收购Netflix公司。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也是Netflix董事会成员。达成交易的部分原因是微软希望在多种设备上提供视频游戏流媒体服务。
檀评:微软再次使用钞能力推进自己的游戏业务,此前收购动视暴雪的时候,微软管理层就表示游戏业务的掌门人菲尔·斯宾塞会接管,如果这次收购奈飞,预计也是向同一个人汇报。暴雪和奈飞的区别在于价格,目前奈飞的价值大概在1300亿美元左右,微软无疑又要花一大笔钱了。
12月30日,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现在经济增速的低迷不能完全归于疫情的冲击,疫情之前已有近十年速度下行,主要受劳动力成本等各种条件变化的影响。
在我看来,持续近三年的疫情,只是经济大环境继续下行的一个诱因,并非是唯一原因。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逐步放开,全球范围内将在明年逐步展开经济合作,货币流动起来,才能促进经济的大循环,进而带动各行业各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增长,最关键的还是稳就业、保民生。
在过去一年里,几乎没有人能逃离通胀飙升和市场低迷带来的痛苦,包括《福布斯》2022美国富豪榜上的最顶尖富豪。随着2022年收尾,美股迎来新一轮暴跌,有媒体梳理出一份美国科技界富豪损失榜,马斯克巨亏1320亿美元坐上榜首。
但,即便遭遇暴跌,这些亿万富翁的身价实际上比2019年更高,这是因为疫情初期市场加速增长,他们投资组合价值冲高。今年,亿万富翁们的财富只是在高点有所下降,受全球经济低迷大环境影响最深的还是普通人,国外如此,国内更是如此。
特斯拉、SpaceX和Twitter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今年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随着特斯拉股价螺旋式下跌,暴跌近 70%,马斯克今年的净资产损失了1320亿美元。
亚马逊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杰夫·贝索斯,去年辞去了首席执行官一职,但他仍然是其最大股东。最近,亚马逊股价几乎暴跌50%,成为市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年份之一,受此影响,杰夫·贝索斯今年损失了841亿美元。
今年,马克·扎克伯格的净资产减少了约810亿美元。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这位Facebook创始人从去年底的第六大富豪跌至第 25 位。但这位亿万富翁远非一贫如洗,扎克伯格的身价仍约为450亿美元,比冰岛的GDP还要多。
此外,搜索巨头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身家,分别减少446亿美元和434亿美元。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前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的身家,则分别减少了287亿美元和202亿美元。
【微软CEO纳德拉:Windows即将迎来重大更新】
5 月 26 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微软拉开了 2021 年 Build 开发者大会的序幕,发布了 100 多项新服务和重要更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表示,其Windows操作系统将迎来重大更新。
Windows 10X都取消了,大家觉得微软还会有什么重大更新呢?#数码科技要闻#
你这么说的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个角色了。//@麥克老牛:美国各大科技企业都有CTO一职,收入和CEO一样。比尔盖茨本身就是计算机方面的技术高手,比尔盖茨卸任CEO后在微软担任首席程序员,麻烦问一下,鲍尔默收入能超过这个程序员吗?马斯克也是搞技术出生,他挑管理者都是从工程师里挑选,这些都是技术出身的管理者,管理者本身就是技术专家。而不是你认为的管理大于技术。
世间万物皆百科为什么同一个公司搞管理的人一般要比搞技术的人收入高?以前有个笑话,说人为什么觉得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最细思恐极的一个回答是:请你想想这个判断是你的哪个器官作出的。一个公司,劳动成果如何分配,是搞技术的人决定的吗?大部分公司,决定分配机制的,都是搞管理的。技术本质上就有这样的一种特质:随着技术的传播,更多的人掌握了它,从社会的角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福祉,但具体到某一个人的身上,则技术的价值就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