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系外行星,距离我们41光年,“近在咫尺”】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是哈伯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在各方面的性能参数上都要更加强大,近日NASA称这个强大的太空望远镜确认了一个系外行星的存在,仅仅距离我们41光年,对比之下这个距离或许就是“近在咫尺”。
这个系外行星先是由科学家利用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搜寻出来,最终由韦伯太空望远镜用了两次凌日观测,就确定了这颗系外行星,它是一颗小型的岩石行星,质量和地球十分接近仅为地球的99%,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此前科学家曾在100光年之外的TOI 700恒星系统内发现了一颗新的系外行星,体积和地球相当仅为95%,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恒星系统中还有三颗行星是此前发现的。而这一次新确认的系外行星距离我们要更近,只有41光年,并且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可以更加清晰的帮助科学家了解这颗行星的具体参数,或许可以发现生命的信号。#41光年外太空望远镜发现系外行星,和地球大小相当#
周末是晒宝贝的日子,也是清理库存的日子。作为一个老望远镜爱好者,分享一点选购双筒镜的心得:
1. 千万不要追求倍数,10倍以上的抖晃会抵消高倍的意义,更不用说在同等口径和光学质量下,高倍意味着更小的视野和更暗的图像。
2. 口径是王道,但口径越大就越重,手越累越抖,且携带不便。如果是旅行和观剧,30-40mm口径和8X的放大倍数是一个甜点。如果是观鸟和观星,有固定的脚架,那又另当别论,比如左边那个10X70的大家伙就是看天的利器。
3. 如果是一般看看风景和演出,选择屋脊棱镜型(第三和第五),可以在同等口径下减少重量和大小,比较低调,不像保罗棱镜型那么扰民。但是请注意,在同等规格下屋脊棱镜型造价更高,要避免贪便宜,否则效果不堪设想。
4. 视场角要尽量大,8倍的视场角最好能在8度以上,10倍的要在6度以上,越大就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和VR是一个道理。要避免那些不标视场角的品牌。
5. 买望远镜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要舍得花钱,别贪便宜。也不用害怕,其实也没多少,千把块能买到不错的望远镜了,同一两百块的不可同日而语。同样规格的望远镜,价格可以差几十倍,差别主要在像质、视场角、色差、畸变,特别是光轴的准确性,如果校不准就会很难受,头晕。一副像质精良通透的望远镜,就像一套发烧的音响,能给人带来很大的享受,谁用谁知道。望远镜是纯光学机械制品,非常经久耐用,是很保值的投资。一副望远镜能享受一辈子,还能传给子孙。
6. 除非不差钱,不必盲目追求国外品牌。除了少数最顶级品牌的顶级型号,目前大多数国外光学制品都是国内代工。国货性价比要高得多,质量也越来越高。
7. 望远镜真是人生的写照:没有完美之物,一切都是妥协,关键要看每个人不同的条件和需求。
8. 这不是广告。
【早期收藏·望远镜】——包浆老辣 可伸缩 保存完好 可以正常使用。本件望远镜,高倍数,霸气高贵,十分值得收藏。望远镜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粗得多的光束,送入眼底、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韦伯望远镜再次说明科学无国界”
1,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的图纸、制造细节、各种参数、展开过程、运行轨迹,等等基本都是公开透明的。如果拥有一定程度的材料制造和工业生产的能力,绝对可以照葫芦画瓢重新制作一个韦伯望远镜。这其实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是技术范畴,技术一般是有国界的。但仍然在这次是无国界的。
2,如果你还不相信。可以看看哈勃望远镜的成果。近20年来人类的关于宇宙、星系、黑洞等最新的信息和图像都来自哈勃望远镜。基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成千上万篇论文被发表。这些成果都是公开给全世界所有人,这就叫科学无国界。
#蔡子说美国# #海外条友说#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如此 mini 的户外装备,精彩您的视界
不同寻常的望远镜
不同在哪里呢
在望远镜中,独特的造型设计
总能让您在众多望远镜中,让您眼前一亮
仅仅半个手掌大小,约不到80克的净重配合8倍的黄金倍数
不管您是户外旅行还是观星赏月它都是您出行的最佳搭档
#望远镜##出行必备##户外装备##美好奇遇记#
前两天同事送了我一个TIPSCOPE的数码望远镜,可以与手机互联拍照摄像。我回到家在阳台稍微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远程取景竟然可以看清远处楼顶的空调与对面街道招牌上的小字。
我又查了下这款望远镜的参数,通光孔径24mm,光学放大倍率是13倍,几千米之内的范围观测起来应该没啥压力。
小区里取景还是不太方便,过两天有时间我带着望远镜去湖边试试,到时候再来补一波样张。
黑洞和中子星哪个磁场更大?
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当复杂。有一个所谓的无毛定理,它基本上指出每个黑洞只能确定三个可观测参数:质量、电荷和旋转。这里的头发是所有其他可能参数的隐喻,包括磁场,它消失在黑洞内,科学家们无法接近。因此,黑洞本身没有任何可测量的磁场。
然而,任何吸积到黑洞上的物质都可能被磁化。在这种情况下,磁场会随着物质接近黑洞并被压缩而变强。因此,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确实存在磁场,但它们的来源是吸积盘,而不是黑洞本身。
例如,当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对 M87 中的超大质量黑洞进行成像时,他们观察到了被周围吸积盘中的磁场极化的无线电波。该团队估计磁场强度比地球磁场强 2 到 50 倍。但与脉冲星和磁星周围的磁场相比,那是一个微小的磁场。特别是,磁星保留了宇宙中最强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一千万亿倍。
【差点就没有独立的“巡天”望远镜!早期计划将“巡天”装在“梦天”实验舱上】
2010年9月25日,我国空间站项目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准。整个空间站由核心舱(“天和”)和两个实验舱(“问天”、“梦天”)组成,其中,实验舱II(“梦天”)将装有一台2米口径的“巡天号”光学舱。
早期方案中,太空望远镜指向受制于空间站结构影响,无法自由地指向任意方向观测,也不能长时间对一个方向连续曝光。2015年,新方案提出建造独立的“巡天号”光学舱。
按计划,“巡天”望远镜将会在“天宫”空间站建成之后发射,预计将在2023年至2024年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前往近地空间与空间站共轨运行,设计在轨时间10年。
所谓共轨飞行,严格意义上讲是近似共轨飞行,意味着“巡天”大部分时间是处于自主飞行状态,轨道参数与“天宫”空间站接近。在必要时,“巡天”还可以对接空间站前向端口进行维护,维护成本远远低于美国航天飞机对于“哈勃”的维护。
#巡天望远镜# #中国空间站# #太空望远镜#
韦伯望远镜预计要在明年6月份传回第一张图片,这是推特韦伯官方给的信息。估计有很多人等不及了说:“30天就到了,为什么要再等5个月才传回图片”?因为到了之后,需要校准调试望远镜和其他观测仪器等,以达到最佳状态,整个过程需要持续5个月的时间。在地球上弄个单反拍照,还要调调设置参数呢吧 所以耐心等等吧 半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尬笑][尬笑]
【 我已经订购了一部望远镜 】
除了收音机咱自从十来岁就比较喜欢外,另外的可玩赏的物件便是望远镜。
70至80年代期间,也有过那种制造粗糙和倍数较低的玩意,那时总感觉太差,可玩性的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
自从五年前从学生手里没怎么花钱得到一部轻便易携带品种以来,一直有想再得到一部倍数在12X和更清晰点的玩意。
这不,老巫婆洛佩西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串访台湾,企图与老处女蔡英文之流谋合台独,实在是欺人太甚。
这不,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发布召令,严阵以待随时恭候她的光临。
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一个抗日老兵的后代,一个临沂老区人民的后辈,有义务,有担当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份力。
为此,特意买了这部望远镜。
虽然不贵,但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国热情,体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随时听从召唤的坚定意志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