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地区2021年平均家庭存款显示,杭州,武汉,沈阳,天津,南京排名前五。其中前四都突破一百万,南京为97万。很多人都不信,我是又信又不信。信它,是信它的平均数,信百分之二的人拥有百分之九十八的财富。不信它,是不信它在新冠疫情那么严重的情况下,工厂停工,工作难找,工资难挣的严重情况下,在房价越来越高,教育,医疗,生活消费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多存款。为什么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都还排在这五座城市之后呢。
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只能说明我和马云平均我也有几亿几十亿存款。只能说明社会财富两级分化的差距越来越大,大得排到了世界前列。
这是大家不了解情况。2008年时,南京GDP排名全国城市第17,2021年升到第10,上升速度比杭州都快。但人们却误以为杭州发展得更快。
中国综合实力40强城市:南京力压武汉,青岛第23,福州第37
在我国城市与城市之间也经常被人拿来比较,然而对于城市的比较,我们也要从客观的角度考虑。这些角度分别包括经济水平、吸纳人才能力以及城市中居民的幸福指数等。
2022年我国华东理工大学就发布了关于我国综合百强的城市榜单。这榜单让我们看到了近几年来中西部城市的进步,但从整体来看,我国依旧呈现东南强,西北弱的格局。那么榜单的详细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南京和武汉被拿来比较
众所周知,比较城市的第一个因素就是GDP,2022年时南京的总GDP为16907.85亿元,反观武汉的年度总GDP为18866.43亿元。两个城市GDP的增速分别为3.38%和6.49%,因此有很多人得出结论称武汉相比南京更为发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现实恰恰相反,有很多人认为南京在各方面都是力压武汉的,比较两个城市的好坏,可不仅有经济因素,地理位置以及人才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实力的因素之一。南京处于我国长江中下游,面积有6587.02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常住人口为942.34万人。而武汉的面积只有8569.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也超过了南京为1364.89万人。
所以说,无论是在经济、面积以及人口平均收入方面,武汉都是力压南京的。除此之外,和武汉相比南京还有人才优势。一个城市想要长久发展人才是根本,而南京在教育方面是武汉比拟不了的。
就拿211高校的数量来看,南京有8所我国知名的211高校,而武汉只有7所。我们再降一个档次从双一流的高校上来看,南京的双一流高校有13所,武汉只有7所。因此南京能够力压武汉的原因就是因为教育。除了这两个城市之外,还有一些城市也出现在了该榜单上。
二、其他出现在榜单上的城市
1.长沙综合排名第20
如果单看GDP,长沙应该是排在第15位,但长沙的位次结合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财政收入的名次。结合之后,长沙的综合排名在第20,可以说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2017年时,长沙的GDP总值就突破了万亿,是除了中国武汉之外第二个加入万亿俱乐部的中部城市。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称,长沙有望发展成为西部的小深圳。因为在湖南有着中国出版第一的卫视,湖南卫视。说到交通,中车株机的轨道交通全球第一,在粮食方面,湖南杂交水稻技术也连续30年保持了中国第一的水平。
2. 青岛上榜
在去年公布的榜单中居然有青岛的名字,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实际上青岛在榜单中排名23,是名次较高的副省级城市。2022年时,青岛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4920.75亿元,在经济的支持下,青岛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交通都发展的不错。
但也有人表示,青岛排名23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这是一个偏低的排名。从发展前景来看,未来青岛依旧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青岛是我国的品牌之都,在家电、交通装备这些制造业方面实力雄厚,也诞生了一批我国知名的大企业。
3. 福州上榜
从去年公布的榜单来看,福州排名第37。福州近几年被誉为我国的黑马城市,就在2022年福州就以12308.23亿元的经济总量排名我国的第18。但从这次榜单的数据来看,福州的排名居然掉了将近20名,除此之外,还有人说大连即将超越福州。
虽然说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22年实现GDP8430.9亿元的大连不如福州。但大连的实际财政收入达到了669.87亿元,人均GDP也保持在11.31万元。这些数据比福州要高出不少。
我们再来看教育资源,福州现如今有各级各类学校2556所,其中大学高校有38所,在校生多达42.7万,教育资源良好。然而大连的教育资源也不错,在职业教育方面,大连职业教育基地建成使用,教育资源也实现了有效的整合。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是十分支持“双一流”高校的相关建设。所以无论是福州还是大连,未来的教育资源还会进一步提高。
三、小结
在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综合百强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新老城市的身影。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中国的城市正在整体向上发展。而中国未来的经济也会因为这些城市的带动而越来越好。
那么在您认为目前我国发展较好的城市还有哪些呢?欢迎留言分享。
老年人选择运动项目要慎重
前几天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多年前认识的一位老师去年年底过世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也就是六十多岁的人。
2021年还曾一起在南京参加省文学学会的换届大会,记得当时他身体特别健朗,声如洪钟,面部红润有光泽。当时有人打趣说他就像一个小伙子。他还自豪的说,玩音乐的人就是年轻!
听朋友说他是非常喜欢运动的人,每天早上都要到公园玩双杠,那天是手上打滑从杠上摔下来,头先着地,脑出血,没有抢救过来就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是非常难过,世事无常,人的生命很脆弱,今天真的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当然更重要的是老年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不要太自信,毕竟年龄大了,运动的机能还是有所下降的。
个人认为太极,游泳,瑜伽还是比较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张柯文,李 翔,严云洋,等.基于多特征双向门控神经网络的领域专家实体抽取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01):128-135.[doi:10.3969/j.issn.1001-4616.2021.01.018]
Zhang Kewen,Li Xiang,Yan Yunyang,et al.Domain Expert Entity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地产市场# 多地试点现房销售,预售制存废再引热议】
伴随着近期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落幕,现房销售再次成为地产行业的热点话题。在该会议上,有关部门明确提出将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此外,四川、安徽等地也已提出将试点现房销售。
从历史上看,此前2018年,住建部曾向广东、湖北等省份发函,要求对商品房预售许可进行深入研究。近几年来,南京、杭州等地曾在土拍时探索过现房销售,但目前已经暂停。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2021年上半年以前的现房销售,主要是为了在房地产市场上升期实现“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目标;但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现房销售主要是从防范烂尾等市场角度出发展开讨论,二者存在一定差异。
根据记者调查,目前郑州、开封的现房销售工作仍在调研中,尚未出台成型方案。但有房企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当地目前销售周期变长,部分楼盘被迫实现了现房销售,从市场反应来看,买家对现房销售的认可度较高。
严跃进指出,河南省是保交楼工作的标杆省份,其近日提及现房销售模式,具有深远的背景和示范意义。中指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河南作为保交楼的重要节点,在此时提出现房销售,也是对1月住建部提出的现房销售政策进行进一步落实。
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份全国现房销售面积占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占比为9.5%,随后该指标总体处于攀升态势,于2021年12月升至10.4%。该指标2022年后继续上升,至2022年12月达到13.9%。从各地现房销售情况来看,近3年现房销售面积的占比变化方面,湖北、江西、广西、江苏等省的占比拉升态势最为明显,其中,湖北2020年和2021年现房销售的占比均为9%,而2022年的占比则上升至15%。
随着多地拟试点现房销售,关于商品房预售制的弊端,以及是否应持续推广现房销售,市场各方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业内人士认为,由预售制转向现房销售,或将使得企业运营模式产生根本性变化,因而需要已缓慢的节奏进行逐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
也有企业表示,由于房地产的资金密集型特征,现房销售将带来较大的回笼压力,当下或许未必是推进现房销售的最好节点。
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草案(2021-2035年)
买房投资看规划
跟着规划,方向不会错。
#青岛头条# 青岛pk南京
2021年gdp:
青岛:14136亿元
南京:16355亿元
人均gdp:
青岛:14.04万元
南京:17.6万元
面积
青岛:11293平方千米
南京:6587平方千米
人口
青岛:1007万人
南京:931万人
高校
青岛: 2所211,1所 985
南京:8所211,2所985
三甲医院
青岛:16家
南京:约30家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数据,仅供参考!大家感觉青岛和南京两座城市哪个会发展更快呢?
#40册永乐大典珍藏内容首次公开# #识典古籍#《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鸿篇巨作。这部典籍收录了当时社会所有方面的资料,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当时能想到的所有方面。可以说,这部书就是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耗费3000多人力,历时六年编纂而成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开始叫《文献大成》,后来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加上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分了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可惜的是,1449年,藏在南京皇宫里的《永乐大典》原稿被烧毁了,只剩下紫禁城中的一套正本。1557年,紫禁城同样失火,好在嘉靖皇帝早有防备,才让《永乐大典》没有葬身于火海。心有余悸的嘉靖帝害怕皇宫失火的事件再次发生,便下令让人抄写了这本书的副本。所以根据史书记载,真正的《永乐大典》应该是正本、副本完整的两套,且副本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一模一样。从那以后,《永乐大典》就深藏内府,很少有人见到。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永乐正本早已不知散落到何处,就连嘉靖副本也不见了踪影。
清康熙年间,朝廷的官员竟在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意外发现了一直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副本,但是,当时就已经残缺了1000多册。由于保护不当,《永乐大典》的册数在一天天减少,直到乾隆三十八年,清政府修《四库全书》要校勘《永乐大典》,才又重新重视起来。但是乾隆皇帝坚持儒家正统观念,认为“菁华已尽,糟粕可弃”,凡佛道、戏曲、小说等概不辑录,对于牵涉违碍的言辞也毫不留情面,一概删去。有些科技方面的著作,他还害怕被洋人学去,也都丢掉,不加采录。甚至许多已经辑佚出的散片,因不符合乾隆的喜好,都弃置不顾。那些不被重视的《永乐大典》册卷开始被官员大肆盗窃,最终散落于民间。
嘉庆、道光年间,《永乐大典》的副本依旧遭官员盗窃。咸丰、光绪年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侵略者攻入紫禁城抢掠,《永乐大典》副本未能幸免,一部分遭到了掠夺,还有一部分被烧毁。
现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明确知道具体下落的《永乐大典》只剩下400多册,已不足原来的4%。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224册(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余的分别藏身于8个国家的30多个收藏机构。
《永乐大典》规模宏大,虽然命运多舛,但是留到今天的残本还是有400多册,虽然有些出版社出了一部分,但基本上都属于“礼品书”那种范畴。图书装订很豪华,价格却十分昂贵,让普通读者望而止步。这样的一个宝库如果不能被普通读者亲近是一件更可悲的事情。
可喜的是,在2021年11月,国家图书馆委托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进行《永乐大典》高清数据库项目的制作,该项目得到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支持,入选了2021年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首批立项项目。2021年12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委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担该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以“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为基地,整合北京大学和字节跳动双方的力量,组成联合设计与研发团队,建成了《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于2022年11月顺利结项,并作为优秀项目汇报。
2023年2月8日下午,“《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是国家图书馆藏的40册《永乐大典》首次线上公开,包括75卷内容,共涉及14个韵部、17个韵字、1800部书。除呈现《永乐大典》高清图像、整体风貌及相关知识外,数据库还尝试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示范,该数据库在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上就可以浏览。打开网页,用户可以看到,3D古籍模型尽可能还原了《永乐大典》原貌,让用户可以360度翻阅永乐大典,直观感受并体验大典的内页纸张、流散轨迹、分布状态、波折的流转历程,并提供丰富的原文和引文阅读 。
在这个项目上,字节跳动功不可没。2021年,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签署协议,由中国文保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投入资助,用于中华珍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其中也包含修复《永乐大典》“湖”字册。如今,通过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字节跳动团队又利用技术能力参与到《永乐大典》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来。
这么一来,图书馆与高校、科技公司合作,在古籍数字人文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个合作样板,为后续进一步提升《永乐大典》的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为未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
南京大学2021年考研报录比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