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c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很多人觉得难或者不理解做不出来东西。是因为刚入门缺少其它知识的支撑所以这样觉得,其实你这个时候学任何语言都是一样的感觉。因为这个时候的你并不理解所谓的编程中的一些概念比如网络,文件系统,操作系统api之类的。c语言抛开那些稍微高级的用法比如宏和花式指针,其实规则简单明了,你看任何一本书都可以。作为刚接触编程的人,我推荐基本辅助资料,结合那个看才能真正理解编程。编码的奥秘,信息简史,这两本当小说看,知道有哪些概念咋回事。微机原理,数据结构,windows程序设计或者linux程序设计。这是辅助理解编程的基础知识,也是你学会了任何一门语言想不依赖其它工具或者框架库能写出一个小东西的基础。其实大学里面的课程安排是很合理的,各个科目相辅相成。如果以为编程就是学会一门语言就够了,那永远做不出来实用的东西的。
我曾经主力c语言,人家也是告诉我学了c什么都能做,然后我就信了别人的话,结果搞了近一年还是只能写个控制台程序,那种挫败感别提有多大了。后期我不是没有尝试过写GUI界面程序,当时还用win32api和GTK开发图形界面,结果仍旧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我自己学到最后都学懵逼了。后来试着去公司应聘才知道,现在互联网开发都是Java,然后去学了Java才把自己从C语言的泥潭中拉出来,接触了Java以后,用上Eclipse自动提示,代码写的飞起,Java也有swing,写个界面也简单,再到后来上手web后台开发,tomcat,servlet,hibernate,mybatis,后期Spring全家桶,就起来了。这我都自己走过的路,c语言能干什么,我自己心中还是挺清楚的。
苹果悄无声息地更新了他的笔记本产品线,我看过里面的一些参数之后,对一个数值感觉有点无语。
浏览完23款笔记本的参数之后啊,总体感觉,也就是在性能这块儿,刚好20%左右的提升, CP U从10盒提高到12盒,正好20%,GPU从16提高到19或者是从32提高到38,这还不到20%,大概18%左右,至于其他的方面,像内存啊,存储啊,跟上一代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在这些核心的参数里边有一个数值,那就是19,我感觉特别搞笑,因为苹果坚定奉行了他的20%的理念,16个GPU核心,如果提高20%的话,应该是变成19.2个,那么苹果就把剩下0.2给吃掉了,所以我觉得有点搞笑的地方就是苹果,为什么就不能把这19个GPU核心改成20个GPU核心呢,因为在计算机领域,参数值一般都是偶数的,奇数的很少很少!
新款本子在外观方面跟上一代可以说是,没有差别,所以单纯从颜值上来考虑,他完全不能吸引上一代的用户,至于20%的性能提升,99.999%的人是不会感觉得到的。我是21款本子的用户,我的配置是,16英寸的入门版本,也就是10个CPU核心,16个GPU核心,16G的内存加上512G的固态硬,这个配置对于从事软件开发行业的我来说,已经是完全够用了。
在使用这个本子的接近16个月的时间里,有一点我是十分不能满意的,那就是这款本子的电池,实在是有点挫,16个月的时间里,边电池循环次数大概是48次,但是最高电量已经掉到了87%,苹果笔记本啊,其实重在移动性重在续航这一块,而如果这个本子的电池电量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那么对这款板子的一个移动便携性啊,影响还是很大的。
作为一个老用户啊,我可以给出我个人的购买建议,那就是如果你不是程序员,你最好是买14英寸的入门版本,因为这个版本既能保证便携性,又有足够的性能支撑,而且售价也相对便宜。如果你是程序员或者是视频剪辑或者是三维设计之类的行业,那么我还是建议,购买16英寸的中配起步,因为对这些行业来说,稳定性,装载能力以及性能是相对来说更重要的决策点,而移动性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最后啊,我还是再想补充一句,那就是在使用了接近5年的苹果笔记本之后啊,我现在发现,windows, 也很香!
苹果手机这么火,没想到笔记本却不太实用。
同事家的孩子去年高考,考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于是同事奖励了孩子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七千多买的,孩子也很喜欢,轻薄流畅,开学的时候欢欢喜喜带着电脑去报到了。
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孩子打电话给家长要钱买电脑,说苹果笔记本不好用把同事整懵圈了,原来孩子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学习编程,而苹果的系统与编程软件兼容性不好,即使改成windows系统也不好用。
没办法,同事又掏了5000多买了台联想笔记本给孩子,苹果的放在一边吃灰了。
看来买东西不是越贵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