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什么是贴现率(什么是贴现率的机会成本)

#A股# 【干货!179个必备金融名词解释你得懂[推荐]】#基金# 想了解财经信息,又总被各种金融词汇搞晕?想投资理财,却总被“IPO”等词吓住?开放式基金、溢价发行、基本面、再贴现率……#179个必备金融名词解释#↓↓从基础知识到行情术语都有!转存,是时候学点金融知识了!@经济日报

【干货!179个必备金融名词解释你得懂】#A股##基金# 想了解财经信息,又总被各种金融词汇搞晕?想投资理财,却总被“IPO”等词吓住?开放式基金、溢价发行、基本面、再贴现率……179个必备金融名词解释↓↓从基础知识到行情术语都有!转存,是时候学点金融知识了!@经济日报

贴现是未来价值和现在价值之间的折算。折算比率就是贴现率,贴现率越高,现在的市场价格越低。实际贴现率是名义贴现率与折旧率之和。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书籍新知分享

1 一个人是否自律,跟自己的贴现率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贴现率低4%,100年后100元相当于今天2元,如果贴现率6%,100年后100元相当于今天0.3元。

一个人越是能把未来看得远,看得重大,看得清楚,也就是他的贴现率越低,他对自己的自律就会越强。

我的理解是,一个人把未来看得越明朗,今天对他来说就越值钱。

2 人们追求收入总和最大化,而非某个瞬间的收入最大化。

这个原理能解释生活中很多现象,比如,节制饮食,运动健身,这些决定其实都跟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有关。

人们追求的是未来收入的最大化,而不是一瞬间享受的最大化。

比如,从地下多打一桶石油出来的边际成本差不多只有1美元多,花1美元打一桶石油就能赚49美元,他们为什么不把石油都打出来赶紧卖掉,短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因为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真正的成本是放弃了的明天的收入。

我的理解是,以更高的认知做好选择,选择好,尽量选择当下所有选择里面所需放弃的代价里面最小的代价的选择,降低成本

股票股价上涨核心指标:现金流,PE,业绩超预期

1.现金流

通过DCT法,现金流量表净额,人为设定一个贴现率,计算出未来投资收益。

2.PE

戴维斯双击:EPS*PE,低估区间,买入股票,高估区间,卖出股票。别想着入市或当下,能买在某只股票最低点,而是通过耐心等待,研究优秀企业稳定性成长的指标,在合适时机,有原则的建仓,时间复利,利润奔跑。

3.业绩超预期

股价持续上涨最核心的是:利润高速增长。市场原意给高成长,稳定性的企业,估值的‘溢价

’。我们要提防’低估值陷阱‘’。

股价上涨或下跌,都有去其理由。但我们要做的事:找到估值合理的优秀公司,在大盘周期性持续低迷,跌落时间够长,轻仓介入,有原则的仓位控制,认清自己的能力圈,留有现金‘安全边际’,股票的时间价值和增值。

#众说纷耘#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运作就已经捉襟见肘,国债贴现率高达45%—50%,增发货币遂成为国民政府唯一可行的理财办法。其结果,流通纸币从1937年1月的13亿元扩张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的5569亿元,1948年年底已狂升到245589990亿元。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世所罕见:以1936/1937年为基期,1945年6月上涨到2133倍,1948年8月币制改革(金圆券)前是725万倍,新中国成立前夕是31667万倍;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是两头牛,1941年一头猪,1943年一只鸡,1945年一条鱼,1946年一个蛋,1949年5月是0.00245粒大米。分时段来看,1937—1945年属于温和通胀;1945—1948年,物价以每月30%的幅度递增;1948年后货币发行和物价增长近乎失控,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仅8个月之间,纸币就增加了4524倍,是全面抗战期间的货币增加倍数的2倍多,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135742倍。

我们发现,对于一些公司,在各种假设都兑现的情况下,可能未来5年能赚取贴现率或者比贴现率略高的收益率水平,但是一旦错误,可能就要面临30%甚至50%的股价下跌。在一个流动性宽裕、资本焦虑地寻找高回报率领域的环境下,未来几年,不少行业面临的竞争程度恐怕比过去5年更为激烈。

回首自己以往的判断,发现有不少错误。我认为,对于未来5年行业竞争格局的判断难度恐怕只增不减。综合来看,如果正确,可能只获得一个平庸的回报率,但一旦错误,却面临不小的损失。在这样的赔率分布下,对于投资来说显然是高难度动作。

以上的内容是坤哥在二季报中说的一段话,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分享给大家。有人说坤哥在认错,我觉得他在提示风险。最近的市场特别是创业板不断疯涨,再往上上涨10%左右,就要超越2015年的最高点了,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昨天新能源止跌,想定投一些的,最后还是忍住了。这里可能还会上涨,但是往上的空间可能有限,手里的资金还是留着等大跌的时候再加吧。长期投资不缺机会,往往缺钱,等真正大跌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手里没有子弹,那个时候,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加

仓了。

(PS:下图是创业板的月线图,离2015年的高点越来越近了。)

五粮液--中国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已启动!

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朱格拉研究了法国、英国和美国的物价、贴现率和黄金储备的波动,并发现了这些与商业活动、投资及就业增长的周期存在着相关性。之后朱格拉基于大量证据提出危机是周期性的想法。繁荣、危机与萧条是社会经济运动三个阶段,而这样三个阶段的反复发生就形成了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经济整体的周期性波动,而企业设备投资周期则是企业进行有规律的设备更替及其资本开支的投资周期。在朱格拉周期中,投资的范围更为广泛,不仅限于企业设备更新的投资。因此,还需要综合考虑价格、信贷、投资和利率因素才能去判断经济体处于朱格拉周期的某-阶段。但可以通过企业设备投资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兴衰过程去了解朱格拉周期内的变化。由于存在磨损折旧、技术替代等因素,机器设备往往存在-定的更新周期。 当机器设备开始大量更新换代时,固定资产投资将大幅增加,推动经济进入繁荣期,而后随着设备更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经济周期将转为衰退。设备的周期性替代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变化,最终产生了9至10年的经济周期。

后疫情时代,美国刺激政策如何退场充满了数,对此我们有以下几个结论性判断。

结论- , 美国的通胀会不会对于美国的流动性乃至全球的流动性产生系统性的冲击?答案是否定的。美国2022年.上半年高通胀压力仍将延续,但下半年通胀将逐步回落,核心PCE甚至会回到2%左右。流动性环境有惊无险,目前对明年上半年加息预期是比较强烈的,但是据判断,至少前三个季度加息概率是比较小的。

以史为鉴,美国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时,跟现在相似,也是高债务率、通胀、失业率背景。当时在高债务的约束下,美国的长期债务率-直在低位徘徊,以此保持美国经济增长的动能,避免出现债务危机。而同时面临短期内高通胀的影响,美国通过上移短端利率去压制通胀预期。但是一日经济回落 ,美联储又会快速的放松货币政策。

这段历史和当下的情景很相似,因此美国的高通胀未必会导致系统性的货币政策收紧。长远来看,如果美国要摆脱高债务和低增长的陷阱,温和可控的通胀参加科技进步是它的优选路径

结论二,美国明年的经济将会降速,从一季度开始,随着疫情冲击的减弱,美国刺激政策也会加速退场。无论是Taper ,还是"直升机撒钱”,都会使得刺激政策加速退场。

所以美国的经济增速的回落是正常的,明年.上半年大家可能会担心美国类滞胀的状态,经济下行,通胀还较高,明年是”心动但不一定幡动" ,即加息预期加税预期会升温,尤其是在明年的2月份到3季度这一期间

实际上政策收紧的预期未必是政策真正的系统性收紧,但是资本市场的这种收紧预期会压制美国整体的风险偏好,进而还会影响除中国之外其他新兴市场的风险偏好。

但我们认为美国明年11月中期选举之前加息的概率比较低,如果要加息,很大可能也是在明年四季度。所以总体来说明年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多数时候还是会在29%以下。

短端利率_上行,同时长端利率保持低位徘徊,就会使得美国的期限利差会收窄。而期限利差的收窄会带来结构的分化。这种分化不是系统性的“牛" ,也不是系统性的熊,而是结构性的"牛""熊,这种结构性的"牛”会体现在美国经济的最大亮点上-科技创新。

明年是美国的资本开支的大年,而资本开支-方面是针对基建,但是基建算是杯水车薪,对于美国的结构性经济的影响和总量经济的影响都不足,最多只能帮助美国脱离经济增速下行的势能:另一方面就是科技发展与创新,也是真正对美国结构性经济有影响的开支。

这种科技创新包括清洁能源、新能源车,元宇宙为代表的新- -代的互联网概念、数字经济等。因此美国明年的科技发展可能会弓|领全球的潮流,也会对A股和港股有结构性行情的映射作用。

总体来看,明年美股并不是指数大年,也不单是大“熊”或大"牛" ,而是震荡市。类似于A股的2021年,即指数箱体窄幅波动,但结构性行情还是此起彼伏。而它的结构性行情的重点还是在于美国内生增长动能,可持续性比较强的些优质的成长股。

对于中国资产的宏观背景,我将从投资时钟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中短期和中长期的展望。

我们认为投资时钟将呈现为:上半年衰退、下半年弱复苏。 而明年上半年的衰退和今年四季度的衰退有什么区别呢?今年四季度其实是衰退的.上半场,而明年的上半年是衰退的下半场,两者之间的自己主要区别就在于政策的放松力度。

今年10月、11月可以观察到经济下行,但是目前政策托底比较有定力,没有显示出很强的托底力度。但是明年,中国通胀的压力会得到缓解,而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步加大,因此明年上半年政策将会更加的友善。#股票#

在1979年10月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开始动用所有货币手段来满足货币供应量目标。这些手段包括再次将贴现率提高1%至12%,要求银行增加存款准备金与承诺抑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无论市场利率如何增长。此番决定带来了联邦基金利率自二战起的最大涨幅,联邦基金利率从4.5%提高到17%,这也是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高水平。

紧缩的政策在短期并没有见效,通胀水平仍然处于高位,失业率也未见显著上升。1980年卡特总统触发的信贷管制甚至还使紧缩的货币政策转向。信贷管制停止了汽车和家庭消费贷款,导致美国民众还清信用卡,银行存款和货币量急速下降。为了稳定货币供应量,美联储改变立场,在6月开始放松了管制,8月最终全面解除管制。但随着经济和货币供应复苏,通胀再次抬头,9月美联储重新收紧政策,贴现率从10%提高至11%。

到80年代美联储抗通胀终于取得了成功,到1982年9月美国的通胀率已经从每年11%或12%左右降到4%或5%左右,约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然而,通胀缓解的代价惨痛,1981年开始的经济衰退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1979年美国GDP实际增速3.2%,1980年和1982年却录得负增长,分别为-0.2%和-1.9%。美国的整体失业率在1982年下半年攀升到了10%以上,达到了大萧条之后的最高点。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下半年中国政策信心扭转,贴现率驱动先行、业绩确认跟进。监管层致力于恢复经济活力的态度明确,有助于改善风险偏好——5月13日,央行表示“宏观杠杆率会有所上升”;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6方面33项措施,一揽子措施“稳经济”。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疫情控制稳定,也证明了兼顾疫情防控和国内经济的可行性。中长期来看,在未来工业4.0时代,中国已经取得低碳新能源链和5G场景革命的先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96245/
1
上一篇龙光天悦龙庭深圳(宝安龙光天悦龙庭房价)
下一篇 南通(南通天气预报15天准确一览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