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头条##阆中#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级相关部门: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财政厅、民政厅、乡村振兴局《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建村镇发〔2021〕200 号)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正式下达2022 年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的通知》(川建村镇发〔2022〕164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2022 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政策,按时申报审批
2022年农村危房改造申报对象为农村低收入群体(包括农 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已实施过农村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户。申报、审核、审批、对象识别等程序继续执行《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 年农村低收入群 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阆府办函〔2021〕27号)文件规定要求。请各乡镇(街道)加强政策宣传,组织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户自愿申请,房屋危险等级要与《农村房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采集的信息一致。申请截止日为 2022 年8月20日,村民委员会要将初步审核符合政策条件的申请农户录入到“四川省惠民惠农公共服务网”。各乡镇(街道)要在9月8日前完成“四川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项目资格审批基础支撑平台”审核上报工作。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要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在9月20日前完成审核审批。
二、对照标准要求,加快改造进度
各乡镇(街道)、市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 2021 年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阆府办函〔2021〕27号)文件规定的“建设标准、改造方式、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改造成效、补助资金管理、完善档案信息"等要求,组织农户加快改造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且竣工率达到80%以上,2023年3月底前全面竣工。
三、倡导因地制宜,实行分类补助
农村危房改造实行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资金筹集政策,根据省下达测算的补助标准,结合我市实际,2022 年各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分类分档补助标准如下:
(一)农村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C级危房1.3万元/户,D级危房2 万元/户。
(二)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C级危房1.1万元/户,D级危房1.8万元/户。
(三)已实施过农村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户,可再次纳入补助支持范围,但已纳入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补助范围的,不得重复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支持政策,C级危房0.85万元/户,D级危房1.3万元/户。
四、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工作有序
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妥善做好对象识别、实施改造工作。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对退役军人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优抚政策,优先将符合条件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纳入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二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加强农房建设过程质量监管,堵住事故源头。三是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
自建房专项整治工作,统筹考虑收入支出、住房安全现状以及返贫致贫风险,在市乡村振兴局和市民政局指导下,将符合条件的农户识别为监测对象或低保边缘家庭,并及时纳入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范围。四是做好纳入危房改造对象与“十三五”期间已享受各类农房补助政策对象的对比工作,确保对象不重不漏。五是抓好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自愿申报农村危房改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和工作展示,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8日
2021年11月21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关于《推行购房人自行申请办理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赋予购房人自行申请办理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权利,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截至2023年1月,西安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公示12批204个符合自行申请办理产权证条件的商品房项目,购房人可自行查看。
#济宁头条#【泰康二期至今没有通过综合验收,为什么能交房?邹城回应】
泰康二期哪天取得的三书一证一表?什么日期通过的综合验收,在新城市房地产开发条例出来之前没有达到交房标准,没有综合验收,为什么能交房,我们交付的物业费,应该由新条例出来之后算起,新条例未出台前属于违规行为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由济宁市邹城市进行了办理,回复如下:邹城市安排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调查处理。经核实,按照国务院2018年3月19日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98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附件1第六条:将《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修改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泰康小区二期于2021年1月7日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符合交付条件。
#辅助生殖技术将逐步纳入医保# 如今,生孩子已经不是家事,而是国家大事。
从近期的国家发布的政策来看,以下三点最值得注意:
1、多子女家庭,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2、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但不能享受生育津贴。
3、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将逐步纳入医保,多地已在积极准备。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要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近期17部委联合出台20条举措鼓励多生孩子的举措就全方位地考虑到了生育、养育、教育、居住、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
现在到了90后、00后进入主要的生育大军,但是看去年的数据,二胎政策这么久却生育率大降,如果一直延续这个趋势下去,人口红利消失殆尽,不断地社会问题都会凸显,这个时候鼓励生育二胎三胎,各地的政策都在密集出台。
压在如今年轻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就是房产,医疗和教育,国家也一直在这三座大山下为百姓解忧,房地产目前已经是坚定的“房主不炒”政策,房价再上行根本没有可能,教育在双减下课外培训机构缩减,降低家长培育孩子的成本,医疗改革制度也一直在将曾经没有纳入医保的项目渐渐纳入。
现在的90后,00后都是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追求个性自我,追求高生活品质,这也是欧洲社会发达国家发展到今天为什么福利那么好却人口持续下降,因为人们都为了追求个性化,不再希望被下一代影响生活品质。
年轻一代要想鼓励他们生育,政策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社会要给予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引导,双管齐下,只有解决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生娃的根本问题才能提高生育率。
关于情势变更制度适用条件及最高法院二十条裁判规则精解
关于情势变更制度适用条件及最高法院二十条裁判规则精解
就是满足暗房对阳光的需要。多年前有个产品是装在室外,利用反射和折射将太阳光引入室内,并可以做太阳能存储,用于晚上照明使用。可惜受条件约束,没有推广开。
截至2021年底,北京累计筹集共有产权住房房源约8.3万套,上海累计签约13.6万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也积极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符合当地申请条件的教师可以申请。
住建部:大力支持教师队伍建设 发展保障性住房
【关于调整皮卡限行措施的通告】自2022年9月15日0时起,我市范围内“皮卡车”不受我市货运车辆限行措施限制,在通行管理上参照“小型载客汽车”管理;本通告中的“皮卡车”是指《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GB/T40712-2021)规定的具有长头车身和驾驶室结构、敞开式货箱(可加装货箱顶盖)、核定乘坐人数不大于5人(含驾驶人)、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汽车。(文字:宋宇 资料: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温馨周转房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原来每天上下班早出晚归,一大早得赶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每天都要往返奔波100多公里。”近日,山东省齐河县胡官屯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王敬告诉记者,从教20多年的她家住齐河县,距离胡官屯镇50多公里。每天往返百公里的奔波,已成为她多年的常态。“有了周转房之后,再也不用担心路上的交通安全问题了。”王敬说。
前不久,胡官屯镇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一座7层楼的教师周转宿舍竣工。下学期,王敬和全镇其他一百余位教师就可以拎包入住,教师们每天舟车劳顿的日子也宣告结束。
安居才能乐业。目前,山东省有20多万名乡村教师坚守农村学校。近年来,山东省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为乡村教师创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工作环境。2019年,建设周转宿舍被列入为教师办的7件实事之一;2020年出台的山东省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实施方案,确定3年建设3万套乡村教师周转宿舍;近日刚刚出台的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中,再次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住房、生活等待遇。
王明霞是山东省2016年招收的第一批省属公费师范生。怀揣着儿时的“教师梦”,2020年大学毕业后,王明霞来到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都司小学,成了一名乡村语文教师。
“尽管早已做好了乡村条件相对艰苦的准备,但初到学校,工作环境和生活设施的简陋还是让我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王明霞说,“一个不足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里,摆了上下铺10张床位,供教师们住宿和午休。洗漱做饭都要到学校一楼的洗手池和厨房,生活很不方便。”
2021年5月,都司镇教师周转房正式投入使用。宽敞明亮的周转房里,空调、热水器、油烟机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目前,牡丹区已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楼13座,解决了1200余名乡村教师的居住问题,实现了全区各乡镇教师周转宿舍全覆盖。
近4年来,山东共投入20.04亿元,新建、改扩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3万套,有效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十四五”期间,山东省还将新建或改造提升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0000套,对取暖消暑、卫生洗浴等条件薄弱的周转宿舍进行改善,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周转宿舍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开展乡村教师共有产权住房试点,进一步满足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需要。
“当前,山东正在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全面强化教师待遇保障,不断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让乡村孩子享有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说。
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刘善伦 刘凤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7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