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玩意应该叫啥?斑驴?
河南濮阳一动物园在斑马展示区饲养了一头驴,并且把驴身画上斑马条,难道是想“指驴为马“?该动物园负责人表示,当时园区领导想实验让驴和斑马交配出斑驴,所以将驴和斑马关在一起,不过这是两三年前的事,这个实验没有成功。
众所周知,骡子是一种物种杂交后的产物,是马和驴子之间杂交的产物,骡长得比驴大,又比马强壮,它的力量表现在腰部。而它后面盆骨不能开合,所以不能产子。骡子有性别、也健康,但是它们极难繁殖并且产生后代(几率约为几百千万亿分之一)。
不同动物物种之间一般是存在生殖隔离的,但是除了骡子外,也有少数是通过杂交成功的案例。比如名气最大的狮虎兽,而其实它们也是分为两种的,一种由雄狮和雌虎交配所生,体型上比双方父母都大。另一种由雌狮和雄虎交配得来,身形会比双方父母都小。雄狮虎兽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而雌性通常会有。
第二种是斑驴,是斑马和驴的交配物种,这种动物身体和头像驴,脚像斑马,它们和骡子一样染色体为奇数,也是不能繁殖的。河南动物园把驴和斑马放在一起合并饲养,可能也是想制造一头“斑驴”吧。
“斑驴”成功案例也是有过的,我国首只“斑驴”在厦门海沧动物园出生,它的父亲是一头驴,而母亲则是斑马,它们于2010年6月自然相爱而诞生一只“小斑驴”。虽然斑驴在我国是首例,但外国其实早有案例,美国切斯塔提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在2010年有一匹公斑马与一头母驴产下了一头小“斑驴”。此外,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上,2005年曾有一匹斑马也生下了一头小“斑驴”。更早的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了,欧洲一家动物园的一头母驴曾经产下三头小“斑驴”。
厦门海沧野生动物园的这匹母斑马是怎么跟公驴“好”上的,动物园方面也说不清楚。事实是,情况还有些纠结——连小“斑驴”的父亲是谁,现在也没法确认,因为斑马和驴都是放养的,而动物园里共有3头公驴。另一个事实是,园里并没有公斑马。
事实上,斑马和驴杂交生下的所谓“斑驴”,还只能算是“山寨版”。真正的斑驴是南非洲的一种动物,为马科马属斑马亚属的一个独立物种。除了能自行生育繁衍外,其外形和杂交“斑驴”也截然不同——前半身像斑马,后半身像马,因此也叫半身斑马。不过,这种动物在1883年已经灭绝。
还有一种杂交物种叫北极灰熊,可能大家比较少听到这个名字。北极灰熊属于北极熊和灰熊的杂交后代。说起来,第一次发现这一物种的经历,十分坎坷,因为它当时已经死于猎人的枪下。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熊不得不南下觅食。由于周围缺少同类的雄性北极熊,导致它们只能委屈自己和灰熊杂交,繁衍后代。这些后代北极灰熊,继承了北极熊的肤色和灰熊的拱背和利爪,还是能够在自然界正常的生活,但却不可能繁殖后代。
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试图让两个存在明显生殖隔离的物种进行杂交,这其实是很可恶的,它们不但没有办法繁殖后代,而且大多体弱多病,一天到晚都只能趴着等人围观。当人们看到这些杂交动物时,可能只觉得一饱眼福,但是却想不到它们的真实命运究竟如何。
#奇妙的动物##真知新坐标##硬核新知科普#
你听说过斑马,但你听说过斑驴吗?1800年~1917年间世界的样子一瞥.#历史#
你可能没见过的历史照片
图一拍摄于1933年8月26日,图片上是一条巨大的魔鬼鱼,在以前人类活动的区域还没现在这么大的时候,很多巨型鱼类还是挺常见的。
图二是在1870年的伦敦动物园拍摄的最后一只斑驴,现在已经灭绝。
图三拍摄于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展开疯狂空袭的时候,虽然是战争时期,但那些英国贵族的生活还是非常奢靡,图片中马后面类似于堡垒的建筑,是专为纯血赛马尼尔科建造的防空壕,不得不感叹,即使在战争中,人和人的差距依然巨大。
图四拍摄的时间是1942年,一名美国士兵正在逗弄他养的宠物小袋鼠,人对养宠物的执念真的深入到骨子里了。
在自然界中,曾存在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前半身满是条纹,后半身却条纹尽无,仿佛上帝恶作剧了一样,将两个毫无关系的事物给拼接到一起,硬凑出一个物种。
这种奇特的动物便是“斑驴”,一种名字带“驴”却跟“驴”没有血缘关系的动物,同时也是一种在动物分类学专家们定论它与斑马哪个是亚种,哪个是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原始种之前便灭绝了的动物。
斑驴,生存在南部非洲,从好望角到奥兰治的辽阔草原上都是它们的地盘,主要以草为食物,有时也吃树皮、树叶、芽、果实和根,不论白天和黑夜都要去觅食,大概要耗去一天60%以上的时间。
它们奔跑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70千米,拥有“草原骑士”之称,当然,这个称呼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格,据记载,在1860年的伦敦动物园,有一头斑驴因为无法忍受长期的禁锢而选择撞墙死了。
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格,也决定了其没有永久性群体居住的习惯,很多时候——尤其是成年公斑驴——都会选择在很大的范围领域内独自生活,但偶尔会有短暂性群居,此外,它们也会跟牛羚、鸵鸟混群吃草,这样的目的在于它们可以一起长短相补,抵御共同的天敌“狮子”,提高彼此的生存率。
它们全年可繁殖,但雌性孕期在1年左右,且每胎生产1子,另外,成年雌性可隔年或3年繁殖一次。
它们因肉质鲜美、出肉量高、皮毛亮丽,在19世纪初期被到来的疯狂的欧洲盯上,此后一直惨遭猎杀,数量急剧下降,最终于1883年彻底灭绝,最后一匹野生斑驴死于17世纪70年代末期,而人工饲养的最后一匹斑驴也在1883年8月12日于动物园中停止了呼吸。
最后,新闻曾报道过,厦门海沧动物园诞下过中国首只斑驴,但据专家分析,斑驴并非驴和斑马的杂交后代,该只斑驴的正确叫法应该是如同狮虎兽、虎狮兽一样被叫作“斑驴兽”,是无法同真正的斑驴一样能够进行族群繁衍的。
#世界灭绝动物#
#斑驴#
#斑驴兽#
#草原骑士#
#为啥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斑马其实不是马,从血统上算,斑马其实和驴更近一些,所以严格地说,斑马应该叫斑驴才对。
这么一说,想必大家也明白了,都知道千军万马,没听说过千军万驴不是?
而最最最重要的,是整个非洲大陆,几乎没有能被驯养的动物,这里面包含斑马。不能运用畜力人类就很难发展自己的帝国文明,不能运用化石能源,人类就不能进入工业文明。
所以作为人类摇篮的非洲,始终没有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文明,最终反而被殖民。
相比美洲要好一点,好歹有个羊驼,但也明显的畜力不足。
可爱到心要融化的宠物,你想不想养一只?
很多人都知道,驴和马,可以杂交诞出骡子。狮子和老虎,可以杂交诞出狮虎兽。
但斑马和驴杂交诞出的斑驴,如此可爱的物种,知道或见过的人,就不多了。
斑驴、狮虎兽、骡子都不能再生育繁殖,这是由“生殖隔离”决定的。
生殖隔离分两种。一是两种动物之间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比如人类和猩猩;二就是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比如上述的3种动物。
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
记得中学生物课本里有“杂交优势”理论。我们周围的混血儿,看起来总是那么赏心悦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这个“优势”的原因。
我们敬仰的袁隆平院士,一生与水稻杂交杠上了,成就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
因此,生物物种杂交,一直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注意上述表述“生物物种”,而没有描述为“生物物属”。生物自小到大7个分类是种、属、科、目、纲、门、界。人类生物杂交科学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种”。
你还知道有什么奇葩的杂交物种?
你不是迷茫,只是太懒
人生总要有一些弯路才会成长[微笑]
[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