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机械纪元》动画版第一集已上线,受到许多粉丝的关注和好评。目前该动画在豆瓣上评分为8.5分,有300多人进行了评价,46.1%的人给了5星好评。
这本身是一款大型游戏,本人也是玩过的,手感还是不错的,大家如果玩过本游戏,可以去看下这个动画版,效果还可以哦![赞][赞]#尼尔:机械纪元##为什么有人说《尼尔:机械纪元》是神作#
电视之神对《美国众神》的垂青似乎走到了尽头,这对越来越抓狂的粉丝来说反而是个好消息:第四季不会再搞个十集八集的出来了,大概会像同样被腰斩的《超感八人组》那样,以一个电视电影的形式结束。“影子”的扮演者里奇·惠特尔在推特发表信息感恩剧组成员,好像也没什么太遗憾的,反而感觉是挺开心终于能结束了。观众们也终于可以摆脱编剧注水的阴影了。(消息来自deadline,图1-3)
实际上《美众》更适合像亚马逊对《好兆头》那样的改编,做一个迷你剧。撑死了两季也就能完,不算太厚的一本书能注水到今天搞出3季还没完也是个奇迹。按照原书来讲只剩下第四部分“尾声”,而尾声就几页。
另外网飞正在对尼尔·盖曼的《睡魔》(The Sandman)进行改编,计划2021年下半年播出。卡司阵容包括汤姆·斯图里奇(Tom Sturridge),格温多兰·克里斯蒂(Gwendoline Christie),薇薇安·阿彻蓬(Vivienne Acheampong),博伊德·霍尔布鲁克(Boyd Holbrook),查尔斯·丹斯(Charles Dance),阿西姆·乔德里(Asim Chaudhry)和桑耶夫·巴斯卡(Sanjeev Bhaskar)。鉴于《睡魔》是可以做成单元剧或一季一主题,注水现象应该没有那么严重。
#美国众神##睡魔#
【立方快评 让“元宇宙概念”飞一会儿】近段时间,“元宇宙”无疑是资本市场较为火爆的概念之一。从Facebook宣布将专注元宇宙领域,并改名为“元宇宙(Meta)”,到字节跳动90亿元收购pico,一时间国内不少公司纷纷宣布进军元宇宙领域。啥是元宇宙?实际上,元宇宙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就第一次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他幻想着在未来很多人将通过虚拟的数字身份进入一个交互性非常强的虚拟空间里,所有的工作、生活和娱乐都将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面进行。立方快评 | 让“元宇宙概念”飞一会儿
1942年5月4日,日本50架轰炸机编队突袭云南保山,一架美国P-40战斗机升空,独自迎战。当天,P-40鏖战日本战机的勇猛画面,深深刻在了保山人民的记忆中。
独自迎战日本轰炸机编队的是首批飞虎队员查尔斯·邦德。
查尔斯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查尔斯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子承父业,可他却选择了参军入伍。
在经过9个月的培训学习后,一直想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的查尔斯,却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轰炸机飞行员。
身为军人的查尔斯只得接受安排。他以为从此与战斗机无缘了,没成想,机会又出现在他的面前。
当时,我国空军力量薄弱,日本战机如入无人之境,对我国大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每次轰炸过后,整个城市到处是残垣断壁、地面上血流成河、断肢、人体组织四处可见,画面惨不忍睹。
鉴于国内如此薄弱的空军力量,国民政府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求援。
得到消息的查尔斯当即提出申请,要求赴华作战。就这样,查尔斯等第一批飞虎队队员在缅甸同古集结、参训,进入中国作战。
1941年12月20日,10架日军轰炸机飞临昆明上空,实施空袭。当时,日军这10架轰炸机没有配备护航队,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轰炸中国不需要护航编队。然而,这次日军的算盘落空了。
当日军轰炸机飞抵昆明时,空中突然出现几架样式奇特的战机,直扑毫无防备的日军轰炸机。日本6架轰炸机先后中弹起火,一阵激烈的枪炮声在空中响起。
当时,不少昆明市民目睹了这一切,有胆大的还特地跑到了坠机地点查看,发现坠机的都是画着“红太阳”的日轰炸机。这时,市民们才明白那几架奇特的战机是来打日本的,人们纷纷为其喝彩。
粉碎了日军空袭计划的不是别人,正是飞虎队,查尔斯就是其中的一人。当天那几架奇特的战机,就是查尔斯和他的队友所驾驶的。
那时,昆明市民没见过鲨鱼,看着飞机上画着的鲨鱼,问道:“飞机上画的啥?张牙咧嘴的,凶得狠,是老虎吗?”之后,人们见到街上行走的美国飞行员,便竖起大拇指,直呼:“飞老虎,飞老虎。”
陈纳德听闻后,非常高兴地说:“这真是个好名字,以后我们的‘杂牌军’就叫飞虎队了。”这也是飞虎队的由来,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对于查尔斯来说,来到中国是圆了梦。可看到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查尔斯又很庆幸他来到了这里。
1942年年初,飞虎队获得情报,称日军在泰国清迈的一处空军基地,计划在近期内再一次空袭昆明。为了将敌人的计划扼杀在摇篮里,飞虎队决定偷袭日军空军基地。
3月24日,包括查尔斯在内的10架战斗机群,突袭了日军位于清迈的空军基地。来到机场后,查尔斯他们一个俯冲,向停机坪上的敌机开火。
这次突袭,查尔斯他们炸毁了15架日机。吃了个大亏的日军,一心想要雪耻。很快,他们找到了机会。
1942年5月4日,云南保山数千民众正在举行青年节庆祝活动。当天,或许是因为有飞虎队驻扎,也或许是群情激烈,人们没有发现危险正悄然逼近。
下午时分,天边传来了不祥的轰鸣声,不多时,四五十架日军轰炸机编队从远处飞来。此时,查尔斯他们正在驻地擦着枪,飞虎队员鲍勃·尼尔鸣枪示警,示意查尔斯他们登机。
查尔斯连头盔都来不及拿上,连忙跳进飞机,迅速启动引擎。这时,他抬头一看,头顶上方日军一个轰炸编队正向机场飞来。此时的查尔斯连降落伞都没来得得及系,急忙升空。
面对庞大的日军机群,查尔斯的心中闪过犹豫,但他还是坚定认为自己能行。他观察四周,紧紧咬住敌机右侧最后面那架,决定打下它。连续三次俯冲射击后,查尔斯发现它燃起了大火,向下坠去。
查尔斯追着敌机进入了缅甸北部,打完所有子弹决定返航时,他本以为没有人发现他的踪迹,回头一看,却发现有三架日本零式战机在他后面疯狂开火。
子弹在他的周围不断擦过,查尔斯发现他的飞机尾部着火了,他在内心大喊糟糕。随后座舱又着了火,查尔斯心想这次死定了。
火迅速蔓延,查尔斯身上也着了火,他赶紧打开舱门跳伞。庆幸的是,查尔斯着陆地旁边就是一条小河,他当即跳进了河里,灭了身上的火。
当天空战,查尔斯是唯一升空的人,他一人独自迎战50架敌机。后来,他在日记里说:“只有我一人迎战,毫无疑问我就是攻击的焦点。如果再回到26岁,我依然会选择来到中国。”
一个月后,查尔斯又在广西桂林的上空被日军击落了。这次后,查尔斯再也没有回到中国。1942年7月4日,飞虎队归编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队员们就地解散归国。
回国后不久,查尔斯出任驻苏联武官。2009年,94岁的查尔斯因老年痴呆,病逝于家中。
首批飞虎队在中国作战的7个月里,击落日机299架,创下佳绩。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有23名飞虎队员永远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他们是一群勇敢无畏的人,他们的功绩值得每位国人铭记。#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物#
作者/风晓
编辑/毛毛雨
元宇宙火爆到什么程度?你都不敢想象!先来说资本市场吧!元宇宙板块从931点直接涨到1227点!沾上点元宇宙概念的股票都飞起来了,尤其是创业板上市的中青宝(300052)从9月7日开始第一个涨停板到现在已经涨了足足三倍有余!股价从8.21元直接暴涨至37.5元。
更有趣的是!这火爆的场景更是引来曾经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关注!11月5日凌晨5点多,罗永浩表示等我还清6个的债务,我也会开一家元宇宙的公司!此前表态说回到科技领域,现在确任是元宇宙方向,还信息一出立马上了微博热搜!
那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呢?其实是个体验化的互联网,人们可以沉浸在数字世界中,以虚拟替身的形式相互交流,而不仅仅看着它!可以在元宇宙中一起工作学习等等!元宇宙最早出现在29年前一个美国科欢作家尼尔.斯蒂文森的小说《雪崩》,如今Facebook直接将公司改名为元宇宙!国内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已经提前布局。
目前元宇宙还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渗透!有研究机构预测,市场规模将会在2024年超过8000亿美金!
不过需要注意的最近市场火热!风险不断在累计!!!希望大家理性一些!对于元宇宙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绝望的苏联宇航员,人在太空祖国却没了,近一年无人愿意接他回家
1969年7月16日这一天,美国航天局开创了世界历史先河: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和小奥尔德林一同搭载阿波罗11号驶向月球。
1969年7月20日下午,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留下脚印的地球人类。
第一次探月,阿姆斯特朗等人由于经验不足并未在月球表面停留许久,大约只停留了大约2个小时。
他们采了许多月球表面的土壤样本带回地球,这些土壤样本对人类研究月球以及解决外星是否有智慧生命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依据。
四天后,阿姆斯特朗等人平安返回地球。还在阿波罗11号里面隔离了三周左右的时间,确认没有感染外星的病毒后才离开登月舱。
一下阿波罗11号,阿姆斯特朗就受到了众人的热烈欢呼。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说的“我迈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迈出的一大步。”瞬间风靡全世界。
人类至此终于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飞跃地球的梦想。美国也变得更加骄傲,因为阿姆斯特朗11号的成功着陆标志着美国在航空事业上快人一步,抢得了登月的先机。阿姆斯特朗等人的名字载入史册,他们的勇敢、奉献都值得全人类歌颂。
美国时任总统肯尼迪为阿姆斯特朗等人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可之后的苏联宇航员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克里卡列夫却与阿姆斯特朗等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自从1969年美国实现第一次登月后,世界各国都卯足了劲想要探索宇宙中更广阔的星球。
22年后,苏联也发射了一架载人飞船。不负所望,这架飞船稳稳当当地在月球着陆,最初飞船上有两位宇航员,他们两人在苏联空间站工作。一段时间后,两人中的一位宇航员率先返回地球,只留下克里卡列夫一人独守空间站。
克里卡列夫忍受着太空里可怕的寂静,独自一人兢兢业业地工作。他本以为不久后就有下一位宇航员来接替他的工作。可没想到他在太空里“遨游”的时候,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登上月球后不久,他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了。
十五个加盟联合国纷纷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书宣告脱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各自独立。俄罗斯接手了苏联大部分的财产,但刚刚独立尤其是因为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执政理念、治国方针。苏联的经济在斯大林死后一落千丈,苏共体制也千疮百孔。
苏联解体时,克里卡列夫还在太空“漂流”,因此也被人们戏称为“最后一个苏联人”。只有真正的当事人才会懂得其中的辛酸。出发时,自己的祖国还在等你带着喜讯归来;回来时早已“国破”,我想应该是令克里卡列夫十分难以接受的吧。
那为什么克里卡列夫会在太空里待那么长的时间呢?有些吃瓜群众说克里卡列夫是被“国家抛弃”了。克里卡列夫上天两个月后便失去了与国家的联系,因为当时苏联还发生了政变,许多国家的重要机关在保守派和激进派手里来回倒。
苏联这个联盟十分动荡,远在太空的克里卡列夫联想起登月前的事情也隐隐约约猜到了自己的国家可能正在遭遇某些事情。但我想苏联的解体应该是他始料未及的吧。刚解体的俄罗斯向外宣称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将克里卡列夫接回地球,克里卡列夫一直靠着美国宇航局不定时的补给才顽强地在宇宙中存活。
克里卡列夫在宇宙漂流三百多天后,百废待兴的俄罗斯似乎才刚刚想起还有一名宇航员漂流在太空中,俄罗斯终于派出飞船将克里卡列夫接了回来。
刚下飞船的克里卡列夫十分虚弱,因为太空是一个真空的环境,克里卡列夫即使在苏联空间站里也无法直立行走。
人身体的许多部位久了不用都会退化,所以刚回到地球怀抱的克里卡列夫甚至无法直立,只能靠同伴医生搀扶。克里卡列夫作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拥有一副健壮的体魄,在医生的治疗下,很快便恢复了健康。回到地球后的克里卡列夫拥有了俄罗斯的国籍。
一年过后,俄罗斯与美国在航天事业上的合作,又有一个艰难的航天任务。克里卡列夫自然是飞去太空的不二之选,于是克里卡列夫再一次飞去太空。这一次,他也完美地完成了航天采样,空间站维护还有太空行走等研究。
一年多顽强的太空漂流时光丰富了克里卡列夫的航天经验,他也打破了世界上另一位宇航员的航天时间,他创立的八百多天航天时间至今无人打破。
后来,经验丰富的他屡次被派遣前往太空完成高难度的任务。中年时,他当上了新一届航天员的训练员。
2005年,克里卡列夫退居二线,成为了一家航天器械的副总裁,繁忙了大半辈子、为国家出生入死了大半辈子的他终于可以安享晚年。我记得克里卡列夫刚回到地球时说:我曾经居住在苏联的领土上,现在我回到的是俄罗斯。
这平铺直叙的语句却道出了无以言表的心酸。即使俄罗斯人民给予他航天英雄的荣誉、鲜花、掌声,但依然代替不了国家解体的悲伤。
即使是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刻,他也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宇航员肩上的重担和责任。用顽强的信念驱使自己勇往直前,为人类的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地时间10月26日,马斯克正式搬进推特总部,对推特员工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7500名员工会被裁掉5600人,而此时整个美国大厂都开启了裁员浪潮。
推特在2017年曾濒临破产,全凭“懂王”一己之力的“推特治国”带来的巨大流量使其满血复活,市值那叫一个蹭蹭往上涨,然而就在推特反水封了懂王的账号,外加经济寒潮来临,推特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但是对当下所有的推特员工而言,新老板马斯克比经济降温更可怕,因为他们中75%的人要面临失业,这一切都是拜马斯克所致。
说起马斯克此举,不可谓不疯狂,一口气减掉了75%的员工,对一家市值超过4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早已不言而喻。
此前推特的员工们已经发表了联名信,公开抗议马斯克的裁员计划,称这是对员工的威胁,是极其鲁莽的行为,将严重破坏用户对推特的信任,要求其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员工。
但是,马斯克直接选择了无视,他早就声明过推特太过于臃肿,“左翼”倾向严重,需要大规模整改,再加上近期在社交媒体账号将个人介绍改为“推特的老板”,显然是不会被一封信左右决断,而这件事的最终走向,似乎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当然了,马斯克为推特拟定的“瘦身计划”并非专利,而是整个美国经济都在被迫“减肥”。
正所谓一波激起千层浪,早在马斯克提出裁员前,微软和英特尔这些大厂已经开始行动了。整个2022年,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人才招聘大幅度减少,被裁掉的员工超过4.4万。
为微软工作12年的查普曼在今年10月份失业了,工作室被关闭,整个团队全部被炒了鱿鱼,之后不久又有一名为微软工作20年的老员工表示,自己也被解雇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00名微软员工失业。
与此同时,另一家科技巨头英特尔,也在前后脚曝出了裁员计划,计划裁员数千人。
而在此之前,亚马逊、谷歌、苹果、网飞、特斯拉、Facebook等大厂陆续发布了减员计划,不过其中裁员最狠的还要属亚马逊,第二季度解雇了近10万名配送员。
经济低迷,通货膨胀,业绩下滑,让昔日的科技巨头们开始勒紧腰包,对员工的要求也变成了8个字:要么竞争,要么辞职。
当然了,一些知名大厂除了扎克伯格的裁员处理方式非常不体面之外,其他公司还算是顾及了员工的颜面,至于某些小厂可就演都不演了——员工想要符合公司标准,必须更努力的工作,自我增压,也随时欢迎辞职。
综上可见,马斯克的裁员计划也不是不能理解,推特当初可以扭亏为盈要多亏了世界顶流的经典发言,巨大的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收益。
据马斯克透露,目前推特的90%的业务都源于广告投放,收入超不过100亿美元,未来计划将广告收益削减50%,以付费内容的订阅作为新的增长点,在三年内收益翻倍。
但是,马斯克的计划,却被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尼尔认为是“非常不现实”的想法,马斯克的计划对于投资者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而且裁剪这么多的员工,又该用什么来替代原本的数据安全能力呢?
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的增益计划并不明确,推特的后台数据显示,订阅的收益远不如广告投放业务,推特的主流用户是美国人,愿意观看广告的人只占美国用户的1%左右,其他用户要么直接屏蔽,要么干脆不点开,在这约1%的用户也只是有一定的可能会选择订阅,即便实行按月付费制度,这么小的付费群体,带来的收益也不可能超过广告投放本身,还会让广告业务被其他平台蚕食。
美国的这波裁员浪潮,真是如山洪爆发一般猛烈,科技巨头们虽然在疫情影响下使全球走向数字化时代中狠狠赚了一笔,五大巨头在2021的总利润达到了1.4万亿美元,但是好日子来得快去的也快。
随着俄乌冲突、高利率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低迷,全球的经济受到影响,美国经济严重放缓,这些科技巨头表现相当不佳,裁员已经成了未来的大趋势。
不禁让许多被裁掉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感叹:2022年,真的不容易!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一群学生思想解放了,一个学生自杀了,谁之过?
“趁时采下玫瑰的花蕾,往昔时光不停地疾飞,今日绽放笑容的花朵,明天就将枯萎!”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随意,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我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这两句经典出自《死亡诗社》。这部电影虽然已经上映三十多年了,但他依然有的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源于它带给人们的思考。
一所家长、社会颇为认可的贵族学校,因为有了一个仅是因为热爱,就与妻子两地分居的优秀的毕业生回校任校,而发生了震惊学校社会的自杀事件。
究其原因,到底是谁之过?
“传统、荣誉、纪律、卓越”是这所学校的四大支柱。一脉相承,荣誉至上,铁的纪律,追求卓越,无可厚非!
在这四根强有力的支柱的支撑下,这些学校走出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有银行家也有律师……
学校的实力不可否认!
可是在学生们心目当中,却戏称他为地狱学校。
一层不变,按部就班,死气沉沉,呆板教条的教学模式,压抑着学生们的天性!
基丁老师来了。
他让学生们撕掉了那些乏味而无生机的书页,他教会了学生勇敢大胆,教会了学生自由独立思考。
他让学生在走路当中,学会拷问自己的灵魂,学会触摸自己真正的思想,从而发现真正的自己,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活出真正的自我。
他让学生站在桌子上重新看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让学生有了新的视角,原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引导学生写自己觉得根本不可能会写的诗歌,在他的引导下,一句句精妙的诗句,竟然被"逼"了出来,有的学生俨然已经成为了诗人,他们逐渐成长为新的自我。
尼尔的父亲想方设法把他送进这所贵族学校,想让他未来做一名出色的医生,可是尼尔爱上了表演,在基丁老师的影响鼓励下,很勇敢的选择了表演。可是遇到了来自父亲强大的压力,于是他选择了自杀。也许没有基丁老师的影响,他还会按照父母的意愿学医,最后真的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但是,如果有来自父亲的尊重和理解,尼尔又怎会自杀?可是父母的期待又有什么错呢?
尼尔死了,在重重压力下,基丁老师要离开了,学生们在学校的诱导高压下,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但是他们用他们站在桌子上目送老师的行为,由衷表达着对基丁老师的喜爱与认可。老师走了,但他对学生的影响仍在。灵魂已然解放,又怎能再次被禁锢?
各位看官,你们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尼尔之死,谁之过?
过年期间看了电影《信条》(TENET),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动作惊悚片、科幻片,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2020年9月4日在中国上映。
内容梗概:一群恐怖分子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了大厅全部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主角无名氏、尼尔和凯特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最终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
该片是一部极其烧脑片,应用了“逆转时间”的物理概念。“逆转时间”的理论来自于热力学定律中的「熵增」理论,该理论认为熵值呈现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而且系统总是越来越无序。也就是说,我们生活的宇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进行熵增。
影片中假设未来有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黑科技,通过一种神秘算法可以实现熵减,让事物从无序回归到有序。在熵减状态下,事物的状态相较于常规世界状态是逆向的,所有的一切都呈现相反的状态。就像是倒带一样,电影中的人会逆行,鸟会倒着飞,子弹回到枪口里面,被打碎的石头复原,仰面朝天的汽车跳跃两下翻过身来回到高速公路上飞驰着倒退。
该片的故事在“逆转时间”中,通过一个特殊的机器-逆转门,人物可以任意改变自身相对世界时间(正时间)正逆的方向,逆转门进出分红蓝颜色。比如,在塔林追车戏港口的红蓝逆转门,主角进入红色正向时间逆转门。里面的大圆盘会旋转,旋转过程中人会进行一个熵变。然后从蓝色反向时间旋转门出来,从而实现了逆转。
该片看一遍不一定能完全看懂,但影片非常好看,也带给我们对未来世界、时间等诸多幻想,令人惊艳的逆时间世界,正逆行者之间错综的互动,带来了新奇观感。
《信条》想表达什么?也许正像预告片里的台词所揭示:“你必须用全新的方式来审视世界,别试图去理解它。感受它!”
#头条热搜# #电影# #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