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人类在想什么?为什么年轻人不再热衷于传统汽车品牌?如果你问起油腻大叔改选哪个品牌的汽车,得到大部分答案会是丰田、本田、大众、BBA系列等。因为在这些人眼里品牌就是信誉与质量的保证,不同品牌汽车有着不同的属性。例如追求均衡耐用就选日系车,追求驾驶感受、操控选德系车,预算充足则选BBA系列。推荐国产车的不会太多,比例偏小。
但是那些热销的自主品牌汽车卖给谁了呢?其实很大一部分被年轻人买走了,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与油腻大叔完全不一样,所经历的一切也都不一样。中国汽车发展史可以用很短两个字来形容,某些品牌短到只有二十年左右。因此早期造车时品质难以与合资车抗衡,当年很多人因为囊中羞涩而购买了低价位的自主品牌汽车,在用车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差距,与合资车对比之后更为明显。几年下来修修补补也居然成了老师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无论驾驶感受、耐久性、保值率都无法与合资车比,这种亲身体会如同烙印一样印在脑海里,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但是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对汽车已经没有了老一辈的狂热,认为汽车就是一交通工具而已。什么品牌故事,传承都不感兴趣也不想深入了解。拿钱买的是实际需求,不该花的钱绝对不多花,品牌洗脑几乎是无效的。目前的汽车技术几乎已经发展到了顶风,各个品牌之间的技术差距并不是很大。至少国产品牌汽车品质上已经与合资车媲美,但是价格要便宜很多。外观漂亮,质量有保证,为什么为信仰买单呢?实用至上是当代年轻人的写照,正如他们不在像我们热衷于品牌服饰一样,追求的是个性、简约,而不是logo。
当年我们购买彩电时肯定会优先考虑洋品牌,索尼、三洋、菲利普、夏普、三星、日立等电视机是首选。后来呢?国产彩电厂商齐发力,洋品牌彩电几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现在买电视有谁还刻意考虑洋品牌呢?闭眼随便买一台国产电视就可以了,大家技术差不多,品质接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就是一工业制品而已,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就不需要刻意挑选品牌(洋品牌)。
今天的国产汽车就是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于对汽车没有太高追求的年轻人来讲,几乎可以闭眼买。甚至可以直接从颜值上做出决定,例如觉得长安系列汽车好看,那么就会直接选长安。外观好看内饰漂亮就可以了,至于驾驶感受、动力什么的暂时也没有太多要求,反正厂家有质保,成熟工业品也不担心质量问题。
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因此高性价比的国产车活的很好,销量也挺高的。而国产新能源汽车受到追捧则证明了不仅仅年轻人追求实用,一部分中年人也开始反思自己了,为什么不能从传统的思维跳出来呢?一旦跳出来后会发现啥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