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苹果5如何越狱(苹果如何越狱使用方法)

2019年,云南警方在一片荒山中发现了一个“野人”,在验明身份后,众人发现,他居然是潜逃17年通缉重犯!

 

此人名叫宋某江,出生在云南永善县大兴镇的一个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他没怎么上过学,不仅没有文化,而且严重缺乏法律和道德意识。

 

在成年之后,宋某江做起了拐卖妇女、儿童的勾当,其原因只是来钱快。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他在破坏了无数个家庭之后,终于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后来,宋某江被押往四川省凉山州进行劳动改造,可即使锒铛入狱,他也依旧不老实。在2002年3月,宋某江趁狱警不备,偷偷挖洞逃跑。

 

在逃离监狱之后,他回到了老家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并在大山中找了一个不足2平方米石壁洞穴中。当时,宋某江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藏到深山老林里,警察就无论如何都抓不到他!

 

在山里的那些年,宋某江过起了野人般的生活,他每天都要用塑料瓶子去山沟处打水,然后再捡一些干柴生火做饭。由于条件简陋,他几乎不洗衣、不洗澡,身上也长了虱子。

 

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意回去自首,生怕再被判处死刑。于是,在往后的17年里,宋某江一直独自一人居住在这个连腰都直不起来的洞穴里。

 

另一边,四川监狱立即将宋某江越狱一事及时传达给了云南省永善县公安局,双方都将其作为重点追捕的重犯。

 

话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案件终于在2019年迎来了转机。

 

那年9月初,随着永善县对山地旅游业的开发,宋某江的行踪也终于暴露了。当公安局获得了这名潜逃多年的罪犯极有可能藏匿在大山里时,离家派出多名警察前去追捕。

 

宋某江躲避的大山沟深坡陡、草木茂密、地形复杂,如果在过去,警方的追捕难度一定不小。但是如今科技进步了,追捕小组机智地采取了无人机搜捕方式。

 

9月19日上午,通过近5小时的低空侦查,众人终于在陡峭山崖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山洞,洞外还有人类活动得痕迹,以及一堆生活垃圾。

 

搜捕小组猜测,这极有可能就是宋某江的藏身之处,为了不打草惊蛇,众人决定分成三个小组从崖洞的前面和背面悄然靠近。

 

当时,已经63岁的宋某江正在洞口撕纸,他的样貌没有多大变化,只是老了很多,而且蓬头垢面的,活像个乞丐。警方在确定此人正是追捕多年的重要逃犯后,立即对其实施了抓捕。

 

毫无防备的宋某江被吓得措手不及,在他还处在惊愕之中时,警方就将其牢牢控制住了。

 

宋某江没有抵抗,仿佛知道自己迟早有这么一天。由于长期缺乏与人交流,他的沟通能力已经出现了轻微障碍。但是警方还是能听出,宋某江承认了自己的逃犯身份,并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宋某江在好不容易逃出监狱后,又将自己圈禁在了那个狭小的山洞里。这一做法实在是可悲也可笑,如果真的想重获自由,他应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争取获得减刑。要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罪犯都不能躲过法律的制裁!

2006年,萨达姆被执行死刑后,一段迥异于官方版本的视频出现在了互联网上,视频中显示,在萨达姆被套上绞索后,对一名蒙面警卫说道∶“我救你们于贫穷和苦难之中,摧毁了你们的敌人,波斯人和美国人。”

2003年12月13日晚,美军从萨达姆家乡的一座房子的地下室中将其抓获。

那个地下室的出口被封的很严实,只留下了一个洞口来通风,可想而知逃亡的生活他过的很是艰辛。

萨达姆是大家几乎都耳熟能详的名字。

他出生于1937年4月,家中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富裕,反而是一个农村家庭。

但是他有一个舅舅,曾经是伊拉克的前任总统,因幼年时,父亲就去世的他是跟着舅舅长大的。

1963年萨达姆的舅舅成为了伊拉克的总理。

受舅舅的影响和帮助,他也成为复兴党的一员,并在相关机构任职,同时又在巴格达大学学习法律。

萨达姆对于贪腐十分的嫉恶如仇,也因此得罪了不少领导层的人,还被抓去坐了牢。

1966年,在狱中呆了两年的他被选为了副总书记,后又在复兴党成员的掩护下成功越狱。

逃出来的萨达姆在复兴党的拥护下,一路晋升,直到2002年10月15日,在伊拉克的全民选举中,成为了总统。

在这期间,萨达姆一直专注于国内技术的发展,大量进口外国的先进技术,并以此大力促进国内石油的开采和发展,同时还实行了医疗方面的免费制度。

可是这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2003年,伊拉克战争全面爆发,萨达姆也因此开始逃亡。

八个月的逃亡让他再无往日光彩,并且因为叛徒的揭发,最终也没逃过美国的掌控,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逃过被美军击毙的命运。

2005年10月19日,萨达姆带着手铐走上了伊拉克的高等法庭,他在法庭上高喊“伊拉克万岁”。

而法庭上所有的人,却都希望他受到惩罚。

虽然庭审的整个过程,他都没有显示出任何恐惧和悲伤,但是那些他曾经都想带着摆脱强国掌控的子民们,如此对他,他内心一定也不是平静的。

就像《绿里奇迹》中那个黑人死囚,燃烧自己的生命去拯救那些绝症患者,当他被绑在电椅上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时候,那些他曾经救活的人却谩骂着,盼着他快点死去。

2006年11月5日,萨达姆被以反人类罪判处绞刑。他不服,选择上诉,却被无情驳回。

当年12月30日,他被挂在绞刑架上处死。

其实萨达姆在被美军抓住的那天,失去的不光是自由,还有他的权利。

他被抓后被关在他当政时的行宫,如今这里已经改名叫“胜利营”,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美军就无孔不入地对他进行打击。

他在“胜利营”当中过着整日被机器监视着的生活,夜里睡觉没有被子保暖,窗外的灯光如同探照灯一样射得他无法入睡。

他曾多次要求关掉外面的灯,都没有人理会他。

在行刑的前一天,那些对他执政有着强烈不满的反对派,甚至不让他睡觉。

就连死后,都没能给他最后的体面。

在他被执行死刑没多久,就有一段视频被传出。

视频中,萨达姆被押上刑台,那些执行绞刑的人围在他身边嘲笑他,辱骂他,甚至在行刑后,还有人要求让他在上面多挂一会。

很多人围着他的尸体欢呼庆祝。

这个场面看着实在令人寒心。

2004年年初,第二段视频也被传上网络,是一段二十多秒的录像,萨达姆被白布盖着的尸体在镜头前显得十分凄凉,甚至视频快结束时,还将盖在他脸上的白布扯了下来……

萨达姆到最后死去,也没能得到真正的体面,或者说,从他落入敌人之手后,便再也寻不回自己想要的尊严。

即使他用自己觉得体面的方式,直到生命的最后。

伊拉克的一部分民众一直认为,国家的战乱和灾祸,都是萨达姆带来的,只是因为他更坚持领土的主权问题。

他们认为,美国的参与才会让他们能更快地获得自由和幸福的生活,而萨达姆却阻止了这一切。

而如今,萨达姆已经去世十九年之久,此时的伊拉克真的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自由和幸福吗?显然不是,不知他们现在是否会怀念起当年专注发展国家经济的这位领袖?

作者/曲晓夏

编辑/小惜

参考资料:

人民网:《萨达姆死刑·现场——萨达姆昨日被绞刑处死》

【贵阳党史记忆·百年瞬间(107)| 林青牺牲】#贵阳庆祝建党100周年# 林青(1911年—1935年)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1911年生于贵州毕节。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李维汉代表党中央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省工委书记,同时兼任遵义县委书记。贵州省工委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级党组织。不久,贵州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工作搞到敌人的军用地图和密电码本,交给了中央特派员潘汉年,为红军长征做出了贡献。同时,林青又将从遵义带回的红军战报秘密传阅,并利用刊物宣传红军、宣传抗日。

1935年4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属调查科利用一名叛变分子,大肆破坏中共党组织在贵州的革命活动。因叛徒出卖,同年7月19日,林青不幸被捕。

林青被捕后,敌人严加拷打,妄图以此打开缺口,达到破坏整个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的目的。

中统特务头子陈惕庐亲自审讯林青,他一出场,就无耻地侈谈“三民主义救中国”“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等等,妄图从思想上动摇林青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林青面对叛徒特务,义正辞严怒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国家要强盛只有走共产主义道路。

陈惕庐软硬兼施,企图用封官许愿、名誉、地位进行引诱,见此招不灵,则露出狰狞面目,施酷刑进行折磨。但在意志如钢筋铁骨般的共产党人面前,阴险狡猾的敌人一无所获,都以失败告终。在软硬不吃、一身正气的林青面前,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判处林青、刘茂隆死刑,其余被捕人员被判处5年徒刑。

在监狱里看守林青、刘茂隆的狱警董亮清,原系上海失掉联系的共产党员,此时愿舍身相救帮助二人越狱。他决定利用押犯人上厕所的机会帮助林青或刘茂隆越狱。两人中只有一人有越狱的机会,在生与死的抉择关头,两个坚强的共产党员相互推让,把生的希望让给对方。在林青的坚持下,刘茂隆服从了越狱的决定。

8月20日深夜,董亮清接班,恰恰是看管刘茂隆这间牢房,在董亮清的掩护下,刘茂隆巧妙越狱成功。狱外的同志闻讯,及时将他二人护送到进步青年孙静华家隐蔽起来。刘越狱后,敌人十分震惊,布告全省严加追缉并加强警戒。

1935年9月 11 日,一群荷枪实弹的军警押着林青“游街示众”后,押往贵阳六广门红石坡(今环城北路)公开杀害,妄图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却未料到被敌人捆绑着的身负刑伤的林青,一路高唱《国际歌》和高呼革命口号,凶残的敌人用刺刀刺穿了他的两腮,也阻挡不了这位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临刑前蔑视敌人的正义呼声,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大义凛然、铁骨铮铮的革命精神。

林青是被国民党贵州反动当局在贵阳公开杀害的第一位共产党员,他以短暂的24度春秋,实践了他“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的铮铮誓言。贵阳党史记忆·百年瞬间(107)|林青牺牲-贵阳网E创-贵阳网E创 #贵阳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资料来源:1、《红色源泉——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贵州大学出版社2、《林青: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人民日报于2018年10月5日刊发)

抗战时期,八路军开辟晋察边区,这一地区十分复杂,既有汉奸,也有伪军,而且还有一些打着抗日旗号却通敌,祸害老百姓的顽军。比如说孟阁臣所率领的“七路军”,就是其中一股。孟阁臣原是国民党特务机关留下的情报人员,曾在旧军队当过连长,他乘混乱之际,在易县、满城一带占有了一块地盘,拉起一支七八千人的队伍。自称“七路军”。

他认为自己背靠太行山太行山,在这里日本人到不了,而国民党军队早已经跑光了,八路军则是刚过黄河,立足未稳。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稳稳的做个地头蛇,正好可以称王称霸。

孟阁臣和他的队伍,大都是贪婪狠毒之人,在边区扰民害民,手下一帮爪牙,专门打砸、抢劫。孟阁臣本人则是成天喝酒走马,勒索民财,抽大烟成瘾,还娶了三个老婆。老百姓都说他们是土匪、流氓。

八路军虽然多次对他进行争取教育,但他仍然是我行我素,自搞一套,对抗边区政府的政策法令。

1939年初,孟阁臣和日本人拉上了关系,准备投靠日军,彻底变成为敌效劳的伪军。其实早在1938年的下半年,孟阁臣就公开和北平、保定城中的日伪直接勾结了。

孟阁臣在狼平山的山脚下,有个兵工厂,可以制造步枪、手榴弹等武器,这个兵工厂是他花钱从日军占领下的保定“买”来的。

不仅仅有兵工厂,他还有一个被服厂和一所医院。因为他和日军的勾结,所以双方行动很是“默契”。日军搞大“扫荡”,他都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日军来了他就跑,日军也不追。日军退了他就回去,日军也不反击。他和日军就没有打过一仗。

日军与他达成默契的条件,就是让他的部队横隔在八路军面前,以保证保定及平汉线的安全。

不久后孟阁臣又将部队拉到远离八路军而接近日军的地方,他的司令部设在根据地的边缘北娄山,离日军占据的保定城不足40公里,为了能够往返于保定,他居然命令部下专门为他的一台汽车,修了一条公路。

八路军的情报部门还发现,孟阁臣的心腹干将、参谋处长马越,携巨款到北平去,名义是去买无线电台,但是北平地下党,却发现此人在日本宪兵司令部进进出出。另外,孟阁臣多次派人和保定城里的日伪组织频繁来往。这一切迹象,都已明确表明,孟阁臣已然铁了心的准备投敌当汉奸了。

事不宜迟,迟必生变!此时必须实行军事行动,将孟阁臣彻底解决!

晋察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师长杨成武,认真研究决定,定下计策,准备请他开会之际,将孟阁臣扣留,并包围他的部队,来一个突然袭击,解除他的武装。彻底挖掉这颗毒瘤。

1938年的大年三十,杨成武召孟阁臣来开会,狡猾的孟阁臣做了那么多亏心事,当然不敢来,就以“身体微恙”为由,拒不到会。

形势紧急,不能再等了。于是杨成武率领三个团,星夜急驰,包围了孟阁臣的老巢,起先孟阁臣的部下还想抵抗,但听到八路军的喊话:“我们是八路军,快放下武器!”,“孟阁臣暗通日伪,我们只抓他一人,”“孟阁臣叛变了,他要投靠日伪,军区命令抓住他”。

听到这些攻势,孟阁臣的部下,渐渐明白了,也就放下武器不再抵抗。而孟阁臣也就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

孟阁臣巧取豪夺,聚敛的财富真是不得了,经过搜检,从地窖中找出海参、鹿茸、香菇、蹄筋、火腿、熊掌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清理孟阁臣的银库,里面有金银首饰、珠宝玉器,50两一个的银元宝,10两一个和5两一个的小银锭,以及几万块银元,放在炕上,竟把一个结实的大坑压塌了。后来用大车拉、小车推,将战利品送到军区驻地。

孟阁臣被押送军区审判,他极不老实,关押期间,还想越狱潜逃,被抓回来后,处以死刑。一个祸国殃民的汉奸,被八路军正法了,一声枪响,结束了他可耻罪恶的一生。

自卫反击战中,我军这位副指导员因伤不幸被对方俘虏。在敌人的镜头前,他毫无惧色,展示了作为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

他的名字叫汪斌,山东人,1976年参军入伍,在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一营当了一名战士。在对越作战的几次战役中,汪斌表现非常聪明勇敢,几年后,他被升为了118团一营二连的副指导员。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汪斌所在的一营负责敌后穿插,他正和战士们正在老山的高山密林中艰难跋涉时,越军的炮火突然从天而降。

由于炮火密集,只是在一瞬间,一营的副营长丛明不幸牺牲,二连连长王仕田和指导员高少林也被炸成了重伤。部队损失极其惨重,牺牲过半。

连长和指导员都身负重伤,身为副指导员的汪斌立刻担起了重任,他迅速组织战士们利用现有的地形对越军进行反击,一边又组织战士们顺利躲开敌人的炮火,全速前进。最终,二连幸存的战士在汪斌的指挥下,顺利冲出了越军的火力范围。

由于撤离时太过匆忙,牺牲的战士们的遗体都没有能够被带走,让汪斌于心不忍。他找到营长,向营长请示说,想带领一些战士回去,至少带回副营长丛明的遗体。

营长考虑一下,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嘱咐他千万小心,实在不行就迅速撤回。

于是,汪斌率领通讯员邵文忠和司务长韩金才又返回了战场。他们一路小心翼翼,穿越几道丛林,走到高地附近,正准备搜索战友遗体时,意外遇到了一个越军的小分队。

对方发现了他们三人,立即向他们开火,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由于敌众我寡,在激战中,两位战士韩金才和邵文忠都不幸牺牲了。而汪斌的腿被子弹击中,血流不止,让他寸步难行。

汪斌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全身而退了,他不愿当对方的俘虏,就果断拿手榴弹,试图自杀。可他还没拉开引信,敌人一枪托砸到他的头上,他顿时晕了过去。

等汪斌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手脚都被捆绑住了,周围都是越南士兵。

被投进监狱后,他几次试图自杀,但都没有成功。还曾经进行过越狱,但由于身体原因,没能跑多远又被敌人捉了回去。

在被关押的五年多时间里,他经受住了敌人的百般折磨,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一个中国军人的高贵气节。

后来通过双方谈判,交换俘虏时他被接回祖国。回国时,他瘦得皮包骨头,体重只有37公斤,跟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体重相差不多。

组织上经过调查,给了他一个客观的结论:

“汪斌同志被俘期间没有过任何投敌叛国行为,即刻恢复他的军籍、党籍和干部职务,并授予他上尉军衔。”

之后,汪斌从部队转业,安置在山东电力公司(国家电网)上班。

在历代战争中,战俘往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自古以来,凡是有战争存在,必然会有牺牲,有烈士,也会有人被俘。

许多人往往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当战俘不光彩,就应该受到责罚。

其实,战俘不能简单地和投降直接划等号,有的战俘因为身负重伤,或者是弹尽粮绝、极度饥渴、被炮弹震晕等客观原因而失去了反抗能力。这种情况下他们被俘虏,同样是英雄。

更何况,被俘但不出卖祖国,保持了中国军人的高贵气节,他同样伟大,同样是人民的英雄!

“只要四万英镑,就可以租下我们国家一天,在此期间,全国人民听从您的号令。”这个特别的广告一经发表,就吸引了全世界富豪的目光。

发布广告的国家是列支敦士登,位于阿尔卑斯山附近,国土面积一百六十平方公里,我国随便提出来一个乡镇都比它面积大得多。

1719年的时候,列支敦士登家族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他们家族为了在神罗得到更多权力,打算进入国家议会,但当时神罗的法律规定,想进入议会,得先拥有一块皇帝直属封地。

列支敦士登家族为了议会名额,花钱买下了许内勒贝格庄园与瓦杜茨郡,二者合并成了列支敦士登这个学区房性质的公国。

有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议会名额后,列支敦士登家族就再也没管过这块学区房性质的地,他们住在维也纳,主要的财富和地产也不在那里,最多隔几年去一次巡视列支敦士登。

但好景不长,列支敦士登家族在外面混了200多年后,成功丢光了所有的封地,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搬到了列支敦士登。

1921年,列支敦士登家族颁布了宪法,宣布国家体制为君主立宪制,但是由于国家太小,政府只有五个人,一个首相,一个副首相,三个部长。

政府办公大楼也只有三层,地下室用于关押列支敦士登的犯人,第一层是三个部长和副首相的办公室,第二层是国家法院,第三层是首相办公室。

去政府办事也简单,跑到楼底下喊一嗓子就能直接上达天听,连电话都不用打。

有天首相由于熬夜加班,全政府的人都走光了,结果门卫出门的时候把大门锁了,首相被困在楼里,拍门喊叫却无人应声。

不一会儿,楼底下上来个人,拿了把钥匙开门,首相吓了一跳,问他,你是谁啊?

那人说自己是关在地下室的犯人,门卫走了,把钥匙给我,让我保管一下。

首相问,你怎么不越狱啊?

犯人说,全国人民都认识我,我能跑到哪儿去?

首相说,你可以跑到国外啊!

犯人说,列支敦士登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我疯了才放弃公民身份流亡国外呢。

他说得没错,由于卖邮票和发展金融业,列支敦士登和摩纳哥并列,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的有钱国家,人均年收入16万美元。

移民到列支敦士登,需要给列支敦士登政府缴纳2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亿6000万块钱。

这么好的一个国家,连囚犯都舍不得离开,你愿意去这里旅游吗?

#一国一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89169/
1
上一篇u盘操作系统(电脑重装系统u盘)
下一篇 打印头堵塞(打印头堵塞 酒精)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