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人生
1、他有一个好爸爸
柳谷书,柳传志的父亲1922年在镇江出生,上海大夏大学毕业,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56加入中国共产党。先是在金融系统工作,后转入外贸及国际法律事务工作。在北京、香港等地都有极其广泛的人脉。
2、考上西军电开始跟信息电子行业结缘
柳,1944年4月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时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这所大学当时跟哈军大齐名,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科技高校。在60年代考个高中都难,柳能考上这所大学,说明他足够聪明,学习也比较努力。
3、中科院工作的日子
1970年26岁,柳传志进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在开始的十余年柳也搞了一些科研工作,但用它自己的话说后来出国一看那水平太低了。没办法文革十年全国都在热衷政治运动,大环境如此。
4、40岁开始办企业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响应院长周光召的号召,下海创业,在中科院的一个20平米的门卫室开始创业。
5、汉卡初师获胜
1985年,联想推出了适用于PC机第一型联想汉卡并开始投放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6、贸工技
1988年,联想30万港币在香港成立香港联想。一边做代理,一边生产主板,“贸工技”模式雏形初现。
7、联想逐渐做大做强
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
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事业部;
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2014年10月,联想集团宣布了该公司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
现在联想业务已经扩张到IT、房地产、投资三大行业。
8、退休
2019年12月31日,75岁的柳传志退休。
22.7亿美元收购IBM的PC部(员工9500),向IBM集团定低价向发行联想1.82亿股股份,这不是变向向美国送国有资产吗
翟山鹰干得漂亮,不愧是柳大爷的亲信。
联想收购IBM,国家补助200亿,加32个科研所。这是出自翟山鹰的公开课。
什么叫天人合一,柳大爷就曾经做到了天人合一。
感谢翟山鹰爆料,你救司马南从水深火热舆论中。
04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当时花了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0亿。而IBM的PC业务年年亏损,估值100亿。联想年年赚钱却估值不到100亿。这是同一个公司干出来的事情。
关键是什么?关键是联想04年吞下了一个价值100亿的企业,然后09年联想的估值不到100亿。请问联想的管理层有何颜面谈功劳,有何颜面拿上亿年薪?
#联想:股权转让合法 中央巡视未提异议#既然翻历史旧账,不妨回看2004年“郎顾之争”。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起对顾雏军“低价并购国有企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震动了全国,而且他也质疑联想2005年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确实,很多人都认为,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主要是高管团队基于自身利益,柳传志等希望借此把联想尽快变成一家“国际化”企业,减少国内对于“民营资本原罪清算”和股权改革的非议。联想这么多年来,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家“国际企业”,然而,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联想与中国消费者非常疏离,甚至旗下电脑产品在海外市场物优价廉,产品标准远超国内,在国内市场的口碑越做越差。
所以,联想的公关危机,仍然聚焦于“民营资本的原罪”问题,而且这一轮舆论声讨,虽然始自司马南,但早些年已经埋下了伏笔。虽然司马南的“死缠烂打”招数,连郎咸平都看不过眼,但依然赢得很多舆论支持声音。联想“精英”管理层的自肥心态,对中国市场的怠慢,导致了如今的被动局面。头条热榜
联想的事,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更有意思。
联想是1984年成立的,2005年收购IBM PC部门,其实老柳自己讲,收购IBM的部门是他们想都没有想过的事,这件事是IBM主动找上门的。这件事在当时,不仅国内而且国际上都引起了轰动!
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成功案例!
联想收购thinkpad质量直线下降;头条真有这么多大神,还是跪久了站不起来。
2004年12月联想12.5亿美金收购IBM,2005年IBM所有PC品牌归联想所有。联想收购thinkpad已经过去17年
18年前能买得起用得上thinkpad的大神,今天有时间吐槽联想。反正我不信
说到底柳传志就是一个彻底的资本家,而不是一个企业家,当年IBM出售组装电脑的一个业务,联想却把他收购了,那个是IBM急需抛掉的一个业务,联想却把它当宝贝一样。IBM要做软件升级,成为解决问题的公司,所以把那个累赘给抛掉了。联想却跟高兴的接手了,他们还以为自己占便宜了。联想就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组装电脑公司,他们有技术吗,一点都没有。
联想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解决了政府之间的公关能力,其他能力一点都没有,就是一点组装电脑的流水线而已。
联想得了一个全球最大的组装电脑公司的称号,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资本足够,哪个公司都可以成为最大的电脑组装公司。
当年倪光南院士选择要走芯片路线,可是柳传志选择来钱快的组装业务。所以倪光南被挤走了,一个技术型人才被挤走了。
联想把那些大公司拼命要挖的人才,那么简单的就不要了。可见联想的格局是多小,联想是多么没技术含量。
这段时间,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的司马南直面手撕联想一事,让人对联想大失所望。
说起联想2005年并购IBM一事,本人当年正是其员工,当年是有长城国际,经过联想收购,变为联想国际。其实收购的是pc的组装线,而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器是并没有卖给联想。
在我的印象中,联想就是一个pc机的组装商,赚的是廉价的血汗钱。如果现在如若司马南先生所言,借用国家的资本,中饱私囊,那联想真的就是为人们所斥责了!
外界质疑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等高管年薪过高,其实,5年前,杨元庆曾回应过年薪过亿这个问题:2003年联想并购IBM PC后,一直存在薪酬体系难统一的现状,国内员工工资较低,并购来的员工按照美国市场标准开工资,CEO薪酬不可能低于美国高管,加上对标同等规模企业CEO的薪酬标准,最终制定自己的工资,但仍比国内企业CEO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