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印度风
托斯卡纳中国国家地理专栏作者 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3年前来上海,住的酒店就是“和平饭店”的意大利套房。3年后,又来外滩,迎接我的依然是“和平饭店”,只是今晚的房间换成了著名的9国套房中的“印度套房”。如果说有缘的话,那3年前我去的最后一个国家正好就是印度。如果说第一次入住安排意大利套房是念及我的意大利情结,那今天的安排无疑是唤醒我曾经的记忆、为旅行即将到来的春天而欢呼喝彩。1936年3月,传奇的美国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入住印度套房,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庄严肃穆的橡木墙面装饰和木质窗台中可窥见1930年代的风华。
#程序员宝哥的17年# 第二十弹 2010 - 2012温水煮青蛙的生活。
在大连的软件圈子里,按照我当时的认知,外企分五个层次。
1. 工资高,不加班
2. 工资高,加班
3. 工资一般,不加班
4. 工资一般,加班有加班费,加班
5. 工资一般,白加班
我对当时工作的评价,可以勉强算第3等级。为了有点争议,方便大家对比,我把某森蜇排到第四。
当然我们公司也有加班的项目,我自己负责的这一块是很轻松的。经常是一努力,一天就把一周的工作干完了。剩下的时间不是摸鱼看新闻,就是看看新技术,找找别人网站的漏洞啥的。无聊到把日语报名网站的破解程序,用了四种语言来实现,数据库就用了仨,还在手机上写了个app。
这期间买了房子,开始研究装修,设计家庭影院的布线。投影仪,蓝光播放器,家庭NAS服务器加环绕立体声全套下来花了不少钱。结果到现在为止,用了不超过二十小时。后来那套音响实在是碍事就给扔车库了。
再就是学车,每次轮到考试了,就让出差,教练后来都不找我练车了。我主动去找教练,他说,你这车技可以了,要不你带学员吧。于是我就坐在教练车里告诉新学员怎么看点,到哪回轮,怎么找半联动。教练就坐在阴凉处抽烟,撩女学员。
有一次和准夫人去西安路购物,买了一大堆东西,拎着站在路边打车。明明是空车也不停,或者是停下来问了去哪完事一脚油就跑了。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就这么触发了我的买车欲望。明天就去买车,肯定得买了,不买不行。
第二天,去看了马自达3,在预算边缘,怎么看怎么觉得小。又去了对面的起亚,一进门,K5进入视线的一瞬间就决定是它了。当时我还不知道它叫屌丝三宝,而且落地也要18万多了,为啥快二十万的车有这么个外号呢?
当场没敢定,主要是因为预算只有十五万,回家的路上跟准夫人说,这车我是真喜欢,但是超了三万预算。咋整?
她说,买!钱不够去赚,钱又不是省出来的。
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她头上发出的佛光。
人生的第一辆车就这么冲动的入手了,第二周马上申请出差,得赶紧把超预算的部分补回来。
说是温水煮青蛙,主要是因为,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幸福的幻觉。以为自己过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不用努力,也一样有不错的生活。那为什么还要努力奋斗呢?每周五,拉上几个同事喝到半夜,一次会二次会三次会,真的觉得完美的人生也无非就是这样。加上还有个二十来万的小车,开出去还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工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夫复何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我还有很多同事现在仍在这家公司,过的也挺好。只要不想换大房子,好车,工资足够支撑一个家庭过上不愁吃喝的生活,也不用到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