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行草远行帖书法欣赏
范仲淹《远行帖》纵31.1cm,横39cm,行书,11行90字 粉花笺本。
此帖书法瘦硬方正,清劲中有法度。
人常将此书风喻其人品,称“公书庄严清澈,信如其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欣赏##行书##草书##行草##书法爱好者##书法##范仲淹行草远行帖#
我是书法有云,一名书法爱好者,从事软、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宋人墨迹范仲淹碑帖名品
#党刊头条#【宣讲家网:让权力在护航事业发展轨道上正确运行】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时评:让权力在护航事业发展轨道上正确运行
造谣无底线!请@南阳方正 正面回答中国书局出版的《三国志》是不是襄阳人编的?所有公开出版以及电子书的三国志是不是都是襄阳人编的?请@南阳方正 拿出切实证据证明,所有正规出版物都是襄阳说为把中庐划到南阳而编撰出版!否则@南阳方正 所谓“襄阳说把中庐划到南阳”的说法就是造谣!为什么所有正规出版物都支持中庐属南阳郡?全世界都错了,就喜欢胡扯造谣的无史宛是对的?#襄阳头条# #南阳头条# #襄阳# #南阳#
他被誉为“一代书宗”,姜立纲楷书《东铭册》清劲方正,浑厚雅健。
姜立纲《东铭册》,纸本,楷书,每折28.7*14.8cm,故宫博物院藏。此书册为姜立纲书北宋理学家张载所撰《正蒙》中《东铭》篇。全篇楷体书写,用笔劲健方正,结体紧密,笔墨厚重,近于柳公权书法。姜立纲,字廷宪,号东溪,明代书法家,被誉为“一代书宗”。
如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的复原,按照1:1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与真迹一模一样。
喜欢的书友点击下面链接惠购。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
#书法爱好者# #艺术# 周末书法—宋 范仲淹《边事帖》
此幅札帖瘦硬方正,清劲中有法度。人常将此书风喻其人品,称"公书庄严清澈,信如其品"。此件作品曾经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递藏。清阮元《石渠随笔》、内府《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粉花笺本,30.5X42cm,行书,13行9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边事帖又称乡曲帖释文:
仲淹再拜,知府刑部仁兄:伏为起居万福。施乡曲之惠,占江山之胜,优哉乐乎。此间边事,夙夜劳苦。仗朝廷威灵,即目宁息,亦渐有伦序。乡中交亲俱荷大庇,幸甚。师道之奇,尤近教育,乞自重,自重。不宣。仲淹拜上,知府刑部仁兄左右。三月十日。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出版发行】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监督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党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371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11月11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指示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新华社)
破阵子~勤补书账
冬风慢磨寒塘,新岁斜依暖窗。挪闲阅得三五章,方正墨痕叩柔肠,书衔几分香。
青春歌舞飞扬,任把错过两伤。少年不屑愁模样,何管风尘带斤两,勤补半生账!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出版发行】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监督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党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371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11月11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指示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新华社)
#襄阳头条##南阳头条#有必要针对方正大师的文章说几句了
《寄子书》是我发现的,而且是我首次在头条中以微头条的形式发布的,并且要声明的是我是真正的襄阳人,襄阳的朋友过去没有说过我不是襄阳人,今后应该也不会说。据我所知,在《寄子书》这个资料发布之前,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新的关于躬耕地的原始历史文献出现过了,襄南两地一直围绕着“隆中”是否存在的问题这个焦点在辩论,南阳的朋友常挂在嘴边的就是“魏晋之际无隆中”和“号曰隆中”是习凿齿编造的这些论点,当然也有方正大师的“隆中飘逸说”。
《寄子书》的出现,最早是中央电视台2016年11月12日央视1套《我有传家宝》,由于电视画面一闪而过,恐怕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也是偶然暂停才得以阅读到全篇的内容,其中不仅涉及到隆中,卧龙冈,还有襄阳南阳,感觉这篇书信有种两不得罪的意思,发出后,果然双方解读大相径庭,南阳的朋友不再拒绝“隆中”而把隆中和南阳市的卧龙岗联系到一起 ,史学界一直认为卧龙岗因人而名的说法仿佛也受到挑战。
白先生看过《寄子书》写了一篇文章@我,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一下,写了一篇短文说了我的看法,当然也有个人的主观意愿在其中,也许并不入众人之眼,文章中我提到了《寄子书》的几个疑点,再发一次请大家指正一下,当然,疑点是我个人感觉的,不代表《寄子书》就一定是伪作。
-----这封信写于五丈原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正是诸葛亮临终前,其子诸葛瞻年仅8岁,《诸葛亮集》载: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而信中却说“受先帝之恩,赐为驸马。”《三国志》载:(诸葛瞻)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时间上有差异。若解释为刘备先赐婚,成年才娶,后面又不对了:不能代余行事,锦衣玉食,娇养宫中...,年仅8岁如何代诸葛亮行事,怎么会娇养在“宫中 ”?难道刘禅把诸葛瞻招到皇宫里养着?不解!再看“企望襄阳....兄弟相聚”,也不是那么真实了。信没收入《诸葛亮集》,没被后人研究,当代也没有专家学者取来佐证,那么这封信我真有点怀疑了。
还有白先生说:诸葛氏被襄阳请去认祖,人家把头都磕了——现在襄阳质疑他们家谱及材料的真实性! 这很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