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2022年涨幅前20名公司】
这20个公司分别为:盈方微 宝明科技 传艺科技 拓荆科技 硅烷科技 大港股份 旭光电子 臻镭科技 东微半导 富乐德 路维光电 华海清科 东尼电子 伟测科技 富创精密 聚辰股份 *ST雪莱 *ST瑞德 华塑控股 龙芯中科;
其2022年后复权区间涨幅分别为(%):567.32 307.05 257.08 201.54 140.99 135.04 89.62 87.86 82.56 77.00 73.80 64.31 62.58 54.89 54.46 49.04 46.61 45.91 43.39 42.27
其中涨幅最高的为盈方微,涨幅达到567.32%;
【新股速评——N东微(SH688261)】公司为我国第七大MOS国产厂商,2019年全球市占率为0.34%。与新洁能类似公司采用Fabless生产模式,不过和新洁能主打沟槽型功率 MOSFET 和屏蔽栅功率 MOSFET不同,东微股份主打高压超级结MOS,收入占比超八成(新洁能2019年超级结MOS收入占比仅为10%左右),公司的超级结MOS2年实现翻倍增长,到2020年公司的高压超级结与超级硅产品收入已达2.5亿,高于新洁能1.2亿、龙腾半导体0.5亿的收入规模,公司在全球超级结MOS细分领域市占率为3.8%,国内市占率为8.6%,也因此公司MOS器件的销售单价为2.19元/颗,高于同业1.19 元/颗的平均售价。
下游应用上目前公司产品工业级应用收入占比为54%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占比17%、大功率照明电源占比14.6%、通信电源占比13%左右。因为规模优势还不够明显,同时产品线还不够丰富,目前公司毛利率水平还略低于新洁能。短期发行价定价偏高,建议谨慎。#科创板##充电桩#
【东微半导: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16%】财联社10月23日电,东微半导披露三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9亿元,同比增长41.29%;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15.62%;基本每股收益3.05元。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拓新兴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组合结构,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年初至报告期末的毛利率同比增加5.10个百分点,毛利率持续上升主要系公司持续技术迭代、产品组合结构调整及涨价等综合因素所致。
人均产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一一东微半导体(688261)
苏州东微半导体(688261)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及汽车相关等中大功率器件生产与销售的半导体企业。现有员工68人,21年营业收入约为7.9亿元,人均产值为1200万元左右。人均产值在国内是一骑绝尘,比茅台美的九阳等一众顶尖公司的高3到4倍。
东微半导体总股本0.67亿元,ipo价130元,21年每股收益2.10元,净资产38元,pe72倍。
龚轶,1976年6月,硕士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1999年7月至2003年4月,担任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工程师;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担任德国英飞凌科技汽车电子与芯片卡部门技术专家;2008年9月,与王鹏飞共同创办东微半导体,担任东微半导董事长兼总经理。持东微半导体12.1%股份,市值12亿。
王鹏飞,1976年2月,复旦大学本硕,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2004年7月至2006年4月,担任德国英飞凌科技存储器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担任德国奇梦达公司(QimondaAG)工程师;2009年7月至2021年3月,担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现任担任东微半导首席技术官。持东微半导体15.4%股份,市值15亿
华为以一己之力扶持出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成立哈勃投资。重点投资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初创型企业。除了半导体设备之外,已经投资了超过60家半导体企业。有6家已经成功IPO(截至2022年2月14日),它们分别为:天岳先进、东微半导体、思瑞浦、灿勤科技、东芯股份、炬光科技。
哈勃投资收益不错,仅6个已IPO的企业算,带来账面回报就已经高达数十亿元 。
华为哈勃持股6.7%的东微半导体今日申购。华为哈勃成立三年以来,先后投资了近70家创业企业,主要是芯片制造产业链、汽车电子产业链、5G产业链,已经收获6家IPO,以昂扬的姿态对抗美利坚帝国的封锁,不断突围。反观曾经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国家大基金,以数千亿的资金规模,成立7年来,上演了一出在股市翻云覆雨割韭菜、老总高松涛大做老鼠仓身陷囹圄的闹剧[我想静静]。
688261,世界领先的IGBT新锐!
1、东微半导最先进的高压超级结产品OSG65R017HT3F的导通电阻为14mohm,与国际领先品牌英飞凌最小的导通电阻15mohm处于相似水平,而公司产品的650V耐压要高于英飞凌的600V耐压,综合性能优势明显。
2、华为系哈勃参股!
3、IGBT: 采用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TGBT 器件结构,是一种区别国际主流 IGBT 的创新型器件结构,实现了关键技术参数的大 幅优化,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变频器、逆变器等及消费领域的电磁加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