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晚霞)4月14日,在中英文学校六(1)班一节普通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陈彩虹正在给同学们复习“比例”这一课,但讲课的人不是陈彩虹,而是班上的学生,课堂也不像传统意义上安静的课堂,而是俨然成了一个争论场,同学们互相提问、质疑、解答、鼓励,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陈彩虹更多时候像是一个评判者,负责给回答对的小组加分,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级、曾经在黄石港区统考中,数学成绩超出平均成绩12分。
生生互动的小组模式
在陈彩虹的课堂上,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有积极表现的欲望,“我想补充一下”、“我有个疑问,请你帮我回答一下”、“我想纠正一下你的观点”……这些话在陈彩虹的课堂上常常出现,提问的都是学生,他们每一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地积极。但陈彩虹告诉记者,曾经,她的课堂也犹如一潭死水过。
2013年,中英文学校结合实际提出了“问题导学”课堂新模式,这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生成、分析、解决、拓展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模式下,陈彩虹对课堂进行了积极探索。
“要还‘学’于学生,让学生真学,教师真教,让课堂真动起来,让课堂效益真正提高。较关键是以小组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索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信息共享、实现互动共赢,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陈彩虹告诉记者,为此,如何引领小组学习,成了陈彩虹和老师们要研究的问题。
基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的分组原则。陈彩虹将班上的学生按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组织管理能力、性别等分为十一个小组,每组优、中、差生搭配。成立小组后,给每个组员明确的分工。一般情况下,一号为正组长,负责安排本组的讨论流程,还要负责解答四号组员的疑惑;二号为副组长,负责记录讨论结果并负责帮带三号组员。三号、四号组员主要是向两位组长质疑,倾听他们的讲解。有了明确的分工,小组成员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参与学习,并且以优带差,达到共同提升,共同进步的效果。
对小组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加分,加分因人而异,为了激励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大胆发言,加分时一号、二号组员每答对一题加一分,而三号、四号组员每回答一题或提一个问题都加两分。各小组为了多拿分,一号、二号组员都会主动先教会三号、四号组员,再让他们来回答问题或发言,长期训练下来,三号、四号组员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了。陈彩虹告诉记者,上学期转学过来的一位同学,进校时数学只考了30多分,而在学期末考试中,考了80多分。
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让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成绩,还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的“学导课堂”
如果说陈彩虹的数学课,只是中英文学校在“问题导学”课堂模式的探索,那么去年起,学校全面提出“学导课堂”,则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该校的课堂改革模式。
在中英文学校自编的导学案上可以看到,“问题导学”模式,主要有四步流程:“导问自学”、“导议互学”、“导展拓学”和“导练测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的是学生探究、实践、创新和教师的启发、指导、点拨作用,注重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的核心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中英文学校副校长张细香介绍。
有了具体的操作理论,老师们如何有效落实?学校也采取了多项措施,除了语数外三门课的教学,都列出了详细的教学步骤,供老师们参考。各教研组还了开展专题论坛进行讨论交流,如语文组开展的“如何对学习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如何培训小组长”、“如何维持小组学习的持久动力”等等,数学组开展的“如何让后进生在小组合作中‘动’起来”、“怎样让展示环节更精彩”……通过多个专题的深入讨论来解决老师们在操作过程中的困惑,也让大家分享可行的经验和创意。
“现在我们上课前考虑较多的不是想这节课我要如何去教,而是想这节课我要如何引导学生学,以前上课我总是想:‘这节课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而现在上课我在想:‘我要向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陈彩虹告诉记者,从老师方面看,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需要自己再去讲授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在课堂上老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中英文学校校长陈福洲欣慰地告诉记者,现在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学生,老师讲的东西少了,但从学生反馈的结果看,这种学习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们自己乐于接受,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