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新房# 马上金九来了,坪山将供应3200套左右的新房!金尊府,和成里,花样年,云秀府,玺悦台,东关郡府尾盘,豪方东园大户型尾盘,碧湖春天大户型尾盘,润樾山大户型尾盘!供应充足!
一、合肥简介:合肥市,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Ⅰ型大城市,地处安徽中部、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西翼,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靠山抱湖、临江近海;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靠滁州市、马鞍山市和芜湖市,南邻铜陵市和安庆市;合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截至2022年,合肥共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为946.5万人。
二、合肥历史:根据史料考证,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可追溯到秦朝,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但近年来合肥地区很多新的考古发现,让越来越多深藏地下的人类文明遗址重现天日,并将合肥的历史大大提前。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辉映,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璀璨夺目的地域文化。合肥之名,源于两条河,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在古代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中,曾记载这样一段话: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据史料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曾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又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
三、合肥方言:合肥话,即合肥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一种,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合肥小片主要通行于的地域包括合肥、六安等地区。合肥话的最显著特点是北腔南调,音色和发音力度偏向北方,较刚劲;而语音是偏向南方,音变非常多。在合肥话中合音现象非常多,三个音节缩减为两个音节,两个音节缩减为一个音节,这意味着用精简的语言做了最大的表达。例如,指人“说谎”叫“ 屁磨”,说人“胡闹”称“搞脏”,赞人“能干”为“停当”,讥人“肮脏”曰“拾弄”;以及称“有趣”为“得味”,谓“闲谈”为“呱淡 ”,说“接吻”为“疼嘴”,讲“稀罕”为“缺井”,“开玩笑”为“逗猴”,“脾气怪”为“精味”,“是谁”为“哈个”,“什么东西” 为“哄东西”,不在乎、无所谓、大包大揽多种意思都说成“好大事”,等等。至于口称“乖乖”则表示惊讶之词,“小捣姊姊”、“弄妈的 ”皆为民间的口头禅,并无骂人之意。
四、合肥景点:1、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距离合肥市区30多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小镇已具雏形。历史上此地曾发生过吴楚之战,1858年,太平军也在此发生过激战,由此留下众多历史遗迹,如城墙、天王府四合院等。2、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包河区芜湖路。园区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全园以最权威、最翔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蜡像向世人展现这位生于斯、长于斯、坐镇开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爱民如子、清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不阿、铁面无私的人格魅力。3、合肥野生动物园:位于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西南麓,距市中心15km,占地1530亩,海拔50m~90m。园内山势蜿蜒起伏,曲径通幽;草木茂盛,绿树参天;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拟搬到肥东县龙泉山)。4、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姥山岛位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地处中庙镇西南方向,地形椭圆,周长约四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115米。岛上三山九峰,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6、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面积1072公顷,其中森林面积799公顷,水域面积263公顷,是安徽省内唯一万亩城市水网森林。该公园基于2002年形成的人工林,历时17个月“破茧成蝶”,成为我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至此合肥正式成为全国唯一中心城区拥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城市。7、合肥逍遥津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寿春路16号。逍遥津公园,平面呈扇形,全园由水系自然地分为东园、西园。占地31.3公顷,其中水面11.2公顷。最大的特色是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湖面有三岛,公园内有渡津桥、北津桥、南津桥、飞骑桥等桥梁贯通景区各景点。
五、合肥特产:吴山贡鹅、合肥四大名点、巢湖银鱼、三河米酒、庐州烤鸭、白云春毫、合肥麻饼、泥鳅挂面。
六、合肥历史名人:包拯(北宋名臣)、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卫立煌(民国高级将领)、孙立人(抗日名将)、杨行密(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周瑜(东汉末年名将)、李鸿章(晚清重臣)、刘铭传(台湾首任巡抚)等。
《诗写新梦幻》
花笺草字总关情,
云水人生又一年。
抖两肩风霜半烟火,
披一身星光半梦幻:
折周莲插头,
栽陶菊满院,
斫苏竹做笛,
引骆鹅向天。
凤凰台上挥凤毫,
独钓寒江把纶竿。
乘太白舟泛游赤壁,
穿谢公屐登天姥山。
访茅屋广厦千万间重建,
出西关大漠五十琴弦翻。
雁荡山顶沐浴入龙湫,
石钟山下敲石探幽险。
黄鹤楼广接五津,
岳阳楼忧天下先。
掬洞庭水研墨,
舀浣花溪洗砚。
唤醒井底醉知章,
特邀诗佛诗圣与诗仙。
买犁耕南山,
东园种诗田。
老媪卯兔年,
诗写新梦幻。
2023年2月21除夕夜于北京家中。
美丽合肥古逍遥津公园欢迎您!
公园的南大门是正门。这是一座近十米的牌楼式仿古大门,大门的牌匾上书写"古逍遥津"四个大字,据说是清朝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手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辽的青铜塑像,它逼真地再现了张辽血战逍遥津的英雄形象让人仰观,只见他,跨马执刀,美髯飘飘,豪勇气慨,飒爽英姿,栩栩生来,底座上的"威震逍遥津"五个大字不知何人所书,但功力苍劲。
西大门附近的张辽墓,高大的石阕,墓前建有神道,两侧有石兽雕像,墓园内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庄严之感。
墓碑亭里立一方底座圆柱体的碑,古朴中充满威武。基座青石浮雕如龙似蛟,张牙舞爪,十分威武,碑首雕刻"魏故都亭侯张辽之墓"九个篆字,墓碑亭后面是墓冢,据说是供后人凭吊的衣冠冢。
这里绿树成荫,地上栽满了花草,站在张辽墓前,又免不了撞击我的思绪……岁月悠悠,昔日的古战场,现已成为老百姓休憩的公园,唯有塑像底座的"威震逍遥津"五个大字,提醒我们这里曾经有过的一段历史风云了!
东园主要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儿童乐园,这是一个开放式、多层次和立体化的游乐世界。旋转的电马、大象滑梯承载了一代合肥人童年美好的回忆,空中荡秋千、空中骑自行车更是惊险刺激。
幸福摩天轮仰望一下就有眩晕的感觉,看着少男少女在摩天轮上大声尖叫,下来后扶着胸口又怕又兴奋的样子,让我不禁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情景。
离开了儿童乐园,往前走,就见到湖边上有座桥,名为飞骑桥。桥面拱起,桥身短而窄,约容一骑可过之。在桥之右侧的小假山上刻有繁体飞骑桥三字,黑色的,苍劲,嵌的不深,却很形象地突出了飞,骑,桥,这三字原本的象形。似一人一骑,飞渡桥而去,意味绵长,生动真切。我用手轻轻地触摸着这三字,突发思忆,仿佛见之那孙仲谋当年被张文远伏击后,在部将的掩护下,驰马纵越西津桥,也就是现在的飞骑桥,夺路而逃。脑海里的场景惊心动魄,在千钧万发之际,孙仲谋临危却镇定,沉着的飞跃江水而逃险,当也是位英雄豪杰。也无外乎稼轩先生曾有词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更有同时代之治世能人曹孟德大发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逍遥津一战虽是惨败,但亦正说明胜败乃兵家常事,知耻而后勇当永铭于心。
曹孟德是英雄,张辽也是英雄,孙仲谋更是乱世之英雄哉。看着这飞骑桥,摸着这飞骑桥,不免又是一番感慨,思绪在三国与现实中来回。
站在桥上眺望水域辽阔的逍遥津,靠岸边的游船码头里停着许多可以游玩的船舶,时不时见到游人在摇浆荡舟,湖面一望无际、波光粼粼。岸边随处可见的垂柳已是枝叶婆娑,三五步距离就有可以小坐的长凳,不远处的凉亭彰显着徽派建筑特色。过了逍遥桥往右边走,来到长廊,长廊三面环水,许多游人在此垂钓。
长廊往北有一个文化活动区,逍遥津的标志性建筑--逍遥阁就在其中。逍遥阁采用多层重檐的仿古建筑结构,窗外有横梁式回廊环绕。暗古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门窗。第二层窗外又横梁式回廊环绕,顶层挑檐下横置匾额上有黑底金字"吴魏遗踪"四个大字。
一层进口处的立式匾额上写着"逍遥阁",里面摆满了各种旅游纪念品。后门临湖,有一方露天茶社,仅有几把竹椅,几方小桌。来一壶茶,一袋瓜子,或者什么都不要,就静静地坐着吧!
出了逍遥阁,沿着湖边一直往西园走,西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只见青石板铺的小路弯弯曲曲,好似来到了森林深处,许多叫不上名的参天古树正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穿插其中。
往前面走,忽而豁然开朗起来,大片草地如毡,绿意盎然。来到盆景园,园内假山怪石,造型奇特,各种的奇花异草。在园中漫步,只有舒心放松。一池碧水,水面睡莲并蒂,金鱼穿游其间。盆景区各种树桩盆景,有松树、柏树、梅树等。布局精巧,建筑和植物相互衬托,形成园中之园。
美丽合肥欢迎您!
号外!中山公园单樱提前绽放,赏樱大片即将开启![爱慕][爱慕][爱慕]
据悉,青岛中山公园的单樱预计在4月1日将有少部分樱花初开,4月3日进入始花期,比常年提前9天开放,清明节前后将进入盛花期。单樱、双樱接连登场,花期将一直持续到4月27日前后。
届时,岛城市民人引以为豪的“东园花海”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樱花花海“人从众”模式,恍若花海大片一般!只可惜这个周末下雨,不然可以提前去瞅一瞅那密密麻麻的含苞待放的樱花骨朵,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捂脸][捂脸][捂脸]
于右任叹息道:“文白误我!”他本来已经收拾好了行李,打算到了北平后就一去不复返,彻底脱离国民党阵营。
1949年4月,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拟派于右任为其特使去北平协助张治中进行国共和谈,而张治中对和谈前景极为乐观,他致电李宗仁称,待南京政府正式批准和平协定后,再请于右任前往北平主持签字仪式。
谁料到了最后关头,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于右任期待中的北平之行就成为了泡影。
于右任懊恼地说,文白先生害了我,他不应该阻止我去北平,不然我现在已经在北平,战端一开,我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
早先在2月份,于右任曾经拜谒广州黄花岗,并写下诗作《谒黄花岗》:
黄花岗上有啼痕,
白首于郎拜墓门。
三十余年真一梦,
凭栏不忍望中原。
至此方知稼穑艰,
每思开国一惭颜。
人豪寂寂余荒垄,
笑得英灵往复还。
2月11日,蒋介石昔日的智囊、国民党元老考试院长戴季陶,在广东省政府广州东园招待所,服安眠药自杀。
蒋介石知道这些元老们对他失望透顶,下令严密监视监察院长于右任和司法院长居正,既不能让他们投共,也不能让他们自杀。
4月21日,蒋介石派专机将于右任和居正从南京辗转送往台湾安置。4月23日,南京即获得解放。
在台湾的漫长岁月里,于右任时刻惦念大陆的亲人们。他在梦中见到了原配夫人高仲林,写诗一首表达思念之情:
梦饶关西旧战场,
迂回大队过咸阳。
白头夫妇白头泪,
亲见阿婆作艳装。
1961年是高夫人的八十大寿,于右任很想为夫人祝寿,却又一筹莫展。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他安排于右任的女婿屈武去西安为岳母做寿,并邀请于右任的亲朋故旧出席寿宴。
屈武把祝寿的盛况写成的文字以及拍下的祝寿照片等,托于右任在香港的好友吴季玉亲自捎到台湾转交于右任,使得于右任了却心愿。
当于右任得知夫人的八十大寿是在“莲溪先生”(指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得以圆满筹办时,他心中万分感激,请吴季玉转告屈武务必向“莲溪先生”表达他诚挚的谢忱。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写下了那首痛彻心扉的诗作《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先生在台湾病逝,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