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现在居住的房130平米,在武汉市江汉区成熟市中心,已经住了十五年,装修已老化,家中电器、洁具、铰链这几年走马灯似的换,再加上姐姐心脏不好,一直想装暖气,考虑局部改造很麻烦,就想干脆把房卖了,买新房,其间计划租房过渡一两年。
经过反复比较琢磨,看中了离家不远处的一个楼盘,110平总价300出头,在自己承受范围内。
定了目标后就将自住的房屋委托中介挂到网上,总价238万。挂了一个月只有一个外地老太太来看过,回去后就没动静了。姐姐住新房心切,决定降价,总价228万。降价后倒是有几拨看房的,但只有一个人出价,一口价200万,姐姐不愿意,按这个价买新房的钱就不够了。
半年过去了,姐姐的房还挂着,新房巳经卖完了,姐姐也不存奢望了,买了三个电取暖器准备过冬了。
控制房价,打击炒房,是为普通老百姓都能住上好房,我们举双手赞成。但真正刚需改善的有几个手有现钱全款买房的,都是要处理旧房买新房,而二手房流动这么差,我们再怎么想住上新房,还是住不上啊!

政府的赔偿款计算方法应该透明,讲清楚算明白,谁会再去闹呢!还是工作没做到家啊!//@刘白惜:2001年,武汉李女士花110万买下了一套商铺,后来为了修建地铁,政府决定给予李女士1508万元的赔偿款,可李女士对拆迁款并不满意,她声称要3000万,甚至还两度将政府告上了法庭。如今,听到身边有人轮上拆迁这种事,大家都会流露出艳羡的目光;抑或是自己家碰上拆迁这种事,那可真是值得大加庆贺的事,毕竟“拆二代”这一说法,在现代人的想法里,就代表着一夜暴富的象征。但是在武汉,有这么一位李女士,面对着政府提出的拆迁要求,身边住户皆喜上眉梢,唯有她,陷入日思夜想的愁苦之中,甚至数次将江汉区政府告上法庭。大学学习法律的李女士,毕业进军了金融行业。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李女士也顺利与一位行内人成家,婚后二人过着虽不太富裕,但也还算幸福的生活。

婚后三年,二人的孩子出生了,而有了子女后的二人突然发现这么些年来攒下的钱却实在不够用,为了子女的养育,父母的照料,生活水电租房等种种费用,在金融界拼搏了十多年的夫妻二人决定凭着自己的本事去做投资。2001年,夫妻俩在长达一年时间的综合考虑下,二人东拼西凑,从银行,再从身边亲戚手中借了七十多万,再加上自己的多年来的积蓄,合计一百一十万,在武汉汉江区最繁荣的地带买下了一个287平米的铺面,用以出租。李女士在小区布告栏,大街上等地贴满了招租广告,再加上她所购下的铺面地段附近最近正筹划着新建一座大商场,于是有很多想做生意的人前来问询。本着价高者优先的原则,再加上夫妻二人的营销思路,李女士在众多慕名而来的问询者当中,最终选择了将店面租给了一家银行,并且签订了长期合同。到2012年,李女士已经靠着这个铺面的租金,不仅早早还清了早些年所借的钱,生活质量更是翻了好几番。

直到2013年,市里规划发展要修建6号线地铁,而地铁线路的划定区域正好将李女士的租房区域圈了进去。武汉市人口上千万,修建地铁,无论怎么说都是惠民利民的工程,不论是普通居民,还是被划定区域的商家,都十分乐意, 而这其中,李女士却显得格格不入,不甚乐观。或许会有人疑问,这拆迁明明是一件好事,毕竟靠着拆迁就能够实现一夜暴富,谁会不高兴呢?可对李女士而言,她的店铺收益极好,失去了这个商铺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但无论再舍不得再不愿意,李女士的内心里也清楚,这是江汉区政府的项目,不可能因为她一个人而改变。实际上,令李女士难以接受的是,她的铺面,在江汉区政府的评估报告之下,只能获得1508万的拆迁款项。但李女士夫妇俩可是专业出生的,早在政府下发赔偿政策之时,参照国家赔偿标准,两人就逐条逐条地对着细则计算自家能获赔的赔偿金额,生怕错漏一条项目,可在他二人的计算下,他们至少能获赔3000万,这与政府给出的价格,差了一倍之多。

李女士认为市里修地铁,作为公民有责任有义务,肯定要支持。可她也不愿意让自己亏,想着如果能按价赔偿,那是最好的结果。李女士无法接受这个价格,便一纸将江汉区政府告上了法庭。李女士的拆迁事件吸引来了大量的媒体,被大肆报道,熟悉李女士的人抑或是不熟悉她的人都认为她贪得无厌,认为她是见钱眼开,想借此机会大捞一笔。可李女士自己却是有理说不清,无力辩驳。一时间,李女士不肯拆迁的事情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网友们都讽刺她为见钱眼开、借机捞钱的“钉子户”,对于网络上的讨论,李女士无比委屈。为了让工程早日结束,无奈之下,武汉市江汉区政府给李女士下达了《房屋征收补偿决定》这意味着政府将采取强制措施征收房屋。当李女士得知真相后,十分生气,她觉得政府没有尊重自己合法权益,属于强制征收,于是又一纸诉状就江汉区政府告上了法庭。

这一次,法院考虑到地铁项目涉及到国家公共利益,在这起法案开始之前,政府便以提前支付了两个亿的保证金以保证地铁项目顺利开展,于是法院最终判决可以将房屋先行拆除,再进行赔偿。2015年,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历时三年,李女士的商铺最终被拆除。至于李女士最终获赔多少钱,那就是只有她和政府、法院三方知道了。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作者:琅生编辑:小惜
刘白惜
中国史在读博士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2001年,武汉李女士花110万买下了一套商铺,后来为了修建地铁,政府决定给予李女士1508万元的赔偿款,可李女士对拆迁款并不满意,她声称要3000万,甚至还两度将政府告上了法庭。

如今,听到身边有人轮上拆迁这种事,大家都会流露出艳羡的目光;抑或是自己家碰上拆迁这种事,那可真是值得大加庆贺的事,毕竟“拆二代”这一说法,在现代人的想法里,就代表着一夜暴富的象征。但是在武汉,有这么一位李女士,面对着政府提出的拆迁要求,身边住户皆喜上眉梢,唯有她,陷入日思夜想的愁苦之中,甚至数次将江汉区政府告上法庭。大学学习法律的李女士,毕业进军了金融行业。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李女士也顺利与一位行内人成家,婚后二人过着虽不太富裕,但也还算幸福的生活。婚后三年,二人的孩子出生了,而有了子女后的二人突然发现这么些年来攒下的钱却实在不够用,为了子女的养育,父母的照料,生活水电租房等种种费用,在金融界拼搏了十多年的夫妻二人决定凭着自己的本事去做投资。2001年,夫妻俩在长达一年时间的综合考虑下,二人东拼西凑,从银行,再从身边亲戚手中借了七十多万,再加上自己的多年来的积蓄,合计一百一十万,在武汉汉江区最繁荣的地带买下了一个287平米的铺面,用以出租。

李女士在小区布告栏,大街上等地贴满了招租广告,再加上她所购下的铺面地段附近最近正筹划着新建一座大商场,于是有很多想做生意的人前来问询。本着价高者优先的原则,再加上夫妻二人的营销思路,李女士在众多慕名而来的问询者当中,最终选择了将店面租给了一家银行,并且签订了长期合同。到2012年,李女士已经靠着这个铺面的租金,不仅早早还清了早些年所借的钱,生活质量更是翻了好几番。直到2013年,市里规划发展要修建6号线地铁,而地铁线路的划定区域正好将李女士的租房区域圈了进去。武汉市人口上千万,修建地铁,无论怎么说都是惠民利民的工程,不论是普通居民,还是被划定区域的商家,都十分乐意, 而这其中,李女士却显得格格不入,不甚乐观。或许会有人疑问,这拆迁明明是一件好事,毕竟靠着拆迁就能够实现一夜暴富,谁会不高兴呢?

可对李女士而言,她的店铺收益极好,失去了这个商铺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但无论再舍不得再不愿意,李女士的内心里也清楚,这是江汉区政府的项目,不可能因为她一个人而改变。实际上,令李女士难以接受的是,她的铺面,在江汉区政府的评估报告之下,只能获得1508万的拆迁款项。但李女士夫妇俩可是专业出生的,早在政府下发赔偿政策之时,参照国家赔偿标准,两人就逐条逐条地对着细则计算自家能获赔的赔偿金额,生怕错漏一条项目,可在他二人的计算下,他们至少能获赔3000万,这与政府给出的价格,差了一倍之多。李女士认为市里修地铁,作为公民有责任有义务,肯定要支持。可她也不愿意让自己亏,想着如果能按价赔偿,那是最好的结果。李女士无法接受这个价格,便一纸将江汉区政府告上了法庭。李女士的拆迁事件吸引来了大量的媒体,被大肆报道,熟悉李女士的人抑或是不熟悉她的人都认为她贪得无厌,认为她是见钱眼开,想借此机会大捞一笔。

可李女士自己却是有理说不清,无力辩驳。一时间,李女士不肯拆迁的事情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网友们都讽刺她为见钱眼开、借机捞钱的“钉子户”,对于网络上的讨论,李女士无比委屈。为了让工程早日结束,无奈之下,武汉市江汉区政府给李女士下达了《房屋征收补偿决定》这意味着政府将采取强制措施征收房屋。当李女士得知真相后,十分生气,她觉得政府没有尊重自己合法权益,属于强制征收,于是又一纸诉状就江汉区政府告上了法庭。这一次,法院考虑到地铁项目涉及到国家公共利益,在这起法案开始之前,政府便以提前支付了两个亿的保证金以保证地铁项目顺利开展,于是法院最终判决可以将房屋先行拆除,再进行赔偿。2015年,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历时三年,李女士的商铺最终被拆除。至于李女士最终获赔多少钱,那就是只有她和政府、法院三方知道了。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

作者:琅生编辑:小惜
★★★武汉购房终极指南★★★
[玫瑰][玫瑰]近期很多家长朋友咨询【小孩幼升小、社区公共户口划片入学、择校与分配】等一系列事关小孩教育类的问题,武汉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分别给出了相关回复。
1、 根据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的相关政策,已交付房产的购房合同可以作为入学的依据。(家长朋友不需纠结房产证办理影响报名入学)
2、 择校生六年后小升初不享受就读学校对口升学政策,同时自愿放弃初中毕业年级“分配生”资格。在小学择校时签订了“小升初不享受申请就读学校对口政策承诺书”,就不能升入就读小学对口初中就读:另外,择校生应该回户籍所在地对应的小学对口初中就读,
3、 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均划分对口服务范围,服务范围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监护人持相关证件,在规定时间到对口学校办理入学登记手续,免试入学。户籍和住房一致的,安排对口入学;户籍和住房不一致的,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特别是“人户分离”,需要备齐出生证、户口、租房合同等资料。
4、 江岸区预计4月中下旬发布小学新生入学公告;江汉区预计5月底公布幼升小政策。
[玫瑰][玫瑰]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评论和私信交流,真正让您投资置业满意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