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楼市已经成为投资房产失败的代名词当年看好北三县房价尤其燕郊的中介站出来走俩步敢不敢把当初说的那些话再说一遍?
燕郊地铁更本拯救不了燕郊房价,燕郊房价和中介早就在十几年前把地铁卖给你们了!
燕郊:从房价四万到跌回1万多,依然无人问津!
2017年3月之前,燕郊的房价最高的时候被炒到4万元每平,而现如今,房价已然跌至一万多,如果不幸在高点时入手,可以说首付已经跌没了。
与全国很多中小城市相比,燕郊的房价泡沫已经被挤没了,这里已经成为最适合入手的地域之一了,但因为执行了严格的限购政策,虽然很多炒房客挥泪大抛售,接盘人依然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1.严格的限购政策,非本地居民三年社保,燕郊居住人口大部分都是北京上班的,有几个人会为了买套房子放弃北京社保来一个小镇交纳社保
2.本地居民少,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本地人口该买房该置换的早就完成了交易,后续购买需求不高。
放开限购后,房价还能翻番吗?现在看来比较困难,利好透支太多了!
1.政策利好出尽。无论是紧邻副中心将来的统一规划发展,还是后期的平谷线地铁建设通车,在前期政策释放后,已经涨了一倍了,现在经过三年沉淀,房价已经降无可降,可以说价格已经与价值相符。
2.无支柱产业,配套差。燕郊除了房地产没有别的支柱性产业,到处高楼林立,对于这个有近百万人口的小镇来说,缺少大型商超,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配套设施,而且前期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与占地,使得后期在想规划市政设施很难,缺少高端改善型住宅小区。
3.进京太难。距离北京近是利好,但是在管控上也会更严格,进京堵车是常态,而且进京检查站逢会必更堵。
4.北漂的房票不会轻易浪费。北京的首套房认房又认贷,即使外地有贷款将来在北京买房依然算二套,而北京的二套住房普宅60%首付,非普80%首付,非普住宅占大比例,在购买的压力山大,所以使得很多,使得很多北漂更珍惜自己的购房资格,很多人买燕郊是存着先上车心态,燕郊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个跳板,将来还是要在北京买房的,而首套房资格认定的严格,使得这部分人会更加珍惜子弹,不会轻易在环京下手。
鼓吹燕郊和北三县房价上涨的,绝对是那些手里有房卖不掉的炒房者!
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办公。2016年炒市政府一体化概念,买入燕郊、北三县的,房价已经从最高的4万多跌到1.5万-2万。
房价就是这样,贵的核心区域偏偏跌的少,低价区域反而猛跌。
从租售比应该是多少才合理,来看北三县尤其燕郊的房价合理性.
1、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认为,合理的房价租售比应在1:250以内。这个比值意味着,如果把房子按现在的租金出租,100个月至250个月(大致相当10年至20年)内能收回房款,买房就是合算的。而比值越高,说明房价中的需求越大。如果回收期长于这个时间,租房就更加划得来。人们往往借此指标来衡量房地产的价值。
2、根据我爱我家、链家地产等房产经纪公司的统计,北三县和燕郊地区的“租售比”已经高达1:270至1:400。由于租房体现的是一种真实的居住需求,因此当一个城市的房产价格迅速上升而房屋租赁市场的价格却没有随之出现明显增长时,就表明该地区的房产市场存在着价格虚高或投机行为。
所以说燕郊乃至北三县区域市场泡沫依然很大!
很多人不同意我说燕郊房价还要下跌的趋势!
首先是政策因素,燕郊房地产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不能违背“住房不炒”这个大趋势,再者环京楼市还是得跟着北京走,北京都稳着,环京不会疯涨。
且根据某媒体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同比减少了2.2万人,2018年同比下降了16.5万,而到了2019年同比又下降了0.6万人。北京的常住人口都出现连续3年下降,购房需求也会出现下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溢的购房需求更会随之减少。
如果北京的购房需求不外溢,那么燕郊的房价就没有涨价的支撑力。
依靠燕郊自身的实力显然是不可能的,别说当地人没那么多购房需求了.
在燕郊,房价连续下跌,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的刚需业主和投资客,甚至背上“负资产”。“割肉”止损的毕竟是少数,更多人只能扛着。有人说,“直接把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完全打乱了,只能往后拖着,等着。
为啥北京的房价还能涨,而燕郊的房价缺要下跌?
因为房地产不是钢筋水泥,还有依附在房子外的东西。
比如教育,比如医疗,请问燕郊有啥?
没有配套,那只是小城镇的配套,生存死不了而已!
燕郊炒房客们,醒醒吧,回头是岸!
#燕郊房价大讨论#
为什么有人炒作南方炒房团进入燕郊,是因为他们心虚了,实在没有什么点可以炒作了,拿南方炒房团壮胆,他们确实可能扛不住了!
扛不住就对了,燕郊房价就应该打击一下炒房客,让他们付出该有的代价!
燕郊房价每平跌1万,买房寥寥无几,马光远提醒房产不再适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