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第42天!银行公布了五年期以上lpr,为何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还要额外增加基点?虽然银行贷款合同上注明了上浮点数,但是普通购房人没有其他借款途径,只能被动接受额外加点。这个是否符合合同法的公平原则?希望银行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按公布的lpr计算贷款利息,取消首套房贷额外加点。
蜗牛说事123呼吁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第42天!银行公布了五年期以上lpr,为何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还要额外增加基点?虽然银行贷款合同上注明了上浮点数,但是普通购房人没有其他借款途径,只能被动接受额外加点。这个是否符合合同法的公平原则?希望银行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按公布的lpr计算贷款利息,取消首套房贷额外加点。
这两天有好几个个银行员工给我打电话,
说看到我有按揭房贷,说他们银行有转贷可以降低利率;
有个业务员给我发来计算方式利率竟然低到3%;
我真的信了你个鬼,成都公积金5年以上都是3.8%左右;
然后现在房贷提前还贷,排队3个月起;在你们这里再贷一个,等个几个月放款,在等个几个月排队还贷,反正都是你们银行赚。
你们这些银行信贷的,能不能不要老是抓到普通人薅啊,普通人生活已经很苟且了,好吗?
而且你们既然做转贷业务,直接先做在你们银行按揭房贷的噻;直接给他们转,保证他们高兴惨了。
近日,上海一对80后姓陈的小夫妻在社交媒体宣称,已经存款到300W,现在决定双双“退休”并躺平,在余生里,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引发热议。
陈女士表示,自己今年33岁,丈夫已经40岁了,去年两人因受疫情的影响而双双失业,这个年龄出去不好找工作,索性就不工作了。这让渐进式延迟退休到65岁的老同志们情何以堪?三四十岁,正是大干狠干事业的巅峰时期,尤其是在上海机遇与职位并存的魔都,只要你努力地伸伸手,就能够得着你年初设定的小目标。
300W就算存入大额存单里,每个月究竟能够生出多少利息?按照2022年央行基准利率计算,300万一年定期利息为3000000*1.5%*1=45000元,即每个月的平均利息为3750元,两夫妻平均每月只能消费1875元。在农村,这笔钱也许能够勉勉强强支撑得起一个普通家庭简单的日常开支,如果算上车贷﹑房贷﹑孩子上学﹑人际交往等等杂七杂八的事项,那还真是一个“危险”,更何况是在高收入﹑高消费的魔都上海呢,这点利息不足以支撑得起两夫妻同时躺平。
那么在上海能够拥有多少个W,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退休”躺平呢?#退休# #躺平#
谁说没有!我记得很清楚,12年的时候沙县小吃蒸饺一笼才4块,现在都8块一笼了[狗头]//@鬼话财经:周末看到有个消息,挺有意思的,觉得可以讨论一下。上海一对80后夫妻存够了300万,他们决定退休。支持他们这么做的原因除了双方家长外,还有他们是丁克家庭,相对省去了养孩子的开支。而300万的本金让他们能每个月收入1万元,足够应付日常开支,所以他们这么做了。我看到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各种计算他们能不能实现平衡。有几个观点还是值得说一下的,其一是收益。月入1万一年就是12万,300万本金实现每个月1万大约是4%左右的投资回报,这个能做到吗?我看到不少理财人士都是以银行存款和大额存款作为比较基础的,距离4%可能略有差距。所以他们担心可能会做不到。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需要考虑通胀问题,如果40年之后现在的300万可能就不够用了。
周末看到有个消息,挺有意思的,觉得可以讨论一下。上海一对80后夫妻存够了300万,他们决定退休。支持他们这么做的原因除了双方家长外,还有他们是丁克家庭,相对省去了养孩子的开支。而300万的本金让他们能每个月收入1万元,足够应付日常开支,所以他们这么做了。我看到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各种计算他们能不能实现平衡。有几个观点还是值得说一下的,其一是收益。月入1万一年就是12万,300万本金实现每个月1万大约是4%左右的投资回报,这个能做到吗?我看到不少理财人士都是以银行存款和大额存款作为比较基础的,距离4%可能略有差距。所以他们担心可能会做不到。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需要考虑通胀问题,如果40年之后现在的300万可能就不够用了。
今天,2023年2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均与上月持平,保持不变!这也是继去年8月份下调至今,连续8个月LPR没有变动。
按照最新LPR计算,目前大多数城市首套房贷执行利率仍为4.1%,二套房贷执行利率为4.9%。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百城首套主流利率平均为4.04%,环比下降6BP,这是过去4个月基本平稳后的再次明显下行,绝对水平再创2019年以来新低。二套利率平均为4.91%,环比持平。2月首二套房贷利率同比分别回落143BP和84BP。
人要想消费低最好的办法是去疯狂工作,比方说外卖小哥,保证每月消费很少。人要是躺平了没事了,每月1万块钱的消费可能根本不够。
周末看到有个消息,挺有意思的,觉得可以讨论一下。上海一对80后夫妻存够了300万,他们决定退休。支持他们这么做的原因除了双方家长外,还有他们是丁克家庭,相对省去了养孩子的开支。而300万的本金让他们能每个月收入1万元,足够应付日常开支,所以他们这么做了。我看到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各种计算他们能不能实现平衡。有几个观点还是值得说一下的,其一是收益。月入1万一年就是12万,300万本金实现每个月1万大约是4%左右的投资回报,这个能做到吗?我看到不少理财人士都是以银行存款和大额存款作为比较基础的,距离4%可能略有差距。所以他们担心可能会做不到。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需要考虑通胀问题,如果40年之后现在的300万可能就不够用了。
呼吁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第42天!银行公布了五年期以上lpr,为何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还要额外增加基点?
虽然银行贷款合同上注明了上浮点数,但是普通购房人没有其他借款途径,只能被动接受额外加点。这个是否符合合同法的公平原则?
希望银行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按公布的lpr计算贷款利息,取消首套房贷额外加点。
“你提前还房贷了吗?”
最近,提前还房贷的话题又在各热榜频繁出现。几年前,银行排队是放款,现在排队却是提前还贷。这态度的大转变源于2方面: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是房贷利率下调,大家开始重新计算自己是否能够省下一笔钱;另一个原因则是很多人想要摆脱高额的月供压力,主要是对未来收入来源信心不足。
波叔是一名普通上班族,在2021年买了一套100平米的二手房,按照当时5.68%(LPR+1.03%)首套房利率借了26年期商业贷款。每月他要支付9000元左右的月供。但是疫情后,一切似乎发生了变化,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他发现自己每月工资除了交完月供就剩下不到2000元了。他开始焦虑,焦虑以后不确定性。
现在各银行和贷款中介都在推房贷转经营性贷款,按现在经营性贷款利率3.9%计算,较5.68%利率可以节省近60万元的利息,波叔很是纠结:
1、如果房贷转经营性贷款,面临后期银行断贷的风险;
2、身边的人都在转贷,并成功降低贷款利率;
像波叔这样情况不在少数,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出台相差政策,来化解现在存量房和新房贷款利率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