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是哏都吗】,天津是哏都吗(哏都,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天津是哏都吗:一个“哏都”,已经概括不了如今的天津
- 2、天津是哏都吗,天津是哏都吗(哏都
1、天津是哏都吗:一个“哏都”,已经概括不了如今的天津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王延斌 张强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即使退休以后,杨建华大爷也没闲着,70岁的他和老伴裘孝英在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开展了“新事业”——帮居民换灯绳、修马桶、丢垃圾、买菜打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却让他重新找到了自身价值。“这样的小事让我和老伴时时有被需要的满足感。”杨建华说。
社区志愿者
作为相声的发源地,天津被亲切地称为“哏都”。一个“哏”字,道出了天津人的乐观、有趣和幸福。这是一座充满烟火气、有温度的城市的独特气质。科技日报记者在天津采访时发现,杨大爷的新事业展现出了小康生活的一个侧面,但远非全部。
AI不是“花拳绣腿”
已深度介入市民的生活
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里,一位特殊机器“分拣员”手臂快速移动,精准找到对应的字母方块,并在几十秒时间内整齐排列出了“新松”的英文名称。
“这种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能够‘记住’并重复工作人员教给它的动作。电脑、手机组装等需要‘精雕细琢’的工程,也可以放心地交给它来完成。”天津新松公司副总裁吕忠伟向记者强调,这种分拣机器人是智能化的产物,而它又为食品、药品等多个行业提供智能场景。
炙手可热的“智能”,在滨海新区也有不同的含义——深度介入天津市民的生活。
“小度打开生态城管家,白菜多少钱一斤,接通生态城社区医生……”中新天津生态城首个智慧小区吉宝季景峰阁的居民田女士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个AI管家了。在这个社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从共享停车位到智慧信报箱;从自带WiFi的智慧座椅到电动单车集中充电区;从城市交通拥堵信息发布到社区空气质量精细预报;在运动中,智能跑道沿途的摄像头还会自动记录运动数据并给出指导……30多个智慧应用场景,不管是小区整体、院落,还是居民家中,智慧无处不在。
小区内的智慧跑道
新时代有新气象,一个“哏都”,显然已概括不了天津。
“现在的大城市,
都没有我们村里好”
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是霍元甲的家乡。如今的精武镇早已收起了武术技艺,发展集体经济是他们的新战场。
“没嘛愁的。”精武镇付村村民陈胜娟的笑声,带着“天津姐姐”特有的爽朗,“房是村里分的,我们老两口住一套租一套,过了60岁还能领到失地保险,一个月又增加1000多元。孙子孙女上的是楼下免费的高档幼儿园。”
精武镇付村村民居住环境
免费,成为陈大姐生活的一部分,也让她找到了幸福感:“现在的大城市,都没有我们村里好。”陈胜娟此言不虚。近年来,付村利用毗邻大学城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形成商业租赁和开发、物业服务三大支柱产业。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万元。
“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乡下一套房”的说法成了过去,因为生态旅游正在天津郊区蓬勃兴起。
精武镇村民的幸福生活
“前不久投了一批蟹苗到田里,现在稻蟹长势好,就等着收了。”天津市津南区西官房村村民王德亮是当地的种田好手。不过,原来周边村镇污水排放影响到了蟹田水质,导致水稻产量每亩只有五六百斤。
从中央到地方的生态政策落地,西官房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灌溉水质的改善以及水系的打通,为传统的稻田种植提供了新路径,王德亮成了村里“稻蟹混养”的带头人。
“田里养的蟹能给水稻施上‘绿色有机肥’,比之前更环保。”王德亮充满期待地说,“明年我计划在村里的700亩田地上全部推广‘稻蟹混养’,相信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天津西青区千亩蟹田稻
2018年左右,在外打工的“90后”青年李超带着6000元回了家,他想要创业。
李超赶上了好时候。其时的宝坻区小辛码头村,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我看好村里旅游业的发展,就把婚房改造成了农家乐。”这是关键的一招。如今李超的农家乐在当地小有名气,年收入可达60万元。
社区就像老人的乐园
夕阳红是最美的风景
对任何一座城市来说,夕阳红是最美的风景之一。在社区,天津大爷、大妈的热心肠让人感受得淋漓尽致。
退休之后,75岁的卢自坤“重操旧业”,教同龄老人计算机、制手工皂。“我们在活动的时候做的香皂,会发给对社区有贡献的居民或孤老户,能一边玩一边为大家作些贡献,每天都非常开心。”这位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的志愿者说,社区就像是老人的乐园。
社区有了这样一群干劲十足的老年志愿者,让人觉得暖心。而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测量出城市管理工作的温度。
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天津市河西区富源里社区——这里是天津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很多老人每天准时到这里的餐厅“报到”,不仅是为了吃上可口的饭菜,也是为了同其他老人唠唠家常。
记者看到,这里开设了互助驿站、康复理疗、心灵驿站、便民服务站、老年大学等多个功能室,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急、家政等多种服务……
行走在天津市各辖区,有句话耳熟能详:“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拥有千年历史的天津人见多识广,却又融会贯通;在追求小康的道路上,他们懂得付出,更享受回报;他们的心态开放,不管是曾经的艰苦,还是如今的小康,天津人自得其乐。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张强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摄
2、天津是哏都吗,天津是哏都吗(哏都
天津是一个满载着故事的城市,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自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以后,天津因漕运而兴起,逐渐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水陆码头、军事重镇。
公元1400年,明朝燕王朱棣在此渡运河南下而成功夺取皇位。公元1404年,将这里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并正式筑城设卫,称天津卫,从此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的序幕。
晚清时期这里是九国租界,至今保留着一千余栋中、西不同风格的洋楼建筑,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有着不亚于青岛八大关的风情。
天津在民国史上也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一共居住过5位民国总统、6位总理、17位总长、7位省长……
在天津人心里,这里还有胜似黄浦江的“海河夜景”。夜幕下的海河两岸彩灯齐明,游船往来穿梭、波光灯影闪烁。
相比于上海人称呼自己城市为“魔都”,天津人把自己城市称为“哏都”。天津人与生俱来的豁达幽默感,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说相声、听相声。
相声可以说是天津休闲文化的精髓所在,在茶馆看一出戏曲、听一场相声就像是天津人的日常生活。
一、五大道
五大道位于天津市中心南部,大致呈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命名的六条街道: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马场道,天津人称“五大道”。
五大道位于原先的英国租界内,在民国时期,清朝遗老遗少、朝野政客、官员名流、失意军阀都曾在这里寓居,因此,五大道是天津名居名宅最为集中的地区。
这里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被人们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
没有去过五大道就不能说去过天津,当年津门的鼎盛与辉煌、颓败与耻辱,在这里都可以寻找到历史踪迹,一栋栋造型典雅的洋房似乎还在诉说着津门曾经的风云故事。
二、意大利风情区
意大利风情区原为意大利在天津的租界,这里有保存完整的欧式建筑200多栋。整个街区意大利风情浓郁,弥漫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浪漫。
马可波罗广场位于风情街的正中央,四条街呈十字型向四面延伸。广场中央石柱上手持橄榄枝的和平女神像是风情区的标志性建筑。
风情区除了拥有众多的意大利建筑,还拥有众多名人故居,梁启超、袁世凯、冯国璋、曹锟等民国风云人物的旧居都在这里,不过都已改作他用。
意大利风情区也是近年天津最热门的影视取景地,《建国大业》、《金粉世家》等众多影视剧都曾来这里取景拍摄,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拍婚纱照的情侣。
三、海河风情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给天津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印迹,有了海河,才有了航运要冲的天津卫,才有了近代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
海河起自天津金钢桥,到大沽口入渤海湾,全长72公里。天津老城区的马路沿弯曲的海河而建,没有东南西北之分。
解放桥、北安桥、望海楼、天津站、世纪钟、天津之眼……造型各异的桥梁、风格不同的建筑、各具特色的滨河广场及公园,海河就像一条丝带把这些景点串联了起来。
1、解放桥
海河解放桥建成于1927年,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通航的桥梁。解放桥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原名“万国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
如今解放桥也是一座景观桥,不过,只在重大节日才会开启,届时会有成千上万的游人到这里打卡留念。
2、世纪钟
这是天津市为迎接新世纪,在天津站前广场建造的纪念性建筑。2001年1月1日零时,在此敲响了代表新世纪的钟声。
3、北安桥
远看北安桥像是一座欧式桥梁,但走上桥头近前细看,桥中充满中国元素。
桥头四根柱子是欧式的,但柱顶的雕塑却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四方平安。桥栏柱基上是手执中国传统乐器的乐女,金光闪闪,造型高贵典雅。
4、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是一座横跨在海河永乐桥上的摩天轮,其独特的造型就像是童话故事中奇思妙想的巨大风车。
当摩天轮转到最高点的时候离地面约120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俯瞰整个天津,周边景色一览无余。尤其是夜晚的时候,海河上倒映着天津之眼,非常浪漫。
5、津湾广场
津湾广场坐落在海河旁,隔河与天津站相望,是天津市区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也是欣赏海河昼夜景致的最佳地点,尤其是广场周边的欧洲建筑群夜晚时是那么的绚烂迷人。
四、网红打卡
1、瓷房子
瓷房子是一栋已有百年历史的法式小洋楼,整个楼房的装饰都是用古瓷片、古瓷瓶、古瓷盘瓷碗镶嵌而成,摆设的各种造型甚是壮观,看得人眼花缭乱。
2、民园体育场
绿色的草坪配上环形的民国特色建筑,白天来这里拍照,穿上一身民国服,你会误以为自己穿越了。
3、西开教堂
这座风格独具的罗马式建筑,没有富丽堂皇的雕刻和大理石,简简单单的粉刷墙面配上素雅的雕花,让人感觉高贵典雅。穹顶的图案也不算华丽复杂,给人一种平和轻松的感觉。
4、滨海新区图书馆
科幻感十足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曾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世界上100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五、逛街购物
1、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全长687米,是天津最大的一处仿古建筑群。位于全街中心的天后宫始建于元代,为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故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天后宫最初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举行酬神演出和聚会的场所。每逢天妃诞辰都会举行的皇会是天津民俗文化形成的源泉,如今在天后宫内设有民俗博物馆,宫前广场及戏楼常有民间文艺及戏曲表演。
古文化街是一条商业步行街,街道两边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古旧书籍、民俗用品、当地美食、天津传统手工艺品等,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等专卖店。
古文化街也是天津美食集中地,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18街麻花等在这里都可以品尝得到。
名流茶馆是天津著名的相声茶馆,匾额出自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老先生之手。最早的一家店是开在新华路,如今在古文化街、津湾广场和多伦道也有分店。点上一壶茶,买点瓜子小食,就可以在茶馆消磨一下午的时光了。
2、鼓楼商业街
鼓楼是天津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明代,名为鼓楼,实为钟楼。现在的天津市就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四周不断扩张而形成的,所以鼓楼是天津市的发源地。
现在的鼓楼重建于2000年,其造型泥古而不拘古,宏伟典雅,青砖墙面,白玉栏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如今天津鼓楼及周边的商业街既是城市风景,也是逛街购物的好去处。
3、天津食品街
天津美食打卡地主要有天津食品街、古文化街、中山美食街。天津食品街也称南市食品街,在外观上看是一座仿古建筑,这里几乎聚集了所有天津有名的小吃,是吃货必去之地。
六、特色美食
狗不理包子:与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小吃三绝。狗不理包子挺大的个,一口下去肉汁就溢出来了,十八个褶,一点都不差。
十八街麻花:旧时因店铺地处东楼十八街而得名,桂发祥是天津最正宗的麻花品牌,买的时候要看好。
耳朵眼炸糕:由刘万春在清光绪年间创造,旧时因店铺紧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
煎饼果子:煎饼果子是天津早餐走向全国的标志,但是最正宗的煎饼果子还得要去天津吃。
杨村糕干:创始于明朝,是以优质大米、白糖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熟梨糕:以大米为主要原料,蒸熟后会涂抹上各种不同口味的小料。
天津崩豆:炒制蚕豆时,锅里的豆子会因为受热而开始“蹦跳”,于是天津人就管它叫“蹦豆”。“崩豆张”是正宗品牌。
老爆三:老爆三和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木须肉并称为天津四大家常菜。这道菜以猪里脊、猪腰和猪肝三样为主要食材,一般不加配料,只加一点洋葱、青椒或蒜头调味。
锅巴菜:天津人叫“嘎巴菜”,天津特色早餐之一。锅巴菜既不是锅巴,也不是菜,而是用绿豆和小米等杂粮磨成浆后摊成煎饼,再将煎饼切成条状,浇上由各类小料制作的秘制卤汁。
八珍豆腐:在天津,几乎每家小餐馆的菜单上都有这道菜。
本文关键词:天津算是什么城市,天津是什么都,天津指的是,天津是啥城市,天津都是说天津话吗。这就是关于《天津是哏都吗,天津是哏都吗(哏都(已经概括不了如今的天津)》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