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关于【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翻开老家谱,看这两部分内容
  • 2、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打扫时发现200年前的古书

1、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翻开老家谱,看这两部分内容

家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这句话你明白吗?说白了,史书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盛衰亡的历史,而家谱同样也记载着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兴盛衰亡的历史。如果你们想要了解自己家族的兴盛衰亡的历史,那么直接翻开老家谱的这两部分,也就是恩荣录与仕宦录、族产与契约的内容去看。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恩荣录与仕宦录

恩荣录在家谱中又称为诰身、诰敕等,主要记载皇帝或地方政府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敕书、赐匾、赐碑等,有时还会附有圣旨内容,这些代表着统治阶层对本族名誉的授予与认可,也是一个家族兴盛的证明。

我们往往会发现恩荣录都会集中在家族的某个时期,这代表着家族正处于兴盛时期,而相对应的,这个时期的仕宦录内容也很丰富。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仕宦录就是指出仕、当官的族人名单,由于近代多数家族都在修谱,而由于祖上当官的人较少,所以仕宦录往往也会与名贤录混在一起记载内容。在古代,常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而印证到现实中,就是家族里只要有一个人当官了,那么整个家族都会随之兴旺发达起来。

像《范进中举》那篇课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待范进的两种极端态度,范进中举前,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老婆和母亲都快饿死了,而周围的人都没想着救济他,只有老丈人无可奈何地救济着他,但老丈人对他也是一顿臭骂。范进中举后,老丈人的态度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本地财主也是主动送钱交好。为什么呢?就因为中举后,属于朝廷的后备官员,再不济也可以到官府担任文书级别的官吏。

因此老谱上的仕宦录记载的当官族人越多,就越能说明家族曾经有多繁荣昌盛。而老谱上的仕宦录在隔了一个时期后,上榜的人越来越少,乃至于官位越来越低,则说明了家族正在走下坡路。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比如《红楼梦》荣国府贾家是什么时候走向落魄的呢?贾代善一品实权将军、一品国公爵位,而他的大儿子没有官身,只有一等将军爵位,二儿子则是承荫担任五品官,长孙贾琏捐了一个五品同知的官位。看看祖孙三代人的官位变化,就能看出荣国府贾家这个家族正在走下坡路,即便没有原著中的抄家灾祸,贾家从权贵家族沦落为寻常家族也用不了几代了。只是在后来贾代善的曾孙贾兰成了进士后,家族才再度强盛了。

族产与契约

族产就是指家族的财产,其中包含个人财产与公共财产。个人财产就是分房分家时,能够分得的耕地、山田、山林、园林、井水等,而公共财产一般是指祠田、祠产等。族产通常是不允许个人私下处置的,比如说某处山林分给了某一房打理,这一处山林的产出也都归某一房,可某一房不许私自将山林出租或者是售卖给外人,出租和售卖交易以及大型动土改造等事务,都需要通过族内会议商量。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而公共财产的祠田、祠产等,里面的产出不归任何房支派系,而是归公使用,比如充作家族的奖学金、救济金、家族活动资金、修谱经费。一般家族里无田无产的贫困族人,基本上就指望着这些生存了。而古代帝王在抄家时,也通常不会没收祠田祠产,以保证官员后人有能力祭祀先人,不至于失去传承。

但是当家族遭遇自然灾害,祠田无产,家族没钱的时候,那就可能会出售族产,而出售或者是买进族产,都是会有契约的。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家谱上的契约,绝大部分都是跟族产有着密切关联,比如某家族的契约上,则是写着号召整个家族的人一起出钱出款收购一家店铺作为族产,其收入和产出都归公。还有某家族的契约写着他们借给别的家族多少钱,由于到期了对方还不起,那只能将对方家族抵押的田地拿过来,充当己方家族的族产。

有一本老谱,上面的契约部分很有意思,前面一半几乎都是记载着族产扩充的契约,比如收购了哪些田地、店铺、山林,而后面则是出售了哪些田地、山林、店铺等,将家族的兴盛衰亡的过程都完美呈现出来了。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其实每个家族在修谱时,也会认真书写着恩荣录与仕宦录、族产与契约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能够最直观,最直接地警醒后代族人,督促他们认真上进,向先贤们学习!

2、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打扫时发现200年前的古书

湖北十堰郧西县的一个小村子里,这里风景秀丽、依山傍水,住着很多勤劳朴实的村民。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不过他们每年都要上山祭祖,因为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

20世纪末,村民李洪领和族人们一起祭拜祖先,打扫时意外发现了几卷200多年前的古书,揭秘了全村村民姓“李”的谜题。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书上写有“恪”字,并有“江西建昌磨刀李氏”的字样。

村民们欢呼雀跃,原来,他们都是唐代皇族的后裔,李恪是第一世的老祖宗。

而李恪一直在长安,为何他的后人会辗转迁徙到江西建昌和湖北十堰?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意外找到一族谱,解密全村祖宗身份

20多年前,湖北十堰郧西县土门镇麦峪河村,住着200多号人,村民们全都姓李,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

每到逢年过节,村民们都要祭祀活动,在小村庄的祠堂里放上供品燃上香。

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整齐地排着队祭拜祖先。

村民李洪领在祭祀典礼结束打扫祠堂时,在祠堂的角落里发现一个布满厚厚灰尘的箱子。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打开箱子后,他发现了几本破烂的册子。

村民们纷纷围过来翻看,几卷册子已有些年代,土黄色的封面有的地方已呈絮状,仿佛吹弹可破。

翻开其中一本封面后,内页还有斑驳的痕迹,不过里面的文字清晰可见。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第一页中,写有“江西建昌磨刀李氏宗谱世系”的目录,还打上了简约的表格,表格第一栏写有第一世“恪”。

村民们觉得这几卷册子不一般,可能是文物。

历史上,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可是个大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声名显赫。

短短几天,村民们发现皇族文物的消息传到了专家的耳朵里,引来了文物专家的关注。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经专家们研究,这几卷册子是《李氏家谱》,编纂于1799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这族谱是用来记录家族史的,便于子孙后代追根溯源。

族谱第一卷中,包括了很多内容,有谱序、主修序、纂修序、李氏源流总记、还有《永乐大典》主持解缙撰写的《仙李蟠根族谱序》。

内页印有祖山图、祠堂图、以及26条家规和28篇“名人录”,即有声望族人小传、谱系等等。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家谱揭秘千年传奇

李氏家谱的第二卷《江西建昌磨刀李氏宗谱世系》中记录,第一世为李恪,族谱印证了小村庄里的村民,都是大唐皇室李恪这一脉的后裔。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而悲剧的色彩。

三皇子李恪能文能武,唐太宗很喜欢他,称赞他“英明果敢”,和自己的性格很相似。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唐太宗对李恪很关注,曾给李恪写了家书《诫吴王恪书》,入选了历代帝王家训经典。

唐太宗一边教育儿子,一边传递着父爱。

但帝王的父爱太危险,这让李恪引火烧身。

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的身上融合了唐隋两朝的血脉,他的身世注定当不了皇帝。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和李泰明争暗斗谋储君之位,两人都被惩罚,替补上位的李治年幼。

唐太宗怕他守不住国家,想立李恪为太子,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对李恪很忌惮,时常想着给他致命一击。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治继位后第四年,长孙无忌利用“房遗爱谋反案”大作文章,房遗爱为了自保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下,诬告李恪也参与了谋反。

谋反是死罪,李恪百口莫辨,连皇帝李治都救不了他。

李治哭着说:“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赦免他的罪,可以吗?”但却遭到群臣的反对。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公元653年,年仅34岁的李恪被赐死并废为庶人,四个儿子也被流放。

多年以后,李恪这一脉一直起起伏伏。

到了李恪十一世孙李衟这一代,又重新光宗耀祖,回到了宫廷之中。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磨刀始祖蛰伏小山村

李恪的十一世孙李衟(音道)是个大人物,曾被唐昭宗李晔重用,当上了太子太傅。

公元904年,当时的皇帝唐昭宗被权臣朱温控制,无奈迁都于洛阳。

中途到了挟州时,朱温就把唐昭宗的200多名卫兵杀害了。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唐昭宗深知大难来临,为了不让李唐宗室遭受灭顶之灾,他召集了几个亲信大臣,对大臣说:

“朕与诸卿,皆李氏血脉,此去洛阳,恐难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传嗣,卿等不必随侍,可各自逃生,以保李氏血脉而期来日……”

这时李衟父子也在其中,听了唐昭宗的话,无不潸然泪下。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一行人途经陕西华县时,唐昭宗让李衟等人逃走。

李衟冷静地跟唐昭宗辞了官,并带领李术、李衍堂兄弟和宗亲们去逃难。

李衟和族人带上了大唐皇族谱牒,从陕西一路南下,来到了江西建昌(今永修)的磨刀村,定居了下来。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磨刀村是一个好地方,此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

周围有层峦叠嶂的小山峰,传说关羽曾在此地专门磨他的青龙偃月刀,那块磨刀石就在磨刀村前的水塘边。

这个小村庄地方偏僻,易守难攻,李衟就带领族人们在此处修身养息。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衟逃亡的那一年,唐昭宗就被朱温杀害了,留在京都的李氏族人也被残害地所剩无几。

几年后唐朝覆灭,朱温建立了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后梁总共存在了16年,这些年里,朱温父子几乎杀红了眼。

除了自相残杀之外,两人一直没有放松对大唐皇族的追杀,全国各地鹰犬遍布。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衟到了永修后,得到了黄师祖家的庇护。

黄师祖和李师母乐善好施,对李唐宗室很同情,李衟扮作李师母娘家侄儿,大家都称呼他为“李三郎”。

黄师祖和李师母冒着灭门之罪,用身家性命保护李衟和族人的安全,让他们平稳地度过了惊涛骇浪的16年。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衟一脉在小山村里忍辱负重,仍想着光复唐室,李衟教育子孙学文习武,族人们在村口的大岩石上磨刀磨剑,在磨刀村蛰伏了很多年。

公元912年,朱温被亲儿子朱友珪杀害,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朱温死后,后梁灭亡,李衟和族人们才获得喘息之机,并开始抛头露面。

在《李氏家谱》的第二卷中,记录了第一世李恪到十一世李衟父子的情况。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衟这一脉在江西永修的磨刀村扎根了下来,并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在永修县的各个地方,分布着很多李氏的小村庄,几乎都是李衟的后人。

李衟死后,四个儿子为他修建了墓地。

四个儿子中,数李辂最有出息,他曾于梁灭亡后的后晋时期,在湖南平江做过县令。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磨刀李氏的千年足迹

《李氏家谱》第三卷《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湖×世系》,记录了李衟四个儿子的情况。

次子李辕和三子李軿留在了磨刀村守护父亲创下的基业,长子李轩和李辂,则去了江西武宁。

其中,李辂又生下五个儿子,磨刀李家族更加欣欣向荣、枝繁叶茂。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辂死后,被葬在“飞天凤”的地方。

到了宋朝建炎年间,即公元1129年,左司郎中李公懋主持了磨刀李的第一份族谱《蟠根祠李氏族谱》,追溯吴王李恪至太子太傅李衟。

此后李氏子孙迁往全国各地,都将族谱随身携带,以铭记先祖恩德。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公元1440年,李恪后人第32世孙李庚松三个儿子外迁到湖北。

李辛七到了荆州,李辛九迁往黄州,李辛十则在武昌府蒲圻县丰潭绣球山下定居。

《李氏家谱》第四卷《湖北武昌府蒲圻县官田世系》中,记录了李辛十的十四世孙李理连的情况。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理连在乾隆年间,带着三个儿子迁徙到郧西县土门保麦峪河黑沟口(今郧西县土门镇麦峪河村)。

至此,从李恪到李理连的迁徙足迹清晰明了。

李理连的三个儿子李长安、李长宁和李长宝这一派在麦峪河村定居后,200年来形成了几百人的大家族。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氏文化渊远流长

江西磨刀李氏派系传承了多个分支,湖北十堰郧西县的麦峪河村的家族只是其中一个细小分支。

磨刀李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先辈的谆谆教导。

文化是家族繁衍的关键,《李氏家谱》记录了祖先清晰的时间线,也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2016年4月,李洪领先生将珍藏20多年的四卷《李氏家谱》送到了湖北十堰市的档案馆,交由档案馆妥善保存。

《李氏家谱》经过了几百年的岁月洗礼,躲过了无数次的战乱侵袭。

虽然书卷上留下了斑驳的岁月痕迹,但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李氏家谱种类非常多,光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连美国犹他州谱学会也保存有115种,民间收藏的更是数量惊人。

明清时期的家谱很珍贵,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中,李氏的传说经历了4000年。

自李渊创唐朝辉煌盛世近300年以来,李氏皇族几经荣辱沉浮。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在家族生死攸关之时,李衟携命脉迁徙,身负家族复兴的重任,让李氏皇族血脉得以保存。

李衟被后人尊为中华磨刀李的始祖,江西永修也成了李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2017年4月4日是清明节,磨刀村“仙李蟠根祠”进行封金顶仪式。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数千名来自湖北、湖南、上海、贵州、云南等地的磨刀李氏后裔,参加了封顶仪式。

祠堂顶部插上了彩旗,祠堂前拉满了红色条幅,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红色的氢气球飘扬在半空中,祠堂前的条幅上写有“仙李蟠根深叶茂一棵李,郁林结果硕枝繁万片林”的对联。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每年的农历9月23日,是磨刀李始祖李衟的诞辰,磨刀村都会举行祭祀大典。

海内外的磨刀李氏后裔千余人会进来祭拜,缅怀先祖之恩德,为子孙祈福。

李氏宗亲们身穿唐装在先祖李衟墓前参拜,只见“磨刀励志、勿忘国殇”刻于墓碑上,以警醒后人传承优良家风,厉精图治、团结互助。

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

这种习俗已延续千年,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江西磨刀李后人约有500多万,全球有1亿多李姓后代,李姓也成为中华第一大姓,可谓冠绝全球。

江山自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磨刀李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族,用自强不息的“磨刀”精神,让李氏文化源远流长,绵延千年而生生不息。

参考资料:

十堰市档案局:征集嘉庆年间《李氏家谱》进馆 2016-04-25

这就是关于《在家翻一百年以前的老族谱,想知道祖上兴不兴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77147/
1
上一篇 一起来看流星雨雷人,十大编剧经典台词(让人可怜的男二专业户)
下一篇 群晖nas ds218,群晖DS218play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