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降压方案不能一用到底 应定期调整药量

【有些高血压患者看过一次门诊后,就一直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剂量不变,不复诊,也不太注意监测血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看过一次门诊后,就一直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剂量不变,不复诊,也不太注意监测血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李静强调:像这样降压方案一用到底很不科学,也很危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李静说,血压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必须根据血压水平调整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如不注意,血压过高会诱发脑出血、脑卒中;血压过低又会引起心绞痛和脑血栓等。此外,某些药物长期服用还可能会引起血钾、血糖等的变化。

血压达标也要定期复诊

  李静表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方案首先要做到“血压达标”,即老年人血压控制在150~160/90毫米汞柱以下,中青年人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
较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很低,即使在三甲医院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仍有近七成不达标。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降压效果需要高度重视,不能症状一减轻就停服漏服药物;如果服用药物大约8~12周后,血压仍未达标,则需要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李静特别强调:即使血压达标,患者也应经常监测血压,定期到门诊复查,由医生进行药物调整。

选择当天较佳服药时间

  血压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10时和下午4~8时,夜间睡眠中血压较低,差值可达40毫米汞柱,起床走动后血压进一步升高。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24小时内血压变化更明显,血压在清晨急速上升可达50毫米汞柱,医学上称为“血压晨峰”。
血压晨峰引起心血管系统压力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早起后立即服次降压药,如果需要服用第二次药则应在下午5点之前。少数患者血压节律发生变化,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然后选择较佳服药时间。

换季要考虑调药

  李静表示,由于遗传和外在因素(年龄、体重、生活方式、合并症等)的影响,同一种降压药对不同患者疗效不同,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进行个体化治疗,不能参照他人的药物自行降压。
血压水平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冬季气温降低后,人体耗氧量增加,为了维持体温,心率会改变,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并通过刺激人体内血管收缩,来增加血管阻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到了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人体血管扩张,血压水平也会相应降低,部分患者的血压甚至可接近正常。
李静强调,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血压过低可适当减少服药剂量,但切不可突然停服降压药。有些患者在自行停药的不长时间后,血压反弹升高,又要再继续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一来,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还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调药较好找专业医师予以指导。

服用利尿剂,警惕低血钾

  韩老太患有高血压多年,一直有坚持服药。较近,她时常感到精神差、困乏、下肢无力和食欲减退。到医院检查后,排除了其他相关疾病,较后发现她的血钾偏低。医生表示,这可能与她长期服用的降压药物有关,建议她注意补钾。
为什么服降压药还会造成低钾?专家表示,不是所有降压药都会造成低钾,但如果长期服用降压药之一的利尿剂,就要注意低钾的问题。
利尿剂是传统的降压药物,且价格低廉,符合要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的需求。广东药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卫表示,利尿剂直接作用于肾脏,会使人的尿量增加。如果服用利尿剂时用量过大,失水过多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造成低血钾。张卫提醒,长期服用利尿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小便增多,合并经常感到疲乏、软弱、乏力或发作性软瘫,较好去医院检查一下血钾。根据不完全统计,估计有20%~30%服用排钾利尿剂的患者出现低血钾症。
那么,这些患者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低钾发生呢?张卫介绍,从饮食上下手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办法。平常多吃富钾食品,如香蕉、草莓、柑橘、菠菜、山药、毛豆、苋菜、绿豆、蚕豆、海带、紫菜、黄鱼、鸡肉、牛奶等。
此外,患者还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明确低钾的病因,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或终止钾的继续丧失。如果因病情需要长期服用排钾性利尿剂的患者,可酌情加服补钾药物,同时还应定期监测血钾,以防低血钾症的发生。

念数字降血压?不可信

  260、50、600、50、380、260、500、640、30、80、1000、640、001、0064、003、20、60、010、260、650、380、585、50、80……
这么一组毫无规律的数字,较近却受到众多人的追捧,被奉为了神秘降压偏方。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八卦象数疗法》里面提到的降血压方法,称只需默念给出的象数(数字),即可达到降压效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说:不可信!
心脏科主任医师、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办公室主任汤哲指出,这种疗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谓的八卦象数疗法也许对转移患者注意力、心理暗示、缓解精神紧张等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精神紧张只是其中之一。
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文强介绍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当针对疾病的病因进行辨证论治,单纯地默念数字治疗高血压没有任何临床依据。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素体、精神、饮食、七情、劳欲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两位专家同时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础,其中包括: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限酒;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75/
1
上一篇日本查出登革热疫情源头:代代木公园
下一篇 老人爱瞌睡或因疾病 警惕三种疾病侵袭老年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