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卢旺达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好莱坞电源《卢旺达饭店》,影片描述了90年代发生在卢旺达的血腥种族大屠杀,造成了上百万人的死亡,难以想象这是发生在20世纪的文明世界。
在19世纪,卢旺达遭到了侵略并先后沦为了英国、德国、比利时的殖民地,而这也是卢旺达这个国家悲惨命运的开始。
在被比利时殖民统治时期,为了更好地统治当地居民,殖民者把卢旺达居民划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而图西族成为了殖民者压制胡图族的工具,导致双方积怨很深。直到1994年,卢旺达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好在大屠杀后接任的新任总统保罗·卡加梅是个非常有能力和远见的人,对内积极开展良政建设,集中精力抓国家重建和恢复经济,同时大力开展与中国的合作,全方面的学习中国经验和制度,我们在很多基础建设领域帮助卢旺达,如今在卢旺达的街道上随处可以见到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卢旺达国家中有超过七成的公路是我们国家帮助其修建的。
通过20年的举国努力,现在卢旺达今非昔比,卢旺达人也将永远记得,是谁曾经用卡尺丈量自己的鼻梁、额头以此来划分种族,也记得是谁在危难之际伸出过无私援手。
---------------------------------
关注我,每天分享一个有趣芝士点~[给你小心心]
【全球能源危机,来了!】来源:商业周刊
电力需求增加,但能源价格飙升……
9月23日,韩国电力公司宣布,因为制造成本增加,预计将在2021年第4季调高电价,这是韩国8年以来首次调涨电费。
欧盟和英国也陷入能源危机之中。《BBC》报导,由于天然气批发价格飙高,两家英国大型化肥厂已停工,直接影响副产品食品级二氧化碳,供应减少了约60%,碳酸饮料、啤酒、肉类等恐怕都将供不应求,威胁到12月圣诞节。
石油价格网OilPrice指出,冬天即将到来,欧洲能源短缺,严重的话恐怕会被迫断电,许多工厂也得停工,进而挤压供应链,甚至导致商品价格上涨、通膨飙升。《财星》(Fortune)形容,在这次能源危机中,“没有国家能安然而退”。
天然气成绿色转型最抢手能源
各国打出减碳目标,在环保趋势下,天然气成为最抢手的替代能源。《彭博》另指出,全球正处疫后复甦阶段,对能源需求攀高,但,受前几年寒冬影响,欧洲枯竭的储气量还未能补充回来,多国供应互相竞价,推高天然气价格。
根据《财星》,自今年初(2021)以来,天然气现货价格已上涨400%,电价则上涨250%。《彭博》则引述花旗集团,表示接下来若遇到特别冷的冬天,亚洲和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可能又将比现在增加约4倍。欧洲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基金Glennmont Partners的执行长柏格斯马(Joost Bergsma)表示,能源转型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曲折。“人们必须意识到风险和波动性问题。”他说。
去年(2020),英国风力发电佔全国供电25%,天然气价格低廉,没有拿不到的问题;但今年,北海风力大减弱,风力发电佔比下滑至7%,又未能准备足够天然气储气量,这才敲醒了欧洲的能源危机意识感。
此外,欧洲怀疑俄罗斯为了强调北溪2号天然气管线(Nord Stream 2)的珍贵价值,故意不供应天然气给他们。不过,《雪梨晨锋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报导,俄国其实也正面临异常低的储气量,正努力在冬天来临前补充。
除了喊出减碳,能源进口还需灵活性
《金融时报》表示,欧洲想成为全球“绿色冠军”,但仍有要面对的挑战,尤其目前“灵活性”不够:一次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欧洲能源进口不够多元化,仰赖俄国天然气供应。OilPrice网站形容,俄国总统普京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欧洲市场的钥匙”。两家外电皆认为,欧洲除了喊出2030年前,要减碳至少55%的口号,同时还需要对其他替代能源进行更多投资。
如此挑战不只发生在欧洲,柏格斯马以去年美国德州大风暴为例,当时,天然气基础设施被毁,风力涡轮机也被冻结而停摆,供电影响全球。
此外,能源价格飙高,《财星》和《彭博》提到,这将冲击低收入国家与家庭。巴基斯坦或孟加拉等国负担不起燃料,经济恐怕陷入停摆;根据《路透社》数据,在2019年和2020年,收入最低的10分之1家庭,在电力和天然气花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是前10分之1最有钱家庭的三倍。
今年,意大利政府已花费约12亿欧元,为的是帮助家庭抑制电价及瓦斯价上涨;法国则宣布为近600万低收入家庭提供100欧元的补贴;9月,西班牙每一千度电费的价格达到154欧元,较去年同期翻倍,有家庭为省钱,只能在昏暗灯光下洗衣、煮饭。
全球陷入能源危机,英国甚至在9月重启诺丁汉的煤炭发电厂,似乎在“倒退走”。《雪梨晨锋报》呼吁,在21世纪,关掉电源并不是可持续的策略。各国除了喊出能源转型,同时还需要有完善准备与规划。
这种现象也许对于你们普通人来说无法理解是什么现象,但对于我们业内人来说是很普遍,我来和你们分析一遍你们就懂了,首先这是6世纪的墓地,我们现在是21世纪,21世纪的电源刚好能穿过6世纪墓地中人的头骨,那只能说明,这是一种巧合。
今天分享一台上世纪七十年代无线电爱好者的作品,满满的情怀![泣不成声]这是一台无线电爱好者自制的两管直放式晶体管收音机,我们叫它两管机吧。
整机制作工艺在当时缺工具少材料的年代算是很不错了,面板及其简洁一个电源开关,一个调台鸭嘴钮一个方形喇叭开孔。喇叭网空用金黄色金属网装饰和防护。随着岁月的流逝,漆面已经开裂收缩。虽然比较破旧,但是依然能通过这台自制机看到当年无线电爱好者对收音机的喜爱。
电路板用金属支架固定,可以拆卸方便检修,晶体管用螺丝柱子固定可以随时更换晶体管测试性能。业余品的晶体管在当时叫“唱响管”。能唱响声音大,就是好管子,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心]广播情怀小组简介。
在这里我们一起分享各种收音机,及其维修工具仪器仪表!一起讲述和重温那个年代收音机的故事和历史故事。
在小组里我们可以交流分享收音机,以及技术问题,疑难杂症,我们可以一同进步相互学习!
另外小组里面每个月都有活动!赶快来广播情怀小组和我们一起享受这浓浓的广播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