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廉颇给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二人成了好友,很少人知道他们的结局
- 2、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详谈历史上著名的
1、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廉颇给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二人成了好友,很少人知道他们的结局
由于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盟中有功而被封为上卿,官职在廉颇之上。这让廉颇非常不服气,自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才有今天的地位。他蔺相如只是会耍点儿嘴皮子功夫,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平民出身,凭什么在我之上?于是,廉颇放话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听说后,知道廉颇的脾气,想方设法避开他,称病不上朝。他的门客看不下去了,都以为自家主子畏惧廉颇,对他说:“我们背井离乡跟着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啊!您与廉颇的官位一样,如今他口出恶言,您却躲他,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回答了他们的疑惑,总结起来就是自己连比廉颇更强大的秦王都不怕,更别说廉颇了。现在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自己和廉颇将军。自己忍让廉颇,是把国家危难放在首位,把个人恩怨放在后面。
廉颇得知蔺相如所说的话后,自愧不如,不应该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整个国家的利益。随后,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中请罪。蔺相如热情接待了他,丝毫没有怪罪他的意思。从那以后,两人成了好友,齐心协力保护赵国。这是成语“负荆请罪”的出处,蔺相如和廉颇的这段故事也被写进了教科书中,被人们传颂。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结局,俩人后来怎么样了?
不久,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即位,是为赵孝成王。公元前259年,赵国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也病危,秦国趁机对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派廉颇率军抵御秦军,他认为不适合与强大的秦军直接交战,利用地理优势等跟秦军耗着,才是最好的办法。结果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出战”,从而让赵括代替了廉颇的位置。
事实上,赵括初出茅庐,只有理论知识,不懂得变通,根本不适合与老练的白起作战。蔺相如带病劝说赵王,赵括不适合出任将军。赵王不听,执意如此,导致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差点亡国。好在其他五国出手相救,才没有被秦军灭亡。蔺相如大约也是在这时候去世的,之后原本还能和秦国抗衡一下的赵国,元气大伤。
虽然蔺相如去世了,好歹还有廉颇这名老将保卫赵国。燕国企图趁赵国还没有恢复元气时吞并赵国,却被廉颇打得落花流水,被赵军包围了都城。燕王立马怂了,拿出5座城池求和,赵王才答应停战。有廉颇在,赵国不至于被人欺负得很惨。
然而,赵孝成王去世后,继位的赵悼襄王立即解除了廉颇的兵权,让乐乘替代在外领兵的廉颇。由于受到排挤,廉颇一气之下攻打乐乘,后者逃走,他也投奔了魏国。魏王只是收留了他,没有重用他。此时的赵国没有廉颇镇守,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而他也想回国。谁知赵王派去魏国的使者被廉颇的仇人收买,回去说了不少廉颇的坏话,让赵王误以为廉颇老了,没用了,便打消了重新重用他的念头。
楚国得知名将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把他接到楚国。但廉颇在担任楚国将领后,始终想着回赵国施展拳脚,却没能如意。加上他在楚国没建立什么功劳,变得很抑郁,最终在异国他乡去世。廉颇死后不久,赵国就被秦军灭亡了。
2、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详谈历史上著名的
和氏璧
“完璧归赵”典故在缪贤家见过和氏璧的碾玉师辗转到了秦国。一次酒后与同行们吹牛,无意间说出在赵国发现失传已久的和氏璧,这可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秦昭王得知和氏璧在赵国出现的消息,心里不由一动。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只要听说哪里有美女哪里有宝贝,就一定要想办法弄到手。如今听说和氏璧在赵国,便起了觊觎之心。于是,他派人给赵王送去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宝玉。赵惠王收到秦昭王的信后,立即召廉颇、郭开等大臣商量。他担心把宝玉给了秦国,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邑,只会白白受骗。可要是不给呢,又怕秦军马上来攻打。
廉颇说道:“依臣之见,秦昭王对和氏璧恐怕是志在必得,割让十五座城邑未必是其真意。以赵国的实力,是得罪不起秦国的,最好的办法是派一个人出使秦国,看秦昭王是否真的愿意拿十五座城邑换和氏璧,若是真的,就换;若是假的,则见机行事。”众人觉得廉颇的意见有理有节,赵惠王也很赞成,但派谁出使秦国,却成了一个难题。众大臣推荐了几个人,都被赵惠王否决了。宦者令缪贤推荐了门客蔺相如。
蔺相如剧照
蔺相如就是以前劝说缪贤绑斧请罪献上和氏璧的那个人。赵惠王立即召见蔺相如,问道:秦昭王欲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能不能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因为用城邑换和氏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和氏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他,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惠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蔺相如说:“大王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草民愿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就把和氏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就这样,赵惠王派遣蔺相如携带和氏璧西行咸阳。
会见秦昭王
秦昭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将和氏璧献给秦昭王。秦昭王大喜,把和氏璧交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只顾夸赞和氏璧,根本不提城邑的问题,知其没有诚意兑现承诺,于是走上前去说:“和氏璧有处不易觉察的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蔺相如说完,斜视庭柱,手持和氏璧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昭王怔住了,秦大臣们也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蔺相如会来这一招,担心他真的撞碎和氏璧。
蔺相如会见秦王
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外臣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况且为了一块玉璧就使大王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五天,派外臣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外臣来到贵国,大王却在章台接见,有失礼仪!得到宝璧,传给姬妾们观看,只字不提城邑换玉之事,分明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外臣现在收回和氏璧。大王如果一定要璧,外臣的头今天就同和氏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秦昭王连忙赔礼道歉,并命人取来秦国地图,点着地图说:“这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外臣才敢献上和氏璧。”
秦召王答应斋戒五天
“九宾”大礼秦昭王见蔺相如振振有词且态度坚决,无以反驳,只得答应斋戒,五天后以“九宾”接受和氏璧。蔺相如要求秦昭王斋戒五日其实是个缓兵之计,他预料到秦昭王并无割让十五座城邑的诚意,回到驿馆后,便命两名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装扮成乞丐逃出咸阳城,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五天后,秦昭王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礼,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献玉。蔺相如进殿后,对秦昭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历经二十一位君主,从来就无信用可讲。如秦杞子欺骗郑国,孟明欺骗晋国,商鞅欺骗魏国,张仪欺骗楚国,等等。外臣实在是怕赵王受骗,已经派人将和氏璧送回邯郸。大王如果真想得到和氏璧,请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王定会将和氏璧完好无缺地交给秦国。”
会见结束带着“和氏璧”离去
秦昭王虽然十分恼火,但木已成舟,想骗得和氏璧显然已是不可能的事,而拿十五座城邑换得和氏璧,那只是一句骗人的鬼话。若因此杀了这个人,既得不到和氏璧,又会落人笑柄。只得对蔺相如以礼相待,然后护送他出境。蔺相如咸阳献玉,不但凭他的机智和勇敢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还顺利地将和氏璧带回赵国。赵惠王论功行赏,拜他为上大夫。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典故。
“负荆请罪”背景
秦昭王没有得到和氏璧,对赵国一直怀恨在心,不久便派兵攻打赵国,一举歼灭赵军两万,占领了光狼城。公元前279年,秦昭王准备与赵讲和,以便腾出手来去攻打楚国。于是,秦昭王派使者到赵国,约请赵惠王到西河外的渑池见面,互相修好。渑池相会是秦、赵两国在政治、外交上的一场斗争。由于蔺相如机智勇敢,挫败了秦王的嚣张气焰,没有让秦国占到赵国的便宜。 渑池会盟
渑池秦赵会盟台
“负荆请罪”典故渑池之会结束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他曾对大家说:“我是赵国大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为居他之下感到羞耻,难以忍受。”并且扬言:“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廉颇口出恶言,并没有与廉颇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避免上朝时廉颇位列自己之下的尴尬局面出现,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一次,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索性引车躲避。蔺相如的门客有些不服气了,一起来直言进谏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他却对您口出恶言,平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还乡吧!”
蔺相如廉颇剧照
蔺相如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昭王相比谁厉害?”大家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昭王。”
蔺相如说:“以秦昭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但会怕廉将军吗?我只是想,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恩怨放在其次。舍小为大嘛!”
蔺相如的话很快传到廉颇耳里,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袒露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惭愧地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丞相您是如此的宽厚啊!”
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
从此,二人结为刎颈之交,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这就是著名的“将相和”和“负荆请罪”典故的由来。
赵惠王二十年(公元前278年),廉颇攻打齐国,大获全胜。赵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6年),廉颇再次伐齐,攻陷九座城池。次年,廉颇率兵攻打魏国,攻克防陵(今河南安阳南)、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
正是由于蔺相如与廉颇交和,才使得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十年间再也不敢攻打赵国。
本文关键词: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概括,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简短,廉颇蔺相如之间的故事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表达了赞美之情,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有哪些,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是什么。这就是关于《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廉颇给蔺相如负荆请罪后》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