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内部员工之间恶性竞争,为了创新和完成额度,同事间关系恶劣,业绩竞争变成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可以用“人吃人”来形容。“人吃人”的结果是人才流失,因为一旦落进垫底的差评类,唯一的出路是下岗走人,连调动到其他部门,换一个岗位的机会都没有。每年部门经理必须完成某个百分比的淘汰率的额度,常常为了填满这个额度,部门出于自保本部门的优质人才,就得选择一个替罪羊来受难,这种选一个替罪羊来完成淘汰额度的办法,亚马逊内部被称作“礼貌地把人推下车”,这是亚马逊零售部门的管理毒瘤。在这种强制淘汰机制下,亚马逊失去了好多人才,以至于硅谷的其他公司比如脸书,直接在西雅图开了办公室,接纳亚马逊内部恶性竞争淘汰下来的人才。
被下岗的亚马逊员工一方面是勤劳苦干,被其他硅谷公司热抢;另一方面又像中毒后遗症一样过分竞争,打了鸡血的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硅谷猎头专门给前亚马逊员工起了一个外号,“亚马混蛋”(amholes),跟“无耻混蛋”(assholes)就差一点点。(书摘:凌岚:《美国不再伟大?》)
——很多情况跟当下的中国互联网界是类似的。国内大厂不也有通过评级淘汰,号称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也有在疯狂内卷中被淘汰的员工去到别的公司,把这种内卷文化带过去导致原来同事的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