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中国企业插足的美国市场上,各大汽车制造商拼命争夺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份额。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锂电池是新的石油,国内汽车业正寻求在这一市场份额中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这要从在美国建造锂离子电池开始。这种电池能很好地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目前,大多数电池都是亚洲制造。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中国的宁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CATL,制造了全球约30%的电动汽车电池。
法利和国内汽车行业的其他企业,正在努力将生产带回美国。
福特正在与合作伙伴SK Innovation在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建设三个电池工厂。福特本周完成了与SK的合资项目,该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这些工厂,这些工厂将在2025年左右启动。
SK还在乔治亚州建设电池设施。该公司在2019年初破土动工了一个设施。第二家工厂已于2020年宣布成立。据该公司称,这些工厂的总产能应达到每年约22千兆瓦时的电池产能。
福特和SK的工厂每年将生产价值高达130千兆瓦时的电池。这足够每年生产大约150到200万辆电动车。
通用汽车公司也有三个美国工厂的计划。它正在与合作伙伴LG化学一起建设产能。这三家工厂每年应生产价值约110千兆瓦时的电池。这三家工厂应在2022年、2023年和2025年启动。
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的工厂于2020年破土动工。该公司早在2021年就宣布在田纳西州的Springhill建立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开业。今年3月初,通用汽车和LG宣布计划在密歇根州投资17亿美元,将密歇根州一家工厂的产能提高五倍。
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有两家工厂的计划,其中一家位于安大略省,每年应生产约80千兆瓦时的电池。据该公司称,安大略省的工厂将于2024年启动。LG化学是Stellantis在该工厂的合作伙伴。
三星SDI是2022年3月宣布的一个工厂的合作伙伴。据Stellantis称,工厂的位置还没有选定,但生产计划在2025年进行。
其他几家电池厂也计划在加拿大建立。Britishvolt宣布在2021年10月建立一个60千兆瓦时的工厂。初创公司StormVolt宣布在魁北克建立另一个工厂,也是在2021年10月。这两个工厂的启动日期尚不清楚。
不仅仅是传统的底特律三家公司在计划美国的产能。
12月,丰田汽车选择了北卡罗来纳州作为其美国电池制造厂。丰田表示,它将生产足够的电池,每年为约1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这使得该工厂处于90千兆瓦时的范围。
特斯拉当然也是电池电动车的领导者。它既购买电池,也自己制造电池。它的估计产能已经达到约100千兆瓦时,并有计划在这个十年结束前将其扩大30倍。特斯拉还也需要电池用于其储能业务。
然而,特斯拉的目标有点模糊,而且,该公司通常不会发布细分其资本支出计划的新闻稿。3,000千兆瓦时的目标可能是汽车制造商的年度需求,而不仅仅是它计划生产的东西。
特斯拉在内华达州的第一家电池厂是与合作伙伴松下电器一起建设的。周三,松下宣布将在堪萨斯州建造一座电池厂,将雇用约4000名员工。
不包括特斯拉的野心,已宣布的计划总共有近600千兆瓦时的电池容量。这可能将花费500亿至600亿美元来建造,并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制造,大约每年800万辆电动汽车。
这足以让美国大约50%的新车销售成为全电动汽车。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能力应该在本十年中期就能实现。
在电池产能之后,汽车制造商可能要考虑电池供应链。其他材料,如镍和钴,都来自其他国家。而今天,这些材料主要在亚洲加工。
这是新时代能源独立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目前,该行业正在一步一步地前进。
来源:2022/07/16日经英语新闻转发《巴伦周刊》Al Root的文章
今年已经换了好几家的旗舰机了。
大概说说其中几款我感觉还可以的机子。(此贴完全主观讨论)
小米10:用了两个月。我买到的是华星屏,可以说显示效果也不弱。让我放弃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前置摄像头歪了,强迫症完全受不了。
一加8pro:2K+120hz简直不能太爽。8pro给我感觉就是硬件各方面基本无短板,手感,质感都非常棒。唯独就是系统。唉,其实我用过一加3,一加5,一加7,一加7Tpro。说实在氢os11是真的让我失望。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Root安装模块来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可惜……主要是体验过小米的MIUI12回头体验氢OS让我真的难受,我个人最需要的就是全局小窗和手机分身(或者拥有完整的隐私空间),氢os其实我觉得加上这两个功能完全不影响氢OS的核心,完全不会变得不轻快。所以再最后还是没办法忍受缺胳膊少腿的系统,直接换了机子了。一加8pro不出意外应该是我最后一部一加了。除非他后期加上这两个功能。不然我不会再入手一加了。
三星 Note20 Ultra 5G: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一款机型了,也是让我意外的一款手机,真的说意外完全不过分。我记得我上一部三星还是note4。那时候觉得三星系统是真的不好用。可是N20U给我感觉无论是质感,手感,系统等各方面都非常的平衡。
系统方面我觉得是一加和小米的中间值,轻快无广告,该有的都有。虽然2K和120hz不能同时开,可是我觉得N20U这块屏幕用1080p并不比一加8pro的2K差。如果要说短板的话我感觉就是充电速度有点拉胯,毕竟属于旗舰机型了怎么说也要来个45W吧。国行root以后刷soul rom简直不能太爽。(最主要是可以换图标和可以开全局120hz和亮屏快充。这就很爽啦!)别说我傻,三星pay我换手机我感觉我都用不上。
最后说说这种贴膜质感细节真的可以!哈哈![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数码圈八卦# #数码新鲜事# #数码圈的趣事# #数码爱好者# #数码迷#
#vivoXFold# 再见折叠屏,永远不见。
我就是来自酷安的原创作者,酷安id:你有困难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王,本文为本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举报。
#vivoX90Pro+# 欢迎x90pro+,用了半年折叠屏,终于准备卖掉了,作为一个折叠屏用户,我发表一点点我的看法,内容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不适,但我也是实话实说,不喜勿喷,不想看可以划走。
经过这个半年的磨合,发现折叠屏还是不适合我这类人群使用,首先我半主力机是13PM 256的,主要用于后勤保障工作,哈哈,就是存放微信聊天记录,一些重要但并不隐私的数据,相对来说还算稳定一点,当然我也不是吹苹果,看看我的帖子就知道我这个苹果熬死了三代安卓旗舰,第一台小米mix4 12+512,第二台小米11ultra 12+512,第三台当然就是这xfold 12+512的了,对于安卓我总有那种内存焦虑,所以我安卓只买512的,小米手机是对我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印象,用过的都知道哈,这里脑补我就不喷了。
重点说一下这个xfold,当初这个手机没入手的时候睡觉都不安稳,直到入手酷友一台准新机,到手是惊艳的,曾经高价低配的蓝厂竟然可以做出来这种极具性价比的水桶机,上手体验确实强于其他折叠,当然了我也没用过其他的折叠,也用不起,没那个实力,接下来就是各种折腾了,由于习惯了root手机,我是各种折腾终于解锁root了,开始了各种调整,以便于和之前用过的小米一样,准备压榨他的极致性能,结果大失所望,蓝厂由于大多数都不能解bl锁,所以没有多少大佬玩蓝厂的,我折腾了一个月,用了yc,ct,scene5,结果是大失所望,蓝厂有自己一套调度,其他的调度压根用不了,用了反而手机反应变差,逐渐我也就放弃了折腾,就一直安安稳稳的用着,折叠的劣势也慢慢的体现了出来。
由于刚开始还处于兴奋期,折叠的不好处基本忽略的,后面就感觉拿着用很别扭的感觉了,用外屏吧,看抖音快手之类的视频都会有一定的遮挡,用内屏倒是没问题,但是内屏一个手难以长时间掌握,就算我这种农村经常抗120斤麻袋的体格也不行,而且内屏大多数都不能适配,就是直接给放大,显示的东西反而比外屏少,主流软件呢给你做一个平行世界,这玩意不是我说极其难用和bug多,估计也是没有去好好的适配,估计目前折叠屏就这样了,奇葩的4:3屏幕比例,安卓原生就不存在这个分辨率,只能是由着厂家自己调试,有些软件得内外屏切换着用,至于游戏,用了折叠就戒了吧,用外屏玩,发热巨大,甚至不如一千块的手机,内屏玩只能16:9或者4:3的比例,厂家都不给个18:9的比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甚至系统软件都不给个小窗,更别说分屏了,分屏基本和游戏无缘了。
接下来就是折叠的散热瓶颈了,日常用确实不错,折叠状态轻微发热,展开状态感觉不到,这手机可能就得展开玩才会发热好点,折叠的散热真就是少得可怜了,白瞎了这么大的体积了,哈哈,当然了,本身这个形状也做不大,随便用用还是可以的。
悬停也是个不错的功能,我多数用不到,看电影我为啥不用大屏幕呢?聊胜于无吧,多少有点用处。双屏超声波指纹这个是好东西啊,第一次体验这玩意,真的好使,基本秒解,太阳底下也是秒解,这个真的好评,至于拍照,恕吾直言,用过11ultra的我只能说这个一般般了,不过偶尔也能拍出一两张惊艳的照片。
整体来说折叠屏,我这里不单单指这个xfold,而是指所有的折叠屏,其实都不好用,可能三星做的早要好一点,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折叠真的很垃圾的,当手机用有些费劲了,不如直板机,外屏使用大于内屏使用,一部分糟糕的适配实在是影响体验,当平板用,4:3真不如16:9的舒服,散热电池体验都不如平板,除了便携性可以吊打平板,所以说有大屏需求买个平板吧,ipadpro或者iPad mini6这种的都是不错的体验,对于折叠,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可以玩,但不要作为主力机,手头宽裕的正常用就行了,两个手机美滋滋,当然一部分人就会喷我了,我的折叠就是主力没问题,只是你没问题而已,还有拿老年机当主力的70岁老爷爷他也是没问题的,哈哈。
最后告一段落了,发现今年蓝厂竟然香了,今天的x90pro+中午就会到货了,有些期待了,哈哈。
文章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也是随便说了点,当然有优势就有劣势,自行斟酌就行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再见了折叠屏,永远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