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两个offer,中兴微蓝剑,上海华为海思17级,大家觉得该怎么选呢?
1.中兴微蓝剑在二线城市,离家近,总包在60w左
右。
2.海思在上海,生活压力大,总包在 65W。
个人倾向于去中兴微,这个总包在二线挺香,而且
博士毕业,也快30岁了,想在二线定居。
但是看大家似乎都不建议去中兴,不知道是出于什
么考量。因为学到的技术有限吗?中兴上班强度应
该比华为小一些吧?
还有个二线城市某 211高校的offer, 但是是非升即走,不过听说政策还不完善,三年考核后不达标的再延三年。月到手1w多一些。个人觉得在高校科研上较难出成果。去企业进去ic设计行业,能学到许多东西。
大家有什么建议吗?感谢!
网友直言:18K才是录取理由,中兴应届看了都直摇头
三个候选人都到了第六轮终面,两个985211,一个师范类二本,均有五年以上互联网运营经验。
最后拿到offer的老铁是二本学历,拿的18k+,事后跟他聊了下压力面为什么能对答入流,对业务发展也看的比较长远,他说自己看了两百多遍“猫鼠游戏”和“华尔街之狼”[震惊]
#面试##互联网#
上海交通大学2020届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1.本科深造率68.20%,保研率33.51%,非常高!(本部)
2.本科就业率95.08%,签约率21.08%,比较真实!(本部)
3.代表企业(除附属医院和本校)
华为402
中兴75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69
《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高校!
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
报考建议:
想留沪可以重点考虑
有没有用过中兴手机的老铁,能来说说它的手机使用体验怎么样。本来是预定了nova9Pro,但还是忍受不了药丸屏暂时退订了,而它又没有其它的备选机。现在想在荣耀60系列、中兴手机里面重新选择。但对中兴手机又一点都不熟悉,不像HW手机用了7年了知根知底,HW的旗舰机除了价格有点贵,使用体验确实是越来越好(相对于它自己来说是年年进步的),荣耀旗舰机稍次一点,麦芒那类只是中端机价格的使用起来还是差强人意(搭载麒麟980/990/9000/985/810/820的都算可以)。当然不是因为反感中兴这个品牌才没买过中兴手机,只是ZTE.mi.BYD这三个品牌LOGO的确让我感觉差强人意(还好现在BYD用秦唐汉当车标了)。一看这价格也不比mi贵多少,但为啥销量会差那么多。它还有一个搞不懂的骚操作:骁龙768G卖2598,骁龙870卖2098,骁龙888卖2298,最不可思议的是天玑720卖1998[捂脸]是忘记更新价格了还是不指望手机业务了?没有HW的命却得了HW的病。技术也有,品牌也够响,又没有像HW那么招黑招攻击,可为啥销量总是起不来。尤其是它的子品牌努比亚也没有做起来更可惜。当年大名鼎鼎的中华酷联现在全军覆没,华米OV也变成了现在的荣米OV了[捂脸]
不推荐你学医,因为学习时间太长,回报太晚。如果只是读个医学硕士就业很难有好的发展;但是读完博士等到能挣高工资——35岁以后。你确定能够心平气和地熬十几年?不推荐你学金融或者当律师,因为金融圈、律圈挣大钱的都靠资源。你费尽心力求爹爹告奶奶拉到的贷款、存款,可能不及别人一通电话搞定的零头。别幻想成为股神,哪有什么股神?股神都在那里面。也别幻想成为百万年薪的律师,高佣金的活儿轮不到你。不推荐你考公,公务员明面的收入实在不高,但凡要混得不错,那也要长袖善舞、左右逢源。所以你没有多少选择,只能走技术路线。掌握一门国家和市场都需要的高级技术,一技傍身走天下。话虽不好听,却是我们发自肺腑的建议。在几十个工科专业大类中:计算机、电子、电气是最推荐的门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最推荐的高校。
211就业王,寒门弟子的天堂,多高的分读西电都不会后悔
南投县,算是台湾最不发达的县,位于台湾岛的正中间,因为中部是山区,所以南投县发展欠佳。
但即使这样,南投县还拥有三所大学,其中的暨南国际大学,和大陆的暨南大学同宗同源,在国际排名1000多名,属于大陆211的水平。另外两所为中兴大学和南开科技大学(私立)。
暨南国际大学,简称暨南大学或暨大,前身为清末设在南京的“暨南学堂”。暨大现设有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科技学院、教育学院与水沙连学院等五间学院。
中兴员工在职场自媒体发文:自从裁员之后,脉脉上戾气少多了;
他说,更多的是无奈,迷茫,求助和抱团;
今天跟公司hr好友聊了一会,很多特别优秀的应届生都找不到坑位了;
为了一个根本没有编制的岗位苦求一次面试的机会。
他说,这种场景确实让人很心痛;
遥想当年,自己放弃考研,加入中兴;
而发小则心高气傲,备战两年,考上研究生,结果呢~
遇到最寒冷的求职季,想让我内推;
问了好几个业务单位领导,都是没有结果;
最后,他说,希望大环境好起来吧。
楼主继续说,那么多60,70分享他们创业成功的故事;
他们分分钟在深圳,上海和北京那么多套房,我就陷入沉思;
到底是他们造就了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他们?
蚂蚁员工:中兴人居然也开始凡尔赛了,不是天天抱才对么?
有人表示,不要贩卖焦虑;
大气候不好,教会年轻人蛰伏,现在是跌回本来的样子;
今天还看到一个985哲学博士到处找工作,县级的编制就不要他;
找了一年工作了,面试了10多次事业编制,还是没着落。
今年确实是非常艰难了。
另外,还有1076万毕业生嗷嗷待哺呢,竞争空前残酷啊。
有个稳定的工作就好好珍惜吧,不要胡思乱想了。
只能期盼和等待经济的复苏了。
腾讯有个小伙子,因为不满工作时间,不愿意加班,怒怼领导上了热搜,今天有人爆料被HR通知永不录用,并且通报全行业。
多年前我看过一部NHK的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兴在埃塞俄比亚建设通信网的故事。欧美国家表示3~5年才能建成的全国性通信网络,中兴中标后8个月就建成了。
镜头跟踪了一个中兴的员工,他从下飞机后就坐越野车奔向工地,直接开到了铁塔旁,他穿着皮鞋就登上了铁塔检查故障情况。
中午吃饭的时候,有几个黑人妹子炒菜,员工们拿着个饭盆儿盛饭盛菜,然后蹲着吃饭,就好像西部老农一样,记者问他们情况,这些像农民工一样的人都是国内985毕业的高材生。
他们一天顶两天甚至三天那样用,所以能在国外披荆斩棘屡获订单。
袁隆平、黄旭华、于敏、孙家栋、屠呦呦、钟南山…这些共和国英雄,哪一个不是常年996?
去年我去卫星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交流,交流完一起吃饭聊天,我说“你们肯定都是996吧?”
所有人都笑了,回答到“我们很羡慕996,因为我们是007。”
实验室里有我一个朋友,我私下问他“难道没有员工抱怨加班吗?”
他回答真没有,有个女员工可能是能力一般,哪个项目组也不要她,她可以准点下班轻松自在。然后找领导哭去了,要求进组加班。
前几年经常有报道,称代工厂里经常加班剥削工人,引来网友们的一致批判。
后来有人报出真相,其实是工人主动要求加班,因为可以挣双倍工资,为此还要给工头说好话。
前面说的那些人,无论是共和国英雄,还是代工厂的员工,他们都是主动选择的996,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超强努力,换来了中国的突飞猛进,我们都在吃他们996的红利。
当然也可以选择慢条斯理、四平八稳、到点下班的工作模式,无非像印度那样,一艘航母造30年。
记着前几年看过一个数据,腾讯员工平均年收入79万元,这背后是对员工个人素质和极高工作强度的交换,几乎所有人都对此心知肚明,唯独这个小伙子没有看懂。
其实这个小伙子没错,他只是选错了单位,如果进一个年薪4万的单位,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
现在我越来越相信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欣赏差异性,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
过年免不了见亲戚,有个亲戚不到50就歇了,天天就是跳个舞打个牌,不仅没有996的烦恼,甚至连上班的烦恼都没了,想吃吃想喝喝,日子过得很惬意。
我当北漂劳作,人家舒坦躺平,各得其所,互不骚扰,这样挺好。
没人逼你996,一切全靠你自愿。
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跟996无关的人,逼所有人都不能996,这就是多管闲事了,违反了“各得其所,互不骚扰”的社会相处原则。
这些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到点下班,然后也挣79万,这就不讲理了,您说呢?
选华为还是中兴?好纠结!
大佬们,offer如何选择
211本,985硕,天坑专业
1.华为客经,全国分配,14k的白菜价
2.中兴mkt技术,base南京,17k海外半年,加上海外补贴一年到手30+吧
3龙湖商业仕管生,16k年包26-33w
请大家给点建议,谢谢!
#话说职场#
#金粉社区#
211硕一, offer投票:
1-之江实验室,杭州,生信云平台研发工程师,
n* (13 ~ 15)
2-华为od,西安,弹性云计算, (n+2) *(13+2/4)
3-中兴无线,西安,芯片相关平台搭建,后期可能参与ai或者CI/CD, (n+2) * (12+? )
4-滴滴自动驾驶,北京,算法平台搭建,
(n+9) * (12-15)
还有华为软件特战队在面试流程中,听说流程很慢
城市可能更倾向于西安,目前没有在北京或者杭州定居的打算
#有多个offer时怎么选择##互联网# #offer# #我在头条搞创作##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offer##职场##北京# #北京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