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荣耀和京东方从2013年就开始密切合作了
正因为如此,京东方的屏幕一直都成为荣耀的首选供应商,最让我们惊艳的就是从去年开始,荣耀60pro系列采用的屏幕让大家眼前一亮,今年的#荣耀Magic4# 系列同样也搭载了京东方屏幕,屏幕调教和素质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而且荣耀和京东方深度合作,带来的屏幕调教,让高频PWM和高刷新率兼得,这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合作模式了。
#数码资讯# #科技快讯#
卢伟冰:不好意思了各位,我再放个大招
说句实话我本以为红米note12pro的销量一个小时能到35万台已经算是大招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卢伟冰又玩了一个“新花招”,而且超过了1500万人次观看,当然这也算是大招了,但是真正的大招,说句实话,我觉得应该算是卢伟冰所说的两句话。之所以在10月31日晚,小米公司联合B站开启“来,买出个正义!”直播活动中,高峰时段观看人数创纪录地突破了1500万人次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两句话,这才是真正的大招:
①卢伟冰在直播中所说的一句话符合了现在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他说:如今年轻人的消费观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性价比,这给了坚持商业正义的企业一次发展机遇。
这个事情说白了就像是小米刚刚进入国内的时候,2011年的时候智能手机是处于初期的阶段,所以在消费者眼中这算是新奇物件,也是因为如此所以大家愿意花费更多的预算来选择,因为我们觉得值得这个价位。
但是当小米和红米出现之后,打破这份宁静,比如同样的配置他放在了1999的价格,不少人会好奇,这和其他厂商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当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让更多的年轻用户群体关注到了这个品牌,所以就像雷军所说小米是梦幻开局,2013年红米第一款手机的销量就有4600万,这个时候,其他厂商当然着急,所以纷纷模仿。同时更高价格的机型,也要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让用户看到特色,要不然大家都跑到小米这里,所以他不仅催生了更多的竞争者,同时还有让整个手机市场变得紧张起来了,加快了发展的速度。
所以现在性价比成为了每个厂商所追求的,同时我们也感受了,随着竞争者越来越多,现在的性价比手机相比之前进步还是挺大的,质量变的更好了,配置也更加完善,颜值拍照类型的各种性价比机型层出不穷,实际上说白了就是了抓住了人们的内心想法,同时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②第二句话是:Redmi钻研哪个赛道,哪个赛道的产品体验和性价比就要提高一大截。
实际红米的存在,确实让每个人都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快乐。因为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厂商,这样来说吧,原来的千元机,我们能买到的手机,可能配置都没有办法来看,而现在红米到来之后,配置越来越高。今年的市场应该比较明显,红米把天玑8100放在了千元机中,而且现在不到一千五,而且颜值这么高,那么其他品牌自然也要努力,当然并不是说性能要超过,只是说他们可能会在其他方面表现的更好一些。
红米note12pro则是进一步压缩了其他厂商的空间,因为天玑1080系列相当于高通778Gplus,但是外围配置,红米的imx766镜头和ois光学防抖,这可是三千以上的手机才能用到的镜头,而且包括2亿像素以及210w的快充,屏幕方面也是业界首个千元机用上柔性屏幕和高频pwm的1920hz调光,而且我也去线下看了一下note12pro的白色,可以堪称是千元机的颜值天花板
有一说一这个“大招”确实是从心理方面瓦解了用户的想法和心思,不过客观点来说,我觉得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红米的配置内卷越严重,我们在同样的段位 以及区间之内,选择到的手机配置就会越来越高,这确实是现在年轻人想要的。
这方面,小米应该是第一吧,今年第二季度小米的AIoT平台的智能设备已经超过了5.27亿台,确实挺猛的,米家的智能设备性价比都比较高,卖的确实挺好的。
2010年,小米踩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迅速在手机领域杀出了一片天地,2013年时,嗅到了物联网来临气息的雷军找来德哥(刘德)开始了小米生态链的宏大布局,现在来看,雷军的眼光还是很超前的。
光棍节马上就来了,小米这边优惠已经开始了,手机最高优惠1000,小米12S和小米12S Pro优惠30,红米65寸电视直降1000,预售期订金至高可抵1300元,米家各种东西还是挺多的,补贴还是很多的,早买早享受啊,最肉31号送个电竞手指套给大家抽奖详情
iphone5s功成身退,成功入手13pro
大概是2013年末用上的iPhone5s
算算时间,八年左右
其实iPhoneX出来的那一年就有换机需求,但是前几年出的iPhone颜值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下一部手机。
好不容易等到iPhone12,直角边框,看到她的瞬间 这不就是我想要的下一部iPhone嘛
刚开始很坚定的要买12mini,后来不知咋地总觉得少点啥,犹犹豫豫的到后来还是没买
很幸运,终极等等党 终于等到了13Pro,各方面都很满意,最满意是续航提升
现在只期待早点发货吧
感谢小5s的多年陪伴![看]
2013年农历7月14日18:30分左右我在东莞万江龙湾村附近的东江河里游泳,当时我离河边只有5米远,水深1.5米,我身高1.8米,我觉得这个位置的水流不急,水深度也可以,而且还有几个龙湾村的村民也在游泳,所以我觉得在这片水域游泳应该是很安全的,当时间快到19:00分的候,游泳的人只剩下我和一个货车司机两人了,其它人都上岸了,这时我无意间发现河中间水流很急的地方好像有个人游泳往我这边过来,大概有50米左右的踞离,速度很快,只看到朦糊的头和脸,我感觉不对劲,立即叫货车司机一起上岸,当我们两个人刚上岸,我转头看见水中游泳的人头就已经到了我刚才游泳的地方,只看到人头在水面停流几秒中就往水下消失了,而我足足在岸上看了7分钟左右,再也没发现那个会游泳的人头了,然后惊魂未定的离开这个危险之地,这时我才发现货车司机早被吓跑了![泪奔]
据惠州市蓝天救援队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捞鱼竿而溺水的事故呈现高发态势,平均每个月有3到5起,提醒广大钓友切勿盲目下水。#广东dou知道
00:11直播带货和《吐槽大会》,很多人再一次被罗永浩圈粉。此前,罗永浩因曾经喧嚣一时的锤子手机而欠下6亿元的债务,可是四年不到就还清债务,老罗当年锤子失败和今天的成功,离不开这几点。
站在风口末端,更需直面更高门槛的挑战
企业一旦错失风口,其发展就更加艰难。虽然路径更加清晰,但门槛已经被抬高,好的资源已经被抢占,大部分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摘取。
因为直播带货和《吐槽大会》,很多人再一次被罗永浩圈粉。此前,罗永浩因曾经喧嚣一时的锤子手机而欠下6亿元的债务。
锤子科技创立于 2013 年,距离小米开启互联网手机风物已经有三年了。
恰恰是这三年时间,成了锤子手机迈不过去的坎。2014 年5月,第一子手机子正式发布。硬件配置方面,锤子T1采用了当时综合性能最高的骁龙801四核处理器配置。其使用的日本显示公司生产的4.95寸像素眼显示屏也是当时全球最好的显示屏之一。
锤子手机预装的锤子1.0系统,也因定制的九宫格和十六宫格桌面而广受好评。同时,得益于罗永浩的个人魅力与宣传策略,“情怀”和“工匠精神”都成为被热血青年牢牢记住并推崇的热词。仅在罗永浩发布演讲期间,锤子手机就卖出去了12万部。
但客观规律是必须被尊重的。任何产品的上市,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周期。尤其是像手机这样的复杂系统,更需要通过长时间与大发货量来逐渐发现缺陷、稳定质量。
锤子手机上市时,小米手机已经逐步趋于稳定,何况已沉浸在手机行业多年的华为。在市场上主流产品的质量都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之后,消费者对质量的基本预期也会上一个台阶。
事实上,锤子T1手机的当年销量远未达到50万部的目标。锤子T2手机销量更低于锤子T1,还创下了半年时间手机掉价1000元以上的纪录。
从此锤子手机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旋涡:出货量低、退货率高;导致难以积累经验,还得不到代工厂与供应商的重视和支持;最终产品可靠性改进不够,用户不买单。锤子手机的自身品牌定位与手机可靠性形成强烈反差。由于步子迈得太大,锤子手机的质量已经支撑不起“情怀”与“工匠精神”
因此,锤子手机的后续型号一直到坚果和坚果Pro,都难以逆转局面。2019 年,锤子科技的手机业务和坚果品牌被转让。事实上,与锤子手机同时或更晚推出的360 手机、乐视手机等互联网手机同样都没能真正打开市场,最终难逃消亡的命运。
老罗的失败在《纵深》一书中被分析得很透彻。
一,空间减小:幸存的参与者对市场进行了划分,只留下狭小的市场空隙,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摘走。新进入者必须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并重新定义细分市场。
二,门槛变高:在经过几年的疯狂发展后,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跃升到更高水平的台阶,用户的品牌认知和质量认知已经初步形成。因此,新进入者在启动之初就需要达到这个台阶并实现超越,才能抢下一块蛋糕。
三,资源短缺;价值链上原有的合作伙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利益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同时,整个产业链上的产能与研发能力都会向原有合作者或更大规模者倾斜。新进入者必须在市场与产品上都取得持续成功,才能稳定地获取资源。
四,资金短缺;即便可以获得第一笔资金,新进人者也必须在市场上快速打开局面,才能形成稳定的现金流或者获取资本的青睐。
一个企业需要考虑到什么才能成功或者稳步发展,《纵深》书中总结了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有哪些领先的核心控制点?
二,这些核心控制点有多领先?
三,这些领先优势在受到挑战转为落后之后,能够反超吗?
四,这些核心控制点之间以及与其他非核心控制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协同?
五,有哪些已经存在的正循环?
六,有没有能够改进的地方?
如果你的企业有这样的考虑和应对,那么离成功不远了,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华为“战略体系蓝血十杰”曾志和王程宇共同写的《纵深》这本书,书中全面解读了“压舱石”经验和战略框架,可以让你学到不一样的思维和企业管理理念。
喜欢的朋友点击下面蓝色链接即可带走。
纵深(套装4册)
盘点历代小米电池容量与充电功率:
小米1:1930mAh电池,5W充电功率,2011年;
小米2:2000mAh电池,5W充电功率,2012年;
小米3:3050mAh电池,10W充电功率,2013年;
小米4:3080mAh电池,12W充电功率,2014年;
小米5:3000mAh电池,18W充电功率,2015年;
小米6:3350mAh电池,18W充电功率,2017年;
小米8:3400mAh电池,18W充电功率,2018年;
小米9:3300mAh电池,27W充电功率,2019年;
小米9 Pro:4000mAh电池,40W充电功率,2019年;
小米10 Pro:4500mAh电池,50W充电功率,2020年;
小米11:4600mAh电池,55W充电功率,2021年;
小米12:4500mAh电池,67W充电功率,2022年;
小米12 Pro:4600mAh电池,120W充电功率,2022年;
从历代小米数字系列充电功率和电池容量来看,只能说小米手机在充电功率这件事上一直在进步,并且是越来越强。尤其是小米12 Pro上的120W充电功率是真的猛,搭载了自主研发澎湃P1充电芯片实现了单电芯实现120W充电功率,这在目前行业里面算首例了。大家觉得小米猛不猛?
今天把2013年购买的5S拿出来充了一下电,快十年的机型了,还在推送系统更新通知……2015年购买的6S也在前不久推送了升级……2017年初购买的华为mate9Pro更新到9.1后台就再也没有推送升级了,但目前这款机型依然流畅……现在用的是2018年购买的mate20Pro已经升级到了最新的系统了……只要生产制造者不抛弃这些机型的系统更新,推送升级我就会一直升下去,不管是苹果还是华为………
科技就是借鉴!所以华为Mate50采用了苹果的刘海设计,iPhone14 Pro则模仿了华为的药丸设计?
华为Mate0系列和iPhone14系列都发布了,争议不小,尤其在外观设计这方面,老罗又忍不住吐槽了,据说罗永浩直言“苹果这些年的工业设计太烂了”。
怎么说呢,互联网时代就是你模仿我,我模仿你,你玩出花,我玩出草,各有各的玩法。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小米创立至今已经12年了,而在这12年的时间里,小米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制造业,丰富互联网加智能制造,实现最大化的用户利益。
小米抓住了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思维快速扩张,并且雷军也提到了,小米成功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所以现在还可以看到市面上有不少产品和小米产品很相似,这就是因为复制了小米模式。
小米已经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各行各业,多达100多个,且小米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投资生态链企业,覆盖面相当广。所以,在科技领域,模仿并不是坏事,这也算是一种借鉴,只要能够成功,只要能够进步,“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也没什么错,你觉得呢?更何况老罗自己的运动品牌不也复制耐克吗?当然,他会美其名曰“复刻”,其实是一个道理。
看了下,x乎对小米11Pro和Ultra的评价也很高。
没办法,堆料太暴力美学了,能喷的点很少;我本来对Ultra的双屏和重量都不满意,但是一看昨晚到现在的销量......“人民群众喜欢,我不喜欢,我算老几?”
特别是相机的堆料,接受度之高远超我的想象。
我现在甚至觉得小米11Pro和Ultra的总销量,有可能持平小米11甚至超过......我过去总是鼓吹“超旗舰理论”——“消费者总是想要更牛的旗舰产品,不得已才捏着鼻子买性价比”,现在果然应验了。
下半年肯定还有半代更新的产品,我现在已经无法想想小米会拿什么东西装在新的超大杯上面了。
凭实力拿下的高端市场,大家都服气;2013年的时候,还有大波人觉得“小米”名字Low,前两年还有人装外宾鄙视小米用户,现在小米却活生生做成了高端,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