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背景
8月27日,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市、天津市、北京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设立外资独资医院。业界认为,此次试点标志着国内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洋医院”能否在中国顺利地生根开花?它会不会成为国内医疗市场里的一条“鲶鱼”,刺激公立医院加快革新的步伐?把国外优质医疗资源的“蛋糕”做大做强还将面临哪些门槛?且看各方说法。
开放促进竞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 蔡江南
我国医疗行业是政府管制较强的行业,且大量优质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进多元化办医,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很多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调整,均是以非公立医疗机构为先例展开的。等到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市场比重占较大时,外在竞争压力就会成为倒逼公立医疗机构调整服务和价格的动力。《通知》的发布对外资独资医院吸引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外资独资医院在中国的发展、促使公立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和刺激民营医院质量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由于外资独资医院一般在资金、规格、服务质量等方面优于本土民营医院,它的进入将有力提升我国现有民营医院的整体水平,也会对公立医院产生外部竞争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较终受益的会是老百姓。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 邢厚媛
两部委此次放开外资独资医院试点意义有两点:,我国服务贸易本身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开放医疗服务,特别是外商独资的医疗服务机构,既是实际产业门类的开放,也意味着我国整体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二,让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因为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高低层次各有不同,引进国外的医疗服务对我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真正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作用具有实际意义。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 廖新波
外资独资医院的进入无疑将给我们带来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服务,加快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在管理理念、医疗水平等方面,发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相信外资独资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优质的医疗服务,尤其是在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等方面,都将对国内医院做出非常好的示范。
定位趋向高端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 庄一强
从外资独资医院的前景来看,经营策略是其关键所在。通常来说,资本来源并不能决定市场表现,因此外资独资医院如何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就非常重要。
我认为,外资独资医院的服务对象定位将不会是普通百姓,而是在华的外国人和他们的亲属,以及相对富有且打算出国看病的国内患者。因此,外资独资医院的放开将有可能给我国高端医疗市场带来更多选择。
外资独资医院无论是医护人员数量还是医疗资源的规模,相对来说都十分有限,因此,对于我国中低端医疗市场造成的冲击不会太大。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王宏志
与目前已有的和睦家等中外合资医院相比,外资独资医院在医院性质、经营思路方面可能并无本质不同。外资独资建立非盈利性的医院在我国已有先例,但这些医院成立时间较早,诊疗费定价较低,无法满足较高的运营成本。
有鉴于此,外资独资医院成立后很有可能把自己定位为高端盈利性医院,并沿用中外合资医院的思路,不接入医保,只接入商业保险。若果真如此,普通老百姓肯定不会选择去这样的医院看病,其定位较终或将趋向于高端消费人群。
面临多重考验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 廖新波
外资独资医院未来能否适应中国这块土壤,还将接受多重考验。从经营角度来看,《通知》放宽了外资在中国独资办医的条件,但放宽不等于办医门槛降低。外资独资办医涉及的有关职能部门远不止发布《通知》的这两个,还会涉及金融、土地、保险等部门。因此,政策虽然利好,我们也应该看到,外资办医的政策环境依然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各部门进一步理顺关系与责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配套政策。
除了政策环境,公立医院怎么发展、药价及诊疗价格开放程度如何、患者是否能够接受国外的医疗服务理念,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外资独资医院在中国能否取得成功。
■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管委会主任 雷晓宁
随着外资独资医院的建立,会有更多外籍医师来华执业。然而,根据我国《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外籍医师在华从事医疗服务行业不能超过一年。另一方面,高端医院机构必然要引进一些高端设备,而设备的引进需要层面的审批。此外,外资独资医院的建立还会涉及与国际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接轨的问题,这决定着外资医院能否拓展国际“客源”。
从北京国际化医疗服务区来看,其建设尚存在以下障碍:首先,中外合资医院在股权比例、投资额、年限等方面存在限制;其次,外国医师及患者入境手续复杂;另外,国外先进医疗技术、特效药、急需药品、医药器械的引进过程也比较漫长。
基于上述原因,为更好地推进外资独资医院的建立,我建议简化国外医师执业的手续,如对在国际医疗服务区内执业的外国医生采取备案制;对经国外批准但尚未获得我国药监部门审批的少量特效药、急用药品、器械等,在审批环节给予支持;鼓励服务区内医疗机构积极与国际标准对接,如鼓励服务区内医疗机构参加JCI等国际标准认证等。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刘珊
目前,我国针对外资独资医院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以融资方面为例,我国银行信贷机制不健全,无明文规定要求政府为外资独资医院的投资提供担保,这可能导致外资独资医院在后续融资渠道单一,增加融资风险。
此外,由于外资独资医院只能注册为盈利性医院,无法进入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也无法享受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而且,在免税期满后,税务部门还会比照服务性企业的征税方式,向外资独资医院征收税费。这些都可能会对外资独资医院的经营带来影响。
微话集锦
@乳虎啸谷:外资独资医疗机构进入中国的大门逐步推开,洋医生们就要大批量地来了。竞争可以促使医疗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麒麟公子: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基本医疗就是应该由政府更多地承担责任,而个性化、高端的医疗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无可厚非。
#p#分页标题#e#@龙腾:外资是否以办医院为主要业务值得注意。比如某国的资本,在本国就是办医院的,这种我们可以看作是战略投资。比如某国的资本来中国办医院,但它在本国并不从事这一行业,这就是一种财务投资,其医疗服务水平可能难以得到保障。
@WIN:资本逐利,一些高水平医师也有可能会从公立医院流向外资医院,这不见得能让广大群众得利吧。
@男丁格尔81:短期内不看好,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国际医院都在严重亏损状态下运营,管理及医疗护理团队与国际水平匹配的资源也十分匮乏。
@毕舸:外资独资医院的投资者不可能是来做善事的,必然要寻求医疗收支平衡乃至达到一定盈利点。外资独资医院如果也像国有医院一样,陷入以药养医的路径依赖,岂不违背了改革初衷?
(李建整理)
●链接
外资办医政策一览
2010年 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对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进行试点,逐步放开。
2013年9月 北京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国务院允许外商在北京自贸区内独资设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门诊部所。
2014年1月 港澳台资本被允许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设立独资医院。内地已开业的外资独资医院有两家——台资独资的北京禾新医院、港资独资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
2014年8月 德国阿特蒙集团与北京外高桥集团下属公司在北京自贸区内成立大陆首家外资全资医院德国阿特蒙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