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汉字历史——抽象篇<骼>)

关于【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汉字髂怎么读:汉字历史——抽象篇(骼)
  • 2、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

1、汉字髂怎么读:汉字历史——抽象篇(骼)

各自独立的骨

抽象篇



字源演变



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汉字历史——抽象篇<骼>)



说文解字



“骼”,形声字,从骨各声,‘骼’字目前最早见于东汉《说文》小篆。骨,与人骨有关;各,脚趾,此处引用‘各自、分开’的引申义。造字本义:各自独立的骨,统称作骨骼。

备注:人体共有206块骨,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骨架——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儿童的骨头实际上应是217—218块,初生婴儿的骨头多达305块,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 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 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



古文释义



【唐韻】古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頟切,音格。

【說文】禽獸之骨曰骼。

【周禮·秋官·蜡氏疏】言骼骴者,凡人物皆是。

【禮·月令】掩骼薶胔。【註】骨枯曰骼。

【釋文】露骨曰骼。

又【集韻】剛鶴切,音各。

【類篇】牲後脛骨。

【儀禮·特牲饋食禮】舉骼及獸魚如初。

又【有司徹羊骼註】古文骼爲胳。

【九經韻覽】骼或作髂。

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汉字历史——抽象篇<骼>)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骨各





2、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

髂怎么读?髂(qià) 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左右各一,略呈长方形,上缘略呈弓形,下缘于耻骨和坐骨相连而行成髋骨也叫肠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髂怎么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汉字历史——抽象篇<骼>)

髂怎么读

髂(qià) 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左右各一,略呈长方形,上缘略呈弓形,下缘于耻骨和坐骨相连而行成髋骨。也叫肠骨。

髂骨,两侧各三块骨中后上方的一块,在人体内,它与坐骨和耻骨连接形成髋臼的一部分,上部宽大,下部狭窄。

本文关键词:髂如何读,髂怎么读!,髂字读音,髂读什么,髂字白话怎么读。这就是关于《汉字髂怎么读,髂怎么读(汉字历史——抽象篇<骼>)》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69261/
1
上一篇 山海经里的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地位十分高
下一篇 鹦鹉怎么表达喜欢你,如何判断家养鹦鹉是否认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