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阮玲玉经典电影】,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阮玲玉经典电影:久闻大名《阮玲玉》,深深地被张曼玉的演绎吸进去,凄婉动人
- 2、阮玲玉经典电影,电影背后的故事
1、阮玲玉经典电影:久闻大名《阮玲玉》,深深地被张曼玉的演绎吸进去,凄婉动人
1991年关景鹏导演了《阮玲玉》,张曼玉主演,电影故事大体上讲述了一代影后阮玲玉的波折辛酸的一生。
由关锦鹏执导,张曼玉、梁家辉、秦汉、吴启华主演,影片为半纪录片形式,将阮玲玉的原作与张曼玉的演绎交织,附着老影人的口述以及主演们的感悟,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默片时代著名影星阮玲玉的传奇一生。
张曼玉很适合扮演阮玲玉这个角色,张曼玉身上同样具备阮玲玉身上这股忧郁感性的气质。
最终,张曼玉凭借此片获得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奖,成为首位在世界三大影展中拿下大奖的华语影人。
阮玲玉,三十年代上海最著名的电影演员,16岁出道25岁便香消玉殒,在她生命最灿烂的时候让时间停止前行。她的死,关乎时代,关乎社会,但追根究底,关乎她自己,关乎爱情。
电影中,那一张张黑白照片闪过眼前,一个美丽女子的身影却深深印进心里。她是阮玲玉。她只为爱而生。她在25岁的时候拍了29部电影,也将自己的生命终止在了25岁。
戏外的阮玲玉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之间的恋爱关系,也让她成为市民和新闻界关注的对象,因此深陷苦恼无法自拔。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遗书上写满“人言可畏”,而后服毒自尽……即使是现在看来,《阮玲玉》的拍摄手法也颇为前卫。影片将阮玲玉同时代的演员访谈、阮玲玉本人的影像残片以及电影演员自己的表达穿插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纪录片电影模式。
张曼玉在片中不仅要饰演阮玲玉本人,还要饰演阮玲玉所演绎的角色,加上张曼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三个层次交互呈现,让阮玲玉这个人物变得丰富立体,也让观众更贴近那个时代。
看电影《阮玲玉》是多年之前的事,那张海报贴在报廊,张曼玉一袭旗袍,落花人独立,神情平静而凄婉,手扶门楣,若有所盼。
半纪录片的拍摄,戏中戏,张曼玉把阮玲玉诠释得很淋漓。阮玲玉在演各种女子,张曼玉在演阮玲玉,而我们这些银幕前的人,又在演谁的人生呢?不过都是一台戏。
阮玲玉最中意那种无语问苍天的表情、穿的很密实却骚在骨子里、坐在桌子上抽烟姿态是在反抗,只是力量太薄弱,只能从眼神中看出来。
张曼玉自有一分笃定从容
没有哀伤的铺陈,却漫天漫地皆是哀伤。歌唱的,这头猜那边怪,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挨。心酸难挨。
张曼玉的眼角眉梢,媚笑或凄然,整个装入了眼里,连带她演绎的阮玲玉的风情与哀伤,都进了眼里。
电影中,最后的那段舞步是她人生中最后的最后一次跳舞。
电影的嵌套结构,虚实结合,人戏难分,古今一样,十分唏嘘;
未过多纠缠八卦细节,新旧作品对比,空间感的延伸,镜头考究,光线细腻。不同于经典写实主义电影隐藏的叙事者,也不同于新写实主义单一叙事视角的努力,影片凸显了不同角度的多个叙事者。
而张曼玉也通过这部电影中百变的旗袍造型,被誉为旗袍女王。
一句台词也没有,只是简单的动作,九十年代的张曼玉美得和三十年代的阮玲玉这般,娇艳欲滴,摄人心魄。
资料影片拍摄者眼中的阮玲玉,事件亲历者眼中的阮玲玉,关锦鹏眼中的阮玲玉,曼玉眼中的阮玲玉,交错呈现,编织出一个多重话语网络,制造出一种“话语互涉”的效果。
读者跟随不同的讲述者,进入阮玲玉的故事的一个维度,当你似乎已经进入一种叙事时,导演又适时地把你拉出来,呈现在你眼前的有是另一种话语。
影片的叙事结构和时空架构,电影的色彩处理也十分考究,
张曼玉也凭借此片横扫国际,获得了柏林影后。不仅成功甩掉了”花瓶“的头衔,更是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国际大电影节中封后的华人演员。
正如先前所说的张曼玉本身的可塑性非常高,源于她本身的”零“度内存,这些年的假期也成为了她人生中的重要塑造另一章节,玩乐队也好,拍电影也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正是奉为女神的共通标准。
有 一 种 电 影 叫 香 港
2、阮玲玉经典电影,电影背后的故事
导演小传
吴永刚(1909-1982年),江苏吴县人,生于上海。1925年入上海百合影片公司当美工练习生,后被升为美工师,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深造。1930年后在天一、联华等影业公司任美术师,后成为导演。抗战爆发后曾为新华、华新、华成等影片公司编导影片,为上海剧艺社等戏剧团体导演话剧。建国后先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恢复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代表作:《神女》(兼编剧)、《壮志凌云》(兼编剧)、《辽远的乡村》、《秋翁遇仙记》(兼编剧)、《林冲》(与舒适合作)、《碧玉簪》(戏曲片,兼编剧)、《巴山夜雨》(与吴贻弓合作)等。
从1930年建立到1937年,联华影业公司拍出了一批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佳片,比如《城市之夜》、《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大路》、《神女》、《渔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慈母曲》、《联华交响曲》等等。中图为联华公司的大门,上图为黎民伟(1892-1953年),下图为罗明佑(1902-1967年),他们都是联华公司的创始人。
凭着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吴永刚从一个美工练习生成长为可以独立执导影片的导演。1934年摄制的无声片《神女》是他的电影处女作,除了集影片的编剧、导演于一身,他还担任了本片的布景设计。他把每一个镜头都绘制成草图,还精心选择了一幅古代战争中女战俘跪乳婴儿的画制成浮雕作为片头衬底(如图)。
阮玲玉(1910-1935年)惊人的表演天赋和娴熟的演技给年轻的导演吴永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称阮玲玉是“感光敏锐的‘快片’”。阮玲玉被称为中国无声片时代最优秀的女演员是当之无愧的。
扮演“儿子”的黎铿(1928-1965年)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杰出的童星,他和阮玲玉已经合作了好几部影片,结下了真挚而深厚的银幕母子情谊。右图为长大后的黎铿。
在章志直(1901-1979年)一生扮演的角色中,以《大路》中的工人“章大”和本片中的“流氓”(下图)最为出色。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服安眠药自杀。她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悲剧女性形象,而她的生活竟也以悲剧收场。纷纷扰扰的传闻和争论令她死后也不得安宁。图为各报评论阮玲玉之死。
《神女》代表了中国无声电影的最高成就,吴永刚此后拍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超越《神女》。吴永刚在阮玲玉遗体前静默着,一定感慨良多吧。
这是电影界同仁悼念阮玲玉的照片。在《神女》摄制完成的同一年(1934年),中国第一部以声音作为艺术手段、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桃李劫》诞生了,此后无声片渐渐淡出了中国影坛。从某种意义上说,阮玲玉的死更像是为中国无声影片时代结束而奏的一曲挽歌。
1938年,吴永刚曾经拍过同一题材的有声片《胭脂泪》,主演是曾经和阮玲玉齐名的 “电影皇后”胡蝶(1907-1989年)。但是本片的影响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神女》相提并论了。图为该片剧照。
下面请欣赏电影连环画《神女》 部分精彩内页:
谢谢欣赏!
本文关键词:阮玲玉电影解读,阮玲玉电影简介,阮玲玉经典电影在线观看,《阮玲玉》电影,阮玲玉经典电影有哪些。这就是关于《阮玲玉经典电影,深深地被张曼玉的演绎吸进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