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为海思芯片收入下降81% 都是美国害的。1、根据全球市场研究公司 Gartner 公布的报告,2021 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总额为 5950 亿美元,比 2020 年增长了 26.3%。但是,华为旗下的海思是罕见的收入大幅下降的芯片公司。为何呢?原因当然很显然。
2、首先,可以看下华为海思以前在行业中的排名。
根据海外市场调研机构——Insights公布的2020年Q1季度的半导体行业市场销售额统计报告,华为的海思首次进入这份报告的全球前10名,在2020年Q1季度的芯片销售额达到26.7亿美元,同比2019年Q1季度实现54%的大幅增长,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供应商的第10名。
而在2019年Q1季度的时候,海思在全球的销售额仅有17.35亿美元,当时位列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第15名。
3、其次,华为海思在手机芯片的排名更靠前。早在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公布了2018年的十大集成电路手机公司,华为的海思排名第五,排在华为前面的是博通、高通、英伟达、联发科。
4、而现在呢?2021 年,报告显示,海思已经跌出了全球半导体企业前25名,收入下降了 81%,从2020年的82亿美元下降到2021年的15亿美元。。
5、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华为海思的手机芯片没人代工。2020年7月,台积电宣布,台积电自5月15日起就未再接受过任何来自华为的订单,而且如果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不变,公司在2020年9月14日之后停止对华为的供货。
海思并不仅仅是研发生产手机芯片,但是手机芯片占了海思的很大收入比重,所以,海思的收入近年来直线下滑。
2021年任正非接受外媒采访时就曾表示,我国目前比较重视研究实验,对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但是公司不能只注重实用,想要走在前面,理论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半导体、化工材料等领域。目前海思做的就是在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因此,华为对海思没有做出盈利性要求,只要求海思坚持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所以,华为海思在全球芯片产业中排名多少不重要。#康钊爆料#
近四年华为Q1营收业绩
2022年Q1营收1310亿元,净利润率4.3%
2021年Q1营收1500.57亿元,净利润率11.1%
2020年Q1营收1822亿元,净利润率7.3%,
2019年Q1营收1797亿元,净利润率约为8%
希望华为加油
今年是不会有华为Mate50系列了,预计将于明年Q1发布。
芯片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并不是麒麟芯片,而是高通的898。。。
今年的11月华为还有一场发布会,血压检测的智能手表,GT3系列,口红充电仓的无线耳机。。。都不确定会不会亮相。
麒麟不死,薪火相传!!!
地平线征程5单颗128TOPS算力,4片胶水算力512T,虽然按业界惯例肯定有很大的水分,但是这个算力也非常可观了。
而且去查了下发布会,最多支持8片胶水,NB哈哈哈哈。
明年Q1有实际量产车落地,我觉得对地平线来说是非常大的胜利,国产芯片行业很久没有这样的好消息了——1块真正达到一流水平的大芯片正常的商用量产。
这个能力和量产速度,揍mobileye、博世是非常稳的,这两废柴烂泥糊不上墙,而且疫情成了他们摆烂的最好理由,极氪就被玩的死去活来。
华为受制于政治,MDC基本上不太可能大规模上车了,就连余大嘴自己造车,重点也是车机而非MDC。
那么地平线的对手就只剩下强势的老黄,以及奋起直追的高通了。
追老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革命性技术淘汰了老黄的GPU为主的架构;高通有全套IP特别是基带优势,虽然手机芯片在摆烂,但是这一套拿到车载芯片上简直降维打击。
地平线就算只做老三都足以自豪。
加油啊
华为云Q1实现116%的猛涨表现,已经在国内占据近20%的市场份额!
最新数据显示,华为云数据增长的互联网客户和政府项目的大幅度提升,让其比其他云服务商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还有一点值得称赞的是,华为今年在汽车的布局,也大大提升了华为云在汽车行业的地位。
华为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些专业领域客户的青睐,还是凭借着自己在云技术方面的优势。比如它的几大核心优势:
1.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一站式开发,也可以应用到十大行业200多个AI项目中进行实践当中。
2.大企业和征服机构建立的可信度,华为凭借着自己多年在全球政府行业服务的经历,华为云已通过41项全球合规认证,并建立了覆盖六大领域的立体安全体系。
3.健全的云生态,目前华为已经拥有6000+咨询伙伴,1000+专业伙伴,云市场上线2800+商品,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全面的云服务基础服务。
4.后端服务支持优势,目前华为云已经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建立了无缝衔接的合作,可以为国内用户提供安全合规的跨境联网服务的公有云。让企业更加安全放心的实用!
因此,在国内四大云服务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下,华为云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不断的提升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快速达到了阿里云一半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季度,小米全球出货2920万台,其中印度市场800万,国内市场1080万;
第二季度,小米销量3910万台,其中印度市场710万,国内市场1060万;
第三季度,小米销量4020万台,其中印度市场920万,国内市场900万;
而存货方面:
Q1账面341.11亿元,其中制成品
Q2账面578亿,其中制成品324亿,
Q3账面530亿,其中制成品272.94亿
可以看出,手机市场的红利正在消失,不仅小米,OVH都有一定的压力,手机高端市场突破成了所有厂商的方向,而荣耀此时推出magic Vs第二代折叠屏,价格更低、性能更好,为了吸引大家还努力在功能方面推出先人一步的信任策略,甚至在个人隐私、金融安全方面加强了MagicOS7的设计。
华为50系列开始降价,荣耀折叠屏也是同档位最低,而小米13系列据传要涨价,不知这次是真是假。
(所有数据网络都有)
#畅聊数码新品#
【华为发布HarmonyOS3开发者预览版, 2022年一季度向开发者提供】
#华为发布HarmonyOS3开发者预览版#在今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上,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正式发布。
据悉。华为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将于2022年Q1季度真正式推送。#华为开发者大会# #HDC2021#
华为2021年度Q1的财务报表。
一个季度200亿的营销费用,
华为自己发出来没事,
别人转发就成了黑?
根据研究公司Counterpoint2021年TWS耳机销量较2020年增长24%,达到3亿台的水平,那么问题来了,你是这3亿分之1吗?如果你还没有一款属于自己的TWS真无线蓝牙耳机,我在这里可以为你分享一个,千万别觉得真无线蓝牙耳机有多贵,其实真无线蓝牙耳机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百元价位就可以搞定一台。
就拿绿联蓝牙耳机T3来说,这款耳机活动价179元,兼容苹果、华为、小米、荣耀、魅族、OPPO、vivi、三星等品牌的智能手机,蓝牙5.2协议搭配单耳45mAh大容量电池能够满足我们一天的视听体验,搭配充电盒使用可续航24小时;内置10mm PU+羊毛纸复合动圈单元,能够给我们带来澎湃的中高频体验。另外,它还支持ANC主动降噪功能,即便在嘈杂的环境下,我们也能够独享惬意时光。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这款耳机还有不少细节亮点,我在这就不爆料了,留给你自己去发掘!
另外,继续抽奖,这次送个Hub.抽奖详情
没芯片,没手机,华为哪来的1500亿营收?数字化的终端服务是关键
华为出售荣耀手机业务之后,小米和OPPO填补了华为手机空缺,并且超越苹果,然而净利润上,华为凭借通讯和数字终端服务却碾压了小米,华为Q1营收达1500亿,净利润近170亿,超越去年一季度,比小米集团一年利润还高,靠的是华为的数字化终端服务,而不是手机个人业务。
陈春花在数字化《价值共生》中,这样定义华为的数字化发展:
1 华为从拥有技术走向连接一切的终端数字平台。
当下互联网已经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华为不依赖芯片和手机业务,而是要发展终端服务平台,搭建一个可以给企业提供技术赋能和生态发展的平台,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华为不种庄稼,而是要做一个数字平台,让企业在上面种庄稼。
华为在基础通讯领域拥有很多核心技术,如果做智能产品个人业务,华为可以碾压当下所有的科技公司的智能产品。
任正非跟媒体说华为可以出售5G技术,但永远不会出售终端业务,其实就表明了华为未来是重在连接,而不是拥有技术和产品,把华为打造成万物互联的数字平台,让顾客和企业走进物联网的数字经济时代。
华为从技术和产品服务走向数字化连接服务,这也是华为在芯片和手机业务打压下,保持高增长的原因。
2 华为的组织管理和经营重在价值共生和契约精神,而不是线性的科层管控,先利他而后利己。
很多人学华为的发展模式,最后都变成了鸡汤成功学,给员工画饼,而华为的成功其实在于让个人和组织协同发展,价值共生,任正非说华为不需要感恩,只需要契约,这背后就是华为的组织管理基于信任和契约,让员工在充分信任下,最大程度发挥个人价值,而且快速成长,不止是在华为赚到钱,而且个人能力和组织管理的同时进步,这也是为何每个走出华为的人,能力强的原因,华为的组织重在赋能和成长,而不是画饼充饥。
数字化时代,华为成为一个给员工信任和赋能发展的数字化公司,让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能力圈不断扩张,成为左右企业的发展关键力量。
北大发展研究院院长和500强企业CEO陈春花,把华为的组织管理和企业经营的数字化模式总结为:从管控到赋能、从科层固化到平台利他、从分工到协同共生、从实现组织目标到兼顾人的意义。才能促使企业完成数字化过程中的新功能、新结构、新能力、新目标的转变。
2020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TOP50中,华为位居榜首,而阿里巴巴和腾讯集团则是位列第二第三名,中兴通讯和中国联通排名第四和第五。
我们也可以从陈春花的《价值共生》中看到华为,腾讯,小米,新希望,海尔,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对于创业者,企业家,管理人员和老板来说,了解数字化趋势,找到未来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很关键,感兴趣可以趁着五一假期看看《价值共生》这本书。#财经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