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关于【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 2、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彭玘自愿为梁山招安效力

1、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水浒全传》写到梁山泊全伙降宋以后,有一段诗词描写水浒寨好汉的丰采:

“......帝阙前万灵咸集;有圣,有仙,有哪吒,有金刚,有阎罗,有判官,有门神,有太岁,乃至夜叉鬼魔,共仰道君皇帝;凤楼下百兽来朝:为彪,为豹,为麒麟,为狻猊,为犴犭聿,为金翅,为雕鹏,为龟猿,以及犬鼠蛇蝎,皆知宋主人王。

五龙夹日:是为「入云龙」,「混江龙」,「出林龙」,「九纹龙」,「独角龙」,如「出洞蛟」,「翻江蜃」,自逐队朝天;众虎离山:是为「插翅虎」,「跳涧虎」,「锦毛虎」,「花项虎」,「青眼虎」,「笑面虎」,「矮脚虎」,「中箭虎」,若「病大虫」,「母大虫」,亦随班行礼。原称公侯伯子的,应谙朝仪;谁知尘舞山呼,亦许园丁,医算,匠作,船工之辈。

凡生毛发须髯的,自堪宠命;岂意绯袍紫绶,并加妇人,浪子,和尚,行者之身。拟空名,则太保,军师,郡马,孔目,郎将,先锋,官衔早列;比古人,则霸王,李广,关索,温侯,尉迟,仁贵,当代重生......”

这段丰富细致的描绘,可能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可这段文字体现出《水浒》作者对典籍掌故的深入了解,水浒英雄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三国志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封神传》等书尽管成书比《水浒》要晚,可这些名著的一些人物(当然还包括其他典籍或民俗),有的历史上确实有,有的是传说人物,与梁山豪杰是有对应的。

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与神魔传说有关的】. 圣,指飞天大圣李衮。其实神话里还有小圣,二郎真君杨戬就是杨小圣,道家神将,辅助姜尚灭纣兴周。天目将彭玘,由于兵器与杨小圣的一致(三尖两刃大杆刀),所以绰号天目将,天目就是指前额上那一目。哪吒,指八臂哪吒项充,哪吒是民间著名传说神,大闹东海,还与闹天宫的孙悟空有几拚,助孙大圣擒玉鼠精、打青牛怪、降伏牛魔王。犴,指井木犴郝思文,井木犴是廿八宿之一。行者是指武松武二郎的外号,头戴金箍,披着长发,孙悟空也有行者之称,但外表大不一样。

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 霸王,指小霸王周通。西楚霸王项籍(项羽),秦末起义领袖之一,后被汉王刘邦所败,善使戟、鞭、枪等。汉末名将孙策号为:小霸王,是因为孙策武艺高超胜似楚霸王,而非指面貌特征,孙策俊朗英武,并非留着大胡子。周通的小霸王之称,主要是指外表,并非武功。李广,指小李广花荣。李广是汉代名将,民族英雄,多次英勇抵抗匈奴,善骑射,相传曾以顽石为猛虎而将其射穿,使枪,人称飞将军(隋末瓦岗军的英雄单雄信也是号称飞将军)。花荣弓马娴熟,射箭百发百中,善使一条银枪,所以称为小李广。

关索,相传是汉末三分时蜀汉关公之子,武艺高超,民间有“花关索”之说,杨雄绰号病关索。温侯,汉末名将吕布,善使方天画戟。吕方使戟,穿著红袍,好学吕布为人,也是金冠束发打扮,冠顶有俩雉尾,所以号为小温侯。仁贵,指赛仁贵郭盛。薛仁贵是唐朝民族英雄,多次与番军交战,曾经在太宗时期经历征辽东打高丽等大战。在高宗时期与李世绩(徐懋功)攻下了高丽。当时倭国跨海干涉,算是历史上中日首度交战,东洋大败亏输,血染大江。郭盛也是善使画戟,喜欢束发金冠,身着白色战袍,所以称为赛仁贵。尉迟,唐初将领尉迟恭(敬德公),善用鞭、枪、槊,后来在民俗传奇还成了门神之一。病尉迟孙立和小尉迟孙新,由于善使鞭和枪,所以有相应的绰号。孙立使金枪,手腕上挂着钢鞭,还精通箭法。孙新善使双鞭,我认为孙新称为“赛敬德”或“小敬德”可能更有新意。

我觉得诗词中还应提到张飞、关羽这两位蜀汉名将,豹子头林冲之所以被梁山将士们称为小张飞,就是因为他能娴熟的使用丈八蛇矛冲锋陷阵。小说中大刀关胜祖上就是关公,面貌也有相似之处,美髯公朱仝的外貌简直颇似关云长。另外还有双鞭呼延灼,也是像其祖北宋名将呼延赞那样留着络腮胡须,善使金鞭。《北宋杨家将志传》称河东名将呼延赞是梦中随尉迟敬德学武艺,会了鞭、枪。青面兽杨志善使刀、枪,是金刀令公杨继业的后裔。另外,在攻打东昌府的故事里,宋公明感慨没羽箭张清的飞石之威,联想到五代名将王彦章老将军曾力战诸将。铁枪王彦章,五代时期梁将,后为唐所害。

石秀外号拼命三郎,在传统说书,瓦岗寨魏将王伯当也有“拼命勇三郎”之称。

2、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彭玘自愿为梁山招安效力

梁山好汉与朝廷正面交锋的初期,对于前来征剿梁山的朝廷将领无一例外予以招降,对于不同的将领,宋江给予不同待遇,从宋江与降将的一问一答中可以看出各位降将的不同之处。彭玘是降将中最特殊的一位,因为他是“天目将”。其实“天目”还指“天目穴”,也叫“印堂穴”,位于前额部 ,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民间也称之为“第三只眼”。曾经有个单位的领导认为,只有开了“天目”的人才是最聪明级别的人,能够世事洞察预知未来。所以他要求手下的所有员工头发不能遮住眉毛,一遮眉就把“天目”堵上了。按照这个说法,彭玘还真是有这个能力,他点破了宋江的招安路线图。

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几乎所有的降将都预知梁山最终会走招安路线,彭玘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点破了宋江将会怎么走“招安”路线。宋江需要一位“中间人”牵线搭桥,彭玘自告奋勇来担此重任,“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保奏。”彭玘是唯一请求宋江饶命的,看似贪生怕死没有气节,但人家是有底气的,他愿意充当梁山与朝廷的“中间人”撮合梁山招安。

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间人”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没有超能量谁能担此大任?想想历史上那些充当“中间人”角色的人哪一个是等闲之辈?“中间人”绝非是传话筒那么简单。宋江心里非常明白,彭玘是一个败军之将,回去就是死路一条,死人还提什么替梁山说两句好话?就算是彭玘回去不死,但他一个颖州团练使,中下级军官,要不是呼延灼推荐他,朝廷都还不知道有这一号人存在,这么小的官估计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吧?

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

天目将彭玘的话虽然没有说动宋江,但是却给宋江提了一个醒:梁山天天这么与朝廷作对,没有一个人在朝廷之上替梁山说上两句话,朝廷怎么会知道梁山好汉的一片丹心呢?呼延灼被俘后也曾试探性问宋江不杀他是不是想让他去充当“中间人”替梁山说几句好话,被宋江当场点破,降将是当不了“中间人”的。这个“中间人”还真不好找,既要是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还得能够与梁山有接触、同情梁山的人。于是乎,宋江开始琢磨在朝廷之中寻找“中间人”,最先将目标锁定在到华山替皇上降香的太尉宿元景身上,后来还有高俅和李师师,这当然是后话了。

天目将彭玘在预知未来方面确实是有干货,但是作为一员武将,而且是降将,替梁山拿主意的事自然轮不到他,牵线搭桥的事又不如风尘女子李,彭玘的地位很尴尬。

本文关键词:彭玘为何上梁山,彭玘绰号由来,彭玘被拖下马后情况如何,水浒传中彭玘的绰号是什么,彭玘的绰号来历。这就是关于《彭玘的绰号和上梁山前的身份,《水浒传》的绰号与《三国演义》、《隋唐》的人物对应》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68451/
1
上一篇 棉花糖出丝技巧,烤棉花糖做法能拉丝(火到《中餐厅》的棉花糖机)
下一篇 比兴手法是什么意思,赋比兴三种手法分别是什么(一句话说明白语文中最难理解的修辞手法“比兴”。)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