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话的人,一辈子过得怎么样你知道吗?
- 2、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
1、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话的人,一辈子过得怎么样你知道吗?
笑谈历史风云,分享有趣故事。翻开一段传奇,收获人生智慧。大家好,欢迎来观看“文史哲趣味谈”的文章。
大家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话比较熟悉。它是东晋大司马桓温以柳自比而发出的感叹。《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那么桓温北征一共几次呢?他的一辈子过得如何呢?
桓温影视形象
桓温是东晋人,东晋明帝的驸马都尉。他这个人呢?既有收复中华故土的雄心壮志,也有代晋称帝的不臣之心。
永和九年的时候,王羲之和他的好朋友们在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后来有了那篇著名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行书之首的《兰亭集序》。永和元年的时候,桓温代替别人出任荆州都督。永和二年的时候,他率领军队沿着长江向上游进攻蜀地,不久拿下。
王羲之像
桓温因为军事胜利而声名鹊起,恰好在这时候北方发生了混乱,天赐良机,桓温要求北伐。但是东晋朝廷害怕桓温北伐的时候再有军事胜利,尾巴会翘得更高,那就难以控制他了,便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
后来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好,随着徐州刺史投降东晋,外部的有利条件太多了,再不表示一下,还抱着那个“攘外必先安内”的守旧思想,朝廷难以堵住悠悠之口,于是晋廷派外戚褚裒和名士殷浩进行了两次北伐,无奈二人都不是将军的材料,两次军事行动都以失败结束。
宋高宗像
后来同样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据记载,宋高宗曾对宋孝宗说不要北伐,为什么呢?宋高宗说我的时候是朝中无相,你呢?是朝中无将。宋高宗的时候,朝廷中有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可以没有好的宰相;宋孝宗时候,虽然宰相都想恢复故土,可是没有能征惯战的将领,北伐也是失败。
宋孝宗像
桓温的局面也是不乐观。他进行了三次北伐,第一次是在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就是王羲之兰亭集会的第二年,打到长安附近而退军;第二次是在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打到了洛阳附近而退军;第三次是在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打到了今天的河南滑县而退军。
三次北伐总体而言,战略制定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桓温得不到朝廷的大力支持,自己主观上也只是想打怪升级,谋取更大的权力和声望,所以北伐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
《兰亭集序》
桓温北伐失败后,觉得自己还是权力太小了,想当商朝的伊尹和汉朝的霍光那样的人物,才能大权独揽,辅佐君主。太和六年(372年),桓温废了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帝。司马昱名为皇帝,却多受桓温牵制,“拱默守道而已”。
桓温影视形象
桓温还想谋取更大的权力,可惜天不假年,很快病死了,将自己兵权给了弟弟桓冲。桓温的一生也算是战斗的一生,军事生涯里面充满自己的小九九,因为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被大家记住,让人感觉他很感性,其实他是威武的人。亲爱的读者朋友你说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记得点赞关注,谢谢!
▲参考资料:
1、《二十四史》
2、《中国战争史》
3、《世说新语》
2、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出自: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辞赋作品《枯树赋》,原文如下: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译文: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本文关键词: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处及含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什么情感,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谁说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自何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谁的名言。这就是关于《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话的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