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有人放生数万条鱼,岸边站千人鱼竿密密麻麻:放了近一周了】2月2日,浙江宁波。慈溪市有网友拍摄壮观一幕:一村庄的河道里每天都有人在放生鱼,引来上千位大爷大妈拿着鱼竿在河道两侧钓鱼。不宽的河道里架着的密密麻麻全是鱼竿。拍摄者周先生称:应该是有大老板在河里放生,听说有数万条鱼,有鲫鱼,鲤鱼等全是吃的鱼,已经放了快一周了。河道两侧大概站有上千人,去得晚了挤都挤不进去
【河边有人放生数万条鱼,岸边站千人鱼竿密密麻麻:放了近一周了】2月2日,浙江宁波。慈溪市有网友拍摄壮观一幕:一村庄的河道里每天都有人在放生鱼,引来上千位大爷大妈拿着鱼竿在河道两侧钓鱼。不宽的河道里架着的密密麻麻全是鱼竿。拍摄者周先生称:应该是有大老板在河里放生,听说有数万条鱼,有鲫鱼,鲤鱼等全是吃的鱼,已经放了快一周了。河道两侧大概站有上千人,去得晚了挤都挤不进去。
“罚款2万元”!浙江宁波,一位老人在一家商店挑选物品后,去自动付款机付款,未付价值75元的猪肉。当老人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拦住了他,说他是小偷,对她处罚2万。
(来源:中国信息资源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事发当天,一位老人吃完饭,逛了逛附近的商店,看看有什么性价比高的东西。这时他看到土猪肉打折,总价75元猪肉,但老人忘记付钱。
当老人准备离开商店时,工作人员拦住他检查她购买的物品。最后,工作人员以老人没有支付全部货款为由,对老人处以2万罚款。
老人当时很害怕。同时他感到内疚。商店就在家附近,害怕被熟人看到。最后,老人把手机里的3000多元全部转到店长的私人账户,才离开。
老人的家人得知后非常生气,立即打电话给警察。出乎意料的是,警方通过监控发现,老人在结算机处多次付款时错过了商品!
目前,商店出具了谅解书,现已经和解。
一、老人故意漏扫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甚至构成盗窃。为什么公安机关不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规定,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视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虽然犯罪嫌疑人是非法的,也有社会危害,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明显轻微,危害不大,没有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不追究刑事责任。
老人的家人报警后,公安机关没有追究老人的刑事责任,主要是因为老人的行为明显轻微,商店出具了刑事谅解书。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量刑指导意见规定,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金额、道歉法免除处罚,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道歉和真诚悔改。
二、店里发现老人偷东西,可以让老人赔偿损失,但商店没有罚款的权利。换句话说,罚款是法律、行政法规定的事项,不是任何单位或组织,可以随意制定!
商店没有罚款的权利,他们对老人处以2万元的罚款,可能构成敲诈勒索!
关注@豁达的牛耕耘 !一起从实践案例中,看人生百态、学法律知识,让自己更明智!
浙江宁波市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2人[心]
报名时间:2023年2月14日9时至2月17日16时
报名方式:网络报名,网址详见公告
笔试时间:3月25日上午9:00-11:00
考试考核:总成绩=笔试成绩X40%+面试成绩X60%
提示:需要公告原文的小伙伴留言
【#地产市场# 新年第一“券”,宁波一地购房可获18万购车、家电消费券】
据悉,宁波海曙区明天起推出总额2000万元的“购房送汽车、家电消费券”活动,单套最高可送价值18万元的消费券。
该活动为期一周(2月4日-10日),期间购买海曙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办公、商业、车位),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的购房人,房价在300万元以内的可获10万元消费券,300万-500万元的送15万元,500万元以上的送18万元。购房者凭券可在海曙区指定商家购买汽车、家电,三个月内有效。
2023新年第一号促销活动,一站式房车双全,你心动了吗?[狗头]
动物与人 对比
中原网中原网官方账号1月28日,浙江宁波。横街镇一老人走失,经过多方寻找无果。夜间气温骤降,给无人机热成像搜索提供了机会。民警通过无人机发现了一疑似热源,便立即前往疑似位置查看,成功将老人找回。(宁波公安)
00:10可笑 不[吐血]
1月28日,浙江宁波。横街镇一老人走失,经过多方寻找无果。夜间气温骤降,给无人机热成像搜索提供了机会。民警通过无人机发现了一疑似热源,便立即前往疑似位置查看,成功将老人找回。(宁波公安)
00:10#反诈年度报告出炉!这两类诈骗位居前二#
随着打击防范力度的不断加大,电信诈骗团伙的诈骗手段和套路也发生了改变。1月30日,宁波市反诈中心发布了《2022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做了分析。
2022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3.8%、24.3%,但从发案态势来看,整体防控压力未充分缓解。各类电信诈骗案件中,刷单诈骗近年来占比上升明显,列所有类案第1位;首次出现男性电信诈骗受害人多于女性;电信诈骗团伙的目标人群集中在18-40岁。
刷单、冒充客服诈骗案位居前二
数据显示,2022年,从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案看,刷单、冒充客服、投资、购物、贷款、游戏交易等6类案件发案最多,共占88.5%,较2021年的85.7%增加2.8个百分点。
其中,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占比连续三年上升,2022年分别为40.8%、18.0%,列所有类案前两位。趋势显示,2023年发案损失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去年底沈某报案称,其接到“192”开头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京东客服,要求其注销京东白条账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事主沈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云视讯”聊天软件,后对方通过视频聊天骗沈某进行转账汇款操作,共计被骗54万余元。
报告指出,精准诈骗眼下已成主流。目前,超七成的电信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窃取有关,且占比持续提升,如冒充客服(购物、快递、学历等信息)、领导(公职信息)、老板(财务、老板信息)、亲友(聊天记录)、公检法诈骗(个人信息)等案件,犯罪分子均是对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开展研究,“精准”戳中需求痛点、突破警惕防线,导致宣防难度加大,警方对百万案件回访发现,近80%以上的受害人都表示曾接受过反诈宣传甚至当面预警劝阻。
历年来首次出现 男性受害人多过女性
从各类电信诈骗案件受害群体看,历年来首次出现男性电信诈骗受害人高于女性的情况,男性占比52.1%、女性占比47.9%;受害人呈现年轻化趋势,被骗年龄主要集中在18至40岁,18至30岁占比48.2%、31至40岁占比28.7%。
外来务工人员受骗情况依然突出,占比为64.5%,其中企业务工人员占比为53.6%,较2021、2020年分别下降6、11.6个百分点,行业内部人员防控仍存在漏洞。
这些变化的出现和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密切相关。报告指出,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从原先的“单一式”对话到“情景话术剧本”转变,通过各类交友类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大众聊天软件(QQ、微信等)、钉钉等诸多平台软件不断进行引流。2022年我市新出现招嫖诱导博彩刷单诈骗、抗疫物资虚假购物诈骗等新型诈骗手段。
此外,诈骗网络策略不断演变,诈骗载体网络化,出现以高防服务器、网赌式高成本站群为诈骗网络落脚点的新业态 ,也是导致男性受害人数增加、受害群体呈现年轻化主要原因。
2023年反诈工作重点:让群众“听不见”“看不到”“汇不出”
2023年反诈工作如何展开?报告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宁波公安会最大限度让群众“听不见”“看不到”“汇不出”,努力做到“骗不了”。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关键在于“防”。2023年,宁波公安将持续把握电信网络诈骗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节点,公安、金融、通信等部门与互联网企业紧密协作,强化发现、干预、拦截能力。
与此同时,突出打击重点。如:以国内诈骗窝点为打击重点,对串并的窝点、犯罪产业链条进行深度打击,推动案件快侦快破;优化“跨区域联合打击”模式,强化“一地发起、多地协同、联合侦办、战果共享”理念;对百万以上、部省督办等重大案件,参照命案侦办模式,扎实开展研判、侦查、办案、追赃挽损等各项工作;对重大线索开展全链条拓展,实现有规模、有影响的集群打击。
最后,宣传工作仍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持续优化易感人群分析模型,通过数改平台下灌至社区,确保有限的宣传力量精准投放,减少案件发生;狠抓宣传薄弱环节,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开展攻坚突破,切实压实属地和行业部门开展重点攻坚职责。
【民警狂追2公里,小偷被抓后问“警察都这么能跑吗”】 近日,浙江宁波鄞州民警李彦带队查处一起入户盗窃案时与嫌疑人马某撞个了正着。做贼心虚的马某拔腿就跑,李彦在其身后狂追。2公里后,马某体力耗尽,被李彦按倒在地。“你也太能跑了,你们警察都这么能跑吗?”被抓捕后,马某喘着大气说。目前,嫌疑人马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中国警察网)
【走失小狗跑40公里山路回家,到家后双眼流泪,主人心疼:脚都磨破】1月26日,浙江宁波。一只小狗与主人走散在山里,一路奔跑40公里找到回家路。狗主人称:当天爸爸开车带小狗去山上挖笋,大概有四五十公里的路程。挖笋时狗爱玩跑开了,爸爸找半天都没有找到,见天快黑了就先回了家,他们都以为狗真的丢了。
没想到晚上八点四十分的时候狗自己跑回来了,它的脚垫都被磨破了,到家给它喂了点吃的它就哭了,一直流泪,自己觉得狗狗很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