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天府绕城绿道最美的风景】,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成都天府绕城绿道最美的风景:亲测:天府绿道骑行104公里,绕城一圈看成都
- 2、成都天府绕城绿道最美的风景,四川绿道大盘点
1、成都天府绕城绿道最美的风景:亲测:天府绿道骑行104公里,绕城一圈看成都
5月28日,CCTV2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以《四川成都:环城绿道骑行火热 多款自行车卖断货》为题,聚焦成都市民骑行运动“带火”自行车租赁、销售,以该现象切入,展示了天府绿道健身场景的打造给市民休闲带来新体验。
图源:央视财经频道
今年1月1日,环城生态公园绿道全环贯通,经过几个月的发酵,目前,#成都绕城100km骑行#的话题在成都圈子里的热度持续飙升。有人甚至笑言:成都人只分为两类,征服绕城绿道的和正在征服绕城绿道的。环城绿道骑行,正在成为成都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与“出圈”全国的新名片。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公园和绿道,成了席卷成都的户外游首选地。根据智慧绿道大数据平台统计数据,端午假期环城生态公园已开放园区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日均客流超40万人次。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绿道 来源:网络
5月27日,小编也跟风打了个卡,骑车近7小时绕环城生态公园绿道走了一圈,总里程103.7公里。
小编首次绕城骑行“成绩单”
一番“沉浸式”体验后发现:它给我们准备的惊喜真的太多!
全球第一条城市绿道是美国波士顿的翡翠项链,1878年修建,全长16公里,连接了9个公园,不仅开创了公园系统的范式,也成为城市绿道从规划到实践的成功典范。而成都正在进行一场更大的城市实验——打造公园城市,让整个城市变成一座公园。其中城市绿道的长度,一出手便是大手笔。
美国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系统 图源:网络
1920公里区域绿道,5380公里城区绿道,9630公里社区绿道,三级绿道体系全长1.69万公里,这就是成都的天府绿道,建成后将会是全国规划最长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
在成都的众多绿道中,最受人瞩目、最具人气的无疑要属环城生态绿道。作为一级绿道,它沿着成都绕城高速而修建,全长100公里左右,是中国最长的城市环城绿道。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全环图 图源:网络
以绿道为线,它共建78个“一桥一景”景观桥梁,串联了成都绕城范围内的各大网红生态公园和各个春天拍照打卡点,可以360度感受成都这座景观城市的魅力,这无疑为成都人开展骑行运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小编从锦城湖公园出发,以顺时针方向开启征服环城绿道的骑行之旅。一路上,绿草花海网红桥,清风拂过,就像闯入治愈的漫画世界,照片怎么拍都好看。
环城绿道风景实拍图
一路骑行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环城绿道串起的多个特色生态公园,让人完成了从自然湿地到城市公园的奇幻穿越。
在青龙湖湿地公园,飞驰过湖泊草地、森林花圃,耳畔只有风声和鸟鸣,微风拂面绿树遮蔽,肆意感受大自然的爱抚。
在被称为环城生态公园“最in打卡地”的萌宠乐园,打造了大约相当于186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的大地景观,超大草坪足够猫猫与狗狗敞跑撒欢!
萌宠乐园实拍图
在号称成都版“纽约中央公园”的桂溪生态公园,站在连接公园东西区的鸿锦桥,桥下是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桥两端是闹中取静的城市栖息地,快节奏与慢生活,在这座城市得到完美的鹭港共生……
实拍图:站在鸿锦桥上看成都
除了串联起桂溪生态公园、青龙湖公园、锦城湖、三圣乡等121个特色生态公园,成都绕城绿道最令人称道的便是78个“一桥一景”景观桥梁。它们颜色、造型不一,让整个骑行之旅变成一场奇妙之旅。
环城绿道跨线桥实拍图
据一位绿道设计师介绍,环城绿道一级绿道宽度超过六米,坡度控制在骑行舒适的范围内。为了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当绿道遇上机动车干道时,就形成了一座座饱含设计巧思和视觉美感的跨线桥。
环城绿道跨线桥实拍图
在欣赏沿途风景的同时,那些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桥也将与你接连相遇,成为骑行路上的别样体验。
图源:小红书@CES
由于环城绿道包圆了成都全城,整个骑行一圈下来,不同路段的绿道风景与设施的好坏对比便一目了然。
整体来看,整个南片区,包括东南与西南的这半圈,可谓是天府绿道的核心精华路段,尤其是从龙泉青龙湖到双流萌宠乐园这一段,不仅道路两旁风景优美,设施运营也完善。
北片区包括西北与东北片区,绿道及周边公园设施则还在优化中,一方面路边的风景部分路段比较“原生态”,不少都是在建工地,沿路很多驿站与厕所都无法使用,而且还出现了汽车在绿道上奔驰的不鹭港场面(绿道禁止机动车上道),明显管理运营有待完善。
实拍图:环城绿道北段一处路旁裸露的黄土
另一方面,“复杂”的路况也给骑行制造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成华龙港路一段绿道还未贯通,小编在绕路的过程中还迷路了。因而,环城绿道要做到全程体验良好,已经慢了半拍的北半圈接下来是要好好发力完善了。
实拍图:环城绿道北段的一处在建工地
不用细想便能发现,目前环城绿道不同路段的体验差异,东和南这两个方位表现优秀,其实也和目前成都发展的主方向基本一致。
骑行绕城一圈,是用另一种视角观察成都。
一位已经“三刷”环城生态公园绿道的市民表示:“人在绿道上骑行穿梭,沿途的城市风光、路过的桥、还有公园美景,让人能在运动中感受到成都的风景,也能体会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真的很幸福。”
实拍图:绿道上的骑行者
一桥一风景,一园一快乐,但最美的风景其实是人。骑行在绿道上,有同行的骑友、锻炼身体的跑者、骑脚踏车的儿童、玩滑板的年轻人、坐代步车的老人等各种人,他们在绿道上各得其乐,一起共享体验亲近绿色自然的“慢生活节奏”。
实拍图:正在环城绿道上跑步的市民
环城绿道贯通以来,受到了很多骑行爱好者的热捧,整圈100公里成了很多人已经打卡完成的项目。职业车手一般能在三四个小时完成全环挑战,而普通车友也能在八小时左右完成。哪怕装备就只是一辆共享单车,也要开启绿道之旅。
来自美团单车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单车用户在环城生态公园的骑行量大幅上涨,骑行总里程为36.65万公里,环比增长139%,相当于骑了3665圈绕城绿道,减少17.84吨碳排放,共享骑行成为一种低碳生活新风尚。
图源:运动成都
小编在锦城湖畔的绿道驿站租车时,发现虽然是工作日,但二十分钟内一并租车的人仍有十余人,工作人员忙碌地为大家登记、取车与进行上路前的简短培训。据说,一到节假日,租车的人更是打堆堆,有时甚至一车难求。
谈及绿道骑行火爆的原因,绿道驿站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由于疫情管控原因,热爱运动的人去学校场馆、健身房及一些室内运动场地的次数被迫减少,于是纷纷来到户外,在大自然中找回健身的快乐。另一方面,成都环城生态公园这圈绿道,在国内也算是堪称顶中顶,十分适宜骑行,由此吸引带动了许多人来争相打卡。
“我每天早晨骑行12公里绿道上班,特别舒服,跟逛公园一样,这里没有堵车的烦恼,到处都是虫鸣鸟叫,花野芬芳。”有网友表示,不需等到节假日再去打卡,骑行绿道已融入他的日常生活。
市民在青龙湖湿地公园绿道骑行 图源:红星新闻
有网友预测,虽距离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贯通仅约半年时间,但全民骑行已渐成风尚。在国外,对骑行最友好的城市之一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在国内,未来成都可能会成为骑行者的天堂。
实拍图:正在绿道旁拍照打卡的骑行者
如今在成都,随着户外休闲新场景的不断提档升级,不仅让绿道骑行火热出圈,还大大带动了自行车运动的开展,也为成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彰显“体育+”魅力。
根据《成都市“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还将分别植入不少于1050、200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其他各级各类天府绿道共新增1000处。至2025年,成都将累计建成各级绿道超1万公里。
图源:成都发布
以公园为底色,以绿道为连廊,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公园、绿道不仅丰富了成都人的生活与生命体验,也让骑行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新时尚,为公园城市的宜居属性再度加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绿道建设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环城绿道虽基本实现了“连通”,但还算不上“畅通”,不少路段的设施设备、市民体验都还有待提升完善。此外,在一阵骑行“打卡热”过后,它能否继续保持吸引力,及时更新打造新场景,将公园绿道有效转化为“绿道经济”,这些都还有待考验。
2、成都天府绕城绿道最美的风景,四川绿道大盘点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绿道给城市带来如同在郊野自然中的体验(肖飚 摄)
在密密匝匝的现代生活里
一条一条的绿道曲折蜿蜒
轻巧地化解了现代生活里的焦灼
带来如同在郊野自然中的体验
绿道穿越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胡小平 摄)
通过将原本碎片化、零散化的
绿色空间串联起来
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
绿道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了生态、人文资源
又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
广安市武胜县绿道(李鹏宇 摄)
伴随着成都在公园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天府绿道系统也在密织成网
在天府绿道的设计中
融合了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
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
农业景观、应急避难等多种功能于一“线”
力求将产业、城市生态、人文价值的
效益都展示出来
熊猫绿道上的欢乐时光(孙琳 摄)
在其他市州
不同的绿道建设活动都在积极实践
在全省各市州逐渐编织起天府绿网
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天府底色
影响着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
带动着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形象提升
释放出独特的绿道效应
在都江堰赵公山森林康养绿道上穿行(邬宪初 摄)
绿野踪迹
城乡生活之美
绿道溶解了城市的边界
沿绿道延伸的方向行进
就从城市漫游到了郊野
小朋友正在绘制“熊猫绿道”(孙琳 摄)
绿道串联起白鹭湾等公园节点,一到周末就会有很多人来此游玩(孙琳 摄)
循着绿道的环线
由绿道串联起的锦城湖、青龙湖等公园节点
一到周末会有很多人来此小聚
江滩公园别具特色
皮划艇、沙滩排球、极限滑板、电竞足球等
运动、娱乐、科技结合在一起
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
游温江北林绿道,赏林观花(张志强 摄)
今时今日成都
草树风光
仍然美如锦绣
有与“诗和远方”相匹配的城市之美
由绿道串联起的花草与树木、记忆与传统
共同形成新的城市肌理
并在日复一日与生活的交汇中
成为创造生活之美
让人喜欢和感到安心的生活地标
绿道塑生态
逐水而居
沿着长江绿道散步、运动、踏水、骑自行车,是宜宾人享受生活的方式(曾朗 摄)
绿道建设
也伴随着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让水与城更加融合
构成更加美好生活的载体
成都金堂县的绿道傍水而建(艾加宪 摄)
柏条河、徐堰河
是成都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
两条河流在成都郫都区三道堰的青杠树村汇成府河
流向成都市区
自贡釜溪河复合绿道让市民休闲生活更加丰富(罗帆 摄)
为保护成都饮用水源
郫都区在徐堰河畔打造了
田园和水源相结合的特色湿地公园
同时为防止水体污染
采取架空的设计方式
将人行绿道建在湿地公园之上
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空中绿道”
从空中俯瞰犹如双龙饮水、长虹卧波
名为“双虹桥”
是成都水源保护地的一大新景观
在眉山,城市绿道沿岷江蜿蜒向前(侯建明 摄)
涪江流域涵盖阿坝、绵阳、遂宁……
于是以一江碧水的润泽为基础
这些城市铺展绿道
建设美好人居空间
南充沿西河建设步行绿道(王碧波 摄)
四川水系发达、河湖众多
绿道建设中塑造了丰富的水生态
实现了人们逐水而居的向往
在绿色之路上
动起来
市民在兴隆湖边畅快骑游(王进 摄)
绿道的兴起
为户外运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的赛道和湿地风景紧密结合,有利于运动员健康奔跑和成绩提高(宋明 摄)
从成都到眉山
从自贡到乐山……
在天气晴好的日子
几乎每一处的绿道
都可以见到散步、跑步、骑车的人们
绿道不仅为市民的运动提供了场地条件
更让市民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
市民在温江北林绿道骑行(孙琳 摄)
从全程马拉松到欢乐跑
从瑜伽到徒步到骑游
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
与绿道等健身场地的广泛建设是分不开的
位于彭州的湔江绿道,深受骑游爱好者喜欢(韦洪涛 摄)
人们在绿道上休闲、娱乐
在绿道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感受城市的野趣之美、景观之美、生态之美
紫藤花开的新都绿道(沈军 摄)
绿道新经济
美好新生活
绿道远不止风景
在为我们带来美丽风光
与幸福生活体验的同时
绿道正渐渐形成具有
自身造血功能的创新发展模式
位于成都新都区的天府沸腾小镇,曾经杂草丛生的水洼,已变身为成都绿道经济的示范样本(陈俊汐 摄)
它是绿色公共空间
也是绿色经济综合体
基于绿道空间发展的
体育赛事、音乐、游乐、民宿、健身等
丰富业态
不断催生的新消费场景
新经济业态等
正在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多期待
“夜游锦江”是成都夜经济新宠,未来将打造成都水上慢行空间(孙琳 摄)
不断延展的绿道
盘活了周边村庄、道路、土地等资源
带动沿线村庄的民宿、农业观光
休闲采摘等产业发展
小朋友在天府绿道蒲江成佳茶乡绿道上体验摘茶(孙琳 摄)
在雅安的万亩生态茶园
长69 千米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
将生态茶园、多彩林盘等自然景观和茶庄果园
新村公园等串接起来
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茶旅融合
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辐射带动沿线12 个乡镇近15 万名村民致富增收
美了茶乡,富了百姓
成都“最智慧”的绿道天府新区鹿溪智谷绿道全线Wi-Fi 覆盖,让你能体验人机智能互动游戏、创客咖啡等休闲方式(孙琳 摄)
游客将绿道视为城市新名片
市民将绿道视为休憩新去处
企业将绿道作为应用新场景……
未来,绿道功能价值、城市品牌价值和
区域促进价值将得到更大彰显
绿道越来越高的人气,带来了更多的品牌入驻,美景与休闲娱乐结合,让绿道成为城市中的静谧休憩空间(孙琳 摄)
绿道演绎文化
邂逅“诗与远方”
绵阳绿道犹如一条彩带,将越王楼等绵阳古迹串联其中,漫步其间犹如穿越历史(蒲滔 摄)
在由山水和人文编织成的绿网中
人们访古拾趣、读城观花
体验“文化 绿道”带来的
“诗与远方”新生活方式
新都毗河绿道内,各类音乐元素随处可见,让来绿道健身的市民也能感受到律动的节奏感(孙琳 摄)
位于德阳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附近的
三星堆健康绿道
不仅有鸟语花香的绿道美景
随处可见的古蜀元素更赋予了其厚重的文化气息
尤其是汲取了三星堆文物特色的路灯、扶栏、亭台等绿道设施
更是凸显了绿道深厚的古蜀文化特色
大禹社区生活美学馆外的创业雕塑与3D 涂鸦,点缀着绿道(孙琳 摄)
自贡釜溪河复合绿道融入了盐都文化
内江花萼湿地公园绿道植入了状元文化
宜宾长江公园骑行绿道契入了大江文化……
绿道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
有了更厚重的文化底蕴
金沙绿道内绿草如茵,熊猫元素和金沙元素更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孙琳 摄)
在绿道旁看书、在夜市里交友
在奔跑中穿越历史
在漫游时感受古蜀文明的神秘……
位于成都非遗博览园附近的非遗星河绿道将非遗文化与绿道体系完美结合。图为绿道上的手绘川剧脸谱(夏乐光 摄)
在天府四川
在蜿蜒绿道
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正以充满创意的方式
构建出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
氤氲出天府之国的烟火人间
演绎出现代都市的生活之变
风雅千年的天府文化
在这片繁花似锦的绿道中
承载得刚刚好
位于锦江绿道旁的“锦书来”书屋如今已成为展示绿道书香的一个窗口(肖蓉 摄)
本文内容摘自《四川画报》2020年6月刊
文/鲁琴、刘明明、秋山、夏盛兰、王鑫
编辑/肖蓉
版权声明
四川画报
本文内容及图片为四川画报社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使用以上图片,请联系“轩视界”影像平台[sj.scpo.cn]工作人员。联系人:邓女士。电话:028-82009100转821.
本文关键词:成都天府绿道与众不同的价值凸显,成都天府绿道建成公里数,成都天府绿道有多长,成都天府绿道规划图,成都绕城天府绿道建设项目。这就是关于《成都天府绕城绿道最美的风景,亲测:天府绿道骑行104公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