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干燥剂到处有捡,
大公司的好,
有些厂商送货里面自带的,
相机/镜头数码类防潮好用处:
放相机背包,
镜头包,
干燥箱,
后续转让镜头/相机邮寄打包防潮等,
不花钱的海量干燥剂用起来很开心
红军小战士王东平的传奇人生(二):
1936年6月的一天,月娃子正在晾衣服,突然看到院子里来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大个子,从没见过外国人的他吓了一大跳,远远地躲在一边好奇地打量。过了几天,他才知道这个大个子是从美国来的记者,叫斯诺。
首长把他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负责斯诺的起居生活。周恩来副主席叮嘱他:“小鬼,斯诺先生是外国记者,是咱们中国人民的朋友,你要好好照顾他,要热情诚恳耐心,还要守纪律……”刚开始他听不懂斯诺的讲话,两人只好靠打手势交流。
斯诺是个大个子,睡在床上时,脚老伸在床外,只好屈着腿睡。月娃子跑了大半天,为斯诺扛来一个床板,给斯诺支成大床铺。斯诺拉着月娃子的手,一连说了几个“0K”和“谢谢”!时间一长,月娃子与斯诺混熟了,他便经常与这个汉语讲得不怎么样的外国人拉家常,斯诺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讲外国笑话, 常常逗得他前俯后仰。
一天,斯诺抽烟时不小心把毛毯烧了个洞,月娃子就带着斯诺去找邓颖超,邓大姐热情地为斯诺补好了毛毯。平时,斯诺每次釆访回来,月娃子都会迎上去为他提拿东西,端茶倒水,颇得斯诺的喜爱。
在陕北,斯诺多次找毛泽东采访,在交谈中,斯诺有时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但毛泽东从不回避事实,都一一认真作答。有时他们为了某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月娃子进屋倒水时,碰到他们激烈地进行辩论,见他进来,两人相视哈哈大笑,笑得月娃子莫名其妙。
有时月娃子站在旁边似懂非懂地听他们议论。毛泽东谈到兴头时,还偶尔问一下月娃子: “小鬼,你看我说得对吗? ”斯诺对毛泽东渊博的知识十分钦佩,每次采访回到住处,总是竖起大拇指对月娃子说:“毛,这个! ”
根据地的生活相当清苦,斯诺受到了特殊的照顾,也只能吃到小米饭加两个菜。吃饭时,斯诺经常到其他首长那里转转,看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吃住竟是那样艰苦,但斗志是那样的高昂,他经常感动得流泪。在他的报道里,红军的生活是困苦的,纪律是严明的,队伍是伟大的。斯诺经常把菜让给月娃子,月娃子说啥也不要,说这是纪律! 一听是纪律,斯诺就只好点点头,不再坚持。
有一次,斯诺从博古那里要来一些面粉、糖和几个鸡蛋,还临时找来一个铁盒子作烘箱,自己动手要做西餐。月娃子在一旁为斯诺打下手,帮着烧火,好奇地看着斯诺忙前忙后做西餐。但斯诺的烤蛋糕技术很一般,结果,蛋糕的底层烤成了黑糊糊的焦炭,顶上仍是粘稠的面浆,大伙儿都乐了,笑得斯诺两肩一耸、两手一摊,一副窘相。
在釆访的日子里,斯诺与红军首长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转眼四个月过去了,1936年10月的一天,月娃子正在忙着手中的活儿,斯诺把他叫到跟前说:“山西娃娃,我要走了,给你照张像吧! ”从没照过像的月娃子,一听说照像,高兴得直跳。他虽然负责斯诺的生活起居,看到相机也挺眼热,但从没有提过让斯诺为他照张像。
月蛙子赶忙整一整肥大的军装,拉正武装带,笑嘻嘻地把头一歪,只听见“喀嚓”一声,照好了。照完像的第二天,月娃子为斯诺收拾好行李,含泪与斯诺依依惜别。临行时,斯诺紧握着月娃子的小手说:“我爱中国,我爱你们,我还会再来的,谢谢你这些天对我的照顾。”月娃子双眼含泪使劲地点点头。
#情感# #头条# #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