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关于【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山西地质博物馆:深厚而明亮!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 2、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

1、山西地质博物馆:深厚而明亮!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这五年,深厚而明亮…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山西地质博物馆,

山西首个地质类国家一级博物馆。

提起它,

你会想到什么?

是巨型的恐龙化石?

还是璨若星河的矿石珠宝?

或是山西这片土地上悠久的自然神韵?

5月,

山西地质博物馆对外开放五周年,

又逢国际博物馆日,

征程:

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五周年特展

闪亮登场,

把五年来该馆取得的成果和背后的故事,

把观众与地质博物馆多年来的情谊,

化身一张张展板和展品,

向观众,向岁月,向未来,

一一呈现。

这里,

不仅有山西地质博物馆的故事,

或许也有你、我和我们的故事。

从筚路蓝缕到守正创新

凝结地博人的汗水和智慧

岁月长河,星火燃燃。“征程—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五周年特展”中,通过“来路、奋进、硕果”三个单元,系统展现出山西地质博物馆五年来在博物馆建设、陈列展示、地学普及、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新成果。

▲“征程”特展展厅内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1962年山西省地质厅区测队全体同志合影。(第三勘察院提供)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征程”特展上的山西地质博物馆沿革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山西地质博物馆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1958年,山西省地质厅成立了地质标本陈列室和地质资料室,1983年分别更名为山西省地质矿产陈列馆、山西省地质资料馆。1995年,作为山西省地质工作发展标志的地质“三馆”——山西省地质矿产博物馆、山西省地质资料档案馆与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图书馆合并为“山西省地质矿产科学技术馆”,之后增挂“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山西省矿产资源储备中心”两块牌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新馆于2007年3月1日奠基开工,2009年12月启动博物馆布展施工,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设计、修改,布展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完成,2014年正式竣工,同年更名为山西地质博物馆,2017年5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2013年8月31日,山西地质博物馆基本陈列布展现场会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在展厅内,地质锤、工作笔记、地质图书、岩石矿物等标本……随处可以看到时光留下的斑驳痕迹,泛黄的书页不仅记录着山西地质工作的细节,也书写着地质人的艰苦绝卓。

在山西地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还有一项特别令人骄傲的事情,就是该馆“古生物调查研究室”建立,开展了《山西重点地区脊椎动物化石调(勘)查》、《山西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系统调查》、《山西晚古生代锯齿龙类脊椎动物化石及地层系统调查》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地质博物馆建设提供重要的内容支撑,并且完整保存下了研究价值堪称世界第一的山西山西鳄化石、肯氏兽、副肯氏兽动物化石、择义王氏鳄化石、恐龙化石、锯齿龙化石等,同时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如今,当你徜徉在地质博物馆,看着玻璃展柜内的镇馆之宝“山西山西鳄”,在唏嘘感慨之余,千万别忘了在研究室内的一辈辈地质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发现和研讨,才给了我们与古生物化石“对话”的机会。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地质人员野外工作照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精品展览推陈出新

架起科普桥梁

路在脚下,奋斗以成。如今的山西地质博物馆,有藏品5万余件,以地球科学内容为核心展山西自然资源之特色,藏品时代跨越古今,岩矿晶体、生物化石不一而足,尤以山西古生物化石最具特色,其中不乏世界珍品。在第二单元的展陈中,以“奋斗”为题,向公众展现别开生面的博物馆画卷。

2017年新增621件套,2018年新增712件套,2019年新增221件套,2020年新增366件套,2021年新增152件套……展板上,不断攀升的数据,代表的是山西地质工作的蒸蒸日上,这些珍贵的馆藏,也在第一时间面向公众展示,因此大家才有机会看到了天镇大同龙、王氏晋北龙、晋地甲龙3个新属种恐龙化石,认识了鸭嘴龙类、主龙类、暴龙类、甲龙类等等。

▲“远古物种”古生物厅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开馆以来,山西地质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推陈出新的临展,持续为公众献上文化大餐和科普盛宴。其中,一些展览还获得了省级相关奖项。

2019年5月,山西地质博物馆的户外科普新阵地——“晋地宝藏”标本园建成开放;2021年的《神秘地球》科普流动展,通过29块展板、242件精美标本、40组软膜灯箱组成了一个“微缩的地质博物馆”,走进校园,走入课堂,引领同学们探索地球奥秘。该展览已入选第一批全省博物馆中小学教育示范项目推介名单。

▲“神秘地球”展览进校园活动现场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2021年,《红色自然精华绿色生态家园》临展,通过一百件岩石矿物精品、一百幅生态摄影作品,共同赞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描绘美丽山西的绿水青山。该展览入选2021年度山西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里,又获得山西第二届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推介特别推介奖。

▲“红色自然精华·绿色生态家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现场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在科普科研、社会教育方面,山西地质博物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开设“地博科学社”,让青少年观众手脑并用,兴趣盎然;创办“地博科普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组织“地博科普进校园”,引导中小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获得知识延伸等。还有“小小地学家”养成计划,目前已开展3期,共培养“小小地学家”120人。

▲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参加户外猎陨活动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小小地学家”研学合影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同时,该馆还不断探索科普教育新方向,《听得见的博物馆》系列音频节目,以山西地质博物馆藏品为载体,向社会大众弘扬自然资源文化,普及地球科学知识。2020年4月登陆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守正创新讲好自然资源故事”十佳案例之一。截至2021年年底,各平台的阅读总量近2500万人次。

▲“听得见的博物馆”海报

▲“听得见的博物馆”登陆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在科学研究方面,山西地质博物馆依托自身优势,厚积薄发,在古生物学、矿产地质学、博物馆学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从命名山西省的第一种兽脚类恐龙,到主持矿产地质勘查的一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从登上《化石》专刊,到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创造,精彩不断。

在文创开发方面,山西地质博物馆2021年启动文创研发,自主设计,将馆藏元素融入一杯一盏的细碎日常,让人们通过一件件富有内涵的文创产品感受到地质文化的魅力。

这些,是地质博物馆的高光时刻。徜徉在展厅内,看着面前的一块块展板和展品,你的心情也会泛起波澜——五年之路,地质博物馆不断壮大,也搭建起了地质科普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那中间,或许还有你的身影。

不忘初心历久弥坚

硕果累累依然不断前行

经过五年的努力与奋斗,山西地质博物馆取得了长足进步。就像该馆馆长史建儒介绍的那样,地质博物馆走过了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五年,但这绝非是终点,而是迎来令人无限憧憬的未来,一切也必将是崭新的开始。

截至目前,山西省地质博物馆创造了若干“首个”——山西省首个地质类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省首个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山西省首个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山西省自然资源厅首个省级文明单位,山西省首座自然资源主题园——“晋地宝藏”标本园,还是山西省首个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的博物馆,山西省首个引进机器人讲解员的博物馆。该馆开展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研究属山西省首次,还有近年来山西省首个自主命名的肉食性恐龙——王氏晋北龙,其镇馆之宝“山西山西鳄”是目前世界上首个保存最为完整的山西山西鳄标本……

一边向公众及时展现地质文化惠民成果,一边继续从事科研服务,该馆作为山西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全省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服务利用,为全省地质勘查工作提供资料支撑服务。多年来,共接收成果地质资料 14137 档,数据量9605.46GB;接收原始地质资料电子文档812档,数据量855.29GB;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2671份。馆藏地质资料一万四千余档,馆藏岩心两千余米,跨越一个多世纪,见证了地质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国家经济建设。

此外,山西地质博物馆还负责全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自2017年5月以来,共完成各类报告评审1000余份。2022年3月,高标准、高水平完成省级地方标准《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技术规范》。该规范填补了国内本领域地方标准的空白,不仅能够指导我省压覆矿产资源工作科学开展,同时为其他省份乃至国家规范的制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经验模式。

作为观众,当你默默看到地质博物馆以及地质人在背后的“付出”,你就会深深感慨,这个展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地质博物馆,看到了它在成长之路上的艰难与跋涉,也看到了它在博物馆建设道路上的努力、坚韧和不断创新。

日月轮回,星移斗转,山西地质博物馆走过了属于它的五个春秋,讲述地球科学的职责和使命也在时光里慢慢点染,逐步湮开,感染了成千上万公众。

如果,

你现在到山西地质博物馆参观,

不妨走进“征程”展览,

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饱含知识的博物馆,

到那时也不妨说一句:

“你好,我是你的粉丝!”

▲山西地质博物馆外景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轶琼 南丽江

图|山西地质博物馆 动脉影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王辰翔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2、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

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帅)5月25日,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传来消息,山西地质博物馆入选“中国古生物学会2021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同入选的还有宁夏地质博物馆、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北大学博物馆据了解,这也是山西首个“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

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帅)5月25日,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传来消息,山西地质博物馆入选“中国古生物学会2021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同入选的还有宁夏地质博物馆、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北大学博物馆。据了解,这也是山西首个“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我国古生物科普教育方面的最高荣誉。经过单位申报、专家推荐、专家组实地考察等环节进行评定,山西地质博物馆因基础条件良好、古生物科普体系完备、古生物科普工作成效显著通过认定,最终入选。

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充分发掘山西古生物化石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在普及地球演化和生命进化知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编:马云梅)

本文关键词:山西地质博物馆电话,山西地质博物馆和煤炭博物馆哪个好,山西地质博物馆需要预约吗,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开了吗。这就是关于《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外观360度全景图(山西地质博物馆这五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67533/
1
上一篇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是什么(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
下一篇 儿童谜语大全7一9岁,100个经典谜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