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关于【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 2、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朝官服三品文官补子为孔雀

1、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清代的官制(一)

我国统治阶级的“设官分职”是很早的事。据经书所载,唐虞时就“建官惟百”,内有“四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了。到了周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其下设卿:以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更有司徒、宗伯、司寇、司空诸官,所谓“六卿分职”。历代封建王朝,对官制都有所改动;清末官署重叠,尤为繁杂。这里只列举一般的情况,有时是有“例外”的,也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一 官员的品级

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学士,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太医院御医,各部院笔帖式,外府经历(书中府经,就是府经历的省词),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薄,府、州、县训导。(武)委属骁骑尉。

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待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无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追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使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官员品级区分:

品级高下与职能所属,通过服饰与顶戴区分。以顶珠为例,官员品级高低一目了然。

顶戴区分:

一品:珊瑚,表面光华,俗称亮红顶

二品:起花珊瑚,俗称暗红顶,即顶珠正面雕刻寿字

三品:蓝宝石,俗称亮蓝顶,

四品:青金石,俗称暗蓝顶

五品:水晶

六品:砗磲石七品素金,即表面光华的金顶

八九品:镂花金顶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补子区分:

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素金顶绣犀、八品阴纹镂花金顶绣犀牛,九品海马。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各级官员的俸禄:

正从一品: 俸银180两 禄米90石

正从二品: 俸银155两 禄米77石5斗

正从三品: 俸银130两 禄米65石

正从四品: 俸银105两 禄米52石5斗

正从五品 :俸银80 两 禄米40石

正从六品: 俸银60 两 禄米30石

正从七品: 俸银45 两 禄米22石5斗

正从八品 :俸银40两 禄米20石

正九品: 俸银33两1钱1分4厘 禄米16石5斗5升7合

从九品、未入流: 俸银31两5钱2分 禄米15石7斗5升

2、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朝官服三品文官补子为孔雀

清缂丝一至九品文官补子

文官之中,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鸳鸯,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若不甚了解,恐怕还是会有疑问:孔雀在仙鹤之下算正常,为什么连锦鸡也不如?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清代孔雀补子

孔雀大家比较熟悉,无论在古代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十分尊贵的象征。在东方的传说中,孔雀是由百鸟之长凤凰得到交合之气后育生的,与大鹏为同母所生,被如来佛祖封为大明王菩萨。在西方的神话中,孔雀则是天后郝拉的圣鸟,因为赫拉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诺,因此孔雀又被称为“朱诺之鸟”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传统造物中的孔雀纹饰

孔雀纹饰和凤凰区别最明显的就是尾巴,孔雀尾多呈扇状,而凤凰则是每条边缘像火焰一样的“火焰尾”,孔雀尾羽上圆花翎都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像一个个大眼睛一样的“目晕”,凤尾则不然。也正是由于孔雀开屏时“纹饰明显”,和“文明”谐音,故而孔雀开屏的纹饰,也寓意着“天下文明”。再一个是头部,孔雀眼睛比较圆,而凤则是凤眼。


锦鸡也作华虫,代表为“红腹锦鸡”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华虫纹

隋唐时期孔颖达 :“草木虽皆有华,而草华为美……雉五色,象草华也。”《月令》:“五时皆云其虫,虫是鸟兽之摠名也。”意思就是因为红腹锦鸡的五彩羽毛,就像草木之花一样,而虫则是鸟兽的总称,比如老虎叫大虫等等,所以叫华虫。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红腹锦鸡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议》:“华虫者,雉也,雉身被五彩,象圣王体兼文明也。”《释名》:“鷩雉之憋恶者……故画其形於衣,以象人执耿介之节也。”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清代锦鸡补子

古人认为华虫五采皆备,而且爱憎分明,这应该就是它是天子冕服十二章之一的缘故。而红腹锦鸡应该是服饰纹样中级别最高的禽类,而且为我国独有也是候选国鸟之一。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传世名画《芙蓉锦鸡图》,传为北宋徽宗赵佶绘。《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激赏,难怪宋徽宗也会也题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

北宋《芙蓉锦鸡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因此孔雀和锦鸡都是古代文化中比较重要的禽鸟,不同的是孔雀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常用于做器物纹饰。而锦鸡在封建文化中则更具地位,深受帝王之喜爱,还是应了那句“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

本文关键词:清朝武官序列,清朝武官官职大全,清朝武官官职品级表,清朝武官员品级一览表,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排名。这就是关于《清朝武官名称和品级,清代的官制<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67050/
1
上一篇 汤镇业与翁美玲,翁美玲与汤镇业什么时候在一起(汤镇业的愧疚一生)
下一篇 风声李冰冰戏是真的吗,为获情报献身富二代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