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了,中国现有住房可供37亿人往了,有钱人看到到房子天花板了,供远大于求!谁还会再买!房价有波动,中长期下跌趋势不会改变!
慧声说房#北京楼市# 放水副作用会很快出现,可能不需要到6月,甚至4月cpi就能快速起来。通胀,将是今年投资的主题。房子的通胀逻辑不是大蒜和韭菜的逻辑,不是普涨的逻辑,尤其是目前的环境下,房子作为通胀最大受益品,今年却是结构性的。简单说,房子的通胀逻辑和储蓄有关,比如家庭储蓄1000万的,如果下半年看到物价涨8%,而理财和存款收益只有3%,估计怒而买北京四环的房子。
2023年的十大预测!
①房地产业走势堪忧!房价不容乐观!
②沒人敢创业当老板!实体店走势 不容乐观!
③考公、考研人数持续攀升! 年轻人认为最安稳的工作。
④年轻人不再敢乱消费!理性消费。
⑤物价微涨,工资不涨不跌!
⑥更多人开始学医,进入医疗行业!
⑦很多人回老家盖房,不会在城市买房!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⑧很多人有病开始找中医治疗,相信中医!
⑨结婚率和生育率持续下跌!
⑩出国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
现在的房子依然是不值得接手的,原因在于仅16年以来去库存,很多地方的房价就翻倍了。而在此之前,房价已经持续上涨了十多年。
最近几年稳房价,理论上房价并没有下跌多少。很多变相降价的新房或者在二手房交易双方博弈下,房价的跌幅也就最多20-30%,这个价格依然是充满泡沫的。
趋势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全民预期由涨转跌的情况下,抄底的最好机会是等跌透。所以对于投资房产的炒家来说,现在绝不是入场的好时机。对于刚需来说,则基本上没有选择余地,到了要买房的时候,市场是什么价格,就只能接受什么价格。
按人类的常识来说,是泡沫就一定会最终破灭。这一规律在世界各国都被验证,我觉得中国再特殊也特殊不到哪去。当年论证房价一直会涨下去的朋友,最根本的依据就是中国情况特殊,但其实当年的南美、日本等国家都以为自己很特殊,最终结果证明大家都一样。
不要做梦了,房子永远不可能是“白菜”价!
很多人对于房价的走势,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认为有一天会降到“白菜价”,到时候就可以轻松的买到一套心仪的房子,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醒醒吧!
房子从来都是人们重要且大宗的财产。只要社会有竞争,人们的收入就会有高有低,有暴利有破产。就会造成有贫穷有富有,有财产和无财产的人群。
所以,永远都会有人在追求房产的路上前赴后继。
看过往,“十指不沾泥,粼粼居大厦”的控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哪朝哪代的人们实现了“房屋”自由?
看未来,有人说生育率走低人越来越少,到时候房子多的是。想得美啊!那么多的房子不会因为老旧、建设而被拆掉吗?在将来智能化的社会,难道不会出现智能型的房屋来淘汰现在的房子吗?
拉动经济,人家办法有的是。如果房子不值钱,谁还有动力?怎么谋发展?
丢掉幻想,努力赚钱。才是正确的想法和选择。
2023年2月9日福建龙岩新房各市县房价最新走势均价由“幸福里房产”提供,新罗区12030元,漳平市8508元,长汀县9900元,上杭县8167元,武平县6301元,连城县5898元,永定区6659元以上价格说的是新房价哦,建议持币观望,那么这个价格你们认同不?欢迎你的留言、点赞、转发、评论!谢谢。#我要上微头条# #龙岩头条#
买房和买股票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创)
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20多年,房地产占地方财政综合收入50%,占银行贷款的40%,占城镇居民财产的60%。有人说未来房地仍有大发展,对此,我不敢拘同,理由如下:
一、房地产发展已过高峰期,成为强弩之末。据说,现有的房子全部销售完足够14亿人居住。
二、城镇居民大多对房子没钢需,特别是体制内的居民大多有两套以上房子,一套房改房,一套商品房。
三、房价下跌趋势明显,除一线城市繁华地段外,其它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房价惨跌。
四、去年全国出生人口大幅下降,中国人口减少趋势明显,人没有还要房子干吗。
买房和买股票有异曲同工之妙。股票刚疯涨你买入,到一定高点你卖掉,赚大了。如果你本世纪初房价上涨时买房,你现在赚大了,但如果你是2016至2019年房价最高时贷款买的房,那你输惨了。
目前房价仍在下降通道,除给小孩急需买新房结婚外,一般家庭暂不买房,有钱没有好的投资,就存银行大额存单吃点利息为上策。
#头条创作挑战赛#春节过后房价涨声一片,事实真的如此吗?曾经的房产大佬王健林一席话告诉我们真相。
1、目前的中国房价上涨回暖,都是一线和二线头部城市。整体看,没有多少回暖的迹象。
2、现在的中国房产已经从供不应求到了供大于求的阶段,房价再大涨的基础已不存在。
3、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部分省会及沿海城市,房价仍会上涨,有限的购房需求会继续涌向一线和二线头部城市。但这类城市的土地和房产供应有限,房价上涨是必然的。
众所周知,王健林掌舵的万达集团,几年前就抛售了手中大部分优质房产,因为他当时已经看到了危机。如果没有当时的决断,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从王健林的三点论述我们可得出结论,房价普遍上涨的基础已不存在,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房价回暖,更多的是一种虚张声势,不要上当! 但一线和二线头部城市的房价,长期趋势看,将继续上涨。
如果买房,一二线城市优质房产可以考虑,其它地区建议继续等待!
#贷款20-30年买房的你过得幸福吗# 量力而行,尽力所为是中国人的天性!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是临时发挥的想像!
综观房价之走势,国家投入各种政策刺激消费,但国之民嗤之以鼻,庞然若风,好像离它十万八千里!
现在的房价到了高下不来,低上不去的半调子阶段悬在空中,犹如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是货!
现在你若贷款去买房,犹如从冰窟又跳进火坑!房价不降只降首付——那是鱼饵!
刚刚温饱的百姓在农村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知足啦,它没有城中的物业水电杂七杂八之费用,如果你倾囊全注城中房,掏空了两代人的口袋不说,还得每天精打细算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只要你有钱可以全款,避免烂尾的出现,只要你有钱就可以大手大脚,决不会出现吃完这顿为下顿而考虑的想法!
量力而行吧!刚刚脱贫的朋友们,不要以为住上了楼房自己就是市民,那只是永远贫穷的台阶——刚开始!
算下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下降的
2014年,90后最大的24,最小的15,如果按照法定25结婚来算,算是刚刚好从90后开始的
其实不止是结婚率,包括人口出生率,都是在往下走;
有个数据很有意思,那就是2022年大学招生总人数为967万人,按照平均18岁高考计算,2004年总出生人口数是1598万人,也就是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有机会上大学;
而2022全国总出生人口数为956万人,只有956万人,已经要比2022招生总人口数要低了,细思极恐
所以现在都开始放开二孩、三孩政策,除此之外,结婚需要什么?房子
但是从最近这几年的房价趋势来看,房价一直呈现高歌猛进的趋势,国家一方面需要房地产的税收补充财政,一方面又要需要人口红利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个中难处真的是不足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