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山湖板块是苏州楼市的缩影,板块二手房价格接近腰斩,三年前上车的小伙伴,首付大多已经跌没了!
三年前:尹山湖十三太保中,多个楼盘二手房均价破三,有些正对湖景的户型,成交单价接近四万。按中介的说法,尹山湖环境优越适合居住,房价赶上湖东是早晚的事。
现如今:曾经红极一时的十三太保,单价基本都回到了两万多,相比三年前的高位,同户型单价至少跌了三分之一,还是有价无市的那种。至于房价赶上湖东的说法,短期很难实现了。
单纯从数据分析角度看,真的到了刚需入手的窗口期了。房价下了三分一,二手房价格已经接近周边土拍地价;房贷利率更是跌破四,快赶上公积金利率了;再加上各种叠加的利好,感觉房价快要企稳了。
但这次,我觉得可以再等等,尤其是不急着住的小伙伴们,手里留点现金,可能更好。
房子太多了。
过去十多年,各地高层住宅拔地而起,拆迁安置一拆就是户均两套、三套,还有各地新农村建设,住宅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了。
客户变少了。
环顾周围同事朋友,有实力买房的,要么在苏州定居了,要么在老家买房了。以目前二手房的流动性,想置换是很难了,想增购的话,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也不易。所以,市场上比较好卖的只剩豪宅了。
观念变化了。
95后、00后是潜在购房主力军,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独生子女,还是拆三代,家里不缺房。那些父母能力强的,更是早早安排好了。不婚族、丁克族越来越多,很多人宁愿养只小猫小狗,也不愿意生孩子,他们对住房的需求会越来越小。
未来,可能只有核心地段的房子,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吧!
能不能持续是关键
节后苏州楼市“抢跑回暖”,二手房涨价房源数提升,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苏州2月8日住宅成交331套,新房住宅成交174套,二手房住宅成交157套,新房住宅新增0套,新房住宅可售55011套。
苏州市二手房价格连续三周下跌,环比跌幅1.60%(2023年2月第1周)
苏州市二手房价格连续三周下跌,环比(较之2023年1月第4周)跌幅1.60%。苏州二手房价格此前一直保持在上升通道,此次转涨为跌究竟是一次回调还是拐点的出现,后续还需观察。
#苏州房价[超话]##苏州二手房#
终于相城跟进,二手房带抵押过户政策。苏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城分中心发布通知。相城已于昨日(1月9日)开始执行“带押过户”。
“带押过户”!苏州工业园区开展抵押期间存量房转移登记业务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了新年首笔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原产权人褚某在未提前结清89万余元的贷款下,顺利完成了产权的交易及转移登记。“带押过户”的新模式,极大缓解出让方的还贷资金压力,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第一梯队,城市核心,600万+的预算。
理论上园区金鸡湖湖东湖西和新区狮山是最热门的选择,地段核心,无论是居住还是溢价空间都优势明显,是政府对新房限价后,市场下行两年,依然保有明显价格倒挂的板块,主要考虑的是摇号中签率和时间成本,最近的中签率约10%,期房交房时间约2年;(狮山个别楼盘目前有360-420万的起步产品,这类产品价格有一定优势,户型产品有明显弱点)
姑苏环护城河内外的新房也普遍在单价4万左右,总价600万左右及以上,因为老城保护和建筑限高,清一色洋房和别墅类产品,因为老城区范围内开发早,新开发的项目多是新拆新建,地块分布零散,周边城市界面偏古朴和杂乱陈旧,但对于有姑苏情节和喜欢历史文化感的客户非常有吸引力;
第二梯队,城市“新中心”,四大新城,再带一个姑苏平江新城,280或340万起步产品。
苏州2012年确立了一核四城的战略规划,拉大苏州城市骨架,然后丰满血肉。一核是姑苏古城,平江新城是姑苏区政府所在地,是姑苏区少有的可以成片开发的新板块,四城是北面相城的高铁新城,西面新区的科技城,南面吴中和吴江的太湖新城,东面的“综合商务城”泛指园区,所以胜浦高贸新城只是园区的一个衍生板块而已,现在很多表达里都会把高贸新城作为四大新城之一,这可能更多是源于开发商的营销需要,但实际上,高贸新城顶多算是借着自贸区概念衍生的园区一个小板块而已。非常直观的规划和配套上,其他新城都是作为城市新中心的定位,规划和落地城市级的配套,而高贸新城的所有配套几乎都只能借助园区湖东,这就决定了他的地位是“附属”的。
作为苏州大城战略,多中心化发展,规划宏大,近些年的落地也有目共睹,所以从中长期来说,高铁新城、科技城、太湖新城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高贸新城的优势是属于园区,园区过去20多年的发展实在是太过耀眼,所以尝到过园区发展红利的人们会对高贸新城满怀期待,高贸新城潜力到底如何,后面我们单独分析。
科技城,“除了交通,什么都好”,产业、学区、自然环境都非常优越,但交通又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出行;
太湖新城,规划起点上最高,采用了先进的“先规划后发展,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配套后居住”的四先四后开发理念,同时拥有顶级的太湖景观资源,最近吴中和吴江太湖新城“合体”的新闻和动作频频,大有成为苏州新中心的势头,但现实是苏州及吴中吴江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持续导入,产业薄弱是太湖新城的弱项;
平江新城,作为姑苏的重点新城板块,地理位置特别优越,是真正意义上的苏州地理中心,虽然城市界面不如其他新城白纸起步形象高大上,但它通达各区,且教育资源丰富,有源源不断的相城学区改善和姑苏老旧社区的置换需求,这是一个上限没那么高但起点下限挺高的板块,短、中、长期都会有不多的发展,城市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脱离市中心,更何况是一个同各个区域都可以紧密相连的板块。
如果看重中长期的发展,这三大新城值得期待,需要一定的时间;平江新城会很稳健。
第三梯队,城市“老中心”,以吴中城南、相城元和为代表,总价接近或稍低于四大新城。
吴中,有城南退二进三新规划的“美好生活城”、临近狮山的木渎和作为园区外溢崛起的尹山湖,房价并不低于新城,优势是靠近主城,交通和区位优于新城,且生活配套成熟,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学区预期、大配套及城市界面上,普遍弱于政府大力打造的新城。如果侧重自住和便捷性,又不是那么看重学区,这些“老中心”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城,有元和中央公园板块(可以视为活力岛的延伸),区位、市政级大配套、城市界面、交通都比较突出,如果对标城南的“美好生活城”,有一定优势,但对地缘性置业来说,便捷性和因熟悉而产生的认同感往往会覆盖其他的优劣势;还有相城的学区拖累了房价。
第四梯队,总价200-240万,主要板块有北新区浒墅关板块、科技城还往西的太湖科学城板块、园区东以园区外溢为主的吴中甪直板块、吴中或相城老中心外围的项目。
太湖科学城依托南大,新区的落地和兑现能力也很强,未来的发展有想象空间,但目前还是更适合地缘性客户,如果投资,就要做好长期的准备,站在项目现场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待开发土地,未来这些新项目都会抑制二手房的价格;
北新区浒墅关板块,已经由刚需向刚改进阶的一个板块,近主城且交通出行便捷,商业配套非常强大,除了四大商业,还有各种中小型的商业体遍布其中,是自住的好选择;板块内社区和房源太多,短期内难有溢价空间;
甪直板块,有点类似第二个尹山湖,自己本身没什么,就是抱园区大腿,以近园区低总价取胜,园区湖东和独墅湖还是有大量产业人口,如果预算有限,但又想上班近点,甪直是新房市场最近的选择;其实随着尹山湖部分楼盘近两年的价格跳水,同样预算可以挑挑二手房了,虽然产品力不如新房,但其他方面皆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