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人不承认,唉
有人说,2022年是楼市自2008年以后最难的一年。量价齐跌,挂牌猛涨。
但谁都知道,2009年发生了什么?全中国房价涨幅高达24.7%,创下历史最高。
2023年,楼市将是一个久违的宽松大年。
首先信号最强的是强二线城市将全面取消限购,松绑限售。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压力山大。原本铜墙铁壁的政策,也开始松动——比如北京解除了通州台湖、马驹桥地区的“双限购”。
其次每个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地给购房者提供更低的房贷利率,吸引购房。比如对“认房又认贷”、房贷利率、首付比例、税费等方面的放松,都是大城市可能采取的措施。“最强地级市”苏州,已经将二套房未结清贷款的首付比例从6成降为4成。
最后再看去年年末政策端的“金融16条”,为房地产发展营造更加宽松良好的环境。因此,大部分的开发商基本都已经度过了“至暗时刻”。就连恒大在新春伊始就率先发力,2月3日恒大新春购房节的广告在朋友圈疯狂刷屏,全国458个楼盘推出,更有现房保障大优惠。不得不说,恒大这两年的自救措施确实赢回了不少购房者的信心。即便在困难重重的2022年也完成交楼30.1万套。因此如果买房是刚需,可以考虑下钦州恒大御景半岛的现房,毕竟现在也是恒大全力回血阶段,优惠力度还是可以的,现在又都是政府监管,有一定的保障,还是可以放心去捡漏的。
种种信号表明,楼市“小阳春”,虽迟但到,购房者需把握好购房时机,捡漏趁早。
#房价降了,今年你会考虑买套房吗#
北京房价降了吗?我不认为北京房价会降,降的只是环北京,真正的五环以内没有降。随着疫情放开,国家经济回暖,北京房价还会坚挺。买不买房,取决于你的需求。
北漂10年,手握200万现金要不要在北京买房?还是回老家发展?
基本情况:
今年33岁了,公积金40W+存款160W,名下有一台津牌奥迪A4。我是一名北漂11年的程序员,户口在湖南长沙。结婚了。有一个孩子在老家,我父母带。与媳妇分居三年,最后想了想为了孩子又复合了,媳妇不上进,30岁了她养活自己都难,基本生活开资消费都是我来负担。本来计划攒300万为了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回长沙买个大点房子然后过点找个简单工作慢节奏生活,但总觉得就这样离开了不甘心,青春都给了北京,连续缴纳了这么多年的社保。也怕去了长沙收入不稳定。
我的想法:
离开北京前在北京顺义或石景山买一套一居室或小二居(二手房)总价控制在380W左右。然后首付150,贷款230。一方面如果将来回长沙发现生活不如意或混不下去还能回来?另一方面为孩子将来发展没那么大压力,北京长沙让他自己选择哪个城市发展。
回答:
不建议在北京买房,200万标的在北京来说,只能算刚需勉强上车。这种价格段,可以去老家贷款买一套改善。关键是北京户口需要长期的坚持,这个价格段买一个好点的学区很难,教育不一定比老家好。
除非你的工作稳定,收入不错,以后可以把孩子和老婆带到北京来。
北京这边够不到,都会去天津买学区房。环京房目前先不要看,学校没你老家好。长沙这个城市,我呆那几年,正在建地铁,当时房价5千。现在得1万多了吧。那时候全国大力发展轨交,普涨。
高速发展,带来的高膨胀,价格都会涨。
环京没城市基因,卫星城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时间沉淀。
如果你是年轻人,没孩子,我会建议你在北京买一套低标的房子。持有几年再卖掉。
如果你有家庭,就该给孩子安个家,这种家的感觉,不是钱能做到的。
#北京头条#
自我感觉北京的房子把剥削两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户型设计的极度不人性化。白瞎了那么高的房价了。
北京高不可攀的房价,怪不得把年轻人的梦都击碎了。
#狂飙# 张颂文这个人挺牛的。
19岁开始做导游,而且干的非常好,月入两万。要知道那时候是1990年代,普通职工工资才两三百一个月,北京房价也只要几百一平。
也就是他当导游五年,总收入可以在当时的北京买几十套房。
结果他干了五年导游,却毅然放弃,然后考了北影的高职,表演专业第一毕业。
结果他在片场漂泊了二十几年,非常艰难,默默无名。但即使如此,从未想过要回去继续干导游。
一直到狂飙之前,张颂文的年收入也就几十万,比他三十年前当导游,也多不了多少。
现在好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张颂文无疑是幸运的,但是这也是他二十多年来义无反顾坚持的成果。
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在水下执行任务时看到北京房价300元/平米,说了句终于便宜了,真是时刻不忘关注房价[捂脸],真是地球不爆炸,房价不降价!
终于能等到北京房价几百元一平米的时候了。